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6贴子:191,281

回复:给冯幽姨盖新楼啦,把新观点都集中在这里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顺便,苏们不要以为只要冯三自己的姐姐不给冯三磕头自称小妾,冯三就变成基本面子都无法维持的无宠弃妇。不涉及政治的场合里,对兄姊表示友善愿行家人礼的皇帝不在少数,近到皇太极过年上门去拜自己的大姐大哥,敬以家长,三跪九叩头,作为冯三,她这个皇后的面子不见得比人家开国皇帝大一百倍。
------------------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主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
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姊湖阳长公主当着外臣的面能这样子对刘秀说话,明摆着平时也是和刘秀行家人礼,不行君臣礼的。对此,刘秀可没任何愧恨之色,还笑着向长姊解释为啥饶了董宣。玉仪咋不YY光武帝是有名无实的皇帝,湖阳长公主才是无冕女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0-11-30 11:22
回复
    唐玄宗置于大哥李宪灵座前的手书:
    隆基白:一代兄弟,一朝存殁,家人之礼,是用申情,兴言感思,悲涕交集。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尝号五王,同开邸第。远自童幼,洎乎长成。出则同游,学则同业,事均形影,无不相随。顷以国步艰危,义资克定,先帝御极,日月照临。大哥嫡长,合当储贰,以功见让,爰在薄躬。既嗣守紫宸,万机事总,听朝之暇,得展于怀。十数年间,棣华凋落,谓之手足,唯有大哥。令复沦亡,眇然无对,以兹感慕,何恨如之。然以厥初生人,孰不殂谢?所贵光昭德行,以示崇高,立德立名,斯为不朽。大哥事迹。身殁让存,故册曰让皇帝,神之昭格,当兹宠荣。况庭训传家,璡等申让,善述先志,实有遗风,成其美也。恭惟绪言,恍焉如在,寄之翰墨,悲不自胜。
    完完全全就用的是家人礼而非君臣礼。李宪生前虽然恭谨畏慎,却也是体现在“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这方面的,从没见他说过与皇帝同枕共被、同榻宴谑愧不敢当。按照玉仪的神逻辑,玄宗是有名无实的皇帝,李宪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好啊,玉仪赶紧写文章去论证开元盛世都是李宪的功劳,与唐玄宗无关,我静候你的大作发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0-11-30 11:46
    回复
      唐玄宗可是亲笔写了,“家人之礼,是用申情”,冯废后为啥不见姊姊三跪九叩行妾礼就不痛快,甩脸色,因为她根本就不想与姊姊申这个家人之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0-11-30 12:12
      回复
        对是否真爱,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有不同的算法。
        苏理所当然是只计算“宠字”,其标志就是史料几个亮丽的“宠”(如宠,爱,幸等字样);而比字迹更重要的事迹状况却被刻意掩盖起来。冯幽后在正史里宠字较多现在构成了苏吹嘘的所谓史料基础,也成了不少看官对冯幽后的生活状态持乐观看法的依据。至于幽后苏习惯性地对史料记载造假或扭曲这一特点,却被人出于种种原因而忽视。
        魏书
        孝文廢皇后馮氏,太師熙之女也。太和十七年,高祖既終喪,太尉元丕等表以長秋未建,六宮無主,請正內位。高祖從之,立后為皇后。高祖每遵典禮,后及夫、嬪以下接御皆以次進。車駕南伐,后留京師。高祖又南征,后率六宮遷洛陽。及后父熙、兄誕薨,高祖為書慰以敍哀情。及車駕還洛,恩遇甚厚。高祖後重引后姊昭儀至洛,稍有寵,后禮愛漸衰。
        時熙為太保,誕司徒、太子太傅,脩侍中、尚書,聿黃門。廢后在位,禮愛未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
        初,文明太后欲其家貴重,簡馮熙二女入掖庭,其一早卒,其一【得幸】於魏主,未幾,有疾,還家為尼。及太后殂,帝立熙少女為皇后。既而其姊疾愈,帝思之,復迎入宮,拜左昭儀;【后寵浸衰】。昭儀自以年長,且先入宮,不率妾禮。后頗愧恨。昭儀因譖而廢之。后素有德操,遂居瑤光寺為練行尼。
        若按抠宠之法,冯三是明明白白地宠、爱、恩遇、礼都能抠出来的。


        IP属地:山东71楼2020-11-30 15:29
        回复
          回复 小狗璎冰前主人 : 本来就是啊,你以为……?说实话,如果冯幽后冯三两姐妹非要挑一个嚣张傲娇的,很可能冯三才略靠近苏说的这种恣意傲娇女。
          不仅是甩脸色要求沦落多年的姐姐对她三跪九叩行妾礼,而且冯三她落魄时期,在王遇家里出出进进,王遇给她磕头行礼,管吃管住,她一点也不谦让,似乎她被人跪舔是应该的。更别提她当初是皇帝的嫡妻、恂太子的嫡母那时候,架子大着呢。


          IP属地:山东72楼2020-11-30 16:48
          回复
            读古文的看官不是很多,而有着足够文化知识以支撑阅读能力的更是少数。在看官群体的知识水平、或判断力水平不过关的情况下~比如针对小孩子或者女性精神病患者时~相对垄断各种信息供给的苏简直就是所有资料的权威提供者。而这些所谓资料的解读,不管与现实有多大差距,又被一再炒作。苏藉此向看官证明,自己的成就已被论证并认可。
            在表面上追求爱情自由和倡导女权、实则爱无能精神不独立、讨好男性、深深自卑的美吧,吧宠们的所谓幸福还是有相当市场的。当然,吧宠们的许多事,对苏们来说毕竟不太光彩,因此被深深掩盖起来。那边当家的某些人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年龄性格都成熟。在修改历史与控制舆论上向来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在虚构吧宠的宠爱事迹与扭曲正常人逻辑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善于制造荒谬逻辑,这只要比较本帖里提到这对异母姐妹就不难看出。读者若只阅读美吧苏儿们的帖子,一定会得出如此印象:冯三纯洁无瑕完美却人生不幸得生不如死,而冯幽后则是一个几乎没有吃过一点点委屈的绝世恶女。而这种“谎话重复1,000遍就成了真理”的定律所产生的後果已显现出来,一些不懂事的看官对“被男人狠狠杀死就是糖”的逻辑深信不疑,诸如令人震骇恐惧愤怒的家庭谋杀碎尸案,前些天竟然被某看官用来证明罪犯对死者伟大的爱情。


            IP属地:山东74楼2020-11-30 17:43
            回复
              宋文帝所礼敬的长姊刘兴弟倒是为了给刘义康求情,向宋文帝下了跪,叩了头,可看宋文帝的反应,马上惊起,亲自搀扶,陪长姊一块哭,指着父亲陵墓发誓,叫长姊不必担心,足见他们是行姊弟礼行惯了,长姊突然行起君臣礼,倒叫宋文帝极度不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20-11-30 18:06
              回复
                刘兴弟为弟求情还行君臣礼,当初救儿子的时候根本不行,直接你呀我呀地责骂宋文帝(我对刘兴弟心有不满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虽然母亲爱子是天性,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她儿子要谋她弟弟的反,她求情不好好求,倒怪弟弟忘恩负义,是不是也过了?),宋文帝居然也赦免了她儿子参与谋反的罪过,还优待信任她儿子。按照玉仪的神逻辑,敢情宋文帝也是要实权没实权,要面子没面子的傀儡皇帝,元嘉之治的功归刘兴弟,过也归刘兴弟?哦,我差点又忘了,刘兴弟的母亲可是玉仪苏不起来的臧爱亲,玉仪怎么会去YY刘兴弟乃无冕女皇呢?要是换成郗徽的女儿有这待遇,玉仪早就吹得没边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0-11-30 18:26
                回复
                  从2017年以来,苏群的现存逻辑结构已经基本成型,头领们基本上放弃了对男性的宠爱和世俗利益的追求,并采取种种倾斜性政策掩饰现存的吧宠不被爱也得不到利益的事实。标志一:头领们成为史料扭曲的造势者。以简化版冒充繁体版、妾说成妻的形式公开造假,为“宠后”造势是一个例子,可视作头领为摆脱吧宠的真实状态被说破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此后各种丑闻不断,不少根本默默无闻的底层宫人被各苏推到场上当枪,不符合苏儿审美观的宠后宠妃们记载则受到严重损害扭曲,如乾隆的修法首次规定了兄姊若杀弟妹就得偿命,作为一个明确人权进步,却被管氏诬蔑为乾隆鄙视(和这完全无关的)孝贤皇后。
                  标志二:加速与社会弱势群体合流的步伐。其要害在于实质上把受众转向初中小萝莉、女性精神病患等无判断能力者。
                  标志三:偶像选择上公开向衰恶惨的倾斜,放弃威风得意滋润的。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吧宠多属被抛弃、被冷落、被侮辱,反而那些深受娇宠的却一再被弱化或扭曲,哪怕人品才能并不比吧宠好。比如,在苻训英生活待遇比冯幽后判若天渊的情况下还要不断强调冯幽后幸福滋润受尽宠爱受到专宠,苻训英要和她姐姐共享可见是水货。
                  标志四:推行损害女性本质利益的所谓“兰因絮果”理论。其核心就是最後结局多惨都行而且越惨越说明真爱,结果剩下的吧宠多数是不得善终的,这项措施与女性追求爱情的正当要求完全背道而驰,对社会具有长远的负面影响。


                  IP属地:山东78楼2020-11-30 22:37
                  回复
                    从慕容麟的曾孙女嫁给乌雷的时候也只有九岁来看,後魏是存在成年皇帝聘待年女为妾的情况的。(孝明帝自己年幼,他的妃子入掖庭年纪小说明不了问题,但是乌雷已经二十出头了)。所以右昭仪冯四倒真的【可能】是待年女,如果冯三兄弟的墓志铭薨年等于葬年,而且他又确实是冯三哥哥的话。(其实冯家子女那段写得非常的语焉不详,我会慢慢说)。
                    史书不记其薨,只记其卒,说明冯四到死还不是妃位或者嫔位。因为地位不高但也有封号,和庶人不同,所以记录为早“卒”。看地位就知道,冯四是公主女儿的可能性为0。是文明太后所内定皇后的可能性也是0。(一开始文明大概真的想栽培冯幽姨,无奈就是扶不起。)冯四冯五估计都是冯熙在地方官期间渔色的产物。冯四的履历表可能这样:冯太师和某姬妾的女儿,其母也许是冯太师那些因为“有容色”被收房的丫鬟之一。从越过冯三成为文明太后所择的工具之一来看,冯四的颜值是有的。489年元宏家册拜三夫人九嫔,冯四如果活着,作为已经入宫一段时间的太皇太后侄女不太可能这时候还没有位号,则冯四最晚死于489年。
                    冯四之疾千真万确,并且终于死了,期间却也未见被送出宫养病,更没有被勒令做尼姑。


                    IP属地:山东80楼2020-12-01 12:49
                    回复
                      元宏家这个,论出身可是冯三同父姐姐,且又被凉了那么多年,作为年纪比她小、入掖庭比她晚、生母地位也比她母亲低的冯三,是不是应该主动礼让表示姐姐不用行妾礼才是懂事的淑女态度?为姐姐不肯三跪九叩而时时甩脸色,到底谁靠近泼妇一点点?
                      ---------------------
                      常阿姨在冯家的地位也没见咋高。玉仪一直YY常阿姨在博陵长公主死后后就成了事实上的正室(呵呵,宣华还在独孤死后主断内事呢,她咋又YY宣华是洗脚婢,母亲住在贫mín窟?),然而,打脸的是,冯熙并没让哪个妾去当有实无名的正室,他是真娶了一个继室。不然,史书怎么说博陵长公主是冯熙元妃?若无继室,直接说是妻或嫡室就可以了,元妃即元配,本来就是和继室相对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20-12-02 11:47
                      回复
                        我和晴世姐姐讨论,晴世姐姐也深以为然,并贴出这一段史料,进一步证明有继室才叫元妃:
                        (宏大帝时候)任城王澄遭太妃憂,臣僚為立碑頌,題碑欲云「康王元妃之碑。」澄訪於普惠。答曰:「謹尋朝典,但有王妃,而無元字。【魯夫人孟子稱『元妃』者,欲下與『繼室聲子』相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20-12-02 11:50
                        回复
                          任城王的臣僚不是很懂,但张普惠比他们都懂,告诉任城王,你父亲没别的嫡妻,你母亲不该称元妃,那种丧偶再续的,第一个妻子才称元妃。任城王采纳了张普惠的建议(澄从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20-12-02 11:57
                          回复
                            魏收既然记了张普惠这个人,又记了这件事,他当然也懂元妃的含义。所以,魏收狡猾呀,故意不提冯熙继室是谁。


                            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20-12-02 11:59
                            回复
                              说到这里,玉仪一定蠢蠢欲动要YY继室是常阿姨了。不好意思,继室绝无可能是常阿姨。
                              首先,常阿姨若当了继室,史书直接就写她在“熙元妃公主薨后,遂为继室(或乃代立)”(霍成君的妈妈显在霍光原配死后被霍光扶正,就有史料对显用了“代立”一词)了,会只写个“遂主家事”?只写个“遂主家事”就是继室,那宣华夫人也是杨坚的继室。
                              其次,宏大帝是个读儒家经典读得发痴入迷的人,他向来就很反对以妾为妻,只同意以媵为妻。注意,虽然宋以后媵和妾变得没啥区别了,但唐朝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媵比妾高贵。周礼就更不必说了,按周礼,出身微贱的妾叫妾,那种好出身乃至与嫡妻沾亲带故,具有为嫡之望的妾叫媵,毋以妾为妻说的就是前一种妾。常阿姨不管是出身婢或妓,还是曾有罪没经历,反正她都已被盖章贱了,极重出身以致于将出身作为选官依据的宏大帝,会看得起常阿姨?宏大帝模仿周礼都模仿得不把自己身体当一回事了,连正常人根本就无法搞的九九而御他都去搞,他会违背周礼让冯熙以本微贱的妾为继室?他拒绝让另一位生了嗣子却纳不以礼的常姓女子当王爷正妻,就等于是在狠狠地警告冯熙家的常阿姨,别痴心妄想正室之位(常阿姨还没生嗣子呢,常阿姨的子宏大帝也根本就不待见)。
                              再次,常阿姨想当继室,别说宏大帝那一关过不了,就连冯熙这一关她都过不了。单凭个常阿姨“得幸于熙”的记载,玉仪居然就能YY出冯熙有多爱常阿姨,她咋又YY得幸于宏大帝的林贞后一点都不受宠?双标真玩得溜溜转哪。她整天骂这个种马,骂那个种马,其实冯幽姨的老爹冯熙才是个贪花好色大种马。熙大种马怕也就是在常阿姨年轻的时候对她感兴趣罢了,后来外任纳了一堆有容色的妾,他能直到常阿姨老了还宠幸她?(按宏大帝的标准,冯幽姨二十多岁就老妪了,熙大种马眼里女人多少岁算老?恐怕比宏大帝更提前。)若真还宠幸常阿姨,冯夙被宏大帝削官免爵,斥为下下,脸面全无,熙大种马咋连求情都不求句情?冯幽姨被废逐出宫,强令为尼,古佛青灯,生育力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耗损(假如她之前没被绝育的话),熙大种马咋连帮忙都不肯帮个忙?眼见常阿姨为他生的子女都混得如此狼藉而不管不问,要说他如何如何宠常阿姨,还宠得想扶正,也未免太搞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20-12-02 14: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