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60贴子:87,748,697

回复:到底是谁或什么创造了世界,揭露宇宙终极奥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我们的教育里面介入了佛教的教育,佛教的教育提升了我们的智慧。我们用提升了的智慧来看世界,就获得了另外一个结论。就像科学家用显微镜看物质,就获得了一个比我们肉眼看到的更加清晰、深入的微观世界。因为有肉眼和显微镜两个工具,所以就有两个不同的结论,我们肉眼的结论叫作宏观世界,显微镜的结论叫作微观世界。
现在,我们有了佛教的智慧和自己原有的智慧。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眼、耳、鼻、舌、身,可以看得到、听得见,所以也是一种智慧。但是,它是世俗的智慧、非常有局限性。我们现在有两个工具:原有的眼、耳、鼻、舌、身是一个工具;另外,佛教的智慧也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工具。因为有了两个不同的智慧、两个不同的工具,所以我们就得到两个不同的结论:一个叫作“世俗谛”,一个叫作“胜义谛”。
科学家发明了光学显微镜,后来又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之前是肉眼,所以,他得到了显微镜和肉眼两个不同的结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佛教就有两个智慧、两个结论:一个叫作“世俗谛”,另外一个叫作“胜义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5楼2018-03-25 17:20
回复
    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6楼2018-03-25 17:21
    回复
      “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和“胜义”后面的“谛”是什么意思呢?是真实的意思。
      世俗的东西怎么是真实的呢?比如说科学家的宏观世界,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是真实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桌子的形状是四方形,这是对的、没有错。但是,站在什么样的层面来讲是真实呢?就是宏观世界,然后就是佛教的世俗谛的角度。
      从科学家的微观世界的角度讲,这个是不是四方形呢?不是,这里根本没有这样子的桌子,只有一大堆的电子,每一个电子都不是四方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7楼2018-03-25 17:51
      回复
        从佛教胜义谛的角度来讲,这里有没有桌子?没有这张桌子,所以叫作“色即是空”。但是,从肉眼和世俗谛的角度来讲,没有的东西在我们的感官面前就变得真实了,所以,“空即是色”,“空”在我们的感官里面又变成真实的东西了。在我们的感官当中变成了真实的,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两个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呢?然后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两个实际上是分不开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8楼2018-03-25 17:52
        回复
          没有的东西,在我们的眼前就变成了真实的,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比如说,金黄色的颜色,看起来是存在的。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人衣服的颜色看起来都是真实的,所以,“空即是色”,我们眼前的都是真实的。讲现实生活、世俗谛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提“空”和错觉,这些都是真实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因果、轮回、前世今生等等都是成立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9楼2018-03-25 17:55
          回复
            但是,再深入去了解的时候,我们昨天已经讲过了,这里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是我们的视觉创造出来的,是光波产生的一个画面,实际上是没有。所以“色即是空”,理论上是这样子。
            我们的听觉听到的声音,比如我现在说话的时候,大家也听得见。每一个人都认为声音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存在的。比如说,小提琴、钢琴发出来的声音,我们认为世界里就有一个这样子的声音,这个声音跟我们的主观意识没有任何的关系,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我们的常识就是这样子,生下来的时候,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就产生了一种这样子的观念。到现在,理论上学得再好,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我们还是照这样子去办事。
            实际上,声音也是不存在。其实,佛教早就讲得非常清楚了,科学家也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所谓的声音?到底有没有声音?没有声音!那么,我们听到的到底是什么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0楼2018-03-25 17:56
            回复
              比如说,所有人出去了以后,上面的投影仪掉下来砸到地板上的时候,会不会有声音?还有,比如说,录音机播放一首歌或者音乐,然后,所有人出去了,这里没有人听的时候,那录音机播放出来的歌有没有声音呢?你们觉得有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真觉得没有声音吗?有?还是有的,录音机还是在播放歌,只不过就是没有人听而已,是这样子吧?对,这是我们的常识。但是,这个常识是错的。
              所有人出去了以后,投影仪掉下来砸到地板上是没有声音的。录音机播放一首歌或者音乐,然后所有的人出去了以后,它是没有声音的!一个原始森林里面,周边都没有人、没有任何动物的时候,有一棵很大的树倒下来了,它有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但是,我们的常识却不是这样。所有人肯定都觉得怎么可能没有声音呢?会有声音,只不过没人听而已。对,就是这样子。但是,实际上确实是没有声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1楼2018-03-25 17:57
              回复
                嗅觉也是一样,比如说一朵花的香味。气体里面分子的化学反应,振动了我们鼻腔里面的分子,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面产生了一种感觉:很香、或者是臭等等。实际上,香、臭都是自己的感觉、感受。
                味觉也是,我们吃苹果的时候,苹果里面分子的化学反应,振动了我们舌头上的分子,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感觉:甜、苦、酸。实际上,甜、苦、酸都不是苹果的任何一个分子、原子,更不是自己舌头上的原子、分子。它们因缘和合以后,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当中就产生了一种感觉,叫作味觉、味道。我们一直都认为苦、辣、酸、甜都在物质上,但是,物质上没有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我们的感官受了刺激了以后产生的感受,味觉、嗅觉都是这样子。
                触觉也是这样,我们皮肤的细胞跟外界物质接触的时候,外面的物质刺激了我们的皮肤细胞,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感受,就叫作触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5楼2018-03-25 18:0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6楼2018-03-25 18:02
                  回复
                    眼、耳、鼻、舌、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个感觉,凡是后面有“觉”字,都跟我们精神世界的感受有关系。只有精神世界才有这样子的感受,物质有这样子的感受吗?没有,物质它感受不到,有精神的人,才能够感受到。所以,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感受。简单地说,叫作“万法归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7楼2018-03-25 18:02
                    回复
                      接下来,我们讲“一法归零”,最后都要归零。为什么最后都要归零呢?比如说,我们做梦的时候,梦里面的一切最后就要归零,归零的意思就是没有梦了。没有梦以后,我们才能够醒过来。意思就是说,梦中的这些错觉全部消失了以后,我们就没有错觉了。所以,我们要“一法归零”。
                      “一法”的“一”是什么呢?指的是精神世界。我们前面也提到了,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的知觉,还有佛教里就讲八识。八识就是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了八个不同的层次,眼、耳、鼻、舌、身,佛教里面叫作眼识、耳识。。。。后面都加一个“识”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8楼2018-03-25 18:04
                      回复
                        实际上,眼识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视觉,耳识就是我们的听觉。眼、耳、鼻、舌、身,这样五个,第六就是意识。意识是除了感官的知觉以外,可以去分析、判断,研究的这种功能,佛教里经常叫作“心”。
                        “心”是什么?跟我们的心脏有没有关系?“心”不是指心脏,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心脏就是一个肉团,一个没有思考能力、没有判断能力的物质而已。那“心”是不是大脑呢?不是,大脑也是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物质。心脏、大脑,是意识去判断、感知外面世界的工具而已。大脑,仅仅是眼耳鼻舌身去感知世界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都是物质,没有感受的功能,真正去判断、研究、分析的是意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9楼2018-03-25 18:04
                        回复
                          意识,就像磁铁周边的吸引力,或者地球周围的引力一样,我们看不见、听不见,也没办法去抓住,我们的嗅觉、味觉也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手边有一块金属,那我们就能感觉到引力磁场的存在。
                          意识就能感觉到它自己的存在,佛教叫作“自知自明”。“自知自明”,就是我现在非常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在想什么,开心、不开心,有烦恼、没有烦恼等等。我不需要去问任何一个人,不需要去推理。谁知道的?是看见了、听见了?都不是,是意识它自己知道,这叫作“自知自明”。在我们身体中,有这样特别的一个功能,这叫作“意识”,这是第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0楼2018-03-25 18:05
                          回复
                            第七,佛教里叫作“我执”。实际上,“我执”就是意识的一部分,但它相当地稳定,时时刻刻都存在。意识就没有那么稳定,它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不开心,有很多的变化。但是,我执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不管我们是开心或痛苦,它任何时候都会存在。比如说,我们会说“我很开心,我很不高兴等等。”
                            第八,叫作阿赖耶识,这是最最基础的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1楼2018-03-25 18:06
                            回复
                              这些全部都要归零,为什么都要归零呢?我们昨天讲得很清楚,第一,我们不了解物质世界的真相。实际上,我们没有看到过物质世界的真相。
                              如果我们要看到现在这个金黄色菠萝的真相,有两种方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2楼2018-03-25 18: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