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吧 关注:278,500贴子:1,751,807

业余选手如何提高50米蛙泳成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0米蛙泳:上大学的时候35秒左右的水平,以下是到现在三年时间市级及以上比赛中的成绩变化,现在最好成绩30秒小,游到31秒5之前都是自己练的,现在的目标是游进30(健将改了之后不敢想了)希望大神能给点建议,也欢迎和我一样疯狂渴望长成绩的朋友交流一下心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8-05 19:07回复
    前排支持下,再看,顺便问下,你用啥查的成绩,我用的这个查不了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8-05 19:19
    收起回复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我觉得差的最多的就是训练水平,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很多人都是长大以后才学的游泳,身体柔韧,水感,技术动作包括专项体能都会受到限制,所以对于渴望竞速的爱好者来说50米绝对是最好的选择。我除了蛙泳外其他泳姿都达不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所以就以蛙泳为例说说我自己训练的过程和心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8-05 19:34
      回复
        大神可以开始你的心路历程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8-05 19:41
        回复
          我也来学习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8-05 19:57
          回复
            我接触游泳运动比较早,5岁就开始学了,但是瞎游了两年只是四种泳姿都会了,速度其实不是很快。然后一直到高中时候想达个二级试试才又开始捡起游泳这项运动。这期间我虽然不练游泳,但是天生好动,运动一直都在玩,身体素质还是比较好的。刚开始时候我希望用50自达二级,那会儿游29秒多,但是50自绝对是所有项里最难的,练了几个月了还是在28秒左右晃,其他泳姿这之间基本没练过。直到有一次教练让我游一个蛙泳试试,虽然那次50蛙水发游了42秒离二级很远,但是其实我连动作都不对,整个人沉在水里推着水走。在教练改正了一些大体上的技术后,仅仅8节课,我就跳发游了36.1,成功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
            虽然我这个成绩起点比较高,但是道理其实都差不多。
            一:体能对于游泳项目的重要性。游泳从本质上来说是体能类竞技体育,所以你能游多快与你的身体素质有多好有很大关系。虽然各类体育运动需要的技术动作不太一样,但动用的身体肌肉所需要的素质都是差不多的。这对游泳爱好者来说其实是个好事情,这意味着我们的训练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游泳馆内。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虽然这一段时间没有游泳训练,但是去健身房练了力量,或者天天打球腿上有劲儿了,再去游速度反而更快了。所以说理论上身体素质只要提升,成绩就会长。50米在运动项群上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对于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感,爆发力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所以大家可以选择可以提升这些素质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不至于让训练过程过于枯燥。
            二,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大家去问水平比较高的教练或运动员什么最重要,他们一定会说是技术,而我认为改正技术绝对是提升速度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因为改正技术不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改了就可以快,动作好看且游着舒服。你想增长力量,可能需要一个三个月的训练周期才能有些成效,但是改进技术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技术。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动作是一直在变的,适合每个人的技术也不尽相同,所以不管游到多高水平,都要脚踏实地的扣技术,并在训练中实践熟练。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8-05 20:13
            回复
              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学校有特招的高水平甲队,也有全是业余组的乙队,甲队有教练,而我们都是自己出计划自己练,教练只是偶尔碰见指点一二。开学乙队测试我50米蛙泳34秒大(25米池),100米蛙泳游了1分22还差点抽筋。我想我这样的问题大家都会遇到,游一个50还好,但是游100的时候后程像要死了一样回不来。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有进行大量的专项强度训练才能解决,我也是到了大三跟甲组训练才得到好转,这个等之后再说。
              虽然50米的距离所用的供能系统大部分都是无氧系统,但是有氧能力也一定是需要的,有氧训练更像是基础,有了更好的心肺功能,才能进行更高强度的专项训练。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来说,每次训练3000米是比较合适的。这3000米应包括准备活动,也就是各种分解游技术游,中低强度有氧游,等准备好了,可以进行专项的短间歇强度计划,之后再进行放松,每组计划间也需要穿插放松。一定要重视放松,放松可以选择自由泳慢游或拉伸肌肉,这样有助于下一组的状态以及训练后的恢复。
              对于短间歇训练,大家可能有人会比较陌生,很多人去游泳馆都是一口气游个几千米中间不停,但是这样游的再好,对于短距离游泳的提高也并不多。想要提高成绩的就一定要进行短间歇训练。这种训练不需要太多,一个星期一次就够了。开始不适应的时候只游3组4个50米主项就行了,也就是每一组游4个50米,每个50米都用至少95%以上的力气,以脉搏恢复到120左右的时间为开始下一个50的时间,游完一组放松好了再开始下一组,一共3组。等到适应了可以改成3组6个或3组8个,根据自己能力去定。游的时候要保证自己确实用劲了,比如我在游这样的计划时脉搏可以跳到一分钟190以上(20岁)。
              游泳训练和陆上训练要兼顾,陆上训练注重三大块,一是力量,二是心肺,三是柔韧。力量多练专项力量,所谓专项力量就是游泳的时候用到的肌肉可以多练的意思,比如蛙泳,蹬腿力量十分重要,所以在训练中负重深蹲也占比很大。在做拉力的时候也尽量去划蛙泳手。至于做的次数和组数,我对健身也有些了解,1-6rm有助于增进力量,8-12rm有助于增肌,12以上rm发展耐力。(1rm等于100kg的意思是100kg的重量只能做一次)但也有教练跟我说最好用接近比赛频率的次数做陆上训练,但是50米动作我最少也需要20次以上,并不符合最佳力量增长范围,这还需要各位在实践中探索答案。
              陆上训练:负重深蹲(目标2倍体重)卧推(目标1.3倍体重)硬拉(2倍体重)铁片拉力,皮条拉力,腰腹背肌(支撑类和力量类都要练),长跑。这些训练作为重点自由组合争取每周都能练到一次。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8-05 20:54
              收起回复
                大三之后为了能游的更快,我跟随学校甲队一起训练,这部分参考意义不大,我也给大家说一下,让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半专业相对系统的训练是怎么样的。
                第一条就是永远没有假期,周一到周日天天训练,每天5点半到8点,周二周五周日陆上,其他时间水上。陆上训练主要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些,下水训练每天的训练量大概在5000米-6000米,包括1500米左右的准备活动,3000米左右的强度训练或有氧训练,剩下的为组间放松。因为大家水平都很高所以包干时间非常短,成绩要求也很高。比如3组16个100米自由泳,1分25秒包干要求游到1分14。这样的要求打死我也是跟不上的,练了将近十个月,最好也就能跟上12个。
                集训是上下午的练,两水一陆或三水一陆。水每堂课也是6000米左右,所以两水在一天的话一天游1万2以上,十分痛苦。
                还有就是一切靠自觉,虽然有教练给出计划也给计时,但好不好好游,用不用心还是靠自己,可能教练只会说你这腿部力量不够该练练,但练不练在你自己,所以自觉和不自觉的人差别就很大了。
                甲组的平均水平是一级运动员,其中的佼佼者可以到达国家健将级,我50米的水平在甲组中也算是还不错的。
                前面说了我的100米超级差,大一大二两年,我的50米从35长到31.5,但是100米只从1分22长到1分16,而大三十个月,我的100米就游到了1分11,可见100米需要一定的训练量来做积累才能有长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8-05 21:16
                回复
                  我的故事和经验差不多概括了一下,对别人有多少参考价值我不清楚,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大家有不清楚的或想交流的可以问我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8-05 21:19
                  回复
                    谢谢楼主!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8-05 21:20
                    收起回复
                      满满的干货快来学习!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8-05 21:22
                      回复
                        只说了训练没说最重要的技术,我就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技术吧。
                        我采用的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高拉波蛙,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要拉高,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蛙泳不同与其他三种泳姿,因为它有一个收腿的动作,这个动作完全是一个阻力动作,也是因为这个使蛙泳成为了四种泳姿中最慢的一种。蝶泳来源于蛙泳,是四种泳姿中与蛙泳最相进的泳姿,但是蝶泳再快也是要求贴着水面飞,好的蝶泳选手没有拉的很高的。而蛙泳之所以要拉高就是为了抵消收腿带来的阻力,把它转换成势能。但是拉的多高要根据自己的力量和水感而定。很多人只是为了一味的拉高身体,却不注意向前冲的力,一定要牢记所有的用力都是为了向前进,拉高只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动作,应该是为了向前而拉高,而不是为了拉高而拉高。
                        所有的抱水动作都应该是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蛙泳的也不例外。高肘抱水让抱水面积更大这大家都知道,我现在要介绍一下抱水节奏。将一个划臂前伸加蹬腿漂浮分为两拍,划臂前伸占一拍,漂浮占一拍,这个意思是说划臂要快,动作要连贯,前伸后充分滑行。抱水一定要由慢到快,抓住水之后用力,不要一开始抱水就用尽全力,这样费力不讨好。前冲一定要快,尽量在水面上出手减小阻力。
                        说完手再说腿,如果蛙泳的速度跟划水关系占30%那腿的重要性至少要60%,所以腿比手重要的多,实际上也难控制的多,收腿小腿要藏在大腿的阴影中,收腿过程中脚腕放松,尽量收到不能收为止,然后翻开小腿和脚腕抓水蹬腿。动作简单但是实践很难。
                        再来说手腿配合,我想强调的是蹬腿最大力时手一定是前伸阻力最小状态,不管频率加的多快,都不要乱了动作节奏,如果蹬腿时手就开划,阻力太大。收腿时机应是划手将身子拉高时再收腿,而且应保证身体尽量平,也就是大腿与躯干夹角尽量大。
                        头一直低下看斜下方45°水面。
                        再说点更高端的技术发展方向:前面说到蝶泳来源于蛙泳,虽然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蝶泳要比蛙泳快的多,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一切向蝶泳技术靠近的蛙泳技术都有助于提升蛙泳成绩。屡破纪录的英国名将亚当皮提就被称为史上分腿最小的蛙泳运动员,大部分蛙泳运动员蹬腿后腿都有一个上浮的动作,身体也随游泳而波动,还有的运动员甚至不怎么收腿,这些都是例子,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这些方面,如果国际泳联以后不对这些动作禁止的话,都可以成为我们提高成绩的参考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8-05 21:57
                        收起回复
                          谢谢大神,无私又耐心,表达逻辑强,看得明白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8-05 22:16
                          收起回复
                            绝世好帖,感谢分享。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8-06 00:42
                            回复
                              好帖!点赞!要想提高必须吃苦,还得聪明,自己和自己比,明天的你会更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8-06 07: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