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10,452贴子:953,069

回复:长时间打坐是入定的结果还是硬忍的结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一首原创五绝
五绝《禅定无言》
  對月研松墨,
  推茶展古宣,
  揮毫抒雅意,
  入定已無言。

  五絕《禪定無言》
對月研松墨,
  推茶展古宣,
  揮毫抒雅意,
  入定已無言。


IP属地:北京116楼2018-01-15 11:24
回复


    IP属地:北京117楼2018-01-15 12:09
    收起回复
      虚云老和尚开示:
      用功下手——认识宾主
      用功怎样下手呢?楞严会上憍陈那尊者说客尘二字,正是我们初心用功下手处。他说:“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客尘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随妄想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尘质自摇动,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妄想自生灭,本碍不着如如不动的自性。所谓「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此中客字较粗,尘字较细。初心人先认清了“主”和“客” ,自不为妄想迁流。进步明白了“空”和“尘” ,妄想自不能为碍。所谓识得不为冤,果能于此谛审领会,用功之道,思过半了。


      IP属地:北京118楼2018-01-15 12:30
      收起回复
        到这时只要不自满,不中辍,绵绵密密做去,绵密中更绵密,微细中更微细,时节一到,桶底自然打脱。如或不然,找善知识抽钉拔楔去。
        寒山大士颂云:“高高山顶上,四顾极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禅。”
        首二句,就是说独露真常,不属一切,尽大地光皎皎地,无丝毫障碍。次四句,是说真如妙体,凡夫固不能识,三世诸佛也找不到我的处所,故曰无人识。孤月照寒泉三句,是他老人家方便譬如这个境界。最后两句,怕人认指作月,故特别提醒我们,凡此言说,都不是禅呀。


        IP属地:北京119楼2018-01-15 13:36
        回复
          (一)老用心的难——百尺竿头不能进步
          什么是老用心的难呢?
          老用心用到真疑现前的时候,有觉有照,仍属生死;无觉无照,又落空亡。到这境地实在难,很多到此洒不脱,立在百尺竿头,没法进步的。有等因为到了这境地,定中发点慧,领略古人几则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为大彻大悟,吟诗作偈,瞬目扬眉,称善知识,殊不知已为魔眷。又有等错会了达摩老人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意义,便以坐在枯木岩为极则。这种人以化城为宝所,认异地作家乡,婆子烧庵,就是骂此等死汉。


          IP属地:北京120楼2018-01-15 13:48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21楼2018-01-15 17:23
            收起回复
              讨论,其实南传禅法是一切禅法的基本功。
              比如念佛,你可能会自动调节自己的气息,注意腹部的起伏;
              比如经行,或行走中念佛,左脚阿弥,右脚陀佛;
              比如禅堂,你上座时,参“念佛是谁”,在“到底是谁”、“究竟是谁”,乃至“舍我其谁”的阶段,你会改变气息,也会不自觉地运用南传佛教的知识。
              密宗,手印持咒,咒断回光之时,气息,腹部的起伏,往往自然而然地成为新的所缘境。
              古朴的东西,往往成为经典;斑斓的花色,往往化为流光。
              此外,道家,儒家也是非常注意气息的。
              为什么呢,因为人就像一个风匣子或皮老虎,一旦没气了,也就没戏了。
              但真的没戏了吗?
              不,也许好戏刚刚开场呢!


              IP属地:北京122楼2018-01-15 17:41
              回复
                写一首原创的词,法法圆融,法法无碍,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其实这个法,那个门,其实就是针对不同法缘的人而设置。
                潜伏电视剧里的场景:
                男主人公摸摸索索找钥匙,演员演技好,演出了鬼头蛤蟆眼的感觉;
                女主人公刚从乡下来,有些急了,其实也有点虎,一脚平踹,将门蹬开了;
                都是方法,
                没有对错,
                适合自己的,
                就是最好的。
                领导都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话又说回来,可能那时候乡下也用不着锁门,一是民风淳朴,二是也没啥可拿。


                IP属地:北京123楼2018-01-15 18:47
                回复
                  虞美人《留意呼吸》
                  人间错过成空过,
                  悔过填难过。
                  不该空过是呼吸,
                  老子孟轲佛祖总谈及。
                  气出气入应观照,
                  至简能成道。
                  养成习惯得出离,
                  万物再难障碍证菩提。
                  虞美人《留意呼吸》
                  人間錯過成空過,
                  悔過填難過。
                  不該空過是呼吸,
                  老子佛祖孟軻總談及。
                  氣出氣入應觀照,
                  至簡能成道。
                  養成習慣得出離,
                  萬物再難障礙證菩提。


                  IP属地:北京124楼2018-01-15 18:50
                  回复

                    虞美人《留意呼吸》
                    人間錯過成空過,
                    悔過填難過。
                    不該空過是呼吸,

                    老子孟轲佛祖总谈及。
                    气出气入应观照,
                    至简能成道。
                    养成习惯得出离,
                    万物再难障碍证菩提。


                    IP属地:北京125楼2018-01-15 19:21
                    回复


                      IP属地:北京126楼2018-01-15 20:32
                      收起回复
                        师兄好,有时打坐时不太想念佛了,轻声哼唱起几首自己喜欢的歌,反而有时有起鸡皮疙瘩或者头皮发麻,这是能量流过的感觉吗?这种做法合适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27楼2018-01-15 20:44
                        收起回复
                          贴一个观观世音菩萨的方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杂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IP属地:北京128楼2018-01-15 20:48
                          回复

                            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
                            迦牟尼。壹壹化佛,有五百化
                            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
                            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
                            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


                            IP属地:北京130楼2018-01-15 21:29
                            回复

                              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
                              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
                              眉間毫相,備七寶色,
                              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
                              一一光明,有


                              IP属地:北京131楼2018-01-15 2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