下面说说几条批语
《燃藜图》的典故,《拾遗记》载:“刘向於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燃,因以见向,说开辟已前。向因受《洪范五行》之文,恐辞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向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一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余略授子焉’。至向子歆,从向受其术,向亦不悟此人焉。”所以,这是一幅劝人勤俭治学的画。甲戌眉批:“如此画联,焉能入梦?”因为贾宝玉(李自成)是个叛逆者,正人君子才喜欢此画联。圣人是不做梦的,无知者才想做美梦。对联写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甲戌双行夹批:“看此联极俗,用于此则极妙。盖作(者)正因古今王孙公子劈头先下金针。”批文意思是,此句是俗世间已经用烂了的句子,但用在此处极其恰当正确。因为已经有古之王孙公子的前车之鉴。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书人知之。”这条批文说明,此批语者不知立意何在。他认为只有前批书人才知道,为什么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或者,这条就是脂砚斋本人批语,他就不说出真意,让读者自己领会。我的理解是,原因就在于“兼美”二字。【警幻道:“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作者把秦可卿(宸妃)的美艳比作武媚娘、赵飞燕、杨玉环、寿昌公主、同昌公主,此所谓兼美,美色乱政的隐喻。所以,神仙用美色引导甄贾宝玉入梦,又用美色引导甄贾宝玉出梦。贾宝玉(李自成)堕入迷津,不悟。甄宝玉(多尔衮)在九十三回渡过迷津,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