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619贴子:73,655,184

回复:华夏战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8楼2019-06-11 20:57
收起回复
    华夏战史No.25:假途灭虢
    晋国大夫师服在得知第九任统治者晋穆侯姬邦父为两个儿子取的名字之后,曾预言道:“君上给孩子取的名字,真奇怪啊!太子叫做仇,仇是仇敌的意思。小儿子叫成师,成师是大名号,是成就他的意思。名号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事物本身却有客观规律。现在嫡子跟次子取的名字正相反,这以后晋国能不出乱子吗?”
    公元前745年,晋文侯姬仇去世,姬伯子继父位,是为晋昭侯。昭侯本末倒置,将面积比晋都翼城(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还要大的曲沃(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封给了叔父成师(即曲沃桓叔)。从此,曲沃小宗势力开始不断地向位于翼都的晋君大宗发起挑战。

    曲沃桓叔去世后,其子鳝继位,是为曲沃庄伯。公元前718年夏,曲沃庄伯在得知晋鄂侯姬郄去世的消息后,乘机兴兵攻打翼都。因庄伯背叛周王室,周桓王姬林派虢(guó)公忌父率联军援助翼都大宗,庄伯战败,逃回曲沃防守。
    公元前716年,曲沃庄伯心怀遗憾而死,其子称继立,是为曲沃武公。公元前705年冬,武公姬称将晋侯姬小子骗到曲沃杀死。次年冬,周桓王派虢公林父率兵讨伐武公,武公抵挡不住,败退回曲沃。


    IP属地:湖南259楼2019-06-11 21:13
    回复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说:“早先寡人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我国内乱时,虢国常常帮助翼都公室讨伐我曲沃,如今又收留我国的逃亡公子,若是不加诛灭的话,终将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只是,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
      大夫荀息献计道:“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君上肯送给他屈地宝马和垂棘美玉,他一定会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有些不舍地说:“这两样东西可是寡人价值连城的宝物啊!”
      荀息道:“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
      晋献公犹豫地说:“宫之奇还在虞国呢。”
      荀息分析道:“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决进谏,况且从小就和虞公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公对他有亲而无畏,即使他进谏,也不会听从的。”


      IP属地:湖南261楼2019-06-11 21:18
      回复
        于是,荀息带着美玉、宝马等奇珍异宝出使虞国,游说虞公道:“当年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围攻贵国鄍邑的三面城门。敝国出兵伐冀,从而使冀国削弱,这是为了虞公您的缘故。如今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大胆地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

        虞公不仅答应借道,而且不听宫之奇的劝阻,请求先去进攻虢国。同年夏,晋国大夫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攻打下阳(今陕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南),灭掉了北虢。


        IP属地:湖南262楼2019-06-11 21:20
        收起回复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再次派遣使者向虞国请求借道讨伐虢国。
          宫之奇谏阻道:“虞国与虢国相互依仗,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道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还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彼此依赖,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

          虞公说:“晋国与我们是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
          宫之奇回答道:“太伯和我们的先祖虞仲,是太王公亶(dǎn)父的儿子,太伯没有随侍在侧,所以王季继承了周国的王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曾做过其兄文王的卿士,功勋在于王室,受勋的记录还藏在盟府。现在晋国连血亲更近的虢国都要灭掉,难道对虞国还会有什么怜惜之心?况且,我们虞国同晋君的关系能比曲沃桓叔和庄伯更加亲近吗?宗室诸公子与晋君同为桓叔和庄伯的后代,可晋君却尽行诛灭,不就是因为晋君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血缘亲近的人,只因为有可能威胁到公室,尚且无辜被杀,更何况我们虞国是一个国家呢?”


          IP属地:湖南263楼2019-06-11 21:22
          回复
            虞公仍然乐观地说:“寡人的祭品丰盛洁净,神灵必定会保佑寡人!”
            宫之奇道:“我听说,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一个人,而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说:‘上天没有私亲,只对有德行的才加以辅助。’又说:‘祭祀的黍稷不算芳香,唯有美德才芳香四溢。’还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但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灵才会享用。’这样看来,君王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灵所凭依的,唯有德行而已。如果晋国占取了虞国,发扬美德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于神灵,神灵难道会拒绝享用吗?”

            虞公不听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
            于是,宫之奇带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并断言:“我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就是这一次,晋国不必再次出兵了。”
            八月,晋军包围了虢都上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街道)。


            IP属地:湖南264楼2019-06-11 21:25
            回复
              十二月初一,晋军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亡到周京师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经虞国驻扎时,乘其不备发动突袭,轻而易举地俘获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和百里奚,晋献公把他们作为了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随员,把虞国的赋税献给了周王,虽然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但虞国却不存在了。
              战后,当见到荀息从马厩牵来以前送给虞公的屈地宝马时,晋献公笑着说:“马还是寡人的马,只不过老了点。”

              假途灭虢之战,规模虽然不大,但却体现了相当丰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因而备受历代兵家重视,《三十六计》更是据此概括出一条重要军事规律:“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其意是说,当处于敌我两大势力之间的一股弱小势力受到敌人威胁时,我应立即出兵前往救援,借机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引申到军事上,是一种假借援助之名来进行势力扩张的谋略。此计所蕴含的主要内涵是,战争指导者要有意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敌人贪利、畏怯等弱点,借攻击第三者为由,顺势渗透自己的势力,控制对方,一待时机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一举消灭或制服对手,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IP属地:湖南265楼2019-06-11 21:26
              收起回复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曲沃代翼,血缘亲近的宗族究竟是强援,还是威胁?
                二、假道灭虢对比柯地之盟,究竟是现实利益重要,还是信誉更为重要?
                三、晋国很难越过虞国而占领虢国,那么,晋国伐虢国,虞国究竟是拒绝借道为好,还是坐山观虎斗更好?


                IP属地:湖南266楼2019-06-11 21:27
                回复
                  我感觉是尽早投降晋国为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7楼2019-06-11 22:28
                  收起回复
                    顶,一口气看完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8楼2019-06-16 00:28
                    收起回复
                      还没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9楼2019-06-16 09:28
                      收起回复
                        这写到民国得累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0楼2019-06-17 18:54
                        收起回复
                          顶!d=====( ̄▽ ̄*)b 让更多人看见大佬的贴子


                          271楼2019-06-18 18:14
                          收起回复
                            请教一下慕云兄,您写的《华夏战史》,其详实程度,远远大于《史记》的记载。请问您是根据什么史料写作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72楼2019-06-20 07:13
                            收起回复
                              留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73楼2019-06-22 01: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