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战史No.30:秦晋攻郑之战
春秋时期,率先崛起的郑国,在小霸天下的郑庄公姬寤生死后,迅速衰落为二流国家。第十任国君郑文公姬踕(jié)即位后,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国,不得不摇摆依附于齐桓公姜小白与楚成王熊恽两大势力之间。
公元前653年,失宠的太子华企图借齐国之力夺取郑国君位。郑文公得知后,便杀了太子华及其同母弟公子藏。但郑文公还是不放心,又杀了几个儿子之后,将剩下的全部赶出了郑国,其中公子兰逃亡到了晋国。
公元前643年,诸侯霸主齐桓公去世,郑文公见齐国没落,转而依附楚国。
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时路过郑国。大夫叔詹劝哥哥郑文公以礼相待,郑文公不听劝告。无礼是祸,为了免除后患,叔詹转而劝郑文公杀掉重耳,郑文公不以为然。重耳被拒城外,愤而离去。

公元前636年春,重耳回到晋国,登上晋君大位,是为晋文公。逃亡晋国的公子兰细心谨慎地侍服晋文公,很得晋文公的欢喜。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战胜楚国,晋文公姬重耳建立霸业。此战中,郑国是楚国的同盟,郑文公感觉形势不妙,马上派大夫子人九出使晋国讲和。五月九日,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结盟。楚国虽败,但实力依旧雄厚,时隔不久,郑国又暗中与楚国修好。
郑文公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让已经成为霸主的晋文公无法容忍。为了使郑国永远依附晋国,晋文公决定将公子兰送回郑国立为太子。

公元前630年春,晋国准备对郑国发起试探性进攻,以观察其防御状况。晋文公希望公子兰能为晋军做先导。
公子兰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也不可忘记父母之国。现在君上伐郑,臣不敢同往。”
晋文公闻言,不仅不怪罪,反而夸公子兰不忘宗国。
九月十日,晋文公以郑国曾对晋国无礼为由,联合秦穆公嬴任好率军进入郑郊,秦军驻扎在氾(fàn)南(今河南省荥阳市南),晋军驻扎于函陵(今河南省新郑市北)。晋文公让公子兰在东部边境等候命令。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处于危险中了!假如能请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国的军队必然会撤走。”

郑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便请烛之武去拜见秦穆公。
烛之武推辞道:“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如今老了,更不会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寡人没能及早重用您,现在形势危急才来求您,这是寡人的过错。然而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