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75贴子:2,995,784

回复:《五千言》正解——有史以来第一解 亦文注/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把道德经第一张第二个字《可》搞明白再张嘴,搞明白古代当什么讲?


IP属地:辽宁85楼2022-02-08 20:32
回复
    还正解?就是乱解!!!


    IP属地:辽宁86楼2022-02-08 20:33
    收起回复
      吧中对话
      A:我要告别辩论了。
      辩论,让原本厚道老实的我,逐渐变得越来越尖酸刻薄。在伶牙利齿的背后,随着段位的增加,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缺少朋友,然后越来越孤独。
      似乎明白了独孤求败,为求一败而四处乱窜的心情了。
      B:怪不得误入歧途不自知,原来道学只是懂了皮毛,不明得失相辅相成,祸福相依相生。不过,也证明你的进步不小。
      A:天地之间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越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我决定要学橐龠,我要虚而不屈,我不动了!
      B:守中,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不是当缩头乌龟。橐龠,动而愈出,你不动何以愈出?
      A:希望在新的一年,能重新树立一个全新的自己。成为一个和蔼的老人。让人一看就有亲切感。
      B:道法自然,要反对的就是虚伪包装,徒有其表。可惜你反其道而行之,却自以为得计!被褐怀玉,而不是什么包装的裋王私大怨之类的脑惨……,才是你的目标。



      IP属地:北京89楼2022-02-12 09:29
      收起回复
        支持,当年随大伙儿拜访鹿邑老子典藏博物馆,才知道百千年老子学说久经不衰因为有大家真付出总结著作。别管你钢铁侠注解还是灭霸谈感想,都保存传世。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22-02-12 09:57
        回复
          历史传言有盘古,道学眼中唯阴阳。有无同出异名体,玄同规律居永恒。
          道生德畜育万物,一二三万是过程,动反弱用大道则,治人事天啬为灵!
          为无为来事无事,必味无未规划生,大小多少无限事,报怨以德万事成。
          社会科学五千言,治世学说最高峰!尊道贵德治大国,华夏文明万古长!



          IP属地:北京91楼2022-02-14 09:07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92楼2022-02-25 12:25
            收起回复
              搞清了周文王具有演周易作五千言的素质和结论,这样五千言从问世到流传之合乎逻辑的全部历史就全部清楚了。华夏三千年成文史上的最大谜团也就彻底搞清楚了。我20年前发在人民网上的首篇注解,就是“破解千古之谜——试论老子的思想体系”,曾经风靡全网。不过现在看来,却是问题多多,十分青涩。好在现在终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这个千古之谜至于不再是迷了。也算对华夏复兴尽了一己之力吧。


              IP属地:北京95楼2022-02-25 18:52
              回复
                说这些主要是了结一个自己廿多年的心愿!其它的,留给历史,任人评说去吧。
                文章千古事,
                得失我自知,
                宏愿超廿年,
                事了拂袖去!



                IP属地:北京96楼2022-02-25 18:57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97楼2022-04-20 09:24
                  回复

                        第五十章[04] 道象特点(象帝之先)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②也。潚呵,始万物之宗③。
                      锉其[阅]④,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始或存⑤。
                      吾不知谁子也,象帝⑥之先。


                    IP属地:北京98楼2022-04-22 08:54
                    收起回复
                        后世的《道德经》版本,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千言》相比,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话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使老子原来的主题内容和思想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难怪连朱熹都批评:“老子所谓無为,便是全不事事,老子的思想是愚民和消极的”。这和其作为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主要思想家,显然是不相匹配的。
                        随着马王堆墓穴出土的《老子五千言》,时隔两千年后,终于还《老子》清白于历史和天下了。


                      IP属地:北京99楼2022-04-24 08:06
                      回复
                          有人说:“首先,上德不德到底在说啥?德经第一章坑太多了,你忽略了一个字都会掉坑里的。”
                          其实,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句话有3要点必须搞清楚:
                          1、上德有德,有什么德?
                          2、不德,不也即否什么德?
                          3、上德、有德、不德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搞清楚这三点,这句话的答案自明。否则,就像某人,只会窝头翻个——现大眼。
                        ————
                          答案:
                          1、上德只能有上德,而绝不可能有下德。
                          2、不德即否德,则只能是否定下德而绝不可能否定上德。
                          3、上德否定下德,乃是上德有上德的原因。
                        因此,上德与下德,乃完全相反的两对立面或对立统一体,所以作者最后说:故,去下德取上德,即去皮取此。就这么简单。


                        IP属地:北京101楼2022-04-24 10:27
                        回复

                            同时,证明五千言的宇宙起源理论行文自洽,逻辑合理,并非信口开河。


                          IP属地:北京102楼2022-04-25 17:08
                          回复


                            IP属地:北京103楼2022-04-26 02:51
                            回复



                              IP属地:北京104楼2022-04-26 07: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