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0,413贴子:73,749,018

回复: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身为军人的朱家麟义愤填膺,在率部戍守罗文裕时,曾两次派营长李振清率精壮士兵,用大刀挥斩日军数百人,全胜回营,受到军长庞炳勋的嘉奖,并被命名为“铁血团”。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朱家麟从“庐山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升任第一一五旅少将旅长,8月下旬,率部参加姚官屯战斗,9月21至24日,与日军矾谷廉介的第十师团血战四天,全军伤亡二千余人,击落日军重型轰炸机一架。
1938年2月下旬,日军二千余人进攻临沂东北的沂水、诸城、莒县,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及五战区的第二游击队刘震东部与敌交战两小时,伤亡大半。
沈鸿烈向庞炳勋告急,要求增援。庞炳勋考虑到莒县与临沂近在咫尺,唇亡齿寒,便命令第一一五旅出击莒县。
朱家麟率领部队开赴到莒县时,沈鸿烈部几乎伤亡殆尽,而刘震东也牺牲在了战场上,朱家麟独立支撑全局。
23日,两万多日军疯狂地向第一一五旅发起攻击。朱家麟率部以一个迫击炮连率先出击,打得日军晕头转向,四处逃散。


285楼2019-12-14 10:16
回复
    朱家麟乘胜命令两个团步兵发起冲锋,一下子就将日军推出城外。半夜,日军以为中国军队熟睡,从南门偷袭莒县城。岂不知朱家麟早就预料到日军的企图,故而命令一半兵力休息,一半兵力隐蔽在街道两侧。
    当朱家麟接到敌人偷袭的报告时,立即叫醒休息的官兵,与隐蔽部队同时伏击敌人。日军一进入伏击圈,十二挺机枪率先开火,日军如被砍倒的高粱,一排排倒地。这一仗歼灭日军三百多人,缴获各种0三百余支。
    由于日军攻势猛烈,朱家麟被迫率部退至汤头。3月3日,汤头之战打响,朱家麟勉励部属:“今日之战乃马关条约以来,中日两国一算总账的时候了,我们要以必死的决心,争取国家民族的生存。错过这一机会,我们想死也无地可死了。”
    为了争取这“可死之地”,朱家麟率二二九团、二三团与日军拼死奋战六天六夜。第一天,他将一一五旅一分为二,亲率半个旅与敌人搏杀,一夜之后,半旅官兵伤亡2/5。
    在激烈的战斗中,朱家麟始终与部下共生死,奋勇杀敌。14日,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奉命率部来沂水增援。
    朱家麟与残部退至堡子整休时,日军又发起进攻。正在吃饭的朱家麟扔下碗筷,又投入战斗。
    张自忠攻敌右侧背,朱家麟攻敌左侧背,当夜攻占独树头、相公庄一线。
    15日一早,又将战线推至东、西沈杨以北,在傅家屯歼敌四百多人。在不到50公里的距离内,他们将敌人拖了12天。
    4月7日,徐州会战爆发,由于中国军队装备不敌日军,徐州平原被敌人团团围困。几经苦战,庞炳勋率四十-移至微山湖边沛县,而敌军愈逼愈近。
    1938年5月11日夜,庞炳勋命朱家麟率残部掩护全军轻装突围。第二天拂晓时,庞部主力已成功突围,但第一一五旅却被日军重重包围,结果被日军围困了七层。


    286楼2019-12-14 10:16
    回复
      朱家麟临危不惧,率部奋力搏杀。坚持到手下士兵仅剩十几个人时,抢了一辆日军吉普车冲向日军,冲到第六层时又被围住朱家麟带着部下跳下车与日军开枪对射,最终全部壮烈牺牲,无一投降。
      牺牲后,根据两个收敛朱将军遗体的官兵陈述,朱家麟的遗物只有一个军用皮囊,内装一支派克金笔。在突围的第二天夜里,朱家麟的一位本家兄弟朱益堂和田玉峰重回战场背出朱家麟的遗体,将其安葬在沛县西关小李庄的土地庙背后并做了标记。
      1938年6月5日国民革命军在河南漯河召开朱家麟旅长的追悼大会,官兵们泣不成声,“悲泣之声达七天”。
      1988年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成为陕西省首位获革命烈士证明书的中国国民党将领,从而成为为数不多的国共两党都承认的抗日烈士。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朱家麟的名字与同在徐州会战中英勇牺牲的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等一同在列。
      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10时,保定军校纪念馆为满城籍抗战烈士朱家麟将军举行了纪念碑揭幕仪式,朱家麟铜像也于同日在该馆落成。来自北京、陕西、河南、湖南、河北等地的朱家麟后人近30人参与了活动。
      朱家麟纪念碑位于保定军校纪念馆的东侧,为黑底金字,正面中间刻着“朱家麟将军纪念碑”几个大字,两边记录了他的主要生平及牺牲经过,背面刻有他的部分后代姓名。


      287楼2019-12-14 10:17
      回复
        将星陨落(八十六):周元少将
        周元(1894~1938),字凯之,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12 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江县(今宁明县)人,壮族。
        周元幼年家境贫寒,16 岁时参加反封建革命武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参加护法战争、北伐战争以作战勇猛、为人豪爽而著称。他天资聪颖,屡立战功,由士兵逐级提升营长。

        1917年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
        1920年追随李宗仁,1924年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
        1930年任龙州教导团团长。
        1934年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五期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总司令瘳磊)第48军第173师副师长,授少将军衔。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奉命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0月17日在上海陈家行指挥战斗时,英勇拼杀,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作战。
        他的忠勇爱国精神,受到上级嘉奖,被擢升为中将副师长兼517旅旅长。上海战役失利后,第21集团奉命驻守江西九江。
        1938年5月初,日军在台儿庄受挫后,便调集数十万大军围攻徐州,妄图歼灭第五战区李宗仁部。


        289楼2019-12-15 12:27
        回复
          为避免重蹈京沪战场覆辙,李宗仁决定放弃徐州,转移到豫南、皖西一带,并命驻守在淮河中上游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第171师师长杨俊昌率一个团守宿县,以阻止沿津浦线北上的日军;
          命第48军173师副师长周元率一团守蒙城,以阻止沿蒙蚌路和涡河而进之敌,以掩护主力撤退。周元率部在5月6日进驻防蒙城布置防务。此时蒙城县长葛昆山撤往望町、高隍一带。
          此时三千多名日军逼进县城,经过三昼夜激战,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5月9日县城沦陷。
          周元率2400名官兵英勇拼杀,大部殉国。周元突围至城东南飞机场时,在与日军激战中为国捐躯。日军也伤亡千余人。
          蒙城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广西省,明江县,有个将军叫周元。带大兵,守蒙城,不顾自己死与生;抗击日寇威名大,杀得鬼子血流红;中华儿女豪气壮,学习将军爱国情。”


          290楼2019-12-15 12:33
          回复
            为纪念这位守土抗战、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蒙城人民在东门外古代哲人庄子祠的东侧,筑起高大的陵墓和纪念碑,碑上篆刻“周元副师长殉国记”的碑文,供各界人士凭吊、祭奠;又将城关镇改为周元镇,乐育小学更名为周元小学,以示对周元的怀念和敬仰。
            1938年秋,在周元的第二故乡——广西桂林市南部,还立有“故陆军中将第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抗日阵亡纪念塔”一座,塔高5公尺,呈三棱形,两侧刻有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手书写的“成仁取义”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书写的“痛失干城”的题词。


            291楼2019-12-15 12:34
            回复
              周元将军牺牲后安葬于宁明烈士陵园。1985年5月21日国W院民政部追认周元为革命烈士。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八十五):朱家麟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四):纪鸿儒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三):马威龙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二):雷忠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一):冯安邦中将
              将星陨落系列:(六十一~八十)
              将星陨落系列:(四十一~六十)
              将星陨落系列:(二十一~四十)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292楼2019-12-15 12:34
              回复
                将星陨落(八十七):严家训少将
                严家训(1898年~1938年4月28日),字诲诚,男,汉族, 1898年出生于云南省富民县永定镇永定街。
                严家训自幼家境贫寒,幼年丧父,15岁从军,入伍后,因其身材魁梧,作战勇敢,被选入唐继尧的侍卫军。当时龙云任侍卫军大队长,由于严家训为人忠厚,深得军中将士好评。
                1923年升任排长,娶武锡珍为妻。之后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1927年,云南发生“六一四事变”,龙云被胡若愚、张汝骥囚禁于五华山。龙云夫人李氏心急如焚,亲笔修书让严家训冒险奔告卢汉,搬来救兵,及时解救龙云。
                龙云任省主席后,严家训更得龙云信任,28岁时破格提升为卫士大队长。少年得志的他不改平民作风,带兵纪律严明,每天早晨出操,晚上查岗,从不间断。
                据严家训之子严子明回忆,父亲带兵事必躬亲,爱兵如子。记得自己念初小二年级的一个暑假里,曾跟父亲去大田山部队驻地。那是一个靠山的大村子,前面有宽宽的四野,村后有茂密的树林,还有池塘,有果树,风景很美。
                一天夜里起床小便,发现父亲不见了,便独自缩在被窝里,不敢睡着。过了好一会,父亲才回来。子明问父亲到哪里到去了,父亲告诉他:“查岗哨,给弟兄们盖被子。”
                早晨,他总是起得最早,时间一到,就催号兵吹起床号。操练完毕,他还带着随行们扫地。夏天天热,父亲胖,不一会就汗流满面。随行们劝他休息,他笑着说:“流一身汗好过!”
                严子明回忆说,部队换防到干海子,父亲带着子明去看望刘副官,一进屋就教子明:“快给刘伯伯请安,拜年!”刘副官当时生病躺在床上,慌忙撑起身来说:“不敢,不敢,团长,我是部下!”
                父亲赶快过去扶住刘副官,要他躺下休息,还说:“您是长者,应该,应该!”刘副官激动得流下眼泪。保境安民严家训不畏强暴,以敢于反抗恶势力而闻名乡里。
                1929年前,富民县境内盗匪猖獗,赌博成风,人心惶惶。严家训得知后,为除害安民,亲自深入土匪头子家中劝其改邪归正。并清除摆赌团伙,维护了家乡的安宁,乡民对他十分敬重。
                1931年,任云南步兵第三旅第六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第183师541旅1082团少将团长。
                是年严家训奉命率领卫士队进剿盘踞在江川、澄江、玉溪一带的土匪蒋世英。
                当时云南省内盗匪猖獗,各处民生凋敝,土匪蒋世英盘踞在抚仙湖附近山区一带,时时侵扰周边村寨,大肆抢劫百姓财物,杀人放火,绑架勒索,无恶不作,附近各县民众苦不堪言。
                地方政府每次组织当地民团进剿,这股土匪便龟缩于抚仙湖中心小岛孤山上面负隅顽抗,致使官军屡剿不绝。
                后来更是招募技师印制假钞,扰乱地方经济,而且还制造枪弹对抗政府,逐渐成为当地政府的心头之患。
                为了彻底肃清这股顽匪,省政府委派严家训率领卫士队协同附近各县民团进剿,严家训通过深入土匪蒋世英活动村寨摸清情况后,率部先后与蒋世英进行了海门桥、普妙东、村中营等战斗重创土匪,把顽匪围困在了抚仙湖中心孤山小岛上。
                此时,严家训一方面严令卫士队和各县民团严密封锁抚仙湖岸边,严防土匪突围;另一方面召集部下连夜商讨剿匪办法,经过研究制定了趁夜出击由孤山东西两面强攻,使土匪首尾不能相顾的进剿的策略。
                随即向部下下达了作战任务,命令副队长李云汉、队长方家调率领敢死队由冯家湾进攻孤山西面;县民团联团大队长金来发率领敢死队进攻孤山东面,作战任务下达后,各部队在队长的带领下趁着夜色身先士卒渡海剿匪。
                经过将士们1小时的浴血奋战,队长金来发率部登上孤山东岸,经过激励的战斗将凭借寺院房屋为掩护负隅顽抗的匪首侯联周及其党羽击毙,其余匪徒见侯联周已死,遂知抵抗无望便纷纷举手投降。
                此次战斗共缴获十响手枪二支,各种步枪百余支,五元伪票五万九千元,伪票石印机一部,造枪弹机一部,俘虏匪帮百余名,除匪首蒋世英已于冬日乘降雨夜黑,由海东小山方向脱逃外,其余匪徒被全部歼灭。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同年8月全国一片抗日呼声。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将全省陆军第一、二、三、五、七、九步兵旅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准备出滇北上抗日。


                294楼2019-12-16 10:36
                回复
                  严家训在向龙云请求出战时说:“主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身为军人,岂能容忍日寇进犯?我决心保卫祖国,即使战死疆场,为国捐躯也是光荣的。”。
                  龙云是想要留他在身边,并告知60军军官安排已满,他作为少将军衔起码应该安排旅长,严家训说:“我出征是为了抗日不是为了当官。”,龙云终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批准他的请求,并任命他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3师541旅1082团少将团长。
                  部队出征前,严家训对妻子武锡珍说:“我是一个军人,随时都有为国捐躯的可能,但死而无憾。子女托负给你,你要多辛苦了,望你抚养他们成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他们将来会报答你的。你能看到他们成长,我很可能是看不到了,只好多多拜托你了。”
                  对子女,他说:“爸爸去杀日寇,你们在家要孝顺奶奶、妈妈,听妈妈的话,在校要听从校长、老师的教导,与同学友爱相处。”
                  1938年4月21日,云南60军所辖3个师12个团共4万余人到达台儿庄,受命布防二线。
                  台儿庄位于山东省南部(现枣庄市的一个区),北接183师集结在陈瓦仓、小庄、五圣台和凤凰桥一带,1082团奉命据守凤凰桥和瓦窑路。
                  22日拂晓日寇进攻,1081团团长潘朔端挥兵进至途中与敌人相遇,尹国华营500余人全部阵亡,陈瓦房阵地失守。
                  60军重新部署,展开阵地战,在凤凰桥、五窑路方面,严家训率1082团冲进东庄与日寇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24日,日军集中炮火对东庄凤凰桥一带狂轰滥炸,日军冲锋十余次,均被击退。
                  严家训自4月22日战役开始以后,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亲自在前沿阵地上指挥,带领全团官兵英勇杀敌。


                  295楼2019-12-16 10:36
                  回复
                    谢升标治军严明,军风整肃。训练场上、战场上,他虎眼圆睁,神色威严,每到一处,他都要求部属不准打扰老百姓,不准拿民众的钱物。
                    谢升标当过郑州警备司令,当过苏、浙、皖三省游击司令,官儿不算小,仗也打得多,他不但没有发财,而且是两袖清风。
                    他维护治安,铲除恶霸,常有大批财物要经他处置,但他章法严明,不谋私利、从不取分文。
                    谢升标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为民族的存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为军人,爱国将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他的英名将永留青史。他的精神已融入民族的魂魄;他的情怀已洒向壮丽的河山;他铮铮的铁骨,他玉洁的品德已和他英雄的故事一起在他的故乡临海,在江南大地流传,为人们敬仰着,怀念着。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八十七):严家训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六):周元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五):朱家麟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四):纪鸿儒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三):马威龙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二):雷忠少将
                    将星陨落(八十一):冯安邦中将
                    将星陨落系列:(六十一~八十)


                    300楼2019-12-17 13:22
                    回复
                      将星陨落(八十九):罗策群少将
                      罗策群(1893—1937),字宇澄,广东兴宁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抗日民族英雄,国民革命军第66军159师代师长。
                      罗策群将军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其父罗雅达是一位晚清秀才,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兴宁劝学所所长、兴民中学校长以及民国时期的和平县县长,是兴宁颇有名望的社会贤达。
                      罗策群先就读于广州陆军学校,毕业后与叶挺、罗梓材、李振球等一起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科毕业后。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罗策群发豪言:“不灭倭奴誓不还!”全面抗战爆发后,罗策群任第一五九师四七五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与日军血战九昼夜,所部牺牲过半,但坚守不退,屡屡击溃日寇进攻,后因功升任副师长。

                      戴着眼镜,面容儒雅的罗策群,实为热血男儿。淞沪会战期间,他曾给父亲写信,语重如山:“中华民族与日帝到了生死关头,日帝要灭亡我中华。军人必须尽忠职守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儿准备随时为祖国牺牲,流尽最后一滴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万一牺牲也是无限光荣,望能节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 罗策群任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四七五旅旅长。
                      8 月,淞沪会战即起,第一五九师师长谭邃患病,时任副师长的罗策群率部参加罗店战役。全师官兵在他的带领下前赴后继,反复冲杀,在罗店东南的刘行与日军浴血奋战九昼夜,打得日寇闻风丧胆,惊呼“罗店是血肉的磨房,有去无还”。
                      后又在杨木桥指挥部队击溃日军劲旅久留米师团,因功受奖。淞沪抗战胶着两个多月后,日寇实施迂回战术,使我军受到严重威胁,各部奉命向南京、皖南等地撤退,上海遂沦入敌手。
                      1937年12 月,罗策群代行师长职,参加南京保卫战。他曾率部在汤山阻击从京杭公路北上的日军两个昼夜,入南京市后,即接防中华门、水西门、雨花台一线。此时,一五九师只剩下一个旅的兵力。


                      302楼2019-12-18 13:10
                      回复
                        12月10日,第159师移驻明故宫附近作为南京卫戍军的预备队使用。
                        11日战况日益激烈,城外守军的阵地已有数处被日军突破,城门及城墙的争夺也几近白热化。
                        在此情况下,罗策群几次请命参战,但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考虑到该师由上海撤出后连经恶战且未得休整,只命该师在城内的中山门至玄武门一线紧急构筑防御工事,准备城破后与日军展开巷战。
                        罗策群对参谋长许让玄说:“城在我们在,城亡我们亡,我们再打一次硬仗吧!”
                        12 日,日寇几路突入南京城。下午5时,就在罗策群督率所部赶筑防御工事的时候,接到了上级的守军突围的命令。
                        对于不掩护友军就先行突围,罗策群存有疑虑,但仍然决定执行命令。从太平门突围后,罗策群率领第159师的先头部队成功绕过了日军第33联队的防区,但在13日凌晨0时左右进至尧化门、仙鹤门时,遭到日军第38联队(联队长助川静三)的阻击。
                        出城后,罗策群率一五九师奉命打前锋,在13日凌晨零点,罗策群率领的一五九师的先头部队与日军接火。
                        因日军已觉察中国守军开始突围,所以战斗激烈至极。罗策群几次督队扑敌,均未冲破日军的封锁线。
                        此时,日军正在增援,形势极为危险,罗策群身先士卒,挥动着手枪,边大喊“跟我来,几大就几大,晤好做哀仔呀呀!(广东方言,意为“不要丢脸”),便冒着密集的枪炮弹雨率部队冲锋,不幸中弹殉国,时年44岁。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303楼2019-12-18 13:20
                        回复
                          将星陨落(九十):赵锡章中将
                          赵锡章(1901―1938),字荣三,汉族,河北河间人。其祖父赵志宽,清光绪五年中举,河南大桃一等候补知县(实授河南直辖州州判)。父名赵震东,清末秀才,早年谢世。叔父赵煦东,开明士坤,抗日堡垒户。
                          赵锡章堂弟兄八人,其中两人为抗日捐躯成为烈士,还有著名作家、高级工程师、教师等,均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做出突出贡献。


                          306楼2019-12-19 12:15
                          回复
                            赵锡章八岁入本村三十里铺毛公书院读书,他聪明好学,尊敬师长,力求上进,深受老师所喜爱,以后他又考入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在清河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他身材魁梧性情忠厚,颇有燕赵侠士之风度,他学习军事技术刻苦认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深受官兵倚重和同学拥戴。


                            307楼2019-12-19 12:17
                            回复
                              赵锡章从保定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军服役,历任排长、教官、傅作义部下参谋、第七十师上校参谋长等职。
                              一九三四年,他的原配夫人张伯岩因病故去,丢下一女名叫孟瑜。中年丧妻人生之不幸,埋藏夫人后,父女相依为命,赵锡章每日军务繁忙,难得抽身照看女儿,顾此失彼,长此下去,他精神不振,人也日渐消瘦。家人和同事们都劝他早日续贤,但一时没有合适人选,难以成全。
                              一九三六年,赵锡章与北平第一助产学校毕业的张惠如女士结婚,婚后生仲琪、季琳两个女儿。


                              308楼2019-12-19 1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