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在决断之前,打算会一会晋国大夫吕省,了解一下晋国人对韩原之战的看法。
秦穆公问:“贵国和睦吗?”
吕省回答:“不和睦。小人们哀悼其战死的亲人,以国君被俘为耻辱,准备立太子圉(yǔ)为新君,即便增加赋税,不得不听命于戎狄,也必报此仇。而君子们虽然爱护国君,但也清楚他的罪过,愿意重整军队,来等待贵国的命令,誓死报德,绝无二心。因此,敝国不和睦。”
秦穆公问:“你们晋人认为自己的国君会有什么结局?”
吕省回答:“小人们忧愁,认为寡君不会被赦免;君子们乐观,以为寡君一定会回来。小人们说:‘我国得罪了秦国,秦君怎么可能让君上回来?’君子们说:‘我们已经认罪,秦君一定会让君上回来。心怀不轨,就抓起来;诚心服罪,就释放他。德行没有比这更宽厚的了,刑罚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服罪的怀念德行,心怀不轨的害怕刑罚,凭此一役,贵国足以称霸诸侯。让寡君回去而不使之安定,甚至废掉他的君位,使恩惠变为怨恨,以致前功尽弃,秦君您不会出此下策吧?’”
秦穆公说:“贵国君子们的看法,正是寡人所想的。”
于是秦穆公换给晋惠公上等的房舍住宿,并送给他牛、羊、猪各七头,以诸侯之礼相待。
十月,秦晋两国在王城(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东)订立盟约。

十一月,秦穆公放晋惠公回国。二十九日,惠公杀了庆郑,这才进入绛都。然后,惠公把晋国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了秦国,秦国开始在这一带征收赋税,设置官员。
年末,晋国又发生饥荒,秦穆公赠送给他们粟米,说:“寡人怨恨晋国的国君,而怜悯他们的百姓。而且我听说唐叔受封的时候,箕子曾说:‘唐叔的后代一定昌盛。’晋国是可以图谋的吗?我们姑且树立恩惠,来等待有才能的人。”
韩原之战,晋国的实力虽强,却惨败于秦国,晋惠公的种种作为,可以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网络流行语的最佳体现。而秦穆公因怒兴师,虽然赢得侥幸,但他在此战前前后后的表现,确有大国君主的雍容气度。凭此一战,秦国重创晋国,震动天下,开始为东方诸侯所瞩目,其政治地位及影响力从此迅速提升,有了跻身于强国之列的资本。韩原之战,无疑是秦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