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十一月一日,冯安邦奉命率四十二军转移,途中遭日军包围,冯安邦挥军死战,付出重大牺牲方得以突围。
突围后,二十七师向太原转移,后转向汾河两岸。独立四十四旅向芹泉镇转移。经连日苦战,四十二军歼灭日军第二十师团七十七联队大佐联队长鲤登行一以下一千余人,自身伤亡也极大。太原会战结束后,冯安邦率部开赴河南许昌补充整顿。
在娘子关防御战中,冯安邦率部冒着日军飞机大炮密集的狂轰滥炸奋勇迎战,坚守阵地近一个月,有力地配合了山西忻口战场的作战,保卫了山西的东大门,并曾率部配合八路军出击歼灭日军二十师团三十九旅团步兵第七七、七八联队,击毙日军一千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1938年三月,第二集团军划归第五战区指挥。其时,日军第十师团不顾东面第五师团攻势受阻,直扑台儿庄,企图一举攻克徐州,打通津浦线。蒋为在战略上加强第五战区,从第一战区檄调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和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驰援鲁南。
在河南许昌尚在休整的冯安邦第四十二军接到命令后,日夜兼程奔赴台儿庄前线。(鉴于孙连仲部队以善于防守著称,第五战区决定令其担任守卫台儿庄的重任。)
1938年三月十八日,孙连仲部奉命由河南归德(今商丘),许昌东开徐州。
1938年三月二十一日,一部抵台儿庄。冯安邦部独立第四十四旅到达台儿庄作为总预备队,并接替五十二军担任台儿庄至韩庄间运河南岸的防务。
1938年三月二十三日,二十七师抵徐州以北汪柳泉。
1938年三月二十四日晨,日军正式向台儿庄发起猛攻,当晚突入台儿庄东北角。中国军队据城死守,将入城日军歼灭,堵住了缺月。冯安邦严令独立四十四旅固守运河一线,并派一部北出朝鲁沟,威胁日军侧翼。
1938年三月二十五日,二十七师徒步开抵台儿庄,担任城外右翼防御,准备侧击日军左翼。
1938年三月二十七日,日军得到增援后,对台儿庄再次发起进攻,占领城寨东北角。冯安邦亲赴右翼督战,率二十七师协同三十一师反击刘家湖日军,将刘家湖包围,与敌展开白刃厮杀。激战一直持续到三十一日,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对台儿庄城的进攻,减缓了守城军的压力。
1938年四月一日,台儿庄城内守军伤亡近半,西北门、东门、北门、东南门均沦入敌手,守军仅据有北站、西关和南门。
为了支援城内守军,四月二日凌晨,冯安邦特令敢死队二百余人附一营士兵从东门攻入城内,袭击城内日军左侧背,一度攻占了东门和城东北角。同日,二十七师与日军坂本支队在台儿庄以东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阵地战。冯安邦乘马督战。官兵视死如归,予敌以惨重打击。
日军《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称:“研究敌第二十七师第八十旅自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心勇战气概,全部守军顽强抵抗直到最后,以至于此狭窄的散兵境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惨烈之状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此役,二十七师仅营长即阵亡三名。
1938年四月三日,敌坂支队与漱谷支队会合后,即发起猛攻,从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台儿庄。
冯安邦急令独立四十四旅一个团开赴台儿庄南门外堵截日军,并阻敌渡河。经过城内外中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终于顶住了日军的最后一次猛攻。
1938年四月四日,外围中国军队已开抵台儿庄附近,对台儿庄构成大包围态势。
1938年四月五日,冯安邦令二十七师组成敢死队,发动夜袭,攻占了台儿庄东北的孟庄、裴庄、邵庄、彭村、沧浪庙,日军向东北、西北两个方向清退。
1938年四月六日,日军主力为免于后路被断,乃窜入峰县附近之漳山、龙山及税廓等坚固围寨内死守待援。
1938年四月七日,台儿庄城内之敌被彻底肃清,台儿庄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随后,冯安邦率四十二军参加了峰县追击战。
1938年四月八日,攻占了金陵寺一带,堵击逃窜之敌。1938年四月十四日,奉命夜袭福家庄和峰县南关,受阻。
突围后,二十七师向太原转移,后转向汾河两岸。独立四十四旅向芹泉镇转移。经连日苦战,四十二军歼灭日军第二十师团七十七联队大佐联队长鲤登行一以下一千余人,自身伤亡也极大。太原会战结束后,冯安邦率部开赴河南许昌补充整顿。
在娘子关防御战中,冯安邦率部冒着日军飞机大炮密集的狂轰滥炸奋勇迎战,坚守阵地近一个月,有力地配合了山西忻口战场的作战,保卫了山西的东大门,并曾率部配合八路军出击歼灭日军二十师团三十九旅团步兵第七七、七八联队,击毙日军一千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1938年三月,第二集团军划归第五战区指挥。其时,日军第十师团不顾东面第五师团攻势受阻,直扑台儿庄,企图一举攻克徐州,打通津浦线。蒋为在战略上加强第五战区,从第一战区檄调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和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驰援鲁南。
在河南许昌尚在休整的冯安邦第四十二军接到命令后,日夜兼程奔赴台儿庄前线。(鉴于孙连仲部队以善于防守著称,第五战区决定令其担任守卫台儿庄的重任。)
1938年三月十八日,孙连仲部奉命由河南归德(今商丘),许昌东开徐州。
1938年三月二十一日,一部抵台儿庄。冯安邦部独立第四十四旅到达台儿庄作为总预备队,并接替五十二军担任台儿庄至韩庄间运河南岸的防务。
1938年三月二十三日,二十七师抵徐州以北汪柳泉。
1938年三月二十四日晨,日军正式向台儿庄发起猛攻,当晚突入台儿庄东北角。中国军队据城死守,将入城日军歼灭,堵住了缺月。冯安邦严令独立四十四旅固守运河一线,并派一部北出朝鲁沟,威胁日军侧翼。
1938年三月二十五日,二十七师徒步开抵台儿庄,担任城外右翼防御,准备侧击日军左翼。
1938年三月二十七日,日军得到增援后,对台儿庄再次发起进攻,占领城寨东北角。冯安邦亲赴右翼督战,率二十七师协同三十一师反击刘家湖日军,将刘家湖包围,与敌展开白刃厮杀。激战一直持续到三十一日,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对台儿庄城的进攻,减缓了守城军的压力。
1938年四月一日,台儿庄城内守军伤亡近半,西北门、东门、北门、东南门均沦入敌手,守军仅据有北站、西关和南门。
为了支援城内守军,四月二日凌晨,冯安邦特令敢死队二百余人附一营士兵从东门攻入城内,袭击城内日军左侧背,一度攻占了东门和城东北角。同日,二十七师与日军坂本支队在台儿庄以东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阵地战。冯安邦乘马督战。官兵视死如归,予敌以惨重打击。
日军《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称:“研究敌第二十七师第八十旅自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心勇战气概,全部守军顽强抵抗直到最后,以至于此狭窄的散兵境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惨烈之状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此役,二十七师仅营长即阵亡三名。
1938年四月三日,敌坂支队与漱谷支队会合后,即发起猛攻,从北、东、南三面包围了台儿庄。
冯安邦急令独立四十四旅一个团开赴台儿庄南门外堵截日军,并阻敌渡河。经过城内外中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终于顶住了日军的最后一次猛攻。
1938年四月四日,外围中国军队已开抵台儿庄附近,对台儿庄构成大包围态势。
1938年四月五日,冯安邦令二十七师组成敢死队,发动夜袭,攻占了台儿庄东北的孟庄、裴庄、邵庄、彭村、沧浪庙,日军向东北、西北两个方向清退。
1938年四月六日,日军主力为免于后路被断,乃窜入峰县附近之漳山、龙山及税廓等坚固围寨内死守待援。
1938年四月七日,台儿庄城内之敌被彻底肃清,台儿庄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随后,冯安邦率四十二军参加了峰县追击战。
1938年四月八日,攻占了金陵寺一带,堵击逃窜之敌。1938年四月十四日,奉命夜袭福家庄和峰县南关,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