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吧 关注:7,374贴子:79,471

回复:文字日记思考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连片论##女人TAXI女人[电影]##好东西# 回到标题的关联原点来说,女T(这么简称女人taxi女人的确又有了更多可解读的意味)是有着更明确倾向的耽改(实际上我认为有同爱倾向的表达或题材都可以称之为“耽改”,这个词和“流量”相同,本身不带有污名化的贬义,只是这不妨碍将其用于调侃与讽刺)作品。甚至正是因为最后已然明示的部分升华了全片的感受。
而就以好东而言,个人认为它最有意思的可以延伸发挥的戏份就是那段最不重要的耽味儿最重的两个男人的对话。
前前后后其它的无聊台词不提,单就是“吹箫也会?”“改天教你。”的值得过分解读的暗道开车,就已经让暧昧诡异的气氛达到了一个不得不笑的程度。
而这种搞笑的感觉当然说明了谁都知道剧情不会往那个方面发展。所以这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太多不会被实现的荒诞可能才是好笑的原因。
同时这样从剑拔弩张(换个角度来看这个成语都能耽得不行,果然喜剧的关键在于情景)到亲密无间的瞬间巨大微妙转变,实际上正是极度符合“小妞类型”——
关于这个称谓并因此引发的“老登类型”论战,我认为是最为无聊和毫不尊重类型规律的低级行为。因为以最基本的语言常识就该知道,和小妞对仗的应该是小子而非“老子”,本来两个既可以是褒又可以是贬的类型与词语就这么被一个不存在的“老比登”
(虽然我同样不认为与女性有关的脏话就是不尊重女性,因为侮辱的前提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脏话所抹黑攻击的,恰恰是代表着它是地位重要不容侵犯的。但无疑回避掉了一个字之后,它的目的就是摆脱这种嫌疑,可实际上暗地里它正是赞成这着这种用女性特征来攻击男性的方式(不过我同样认为指出某些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异常,是有着恶意玩笑的批评意味,但它攻击的是个人的选择而远非庞大的群体)。)
类型挑动成了无关艺术的群众对立,这实在是最可笑的用假疯狂来掩盖真问题。
——的由于尊重艺术规律才变得好看的真正有趣时刻。
事实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68楼2025-03-18 14:22
回复
    #连片论##女人TAXI女人[电影]##好东西# 最后仅仅是一种牺牲了正常观赏逻辑的特立独行的难看。也许尝试是勇敢,但不能否定事实的失败。
    可哪怕在这样的失败当中“两个男人走出了女人的家,一个吹起了口哨然后另一个不服气地跟上加入形成了合奏,好像两个人就这么并肩走出了阴影走进了阳光里”的这个瞬间,还是产生了一种无尽的文本融化在画面之中的光影魅力。
    似乎那个时刻里放下分歧抛开偏见,任何敌人都能携手并肩的世界大同就那么转瞬即逝的实现了。
    当然“从此两人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解读是有点过度深耽的想得太多了。可必须承认“我一刀下去,指不定得啥样”的留白,是真正符合喜剧类型规律的高明处理。
    而就让两个配角甩了主角私奔,这无疑是最高度自反的结构讽刺。但好东注定不是能把主体当作反派如同“登”峰造极的《教父》那样完成对主角的绝对毁灭性批判。它对制度的逃离是轻飘的不敢也确实不能多言,对女本位是否涉嫌新的霸权的迷思更是只能若有似无的埋藏在弦外之音中。
    至于在这个我认为最有影像魅力的时刻过后,对于几乎受到一致称赞的那段家务与自然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69楼2025-03-20 14:20
    回复
      #星期五记# 恐惧的原因从来都不是别的,只是害怕改变不想行动怕打破原有的秩序而已。不管怎么告诉自己起伏动荡是必然的经过,不主动求变一切只会更糟,以及许诺想象一个改变后更好的未来,那种只想逃避只想问“凭什么是我”“我可不可以不做”的想法总是会不断的将我击倒。
      但有些改变投下了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没得可选了,犹豫就不会存在了。到底一个决定过后得到的是大的坍塌还是新的道路,永远只能是一种未知。当然两者或许并不矛盾,有些东西不拆旧总是无法盖新。
      所以我承诺不了不会再怕,也不能保证做到最好,就这么被不断挤压着前进,不停在受伤后长出新皮,可能就是练习与这个世界搏斗的唯一方式。
      不过有的东西不是会一直疼的,长好了或不在乎了,管它是血肉模糊还是肠穿肚烂,不当回事了也就是稍微多了一点麻烦而已。
      要把一切都改过来是太可怕太疼了,但我相信不是做不到。人要是真的怎么都不会变,那才是最吓人的最绝望事。人只要还活着,就没什么是不能去改去变去生长去移植的。
      所有失去的错过的愧对的都不是没有意义的不该存在的垃圾,可不长不短的告别过后,人总要拖着剩下的部分往前走。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0楼2025-03-21 13:50
      回复
        #星期日记# 本不想即时反馈的谈论自己的困境,但想了想觉得逃避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更多的头绪,不如就彻底放低标准试着寻求一个不求有功的突破。
        可以说终于初步完成了一个计划已久的重大行动,而结果是明明在预料之中却还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不那么成功。
        要做成一点事似乎就总是那么难,太多不如人意的办事不利的拖累和必须承担更坏后果的风险,就这么狠狠砸下来不会留任何情面。好像曾经拥有的聪明才智与天时地利都会在顷刻间撞上岩壁灰飞烟灭。
        至于就在刚刚,认清了必须要付出更惨痛的代价之后,我作出了更危险的去更改自己无能的错误的决定。也许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不带引号的真正的作到死的作死,它等于是把那个最坏情况的可能提前到了眼前,如果继续恶化我是无法再以维持原有秩序的状态来承受下来的。但要是这样小心翼翼弱不禁风的稳定,砸碎它或许比改善它更接近于正确的选择。
        确实人不能一下子想到尽头,真要以死为鉴那就对任何事都不能有要求了有底线了,非要什么事都拼命人是会疯的。人需要有一些活着之外的需求来拯救自己吊着自己往前够。我可以说是被影像被文字所拯救的,不过实际上人只能自己救自己,只有想得救主动去抓住稻草才能获救。
        现在我无法确定任何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随时的恐慌、悔恨和现实的打击都会击倒撕碎我,但是我相信总会有办法。只要还在观看还在阅读还在倾听还在思考,只要还活着,人总会有办法,“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世上目前最后一部得配其位的影史全球票房冠军只能是《侏罗纪公园》,接下来不论任何情况都要及时重看它并且郑重其事又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并不完美的想法,是下一步往另一个方向前进的关键)
        ,是我一直信奉的信条。
        只是说不定更关键的是哪怕它错了也没什么不对的,不怕错不怕过不怕错过和过错,这是唯一的勇敢。
        而有些东西到底是该逃离还是该忍受,是该等待还是该行动,是永远要被困扰也永远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每个独立的问题都需要切身实际的分析考虑才能得以解决。很遗憾没有一劳永逸万试万灵,人只能不断战斗,像第一次一样难,像最后一次一样简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1楼2025-03-23 19:15
        回复
          #星期一记# 以前总觉得持续谈论自己是危险的,因为怕陷在不断剖开自己的过程中,越多的看到自己就只会越多的厌恶自己。但现在我仍然想要继续谈论自己,却可能处于一种罕见的自恋情绪。
          这不是说我看不出自己有多丑,是在多低端的重复着太多没必要的失败,只是或许我确实可以不用再回避这些。我可以喜欢无能、丑恶、邪恶的东西,并且不给它们加上任何正面的意义——当然能够理性的认识到它们存在的客观位置,这种真实的呈现本来就是一种正确的勇敢。
          而似乎要真正的接纳自己,就必须要比自卑多出一些这样的自恋。
          人无论做什么都是要相信它能成,觉得愿意去做,做了一定比不做要好,这样才会去做的。所以自恋肯定比自卑好,至少它能让人自信,也就更接近于自尊与自控。
          其实这次折腾的失败——也可以叫失败的折腾,虽然我不想贬低这勇敢的尝试,但客观上的结果就是如此——所能带给我的最大转变大概就是“恋我”总比“恋物”好。
          以前我总认为万物有灵日久生情,用久了东西都是好的,恋旧总好过喜新厌旧。可实际上不好用的东西扔了从来都不用可惜,越早摆脱越早轻松才是正确的。不好使的人和事被当作炮灰可能就是它们能为战争作出的最大贡献了。
          这种反派思维好像很危险,但我们都知道有时反对者才是对的。“练”的是“我”和“练”的是“物”,最后都是为了物我两忘,完成一个可以不断自我修正,不怕错更不怕改的自我之道。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2楼2025-03-24 14:19
          回复
            #连片论##女人TAXI女人[电影]##好东西# 平行混剪,我更是认为它明显缺乏影像艺术表达应有的层次质感。
            仅仅用言语的想象和实质的生活作关键,这明显是一种力不透纸的肤浅呈现。既然有了与自然关联的意向又是儿童视角出发,那么把真实的自然影像滚剪在生活场景当中,让猜测——想象——现实之间形成三位一体的对照关系的同时,保证每一层的影像都有其独立的质量,将凝视、壮阔与秩序都各自准确的表达出来,才是文本和影像合一的力量。
            或者可以说就像末代皇帝导演(确实贝托鲁奇的名字我总是说不准,但除了末代皇帝之外他其余的作品目前所见我都不推崇,但其采访中的创作理念的确让人获益良多,正像好东西一样)说“影像和文学是相通的”。而更引申来说视觉图像也不过是一种标记点位的信号,它们所能提供的信息能激发起头脑中解读出的内容才是我们最终看到感受到的东西。
            所以好的文字一定是和影像相同的能准确的表达出思想并令人领略到深刻的震撼体悟。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废话连篇和丑陋难看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同样的结构臃肿错肉横生。如果用几句话几个画面几十秒就能讲清楚的事,非要长片累牍的不经剪裁就拿出来占地碍眼,那就是对公共空间的横征暴敛。
            而换个角度看,要是能适当处理扬长避短,又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无药可救的“彻底不是东西”。关键在如何取舍增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3楼2025-03-25 14:11
            回复
              #连批论##好东西##山花烂漫时#
              当然再回到好东来说它一直缺乏的就是就是这种敢于取舍的让人物挑战不正确的“人味儿”质感。或许花不了几个钱甚至用些免费的低画质公版素材就能达到很好的喜剧效果和给人物施加足够的生存压力。可它们无疑就会像减少那些真正错误的金句一样让好东失去轻飘乃至“轻浮”的巨大传播能量。
              比起成为扎根土地的树木粮食,它选择了化作飞英草芥。更广泛的播种所收获的可能是貌似绿意葱葱之下的致命过敏。
              其实说到这里关于好东的部分实际上已经是无话可说了,它所能代表的对于低质量内容的如同早歇般的轻易高潮式满足,是需要警惕却也不必再过多批评的。从垃圾中理解意义,由毒素中汲取养分,这本来就是负重生活中的常态。
              而由此引发的则是对批评的必要性和价值产生新的肯定的态度。批评大概总是比赞扬要面临更大的风险又似乎只有消极的不够激动人心的低端价值。可也许能够勇敢说出什么是不必要的不需要的和错误的,那就是从另一方面接近着某种更加坚强的正确的人生正道。
              所有的路都是开出来修出来的,只看光明或只有黑暗都是一叶障目的虚妄盲目。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4楼2025-03-26 14:24
              回复
                #连批论##好东西##山花烂漫时# 至于有突然新开了一个题目中间插进来,一方面只是单纯觉得有些话无论早晚都是不吐不快的必须说出来,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现在可能就是到了一个不冒着更大风险就不能更进一步的关键时刻了。
                我知道自己说的做的也许都是不那么对的,但不继续下去就什么都不能得到,那便只有不停在错误中前进了。
                当然再回到好东来说,批评过了作品整体的问题之后,禁不住让人想要引申去谈论其核心主演同时极端过誉的另一部作品。它们的相同点是在某些话题上有着绝对正确的正面意义,可同时在其它方面来说甚至是“有毒”的用假积极掩盖真问题。
                用看似有用实则纸上谈兵的话术来创造真实原因是无数不可说之事才能缔造成功的超现实神话,这实际上很长时间以来不断让战狼封神的漫长魔童轨迹。
                而在绕到演员来说,虽说本就没有过度神化的将其认定为质量保证,但其以往作品都是保持着一定独立思辨精神的,甚至有像《祝你幸福》(这确实是马上要进行重看和解读的重点之作)这样真正的力作。
                可这些过于艺术或真实的作品,往往无法取得巨大到不合常理的爆炸性成功,反倒是放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5楼2025-03-27 14:24
                回复
                  #星期五记# 本想着这样间隔太短是不是又坏了规矩,但需要被打破也正在被打破的事情有那么多,重新建立起秩序的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对原有秩序的破坏,那么无所谓原先的标准,接下来的每一丝空气都是新的。
                  确实不知是否受天气的影响,好像真的有什么全新的东西在窗外的清风呼啸中生发了出来。虽然不敢说接下来的行动就一定能有多顺利成功,但在看到上次付出的代价是貌似可以愈合的结果之后,下一步的动作势必也早就应该更加大胆。
                  也许我是等了太久,等一个好的风口等一个万事俱备的机会,而现在我不能说它已经来了,就像我不能说自己这么多的犯错和等待都是对的。可有时候——太多的时候,干等着就已经是最好的竭尽全力能做到的成果了。不是说我不想做到更好不想做到更多,也不是认为自己就可以这么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了,只是要知道有时满意自己的所作所为,相信一切会有更好的结果,这就是最对的选择了。
                  当然就算我不想承认,下一秒随便什么不如意的打击可能就会又让我跌回谷底,不过更多容错和承担偏离轨道的纠错能力,是要前进要冒险所必需的内心后盾。有些东西损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它们是很好很可惜,但还是要丢下它们,继续冒着失去更多的风险,往更深更远的未知中走去。前面有凉风也有暖流,有危险更有机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6楼2025-03-28 14:19
                  回复
                    #连批论##山花烂漫时##初步举证# 标准,接了这要是放到以前准是一句“什么破玩意儿,忒没劲”就婉拒了的“必爆”之作,才终于让她获得了早就唾手可得也一直唾弃不屑的“成功”。
                    当然这种选择不是多么需要被批判的问题,“想赚钱就别嫌寒碜”无可厚非。但把这种并非真正的虚假正确放大到一个必须有口皆碑的地步,这就是错得太过离谱了。
                    为弱者发声肯定是值得鼓励的,可仅凭初步举证就不推翻疑罪从无,这实际上是避重就轻的软刀杀人。鸡蛋与高墙、束缚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以法律为准绳来衡量,它们就是无法从客观角度被实现的遑谈暴论。
                    而这种吹毛求疵反向利用完美受害理论来谋取私利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背刺真正受害者的杀鸡取卵行为。放着真正需要被救治的致命伤患不顾却过度医疗那些能够自愈的头疼脑热,这也许是不够恰当的不当类比,但要是因为这无病呻吟淹没了救命呼喊,那它必然是有毒且有罪的公众之敌。
                    或许毫无疑问更绝对正确的是像《桃色血案》那样的极限经典,对罪与错的判断是那存乎一心的基本动念判定。有一条自由意志的红线是不能逾越的,一旦越过哪怕是有错也该是无罪的判罚。
                    哪怕看似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7楼2025-03-29 16:37
                    回复
                      #星期一记# 这本不是该继续谈论自己的时候,但突然出现的迷茫感好像又让我不得不这样做。打破原有规律容纳更多不确定的能力的提升明明是在计划之内的打算,可一面相信自己计划的完美,然后又必须不断地去修改它,这样的矛盾还是有着巨大的撕裂拉扯感。
                      当然这种不接受不适应的更深层原因可能是我终于开始继续推行某些重点的改变了,不管多迟缓和轻微总算动起来的计划肯定比死的强。只是这样的真正有深度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到某些原本的核心利益,承认自己就是要靠着拖延乃至伤害别人来取得自己的利益,这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事,但很难不代表做不到,管它是什么东西,不怕疼不怕沉,就没什么是不能打破的。
                      或许在顺利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卡壳是一种必经的过程,以为自己卸下的东西足够多了的时候,可能才是刚刚处理到了某些核心的本质,只有继续改下去挖下去,实质性的改变才可以发生。留出失败的空间,成功才有能够容身的可能。
                      我相信自己不是那么无药可救,很多事仅仅是暂时做得不够好,在多一步一定能成。如果不成,也不是天塌了,哪怕天塌了,总有趴着过下去的办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8楼2025-03-31 14:14
                      回复
                        #速时评##山花烂漫时##初步举证# 是用一个失败的结局来维护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可比起其它真正伟大作品里的认清现实完成和解,它更像是烂俗恐怖片结尾式的把复仇的怨念无限延伸下去,直到完成永无止境的仇恨连环。
                        确实这么形容可能是有些过分,但其获得不亚于魔童逆天票房的虚高口碑,的确就是由于这种形同读音般的隐含内在逻辑。无论是反每还是反难,只要它挑起的是单纯刻薄的对立情绪,那么无疑它必定是弊大于利有害无益的。
                        而更引申到时下发生的社会事件来说,那份并不正确态度不对把阴道(确实好像直接提起这个词是会让我不好意思,但这不是羞耻而是出于对私处保护隐私的羞愧,可在科学正确的情景之下,它是绝不该被避讳的)瓣错称作俗名的行为是绝对值得质疑其专业态度的。但单以错误瑕疵就断定整个案件的是非曲直,这实际上是对之前胖猫案的反向两极反转。
                        并且不管后面的反转是否真的会再度发生,它对于公众关系挑动起的撕裂都已经是难以简单弥合的礼崩乐坏人心不古了。
                        如果事事人人都可以不讲完整证据链,仅凭初步举证就偏听偏信不分罪责处以极刑,那么世上就真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79楼2025-04-01 14:29
                        回复
                          #速时评##山花烂漫时##初步举证# 成了没有可以相信只有互相捅刀人人自危的黑暗森林。这正是那些惧怕人类可以进步的所希望看到的。
                          当然对错误和罪责必须要有惩罚,可一杆子把船打翻并不是公平公正应有的态度。就像另一起公众人物与未成年的事件中我始终秉持着大概更不“正确”如同辛普森案一样的疑罪从无观点,一件事到底做没做和做了该多大责任的判定,绝不是应该按照“怎么解气怎么来”“这种人死不足惜”的标准来执行的。“死刑起步”所造成道德滑坡效应,只能是人间地狱的太平天国。
                          至于再回到案件本身的评判来说,让“被害者”负起一定的责任无疑是看起来不公正的“陷害栽赃”,但实际上任何的关系和行动都必定是要付出代价与承担责任的。一件东西被抢了被骗了和自己后悔买错了,都是要赔上成本的,前两者是犯罪后一者则是要自省。
                          而要是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反悔抠嗓子眼吐出来了还要被人赔偿,这就更是反向的罪大恶极,是利用人性里的善作恶的不赦之罪。
                          如果没有被骗被胁迫同意都是可以撤销的,那维持这个世界运转的最基本的契约精神将荡然无存。人作出了选择就必然会有可能不令人满意的后果,因此就因噎废食就真的不是人而是魔障的心魔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80楼2025-04-02 14:23
                          回复
                            #尾影评##女人TAXI女人[电影]##好东西#
                            其实说到这里已经可以说是离题万里的和最初动念的好东西几乎毫无关系了,甚至连更值得好好分析的女TA也似乎有点无力再去详细谈论了。
                            但强打起精神,试着用最直接的方式切开自己的思想,把有用的东西最快捷、少浪费地提取出来,实际上才是最初行动的目地。
                            所以不管善终还是烂尾,我都决定要完成它。
                            当然重新开始进入正题最难的原因除了是万事开头难的原因之外,无法否认的是女TA本身是一部自身有着相当缺陷不那么完美的“半经典”作品。
                            单以开头部分主角并未相遇的双行(这似乎有有点女T相通的双性意味)线来说,可以说是能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全片节奏最佳段落。一个女主足够生活化强势的大量台词如同说唱快剪般夯实了一个强硬角色的坚实基础,无论羞于启齿的暴露还是并不光彩的疼痛,在足够强大自信而又不是不可批评的幽默表达之下,都能够是可以被轻松谈论的学术段子。
                            而这种处理方式恰恰是之前所说的那种真正赤诚的孩童式的坦诚,当身体、器官乃至性的部分是最严肃的学术化或最不严肃的仅仅是玩笑来讨论的时候,它们的私人化属性就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81楼2025-04-03 14:07
                            回复
                              #星期五记# 好像说的越多越觉得有更多忘记的和不知从何谈起的,于是似乎就变得恐惧和无力起来。不过真正让人绝望到无法前行的不只是眼里进沙子的小处受阻,更大方面突然就来了一个错误的跌倒,然后最深的毁灭的绝望就这么渗透进来,无处可逃了。
                              如果我建立起的一切都是没用的,如果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不知所措的恐惧,并且要是以严格的标准来看我所做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不堪入目的难以忍受的令人发指,那么放弃一切才是看起来最合适的选择。
                              的确人要是有足够道德的话,是个好人谁能忍这垃圾的世道?有骨气的人早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
                              但我真的想就这么极端的结果自己吗?或许是有过那种倾向,可我知道我肯定不会那么选择。往那个深渊里看一眼在那一刻真的要被吸进去是不假,但下一秒就躲得远远的更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我是因为懦弱才不敢选的吗?当然可以这么说,甚至承认懦弱才是看向问题的最大意义。我知道自己暂时不能解决任何根深蒂固的问题,所以被无尽黑暗的触手贯穿身体的沉痛绝望,它们存在的目地就是为了逼迫我作出没有退路、身后就是悬崖的唯一选择。
                              我是不想不相信人类的说什么“人就是贱”“不拿鞭子抽就不会动”,但可能如果可以逃避的话,人是不会选择面对的。你可以说你是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的倒霉透顶,可这就是你拥有的所有机会,不管它好不好都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所以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把它当作最好的,竭尽全力地去做能做的事。就算逆风冒雨也要像有如神助。
                              我不想说什么宿命论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是大多是一时半会儿摸不清,那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把一切迷信当作待验证的科学。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82楼2025-04-04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