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冢吧 关注:21,657贴子:298,562

回复:宝塚饭的社会学——明星形成于剧场之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像这样,人墙并不单纯只是为了确保安全的步行道路,也是为了骄傲展示生徒“作为明星”的重要存在。如果没有FC的这个功能的话,即使身处上位,那名生徒也会被认为不过是剧团赋予她地位,徒有虚表的明星而已。从人数到信件的数量,明信片的销量等种种方面,可以说人墙证明着明星之所以是明星,并承担着相互确认(或者说是监视)的作用。
参加人墙的话,入待大概要花一小时,出待也大概要花一小时来等待。在这期间,人墙队伍中的粉丝基本就是靠聊天打发时间。虽然也会当场写信,不过多数人也是一边聊一边写。可以说粉丝同伴之间的交流在人墙等待的期间更广更深了。和总见的座位情况一样,就算一个人来参加,仅仅因为和旁边的人都是粉丝这一点就可以自然开始交谈。如果有那天舞台的突发情况或者即兴演出之类的话题,就算是陌生人,无论谁都能够加入交谈。也许新来的人是带着勇气参加出入待的,如果认识了可以聊天的朋友,从下一次开始就可以更轻松地参加了。其中,意气相投的人会结成小团体,共同参与FC的各项活动。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热心粉丝的话,在周末之类的日子从早上的入待开始,午场演出观剧、晚场演出观剧、到出待结束,几乎一整天都在剧场和周边度过。这还不算是特别投入的粉丝。要是特别投入的话,连大剧场的排练期间出入待都会参加吧。总之,周末一大早到晚上都在剧场周边度过的粉丝们几乎没有单独行动的,可以说一定会以团体为单位行动,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入待结束后,午场演出开始之前的两小时左右去咖啡店吃个早餐,演出开始半小时前去取票,然后观剧。中场半小时休息时间之后继续观剧,午场结束后马上去附近的餐厅或者咖啡厅,迅速吃个午饭然后去看晚场演出。都结束以后参加出待。几乎12小时都和粉丝同伴一起度过,是FC会员的周末日常。初日的话还要去四个梦买场刊和刚出来的定妆照。初日之后一周左右舞台写真发售的话,入待之后就去买。其他周边的发售日也是一样的。剧场周边的粉丝的行为模式一致到有趣的地步。就算粉丝同伴在刚认识的时候以上各项参加程度不一致,在加入小团体后行动也会趋向更热心的方向。观剧次数也会向更热心的人看齐。当然,这是小团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比较顺滑的情况,无论哪个粉丝都是加入适合自己的团体,说起来就是“黏在一起”。随着粉丝同伴的活动越来越开心,也会越来越热衷于参与FC活动。与其说这是直接帮FC的忙,不如说是被FC内部的小团体所吸引吧。聊天也当然都是围绕着自己支持的生徒的事,粉丝就是无论多微小的情报也会开心分享。那名生徒的日常逸事(舞台上的)第二天就是旧闻了,会继续关心下一天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粉丝聊天在当天的现场就变得很重要,粉丝会期待实时的反应和对话。当然,没能来现场的日子也能从伙伴那边通过邮件得知消息。但是对粉丝来说重要的不是听到的话题,而是亲眼看到之后的谈资。聊关于喜欢的明星的话题的乐趣在宝塚之外也有,现在在网上也是很常见的事。对宝塚粉丝来说这个聊天的场合则是以人墙的形式每天设置的。并不仅仅是舞台上的生徒,入待出待时的小事,组人墙期间其他生徒发生的情况,自己支持的生徒与其他生徒的交流等等,因为亲身在现场目击再聊天正是人墙谈话的趣味所在。虽然普通的宝塚粉丝也能在网上聊得很热闹,多数时候人墙构筑的交流气氛和在网上聊天是不一样的。在网上聊的话全国各地谁都可以参加,即使知道同样的事情,情报源变成听说的或看到的,和现场的气氛及反应也有区别。经常来参加人墙的会员,无论是舞台还是出入待,可以说是在享受现场发生的事情,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小团体。


IP属地:北京97楼2022-04-09 16:35
收起回复
    顶顶题外话盖楼,宝塚服装真的好好看,男役的西装裤,娘役撩动裙摆都好吸引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2-04-09 19:43
    回复
      6 退团公演的人墙
      出入待的人墙特别有仪式感的是Top Star告别演出的千秋乐。这一天,因为连以前不来参加人墙的会员都会来,人墙人数会暴涨。本来参加千秋乐人墙的就不仅仅是Top Star会的会员,和Top一起退团的其他生徒,还有没有FC的生徒也会叫来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加入人墙。Top Star会也一样,不仅仅是粉丝,还会从各方面找来人帮忙。结果就是告别演出的千秋乐那天,剧场附近从早到晚都围满了穿着雪白衣服的人群。退团公演的会服无论哪家会都是白色的,不仅仅是大家统一穿着白色的会服,因为穿自己衣服也选择白色的粉丝压倒性的多,这个集团看起来比平时更加与众不同了。因为这个纯白色集团属于退团生徒的粉丝=当天的当事人,所以这一天负责组织人墙的是二番手的会,一般就是即将成为下一任Top的生徒的FC。另外,其他组的FC工作人员也会赶来帮把手。来帮作为当事人的Top会的其他FC的工作人员,也会统一穿着这次要退团的Top会的会服,负责人墙的组织和引导。这时也同样类似警卫员的制服,可以说是为了马上明白谁是工作人员。
      总之,千秋乐的人墙无论是大本营宝塚还是东京日比谷都有数千人的规模,再加上普通观众,那一天能集结6000人到10000人左右的粉丝。正因为有那么多普通粉丝和围观群众,对粉丝来说加入Top Star会的人墙变得非常重要。所以,连平时不来出入待的粉丝都全部来参加。但是这一天的人墙,并不像平时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规模达到数千人的话,站在人墙的哪个位置也会成为竞争。实际上,当天的普通观众就算已经知道过一会儿要有好几排人墙插到自己前方,也会一大早就在离后台入口最近的地方,或者是方便看到Top的地方占好位置。加入人墙的会员也是,每个人都尽可能想占到更近或者更方便看人的位置。考虑到粉丝的这种愿望,FC会按照至今为止的贡献度提前决定这一天人墙的排队顺序。虽然因为是在没有座位的地方等待,难以做到一个人一个人严格地划分位置,比如A区域以大概一百人或者数百人左右为单位划分后再集合,按区域依次移动到人墙的对应位置。贡献度较高的会员的小团体自然会在当天入待时被引导到比较好的位置,贡献度低的团体就只能远远地看着Top Star进入后台。其他退团者的FC也同样确保相应的位置,考虑着让各自的粉丝能看到生徒进后台来安排队伍顺序。出待时的人墙也会设置记者专用的空间。像这样的场所安排和当天的时间表,都是提前和歌剧团商谈时被传达的。迎合生徒出入的时间段,组织安排数千名粉丝移动,不是仅凭FC独自就能决定的事。而且在这样的日子如果缺少FC的组织能力的话,也会明显变得更辛苦。


      IP属地:北京99楼2022-04-11 13:55
      回复
        这一天人墙从一大早就开始集合,在各个集合场所聚集的FC会员们会移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不再放人进出,就这样等待着所有生徒入待结束。无论哪位生徒经过由人墙组成的花道时,都会得到鼓掌欢送。而且,能看到其他组的Top或者明星为了送别退团的Top Star进入后台,也是粉丝当天期待的一部分。在这个时候看到谁来送别,可以推测出生徒之间的交友关系。这一天,Top Star以外的全部生徒会先进入后台,暂时等待一段时间之后,退团的Top通常会穿着一身雪白的西服出现在花道上。这时,FC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安排。在入口附近布置白色花朵组成的拱门是必备的,其中也有像稔幸这样骑着白马登场的明星。为了观赏这类有趣的花样,粉丝和普通观众蜂拥而至。另外在这天,有着其他生徒在后台入口大排场迎接Top Star的习惯。在宝塚大剧场,其他的生徒们会在后台入口喊口号,撒花瓣,将这些录像之类,粉丝们也很期待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在东京,Top Star不会像平时一样走后台入口,而是从剧场正门进入,组子们等候在剧场大厅里举行欢迎活动。生徒们会扮装,拉响拉炮,气氛像开派对一样。因为这个场景最近会在小天空节目里播放,当天没法亲眼得见的粉丝们也能通过视频看到。
        出待的人墙加上围观群众在内,一般情况下比入待时的人更多,目送告别演出结束后从后台口依次出来的退团者。因为退团者的FC会员几乎都要进场观看千秋乐公演,演出结束时快速引导人墙就位的是在剧场外等待的其他FC的工作人员。在宝塚大剧场,演出的时候不仅仅是其他FC的工作人员,连会员也会一起帮忙占位置。东京这边直到几年之前,也一样是由二番手会的会员帮忙占出待人墙的位置。无论是不是演出期间一直占着地方,因为有了其他FC的帮助,作为当事者的FC会员们观剧结束后能够快速移动到人墙的指定位置。出待的人墙不像入待时那样有一种过节的气氛,大家会鼓掌送别每一名穿着袴出来的退团者。出后台的顺序是从退团者中的下级生开始,下一名出来的生徒的FC会员和亲朋好友们只有在这个时候会站到Top Star会的前排。送别这名生徒之后马上离开这里,为下一名退团者的FC空出位置。像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Top Star将从后台出来。送别Top的仪式结束后,Top Star的会的粉丝们会依据引导按顺序移动到下一个场所,花道在不知不觉间会由二番手以下,也就是其他出演者的FC恢复成通常版的人墙。再然后,就是和平时演出的千秋乐一样的送别流程了。因为退团的生徒的FC会预定各处不同的会场举办告别派对,粉丝们会移动到那个会场去。
        告别演出的千秋乐人墙的确也像普通人墙一样,承担着防止普通观众进入生徒通过的道路的职责,不过会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仪式感。当天会有专业的保安出动,他们会说一些“观看典礼的人请往这边来”之类的话,引导FC会员以外的粉丝不要妨碍路人通行。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徒退团后从后台出来的行为等同于“典礼”。另外,从下级生开始登场,最后是Top这种舞台上的序列,在剧场外面也由FC忠实地再现。加入人墙的粉丝们,或者集合在那边的普通粉丝之间,完美地内化了这种歌剧团内部的序列,依照剧团内或舞台上同样的规则行动。因为粉丝们通过舞台上或剧团媒体已经习惯这种序列了,就算在剧场外再现——在宝大的人墙位于剧场范围内,也许也可以说在剧场内——也不会觉得有违和感。也可以说在参加一次又一次的告别演出人墙的过程中,行为模式看起来已经很自然了。这是FC创造的另一个“舞台”,千秋乐人墙则是为了创造这个舞台,由粉丝们亲身参与完成的东西。这个时候的粉丝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粉丝,而是作为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创造了送别Top Star的舞台,从而让其他粉丝和普通观众来观赏。千秋乐人墙可谓是让人强烈感受到自己作为距离生徒最亲近粉丝的身份的场所。


        IP属地:北京100楼2022-04-12 15:00
        收起回复
          7 茶会
          有别于剧场的舞台,FC创造出的另一个舞台,就是茶会这项活动。这个同样也是演出期间中一定会举办一次的FC的重要活动。作为和艺人的脱口秀一样,能亲眼见到明星私下样子的贵重机会,在非会员中也很受欢迎。如果规模较大的话,虽然叫做茶会,也会租用豪华酒店的大宴会厅,只能从很远的地方看坐在正中的生徒本人也是常事。在粉丝之中,也有人参加茶会时也要带着望远镜,用这个来看谈话中的生徒。
          茶会就算在豪华酒店召开,桌子上摆放的也只有小蛋糕和果汁。成排的圆桌周围坐着8-12人,参加活动的粉丝在分配到的桌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在活动开始之前,桌子上会放着提问用纸,可以写下想问生徒的问题,周边贩卖开始的时候还要去买周边,总之也很忙碌。活动开始后,生徒也并不是马上会到,有时候要等上半小时到一小时。在这期间,FC的工作人员会带着大家做一些小游戏之类,让客人不会觉得无聊。根据FC的情况,也有工作人员自己动脑筋让客人开心的。比如像是真矢みき的会,就因为工作人员会根据生徒的意向演一些小短剧而出名。就算不用这么做,茶会时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超过想象。只要生徒本人登场客人就会开心。不管让她们等了多久——生徒因为工作要晚来的情况粉丝也了解——对粉丝来说生徒登场的场面是特别的,在生徒出场的同时掌声就会响起,多数时候还会发出惊叹声。当然拍照录像是不被允许的,粉丝们如同字面意思一样眼神会死盯在生徒身上。站在中央主舞台的生徒首先会跟全场干杯,之后进行提问环节之类。工作人员会从事前收集的粉丝们填写的提问用纸中选出一些问题让生徒来回答。从和舞台有关的事情到私下的事情,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粉丝们比较开心听到的一类话题是公演时的失败谈,来客中一定有人观剧时目击了这个现场。生徒提到了自己亲眼见过的失败或者小插曲对粉丝来说是很有趣的事,肯定会对生徒的回答有反应。另外,后台或者排练期间的轶事也是粉丝们喜欢的话题,特别是和其他生徒有关的话题很受欢迎。对粉丝来说,这是能让她们知道喜欢的生徒和谁关系好,想象会有怎样的对话的贵重情报源。没有在宝塚的官方媒体或者电视台听过的话题也可能被提到,对粉丝来说是更接近生徒素颜的机会。作为有名的例子,宝塚的生徒一般在明面上都会将宝塚明星称为“贩卖梦想的妖精”,但安寿ミラ开茶会时在粉丝面前说了“贩卖梦想的破抹布”。这是形容Top Star几乎无休忙碌的现实所用的词汇,能见到华丽舞台上的明星与私下素颜的反差,也是参加茶会的粉丝们的期待吧。像这样回答提问,还有和生徒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抽签送出签名周边礼物等等就是茶会的主要内容。在擅长唱歌的生徒的茶会上,生徒还会为来宾献歌一曲。如果不是Top Star,虽然取决于出席人数,也会召开握手会。但是,因为生徒一个人要面对数百名来宾,几乎都是击个掌就结束。就算只有一瞬间,对大多数粉丝来说能够直接与生徒接触的机会也十分令人期待。生徒大概会在会场停留一小时左右,大家鼓掌目送生徒退场之后再等一会解散,大概整个活动的过程需要两小时。


          IP属地:北京101楼2022-04-13 14:26
          回复
            这个茶会召集的人数对FC来说也很重要,能带多少名非会员朋友来参加茶会也会算在贡献度积分中。但是因为座位是会员优先,如果带非会员来参加的话从结果来说可能自己的位置也不太好。对粉丝来说,茶会的座位在哪里是和剧场的座位分配同等重要的,谁坐在什么位置不用特意就能看到,可以说这里也静静地存在着水面下的竞争意识。并不仅仅是粉丝之间的竞争意识。去了会场的话会放着座位图,马上就能了解今天安排了几张做了多少人的圆桌。根据这个就能推算出这名生徒的茶会聚集了多少人,换句话说也就是有多少人气。这个数量会被来参加茶会的其他组子的粉丝看到,有来参加的其他FC代表或工作人员也能看到。来茶会既能为参加人数做贡献,同时也能够知道大概来了多少人。为了不被下级生FC和粉丝小瞧,Top Star会必须动员相应的人数参加茶会或人墙。参加茶会的人数也会被其他组的粉丝得知,经常与围绕各组Top的人气以及各组人气的竞争意识连接在一起。茶会成为了有别于剧场的,显示吸引观众能力的另一个舞台,实际上展现这个动员能力的就是FC的会员。


            IP属地:北京102楼2022-04-13 14:41
            回复
              8 会报与周边
              虽然频率因FC而已,不过无论哪家会都会在一年内数次发行会报以及贩卖周边,许多会员也很期盼这些。关于会报的内容已经介绍过了。虽然对常去现场的粉丝来说没什么新消息,但对住得很远或不能常去现场的粉丝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期待的情报。但是,在粉丝之间会报的重要性也没有那么高。
              另一方面,粉丝比较关心的是FC制作的原创周边,看茶会现场的周边贩卖盛况就很明显了。大多数粉丝都会购买只有FC才有的照片,一些小物件也很受人欢迎。周边上会印制着生徒的爱称,有千社札、记事本、小化妆包、钥匙链、手机链等等,基本每次演出都会发售新的。设计上大多数都和这次演出中生徒的角色相关。歌剧团开始发售由Top Star本人监制的官方周边以来,这类东西也很受欢迎,种类也愈加丰富。但是对于Top Star之外的FC,或者就算是Top会自己,由FC制作的原创周边也是同样贵重的。特别是手机链这种,如果是粉丝一定会挂在自己的手机上。虽然普通人看到不知道代表什么,对宝塚粉丝来说,是一目了然得知是哪个组的谁的粉丝的重要标志。与官方周边相比,FC周边并不是谁都能买到的,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说作为粉丝的凭证稀有度更高。当然,FC会员也会购买剧团官方的周边。
              就算是粉丝,成年人也不太好意思把带着照片的周边随身携带吧。但是周边只有logo的话,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带着或者用起来。粉丝们把周边带在身上,是因为想无意识地展示出自己是谁的粉丝。实际上,在剧场大厅观察的话,就可以凭借携带的物品明白主人的粉籍。粉丝会在手机上挂自己喜欢的生徒的周边,把待机画面设置为喜欢的生徒的照片,会带着官方周边的小手帕或者帆布包。
              FC不会特意干涉官方周边,是粉丝凭个人喜好购买。但是,每年歌剧团发售的日历,因为其销量会影响到生徒自身的成绩,FC会进行一些促销活动。在通过FC购买的时候,价格当然和在店里买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上加上特典一起售卖的多数FC,是FC和生徒都希望能尽可能多卖一些。特典一般是生徒的签名照,不过不止如此,也有用FC贡献度兑换特典的会。FC发出这种购买说明后,了解原因的粉丝大多会购买复数份。这个行动模式,和复数购买偶像CD的粉丝是一样的。宝塚的粉丝也同样不是只买自己想要的数量,而是带着支持生徒的意思复数购买并不需要的日历或者周边。


              IP属地:北京103楼2022-04-14 13:52
              回复
                套路太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2-04-14 18:16
                回复
                  9 联合活动
                  因为演出和排练之类这种生徒的工作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所以FC一般也是以组为单位活动,不过告别演出等特别的场合会有其他组来帮忙。但是不仅仅如此,在五组联合活动的时候,全组的FC会一边竞争一边互相协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都要举办的特别演出,现在的TCA。
                  这个活动是各组的路线明星在同一场演出中共演。内容是普通的秀的形式,基本上是明星们一个接一个地唱歌跳舞。因为是在通常公演期间举办个两天左右,排练时间也几乎没有。虽然是简单的秀,不过在恰逢○周年这种纪念演出的场合,还会加入各组对抗形式的小短剧。粉丝们会展开这个梦之竞演的门票争夺战。就算加入了Top Star会,也很难能拿到票。因为这个演出只在宝塚大剧场举办,门票的贵重程度更上一层楼,为了东京的粉丝,也有在东京宝塚剧场看现场直播影像的票。
                  “梦之竞演”听起来不错,对粉丝来说是既期待,也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所在组表现精彩而自豪的演出。而且若手明星的场合,自己支持的生徒大概是什么地位,也能通过生徒在这种机会中被如何安排推测剧团的意向。因此,包括自己的组和其他组在内,与谁共同出场了,站在了什么位置都会被关注。不仅男役粉丝如此,若手娘役也是,能在这个演出中登场的话也等于加入了明星阵容。梦之竞演是能看到气氛如同节日一般罕见的出场阵容,带着对自己支持的生徒出人头地的期待,以及与其他生徒的竞争意识在观众席上交汇的场所。
                  晚场演出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出待人墙。在全部的组,或者除了在东京演出的组之外的四组参加演出的活动中,Top Star就有4-5人。人墙会比平时更加发挥出FC的组织能力和机动性。后台出口的廊柱下以及附近的剧场范围都被Top Star会的粉丝们毫无缝隙地填满。就算有复数位的Top,因为在宝塚Top之间也存在着序列(学年顺或者就任顺),粉丝集团也会依照这个来排队。在平时演出时,下级生FC会在普通粉丝聚集的廊柱前的小路两旁组织人墙。在这里哪个组的人墙人数少,哪个生徒FC的人墙人数少,在FC之间会成为重要的问题。虽然并不会因此有直接的害处或者受到批评,但作为组和Top的威信所在,身为组代表的Top Star会非常重视人墙。即使跟下级生会解释这个重要性,也不是所有的会都能理解。但是基本上哪家会都会尽力协助组织人墙。
                  作为所有组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也有十年举办一次的大运动会。宝塚歌剧团从创立开始每隔十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会租借外部的体育馆或者巨蛋作为会场,生徒们以组对抗的形式互相竞技。观众席被划分为复数区域的组应援席,被各组的粉丝坐满。这个活动不是以生徒们唱歌为主,因为是罕见的活动,所以粉丝们蜂拥而至。在广阔的运动场之上,粉丝们不仅能看到比赛中的生徒,还能看到一边准备上场一边聊天的生徒,为其他比赛应援的生徒等等。而且生徒们不仅仅只有运动竞技,入场游行也是以组别为单位竞争。各组的生徒自己决定入场的主题、构成、调配衣服、假发、小道具等等,有时还会打出代表本组的颜色一起行进。因为不像平时的舞台一样都是剧团来做安排,粉丝们也能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欣赏。不过,作为FC不能什么都不做。生徒这边也可以看到观众席的应援情况。FC这边也会依照生徒们入场游行的主题,或者配合组的颜色,准备缠头巾、团扇、彩球之类的应援道具,炒热观众席的气氛。因为在圆形的体育场也可以看到其他区域观众席的情况,粉丝之间的观众席应援也会产生开心的对抗意识。FC为了将FC会员以外的普通观众也卷入气氛中,会用乐器之类来活跃观众席。虽说是气氛轻松的活动,在这个众目睽睽之下如实展示FC组织能力的场地,无论对FC还是对会员来说,仍然是不能偷工减料,对Top会和其粉丝来说更是如此吧。


                  IP属地:北京105楼2022-04-15 14:28
                  回复
                    10 粉丝之间的交流
                    在FC这个组织内会员们是怎样产生接触点、组成小团体或者加入小团体、并因此加入到会的活动中,都已经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将叙述在这种粉丝的社群中会进行什么样的交流。
                    如果是经常去剧场的Top会的粉丝的话,演出期间的剧场大厅简直就像本地小学校的PTA(家长联合会)一样。因为Top会的人数也很多,大厅里都是熟人的面庞。就算分成不同的小团体,互相之间也会打招呼或者聊天,和其他FC的粉丝也都是熟人。在大厅碰面,在座位附近碰面,在厕所外排着长队折返的地方也会碰面。虽然若手或者下级生、娘役的粉丝很少有这种情况,这种在剧场任何地方都会遇到熟人的状况,让Top Star会的粉丝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偶尔去看其他组的演出的话,在大厅里看不见几个熟人,反而会有异常的感觉吧。Top Star会的粉丝在剧场会有一种多数派的安心感。这不适合只是自己默默喜欢Top Star的那种普通观众,而是只有参加FC活动,认识了很多人的会员才能切实感受到。
                    但是,所在的FC不管是像Top或二番手那种大规模的会,还是下级生的小规模会,不同的粉丝之间的交流有着相同之处。聊天的话题不用说都是以支持的生徒为中心。在这里让粉丝同伴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拉近关系的一个原因是歌剧团官方公布的生徒的爱称。在歌剧团的正式生徒年鉴《宝塚おとめ》上会刊登生徒的个人简介,其中就有“爱称”这个项目,所有生徒的爱称都被写在上面。几乎所有宝塚粉丝,无论是不是FC会员,说到生徒时都会使用她们的爱称。生徒在剧团内部也会被同期或者其他组子,甚至演出家用爱称来称呼,比起在舞台上使用的艺名或角色名,用爱称更能让人想象到私下状态的生徒。就算从来没见过生徒也没和生徒说过话的粉丝们也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个爱称。其中有生徒会直接使用自己真名的名字部分作为爱称,粉丝们,不管是这个生徒的粉丝还是其他人的粉丝,都使用这个爱称来叫她,也就等于去掉姓直接叫名字,简直就像是亲密的朋友一样。公开爱称某种意义上算是歌剧团的战略方针。宝塚歌剧提供的是重视非日常性的舞台,一边以男役·娘役不像俗世中人(换句话说是神秘感)作为卖点,另一方面又让粉丝有和明星距离被拉近的错觉,这个爱称也因此被提供给粉丝。在宝塚粉丝之间,说到生徒的事如果不使用爱称而是用艺名的话,作为粉丝之间的谈话会让人觉得过于客气,或者被认为是新粉。反过来,马上就可以用爱称聊天,也能有种“装内行人”的感觉。可以说爱称是一种不问饭龄多久迅速拉近距离的要素。只要两三年没关注宝塚,就会不了解下级生的爱称,这样的话也会完全跟不上宝塚粉丝的聊天。就像这样,爱称在宝塚粉丝之间是衡量粉丝程度的重要因素。


                    IP属地:北京106楼2022-04-17 13:35
                    回复
                      虽然使用官方爱称是宝塚粉丝的普遍习惯,不过在FC内部说起自己应援的生徒时,也不一定只用这个“普遍的”爱称。就像前面写过的那样,从生徒还是下级生时就一路跟随的粉丝之中,也有人会用“XX酱”称呼生徒。在爱称后加上“酱”,或者在真名后加上“酱”,因生徒而异,在老粉之中,有些人看待生徒就仿佛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当然,不仅仅因为饭龄比较长,也有粉丝本身就比生徒年长的因素。不过,也有即使年龄相差无几,也用“那孩子”来称呼生徒,无论年龄差多少都把生徒当成自己的亲人或孩子来对待的粉丝。像这样,粉丝之中有不少人是带着家长心态来支持生徒的。这个家长心态也与饭龄或者参加粉丝活动的深入程度有关系。新粉是很难简单地进入家长模式的,在努力收集生徒情报的过程中,会慢慢产生亲切的感觉。或者也有这种例子,原本是Top Star粉丝的人,怀着好意评价新人公演饰演Top角色的若手后,开始从家长角度看待这名若手并应援,等Top Star退团后,接下来加入了这名若手的FC继续支持她。在这种场合,即使作为会员算是新粉,但原本就是上级生Top的粉丝,而且一直关注着这名若手的成长过程,果然会以家长的心态看待对方。像这种情况,提起这位若手明星时会说“我从那孩子初舞台时就关注她了”,或者“我从那孩子还小时就看着她了”之类,这里的“从小开始”就是指作为团员初出茅庐时开始。长时间一直是宝塚粉丝的人之中,也有因为带有原本支持的明星的影子,继续去追其他若手明星的人。这种长年老粉不在少数,若手明星出头的时候,仿佛过去的大明星“某某再来”或者“想起了某某”,在宝塚粉丝之间使用这种表现并不罕见。
                      试着接触FC内部普通会员的对话,会发现老粉在种种意义上比较“强势”。这种强势是因为更加了解这名生徒的事,更早发现这名生徒的眼光,作为粉丝更资深,与生徒距离更近等等,有能够夸耀之处。特别是在新人公演主演之前的研三到研五左右就已经看上这名生徒的粉丝,比如生徒已经研十三上Top的时候,粉丝的饭龄也差不多要接近十年了。这种老粉拥有的庞大的信息量,在憧憬并热爱这名生徒的粉丝集团中会有非常大的作用。关于生徒的情报即是价值。不仅仅是有关生徒的事,对FC正式成立前的来龙去脉,从那时到现在FC的变化,工作人员的能力等等都十分了解的老粉,特别是FC代表在中间还换过人的时候,就更有存在感了。
                      FC这种集团,并不仅仅只是同一时期成为粉丝的人的集合。在有人脱粉离开的时候,也有新粉随时加入。随着生徒地位上升,新的粉丝增加,一般情况下FC的规模也会变大。于是,FC活动成为老粉和新粉共同出席的场所。粉丝之中当然有人也不加入FC,只是观剧和支持生徒,并和其他同担交流的人。但是,这个交流范围不会比FC还广。宝塚的FC虽说是私设,也是距离生徒最近的活跃集团。从生徒还是下级生起就已经形成组织这一点就代表“正统”,还有被生徒本人认可这种“认证”。也就是事实上是可以称为这名生徒官方FC的存在。作为FC以外的应援团体,还有支持和自己同一个学校出身的生徒的组织。这种团体虽然也会得到生徒本人的认可,但是不能进行订票或者人墙、茶会这类活动。因为有同一个学校出身这个入会限制,也不能接受普通会员加入,这种组织称为私下团体比较好。与之相对的,FC是作为“公开”存在的。在作为私设FC的同时还被称为“公开的”也许会让人感觉很奇妙。不过,如果把宝塚剧场外作为实质性的运营团体来考虑的话,不如说这种理解方式是合适的。在这个“官方”FC的会员之间的交流,是身为宝塚间奴的生徒的正统情报往来。更进一步说的话,在这里的消息是具有“权威性”的。当然,这里也包括围绕着生徒的小道消息,不过老粉拥有的强大信息量,来源于她们在支持生徒时——通过粉丝还很少的时候的出入待或茶会,或者下级生时代的舞台观剧——实际听到或者看到了生徒的话语和行动。


                      IP属地:北京107楼2022-04-18 14:49
                      回复
                        老粉和新粉的交流中,因为关于生徒的情报储备压倒性的差距,形成了老粉单方面给新粉教学的状态。有“那场公演某某酱演了什么角色,当时有这样的失败……”这类关于演出的话题,还有“当时的某某酱热衷的是……”这类私下的话题等等,老粉的话头数不胜数。仅凭资深这一点,就仿佛对这名生徒知无不尽。新粉,尤其是刚刚饭上的人,特别想听这类考古,想了解关于这位生徒的所有情报。于是老粉多少会带着点优越感开心地跟新粉科普以前的事。不仅仅是聊天,生徒以前的照片、影像、新闻等等,老粉手头有对于粉丝来说如同宝藏一般的丰富物料,也会慷慨大方地复印或者拷贝给新粉。比如对东京的粉丝来说,几乎没有机会看到关西地区的电视台节目,但是,关西的电视台在生徒的下级生时代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宣传画面,这些东西也会让新粉感到开心。FC的交流绝不是老粉与新粉对立的场所。就算饭龄不同,因为是同一名生徒的粉丝而产生了同担情谊,可以说她们有把自己知道的情报和“宝物”拿出来共享的倾向。老粉之所以慷慨大方,也许是因为她们有不管提供什么都胜不过自己饭历的从容,总之在FC中,如果认识了老粉,不知不觉关于那名生徒的情报量就会增加,新粉则贪婪地吸收着这些情报。仿佛对生徒的事无所不知的老粉的行为也并不是完全会错意。因生徒而异,也有生徒本身就会把FC的会员,尤其是老粉视为自己人的情况。在茶会上聊的事情,会跟在舞台上或电视上说的有些区别,也会说些“大家都了解我这个人的性格吧”这类让粉丝听了很高兴的话。对生徒来说,某种程度上会把粉丝视为自己的同伴也说不定。如果改变观察视点的话,会被觉得这种行为是在利用粉丝吧。就算这样,对双方来说,可以说让这种良好关系得以成立的场所就是FC。生徒稍微动一动,或者说一句话,粉丝之间就会产生话题。许多人参加FC的集会或者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看生徒,也是因为期待着和同担像这样交流的机会。无论是人墙还是茶会,能接触生徒的时间其实只有一点点,大半都处在等待之中。这段漫长的等待是粉丝同伴们热聊生徒话题的必要时间,这也是粉丝能被动员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粉丝同伴之间的网络,亲密程度或者投入程度各种各样,但总之就是范围很广。生徒在舞台演出时的失败之类的轶事,马上就会传达给当天没有观剧的小伙伴。演出中的休息时间会收到邮件。对粉丝来说这些是很稀有的“珍贵”情报。没能去观剧的粉丝知道这些情报,就会希望自己也能在现场。如果生徒被报纸之类媒体采访的话,情报也会一下子在粉丝之间传开。或者,不小心买票多买的情况,也可以转让给其他的粉丝。FC也有着像这样互相帮助的一面,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小社群。
                        让人更感兴趣的是,不管老粉和新粉在饭龄或者情报量上有多大差距,在FC这个地方,如果新粉努力参加各种活动的话,她的待遇有可能与老粉平起平坐。FC希望大家帮忙的活动——招来更多人,多买东西——积极参与的话,在FC内部的等级也会上升。FC内部为了防止会员对票券分配不满而设置的“积分”,并不是永久有效,而是每年都会清零的。所以,新粉也不是一定会总处于不利的地位。对FC来说,虽然一路跟随的老粉也很重要,新加入的热心粉丝也是同样重要。比起几乎不参加活动的老粉,给予积极参与的新粉优厚待遇,对FC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IP属地:北京108楼2022-04-19 13:59
                        回复
                          第四章 连接舞台和观众席的FC
                          1 秀与前排座位的关系
                          宝塚歌剧的演出通常由一小时四十分钟左右的音乐剧(或者是含音乐剧要素的戏剧),中间三十分左右的休息时间,第二幕一小时左右的秀组合而成。前半的音乐剧和后半的秀在内容上没有关联,是完全独立的两部作品。虽然这是基本形式,偶尔也有第二幕仍然是音乐剧的一本物,还有更稀有的一小时和物秀、三十分钟戏剧、一小时洋物秀这种三幕结构。大概划分一下宝塚的演出,大概就是在演唱中推进剧情的音乐剧,以及展示歌声及舞蹈的秀这两大类。
                          音乐剧或者戏剧有剧情,主要的生徒会扮演拥有姓名的角色。就像普通的戏剧或者电视剧那样,作为演员饰演架空的角色或者历史上的人物。与之相对的是在秀中,虽然也有概念上带有姓名的角色,但与戏剧有着根本的区别,并非是在演绎某种人格。舞台上是各位艺名不同的宝塚间奴在唱歌跳舞,粉丝会盯着自己支持的生徒看。宝塚歌剧的演出不仅仅有扮演其他人物的音乐剧或戏剧,第二幕设置了秀这件事,对粉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思考一下的话,几乎没有其他演出团体会规律性地上演秀。虽然和宝塚歌剧同种类型的OSK之类有时也会有同类演出,但普通的剧团一般没有单独上演秀的习惯。剧团四季只有从知名音乐剧中挑选名段落放在一起上演的这种例外演出。其他团体的演出里,一般是在音乐剧类作品中设置几个类似秀的场面。宝塚的秀是由歌及舞组成各种各样的场景依次展示给观众,本来是吸收巴黎歌舞剧的特点而开始的。现在的剧目名称中有时会用“revue”有时会用“show”,或者加上其他的名称,但这些都无法完全定义“这种表演”。这里想要讨论的不是定义,而是与生徒以角色的身份演绎的戏剧不同,男役或者娘役宝塚明星们为了展现自己的这种常态演出。宝塚的演出就像最开始所说的那样,无论是音乐剧还是秀,以Top Star为首,根据这一组的生徒的个性分配任务是基本,可以说秀进一步加强了这个要素。擅长唱歌的生徒会被安排唱歌的场面,擅长跳舞的生徒会被安排跳舞的场面。虽然是solo或者是站C位这种待遇根据生徒地位不同而不同,但无论规模大小都会有各自的展示机会。比如说还是下级生的生徒,就算在戏剧中连台词都还说不好,演技也没什么自信,但在秀的舞蹈场面中,哪怕站在最边上也能翩翩起舞。观众看到这样的身姿也能知晓生徒其他方面的魅力,也有可能从此开始关注这名生徒。对生徒来说,秀同样是作为宝塚间奴能够展示自己的场所。


                          IP属地:北京109楼2022-04-20 13:53
                          回复
                            川崎贤子认为,这个被称为“秀”的东西,原本是在宝塚歌剧正式引入“Revue”的时期,男役明星才得以成立。在那以前,也就是说在正式引入“Revue”之前,因为表演基本是戏剧或者日式舞蹈,本来也不需要明确的男役这种存在。戏剧根据角色分配来演就好,日式舞蹈也同样,就算分成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也只是剧目中的事。但是,西洋风格的“Revue”常态上演之后,剪短头发穿上西裤,让演员看起来像是西方男性的必要性就此诞生了。不被角色名所拘束,在舞台上作为男人存在的场面在这里完成。与之相应的,在舞蹈等场景中担任男役对手的娘役也就此分化而成。
                            现在,就算演绎戏剧·音乐剧的剧目,生徒也有作为“男役”的特有的风格,没有这个特点,演技就无法成立。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脱离角色的限制,也能展现男役·娘役各自的特性,以及打磨这种特质的场所,可以说宝塚明星也无法成立吧。
                            秀基本的构成,首先是全员参加的开场舞,在这里会展示出谁是Top,谁是二番,谁是Top娘这种基本的序列关系。这个场面结束之后,接下来会设置二番手主演的场面。再之后,是其他由Top主演的场面,然后是以Top为中心,像开场时那样全员登场的,被称为“中詰め”的场面,就像是中段的高潮画面。然后再次由Top主演,之后是下级生的大腿舞,然后是终场。终场由二番手为主、Top为主的短小场面链接,这些结束后会有盛装游行,从被称为“谢幕歌姬”(多数情况是若手娘役担任)的结尾曲独唱开始,依照路线明星们、二番手、娘Top、Top的顺序一边唱着主题歌一边从大阶段走下来。Top出场之后,全体演员一边唱歌一边向观众席谢幕,大幕也就此落下。虽然根据剧目不同,编成顺序多少会有些区别,但以上那些场面构成就是秀的基本形态。Top Star几乎每个场面都会登场,她背后是若手明星或者下级生们,为了场面之间的衔接,也有让若手明星献唱一曲的情况。


                            IP属地:北京110楼2022-04-28 13:43
                            回复
                              那么,在这样的秀中,除了含有故事性的场面,可以说出演者就是在演绎面向观众席的秀明星。开场或者中段、盛装游行这种全员唱歌的时候自不必说,比起其他剧团的演员,宝塚生徒视线的分配方式平衡性非常好,一直能到二层后排座位,我觉得这种训练很到位。总见的时候看向二层的会员座位也是一样的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银桥的时候。少数能够走银桥的是路线明星以上地位的生徒,这个比乐池更加靠前的银桥,是距离观众席最近的地方。从这里走过去的所有生徒,都会看向前排座位的观众。首先就有让粉丝感到“看见我了”或者“眼神对上了”这种错觉的场面。仅仅走过银桥就可以和观众极其接近,根据剧目不同,Top Star还会跨在从银桥通向观众席的台阶上停留一会,一边看着附近的观众一边唱歌,或者也有下到观众席中,给坐在通路或者第一排的观众递上帽子之类的小道具的接触。这在部分粉丝中被称为“调戏观众席”,有像这样擅长和观众互动的Top,也有不太擅长的Top,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生徒们大部分人会在通过银桥的时候向前排的观众展示自己。但是虽然说是展示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限,比如说紧盯着某位特定的观众。这在粉丝中被称为“只钓一人”,并不是眼光扫过大部分观众,而是以特定人为目标一直盯着看,是让那位观众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方法。当然,因为这种方法并不是生徒自身公开承认的所以真假不明,不过坐在前排的FC会员们,对不同的生徒会怎样打量观众席,十分了解其中的区别。平均分配视线的明星会被认为并没有太热心于圈粉,而“只钓一人”的类型,则是热心圈粉的明星。据说这样的明星并不会选择明显用粉丝眼光看着自己的观众,反而会选择对自己没那么关心的观众作为目标。另外,在下级生之中,也有希望提升Top Star粉丝们的好感度,期待她们将来能成为自己的粉丝,所以向Top Star会的座位散发魅力的类型。像这样喜欢“品评”生徒的基本也都是Top Star的粉丝们。Top Star的粉丝们以FC这个集团的形式在前(数十人占据前排),并不仅仅是自己本命的Top,其他生徒通过时也游刃有余地观察着动向。其中也有人在观察时找到了下一个应援对象。虽然这样的聊天在Top会之外也可能发生,但因为事实上前排座位大多被Top会占据,比其他的粉丝更助长了这类情况。
                              不过实际上,生徒从舞台上,特别是从银桥上看过来的视线比想象中的意义更多。不限于宝塚,无论什么舞台,在前排座位观赏拥有后排座位体验不到的临场感。这与前排位置是否适合观看舞台整体是另一回事。反过来说如果座位离得太远的话,也难以集中在舞台上的故事上,现场观看舞台的体验会根据座位的位置不同而不同。这点在宝塚歌剧的场合更是被放大。理由是在秀这样的场合,舞台上的生徒——宝塚歌剧的情况正如人尽皆知的那样,为了让大剧场后排的人也能看清面容,并提升眼神的力量,会化非常浓重的舞台妆——会直接看向观众。并不是为了让观众看到自己扮演角色的演技,而是根据情况,带着圈粉的目的去看观众。第一次观看宝塚歌剧的人,在前排突然被这样的视线盯上的话,就算是错觉,也许也会有观众不知道自己的眼神该如何是好。正因为生徒们也知道观众会这样迷茫,才有了这种为了圈粉的视线分配。


                              IP属地:北京111楼2022-04-30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