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8贴子:191,282

回复:给冯幽姨盖新楼啦,把新观点都集中在这里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国以来後魏各代正牌皇后,出身都是大国公主,慕容赫连冯。也许还可以再加上追封的姚。元宏其一是读礼读得出不来了,其二是觉得自己不该落人後、丢面子。如《白虎通》的教导:嫡夫人死,更立夫人者,不敢以卑贱承宗庙。当然,他是认准了要文明家女,不然也可以寻个慕容赫连或者姚
被同情或鄙视了多年的林贞后实际上到被杀为止根本没惨过。林贞后叔叔以前是公爵,尚书,垮台了也还是地方刺史,拿得出手。若真是罪没的婢子,不是文明同意不同意追封的问题,元宏自己第一个会强烈抵制追认贱婢为妻,看看他怎么对待高照容?别说承认是妻了,连个媵都不给。魏书那段明显故意的遣词造句含混其辞,弄得人觉得元宏可能把高照容追封昭仪了,墓志铭确认没追封过昭仪,而且死时身份只是贵人~~~生恪皇子的时候可是夫人的,如今不升反贬了(元宏自己说贵人位拟九嫔,而不是三夫人之一,他是当事人他最有数,我无法反驳)。墓葬是史书盖章的卑局、潮湿。东夷婢子,在元宏眼里无非如此。


IP属地:广东105楼2020-12-03 11:15
回复
    所以跟安抚冯幽后真的无关(冯幽后巴不得高照容被追封昭仪呢,虽然说是当时要省钱,其实就给个空号,哪怕薄葬呢?她身边又美貌、又温柔、又青春的恪太子或许就会高兴一点)。元宏觉得高丽婢不配做皇帝贵妾而已。
    不过,虽然否了昭仪追赠的提议,对于“文昭”的谥号元宏还是点了头的。这个也是宏大帝去打仗以後,有司(得了幽后、恪太子的意思吧)求来的,读经读礼的宏大帝不一定弄明白教科书谥法解之外的含义,觉得按教条意思还行就批了同意。
    洛阳那位吗大概是想说:姿貌绝伦 + 博闻强识 + 长发披面 + 以糠塞口。


    IP属地:广东106楼2020-12-03 11:31
    回复
      元玉仪
      依此逻辑,有司提出的也该是追封太子母为皇后而非让废太子母被追废让太子心理平衡。
      ~~~~~~~~~~~~~~
      对,然而恪太子为母亲连个昭仪追赠也争取不到。
      是个男人谁能忍自己对头的母亲备极哀荣号称皇后,自己的母亲葬仪凄凉,号称贱妾?争取不到哀荣,全是羞辱,恪太子就把恨意放到林贞后上。那冯幽后两次入掖庭都长期做妾,给林贞后的牌位执过那么些年的妾礼,亦怀怨望。虽然恂太子已废为庶人,赐死,又无儿子留下,但是去掉他嫡出的身份没什么不好;何况,林贞后不管好不好也死了,踢翻死人来买恪太子一笑很合算啊。


      IP属地:广东109楼2020-12-03 15:57
      回复
        浣雪
        我觉得《天象志》为把人事和各种天象牵扯在一起,时间上不大严谨。
        当《天象志》的时间与人物传的时间相抵牾时,我更信人物传。
        ~~~~~
        没那么复杂矛盾,就是魏书天象志的第四篇整个都是後人狗尾续貂的这么简单,所以其中很多细节都是乱的或者错的,包括所谓太和十八年四月左昭仪谮诉冯后,包括冯三的寻以忧死。
        烟雨:她咋又YY得幸于宏大帝的林贞后一点都不受宠?双标真玩得溜溜转哪。
        ~~~~~~~~~
        古人划分明确,被皇帝x是「得御」,被皇帝宠爱才是「得幸」 。而且绝对不仅仅只有魏收把它划分得这么明确。
        (靖康,押运路上大雨,金人闲着无聊,叫进几个俘虏来,八卦宋宫艳史。俘虏们说)「道宗五七日必【禦】一處女,【得禦】一次即畀位號」。「少帝賢務讀書,不邇聲色。受禪半年無以備執事,乃立一妃十夫人,僅三人【得幸】。」


        IP属地:广东110楼2020-12-03 21:59
        回复
          不过有继室,为什么要妾管家?
          --------------
          再举个和珅家的例子,和珅的两个妾长二姑、吴卿怜都在和珅正妻冯霁雯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管家理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妾的话语权超过正妻。事实上和珅对正妻非常敬爱,正妻的出身也很不一般,没见和珅哪个妾敢冒犯正妻。而正妻呢,倒并不是没有持家能力,放手让妾主家事,大概正妻乐得养养身子骨(正妻身体不好),也乐得多省些时间精力陪子女吧。和珅正妻特别在乎子女,不仅与两个大的孩子关系亲密,还因小的那个孩子早夭,悲戚过度,染病身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0-12-03 22:55
          回复
            长二姑管家理财的本领是她在前主人曹司员家学会的,不能说她前主人不喜欢她,否则也不会既教她诗赋琴棋书画,又让她学习管家理财,还收她为妾。但前主人为了谋个肥缺,就把她当礼物一样送给和珅了。所以,男人叫一个女人管管家,理理财,并不代表已将这个女人视作妻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20-12-03 22:55
            回复
              和珅并不止这两个宠妾,他还有不管家不理财的妾也受他宠。
              所以根据上述事例,可得出:
              结论一,妻在妾管家,除非是妻想管却又没的管,否则证明不了妾已凌驾于妻之上;
              结论二,管家的妾得宠不得宠都有可能,但不得宠的,老公对其也应该有些感情,而不管家的妾,也未必都无宠,或许只是其不适合于管家,老公就没让其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20-12-03 23:11
              回复
                万贵妃不是特蒙李渊亲礼吗?有个亲字她应该不算是已被李渊疏远。
                --------------------
                我本来也想说杨坚对宣华、容华是激qíng四射但亲情还没培养起来,李渊对万贵妃是激qíng消退但亲情变浓,然而,李渊要将出自弑nì之家的宇文昭仪扶正,让万贵妃向宇文昭仪俯首称妾这事,真是做得蛮过分的。因为不管他心里如何如何地不待见杨广,他起兵以后好歹也是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的,唐代隋又走了禅让的形式,这会子怎么连表面功夫都不做,就想叫弑君者的妹妹,来当万贵妃的主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0-12-03 23:40
                回复
                  元玉仪:如有盛宠之妾,与史书明确记载的后宫轮流进御矛盾
                  """"
                  雪夜曼陀羅:此處馮昭儀還只是寵盛而非專寵、專房
                  """"""""""""
                  晴世帝姬:孝文废皇后冯氏,太师熙之女也。太和十七年,高祖既终丧,太尉元丕等表以长秋未建,六宫无主,请正内位。高祖从之,立后为皇后。高祖每遵典礼,【后及夫、嫔以下接御皆以次进。】
                  皇后,妃,嫔,以及低级宫御们轮流。
                  唯独不提昭仪
                  ~~~~~~~~~~~~~~~~~~
                  冯五的盛宠、所宠等不仅跟冯幽姨入洛前的“后及夫、嫔以下接御皆以次进”完全不矛盾,即使跟冯幽姨入洛後的“寵愛過初,專寢當夕,宮人稀復進見”完全也不矛盾。
                  前者,史官【有意识地】专门剔除了昭仪;
                  後者吗。宣华夫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可是容华夫人同时“渐见宠遇”,同样“参断宫掖之务”。这一点上,私想得很明确,从来不觉得宣华是超级宠妃,不管杨坚伽罗最後有多囧。
                  冯幽姨第一次入掖庭是“偏见爱幸”。哪怕十成里有三成四成,也足以称为偏见爱幸,(玉仪对小苏们说偏见爱幸的偏是“独”的意思,幽后刚刚入宫没多久享受皇后待遇。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古文老师,当然在提到郑皇贵妃的时候,她会立即把万历用过的“偏”字直接解释为除了酱油情况半分没多出来),现在变成五六甚至七成了,所以就叫宠爱过初;
                  冯幽后的宠爱记载盖章是“专寝当夕”。而不是专宠,更不是专爱。
                  只要冯幽后回来以後,元宏和她是一对一而不是以前跟其他妃嫔那样的集体活动,这叫专寝;
                  到了以前应轮到冯三的时候不理冯三,反而去找冯幽后,这叫当夕。


                  IP属地:广东117楼2020-12-04 08:39
                  回复
                    虽然常阿姨在冯家的地位没见咋高,但只要冯幽姨比冯废后大,是冯废后的姊姊,冯废后就有义务敬她几分。看看汉惠帝,人家是嫡子,已经登基,都主动提出和一度为私生子的庶长兄行家人礼。别说汉惠帝是太仁柔了才如此(如果他此举真的悖礼,吕太后当面就可以表示反对了。吕太后再生气,当面有反对他叫刘肥行家人礼吗叫?没有啊),汉和帝仁柔吗?仁柔会小小年纪在几个嫡舅都没谋反实锤的情况下,如此果决地杀掉几个嫡舅?仁柔会叫嫡母的大仇人死死监管着嫡母,使嫡母彻底失语,连求情都没法为个无罪的嫡舅求?然而就是这个不仁柔的汉和帝,史书盖章他对两个没当上皇帝的哥哥都很尊礼。尽管他心中未尝不疑忌他两个哥哥(所以他不担心章徳窦后会抑郁短命,却非要死抱着嫡后养子的身份不放,就是想证明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比哥哥和哥哥的子孙后代对皇位更有优先权),但也始终能做到待哥哥比待弟弟礼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8楼2020-12-04 17:44
                    收起回复
                      看吧,拓跋宏大帝主动和叔叔行家人礼,不仅不让叔叔跪拜自己,自己还每次都耐心地站着等叔叔:
                      高祖仁孝,以诸父零落,存者唯简。每见,立以待之,俟坐,致敬问起居,停简拜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0-12-04 17:51
                      回复
                        宏大帝所最恨就是不孝(管他懂不懂啥是孝呢),孝跟悌还是有点密切的。要说他因为冯幽后而废冯三的话,大概也无非如此。冯三白眼相加地要求她姐姐行妾礼,在他看来有点过于傲慢。他是皇帝,他都不要他叔叔磕头行臣礼(注意这叔叔论感情并不得他欢心,死後他给亲定谥号灵)。冯三何德何能,对家人比他对家人架子还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20-12-04 18:15
                        回复
                          宏大帝还不是真的发自内心敬重这叔叔,后来给了这叔叔一个不好的谥号——灵(当然再不好也比恪大帝给冯幽姨的幽要好),连恪大帝都看不过去,改为了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0-12-04 18:20
                          回复
                            尽管不是发自内心敬重这叔叔,宏大帝依然没有不把叔尊侄卑的家礼当一回事,足见冯幽姨不向妹妹行妾礼,并未违背宏大帝一贯奉行的原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2楼2020-12-04 18:31
                            回复
                              什么宏大帝不干涉冯幽姨不行妾礼,就是给幽姨皇后待遇(敢情宏大帝是在给他叔叔皇帝待遇?),就是纵容幽姨嚣张跋扈,纯粹就是幽姨苏白日做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3楼2020-12-04 18: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