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吧 关注:7,374贴子:79,471

回复:文字日记思考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速时评##春节档##续集困局##蛇雕# 改仅仅是把时长压缩到两小时以内的话,它都几乎能成为同期最能勉强一看的一部。
因为不同于其它几部过于古早的势必颠覆(当然实际上就算招抄古文也远胜虚假创新)的改变,在多个版本且原始文本就已经相当现代的基础之上,真就是照本宣科的演上一段,作为新传统折子戏的观感也不会差到难以忍受。
当然更关键的是其内核是基本不算有毒的没有包藏祸心。也许对于爱锅情怀和抵抗牺牲的歌颂看似是类似的情绪,可实质上局部的虚构与真实历史间的差距,是不用满江红也能看出的全屏黑。
而撇开这些最简单可行的调整不说,蛇雕(现在还真觉得这个名字挺有兼备了时间和内涵的独特意思,并且居然还真有这种鸟类,它甚至和神雕的关系还更为密切,而创作者据说最想改编其实就是神雕)最值得讨论的是它有着未被实现的具备巨大潜力的暗线存在。
确实几乎所有能对蛇雕正常逻辑夸奖的评论都已经集中在了华筝身上,但不同于封伸的大多承认邓婵作为女主的重要程度,华筝无论事实上的戏份还是讨论的范围都始终是相当边缘化的配角。
可就在这基本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38楼2025-02-17 13:57
回复
    #速时评##春节档##蛇雕# 的情况之下,与主线近乎无关的这部分剧情却难得有了自己独特的独立与完整。
    可以说从“中原有谁”的执着于某个特定的人,到最后“亲自去看”广阔天地任鹰翱翔的“出蒙古记”,这个角色是唯一完成了成长与升华的存在。
    实际上这不仅是类似但远超青蛇
    (确实我始终没认真看过这所谓的最高杰作,撇开具体的细节处难看不说,单是主题上貌似先锋的觉醒其实在我看来是和眼下这几部“神话新编”一样的“低端变现”行为,原本模糊的性别属性和权利议题在改变后已然被明确愚蠢的笃定所代替)
    的真正做到了独立精神“侠之大者,无愧于心,天地之间,任义遨游”的个体的觉醒。于金氏作品的脉络来说它更是把某些本来就该属于这个角色的东西终于“还政于民”的完成了形神合一。
    因为射雕的自身文本中表面上三角关系的拉扯之中,华筝所构成的部分着力点是轻到接近无人在意般的无足轻重。在射雕中真正承担起了剧情上拆散主角作用乃至情感上极限拉扯作用的毫无意问是悲情男二与恶毒女二合为一体的杨康
    (实际上最适合并且在2008版里差不多实现了耽改的就是射雕,所以预售阶段就已经回本的蛇雕(对于其目前的票房结果,无论是以演员自身的过往成绩还是可观测到的成片投入来说,它应该都是稳赚不赔的,所谓的大军压境不过是“诈称百万”罢了)很可能就是靠着这种吃模糊亚文化红利方式造成了一次虚假的再下海与真实的又捞金,而刻意去掉了杨康的选择更像是一种欲盖弥彰的深柜崆峒)

    可华筝这一被忽视角色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39楼2025-02-18 14:13
    回复
      #速时评# #春节档# #蛇雕# 影响力在金氏作品中却是非常神奇的在一直延续下去的。无论是神雕里同为寄养家主的郭芙的正宗恶毒女二
      (当然甚至有些认为其也是女主的论点也相当有理有据,原本竹马比天降更好就是一种自然规律,而不知根源何在的就个人目前的理解来说,确实金氏作品是几乎始终在全力打破这种规律,制造着反套路也形成了新套路)
      形象还是直接融合了黄蓉的智慧能力与华筝身份背景的女主赵敏(确实倚天双女主的争论就更是论战不停,但无疑多个版本改编和大众认知的侧重都是承认其地位,并且我也认为其是金氏作品里最佳的女主),以至到最后鹿鼎记中似乎重回边缘化又占据了某些特殊节点的建宁(无论王周版的升级为女主还是九十年代剧版的最强演技担当,都是对其重要性的肯定),要是夸张一点的话,说之后所有作品都是在还欠华筝的债也不为过。
      而这些角色里面最重要也最接近于还清了亏欠的角色当然就是赵敏。尤其是在并非大众熟知的倚天原版结尾里,连名字都是赵明而非赵敏的女主最终选择的是离开男主策马而去,实际上正是与蛇雕版华筝最近似的结局。
      所以蛇雕版华筝的好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0楼2025-02-19 14:22
      回复
        #速时评##春节档##蛇雕# 等于是在短短不到半小时的戏份里,把对一个角色亏欠数十年的东西终于归还到了它本来就应得的位置。甚至那最后一刻天地任我行的洒脱,更是金氏或由此而生的所有武侠作品包括还珠(这既是开启了金氏灵感的还珠楼主又是诞生了琼氏巅峰还珠格格的两个字确实又有更巨大的时空深意,甚至金与琼(穷)之间的关系都是值得以后再展开来说的)所衍生又启发出的仙侠作品同源的那份“策马奔腾,潇潇洒洒”。
        这种对自由的终极表达只有在《黄金三镖客》里是在结尾时被淋漓尽致的发挥到了极致。而从西部到剑戟又再到武侠直至反哺回流到源头的终得大成,其实是一种无问东西的功德圆满。
        只是同样的感受哪怕是在《终结者》里最后女主的笃定虽然更加结实却也少了几分洒脱,在回到蛇雕来说则更是金丝提豆腐难以维系出完整的情感高峰体验。
        但就在这最黑暗的档期的谷底之下,这一丝一毫的光亮还是拥有了某种也许能找回创作者初心的希望。因为看似总是创作出男性江湖故事的几十年当中,个人认为其最好的《第一类型危险》就是看似男为主实则女为纲的作品。
        甚至它才是最好版本的射雕改编,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女孩与愚蠢到底的男孩,是真实世界里没人能翻江搅海的现实江湖。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1楼2025-02-20 14:24
        回复
          #星期五记# 某些事或者说很多事在浮浮沉沉中好像是有些摸到门道在慢慢止跌回升的感觉了。当然这其中不是那么平缓的稳步爬升,不断撕开自己原本的面皮和面对冲击又接受无能的捶打过程,是改变过程里必不可少的小火慢炖。
          而确实许多的东西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的被拿掉之后,在伤痛过后仔细的清理过后就会发现,确实有不少的东西是没那么重要的。扔了它们是有点可惜,可实际上当断不断才是更大程度上的浪费着自己。
          至于这种慢速的生长改变可能就是唯一适合我的方法。虽然是不够好也还有太多可以改进的空间,但既然我的愈合速度是暂时还无法大幅提升的,那么安全范围内适量的探索与冒险就是应该被反复确定下来的边界。
          不过这不是说就没有继续打破边界的必要了。的确过于慢速的推进会有被固化难以前进的风险,但既然接受了自己的能力有限,接下来就更要做好不会那么顺利成功的准备。有了更低的预期和更高的戒备,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用一个大的失败来验证自己都或许是能比成功更有意义的。
          人肯定是想赢不想输,但不会输不起不是不认账,才是能好好投入的前提与底气。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2楼2025-02-21 14:42
          回复
            #速时评# #人工智能# #春晚# #好运来# 全民共鸣作品已经很难实现。这不仅是因为客观上尺度的缩紧与个人边界的独立分化,更是由于流媒体影剧与自媒体短视频更快变现的方式必然会提前掏空创作者的储备,就算有像借伞这样经过修改后好于原版的作品,在狭隘的原作粉丝来看也不会承认它的优秀。
            而撇开这些不利因素来说,现在春晚的乐趣其实还是在于对传统喜剧演技的体验和某些或许并非出自创作本意的抽象邪点乐趣。
            这里面前者的感受是既需要又无需被验证的个人审美体验,同样的段子用什么样的技巧来演绎产生的效果天差地别,是确实大多数也许“没要求”的观众所不能体会的。而后者比如像前年“我的,史代感”这样能让我笑够终身的神级断句歧义,其实是有点可遇不可求的奇迹意味的。
            但其实二者结合的像去年的“狂标”和今年的借伞也都是堪称一定程度的经典了。这两部作品里除了演技方面绝对自然流畅的舒适度之外,前者的对双标的讽刺看似是指向家庭,实际上稍微深化一点就能想到“家国一体”的思想本质上。这种对模糊的标准失衡的批判虽然包裹在喜剧的软糖当中,可内涵的苦涩与裨益同样值得终生铭记。
            而后者出了是多年罕见的紧贴了蛇年主题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3楼2025-02-23 17:32
            回复
              #速时评##人工智能##春晚##好运来# 完成了一次相当有多元宇宙趣味的“白蛇全传(尤其是对不同剧种里女青蛇本为男黑鱼的呈现无疑指向了传统文化里对多元性别取向的多重讨论空间)”之外,其本身结构与主题以及表演细节的呈现都堪称是近年来最佳的代表。
              正如我总是强调的好的喜剧必须是好的戏剧,而好的戏剧构筑起的世界逻辑必须是高度自洽又高度自反的。而借伞的结构是极其高明的用某种模糊的扮演情景来创造了合理的超现实可能,甚至在最后还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突破审查尺度的“神鬼为灵”。可以说在神话新编的方面来说,它做到了这十几年来无人敢处理的真正产生了现代化的进步观念。
              至于再回到主题的核心情绪上而言,不断出现的由不理解到尴尬再到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沟通和礼貌拒绝的状态,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之间要融合就必然要存在的矛盾体验。对于许多传统的乃至于曾经是权威的东西,只能片面的保持距离的去有限的欣赏和接受,这正是所谓“人心不古”的不再食古不化。理性的面对必然的不完美与尴尬,是面对春晚也是面对人生都必须要具备的充足觉悟。
              而最后在这些丰富的意向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4楼2025-02-24 19:32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好运来# 之下串联起一切的就是表演细节上的微妙拿捏了。首先的确要让整部作品立得住,贯穿全场的男主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而其大量由迷惑不解到理性吐槽再到用魔法打败魔法的三连反应,几乎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妙到毫巅。
                其中尤其是最为实际上喜剧效果部分最强的最后一番
                (确实必须承认后面的川剧部分同样极其重要但动作属性高于了喜剧,至于再往后借流量的选择不是不美却也不能否认完全没有有效互动,而回到主线完成闭环的某个演员是符合个人喜好可在表演上却是相当无趣的量化浮夸也让人对原版毫无兴趣,当然结尾彩蛋的回忆杀是必要的并且不算太突兀的升华了超现实主题,可从整体结构上讲还是稍显冗长冲淡了巅峰体验)
                的那句“走这么慢吗?”里透露出的东西是复杂到不可思议的融会贯通。
                于角色情绪来说它表现出的几乎于绝望的疲惫,是人物的喜感必然扎根于悲惨的戏剧根源。而从结构上来说它的这种对轮番袭扰不堪折磨的当中发出的无力却有声的怒吼,实际上是代表着只要发出声音,很多看似不可动摇的铁幕都会有可能被改变。无论是演员最终离开念白的语言切换还是打破步法的由走到跑,都是对通俗化变革瞬间或早已接受的古为今用。
                当然最后将这所有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5楼2025-02-25 14:07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趣味融会贯通并爆发于一点的就是它指向的最终还是家国一体的极度现实的对“遥遥领先”反讽的“走那么慢”。
                  在某些方面确实极速发展的同时太多其它保障方面跟不上所造成的掉队与拖累,是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该时刻警醒与反思的永恒思辨。
                  到底是对传统的执着还是对文化的造成了这种困境也许是不能也无需多言的一体两面,但可能就像那一句疑问就能让一切恢复正常的“天真想象”一样,或许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问题被发现然后就能解决,这本该是最普通不过的正常程序,只是太多的压迫之下善良和公理被压迫为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而相信依然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不是愚蠢而是真正的充满勇气。
                  确实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发生的先觉条件常常是极度偶然与荒诞的“骆驼稻草”一般个人的力量只是时代大潮下的注脚。但毫无疑问在不知什么才是必然的无法确定的命运当中选择了勇敢的迈出那敢于发声的第一步,这就可能是蝴蝶振翅卷起飓风的的关键一步。只要你愿意去思考去领悟去行动,就没什么奇迹是不可能发生。
                  其实在谈完了对DS和借伞这个节目的看法之后,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6楼2025-02-26 15:27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再回到秧歌机器(没错我就是觉得能用中文说清的就没必要加别的语言)这个节目其实就等于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闭环。因为它自身的确是像深索(实际上DS的名字与后面的其它寓意还有关联,但目前还是先改用中文称呼)一样代表某种绝对事实上的登峰造极(承认它牛但遥遥领先应该是最没自信的自卑表达太急功近利了)。
                    无论这是否是千金换一金(此时再看这又暗合的眼下的谷圣千谷事件,只是亘古不变之事不想再多讨论,体质之罪更不该以人为靶)的举国之力入不敷出,它的突破与创新都是必须在客观上予以承认的。
                    而在被技术发展震惊的同时,其反向暴露出的许多可以当作笑点的不足也同样不容忽视。必须扶着肩膀掐着脖子才能蹒跚下台的样子像是老人又似乎是婴儿,但那搭着肩膀机器在前人类在后的样子有人说是押解犯人有人则能引申出“像是明眼人领着盲人,以后人类的未来要靠机器引领”。
                    也正是在这些解读之下,这个节目的意义才真正变成了不只是一个节目的具备了值得讨论的理由。甚至用最过度解读的角度来说,往界仅仅是一两个节点可以用阴阳怪气的方法来解读出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7楼2025-02-27 14:07
                    回复
                      #星期五记# 突然感到有点厌烦和无从开始的感觉,本来想说几天以来就一直想着的关于顿悟时刻的感受,可好像干扰的东西多了那么一点无论是好是坏都会一下子让人不知所措,曾经以为能万试万灵的建筑体系顷刻之间又是房倒屋塌衣不蔽体了。
                      但想过的做过的事情总是有用的,它们不是药到病除,不过哪怕只是多一根头发丝的拉力,这也能让我更接近于那要求并不太高的微妙平衡。而拉着这一丝一毫的线索去寻找正确前进的方向,大概就是我要一直去探索的属于自己的道路了。
                      至少先前想过的关于顿悟看法,现在看来它的重要程度是不容辩驳,只是冷静看待的话,确实用超脱来代替行动,怎么看都是一种逃避困难不敢攀登的借口。可是再反过头来看,提前用顿悟来完成一个结果,并不意味着要省略必经的过程,先有果后取因不过是换个路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相同的问题。在这个路程里放下了消除了多余的部分,才是真正完成了从思想到现实的顿悟。
                      当然或者又换个角度来说,把想明白了当作一个阵地或锚点,这就是为了安慰自己,不管它重不重要,都是垫脚石一样的不能长久驻足。它确实是应该越结实越好,但不必为了它不够完美就瞻前顾后裹足不前。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说我重复了太多次的“不过”,而“多余”和“顿悟”的提及次数太多才让我突然发现这两个词在九键输入法里是一样的一体两面)能想明白了一些事也许对我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了。我知道自己是无能和脆弱的,刚刚的一点不顺心的烂人烂事儿就几乎要把我击倒,所以在明知不能一帆风顺的人生里,我就该抓住这微不足道的救命稻草,不管它黑暗还是卑微,只要是我得天独厚只属于我的东西,全都没皮没脸地当作是遥遥领先的个人骄傲。
                      也只有如此,才可以面对可能是必然失败的恐惧。如果我真的是只有失败是注定比别人多的话,那么更多的无所谓,其实就是我能比别人坚强的长处。人可以敏感又坚强,就像贪婪并博爱。总是矛盾和拉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8楼2025-02-28 14:25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某些极度南辕北辙的弦外之音,可这次三个节目三点成一线的连贯起来,其言外之意的溢于言表可能真的意味着,在最黑暗的黎明前夕,反抗的力量抬头是无法被阻止的将要逃脱桎梏一飞冲天了。
                        当然从传统角度来看,过年本身面对年关与年兽的末日黑暗体验就是被热闹表象掩盖着的残酷现实,所以秧歌的“秧”本身的驱魔邪降意味是经常被人忽视的。可将这单一的秧字放到英文的前面,它自身的邪气意义就被特殊放大到了一个一旦察觉就不容忽视的程度。
                        这种邪是悲观来讲代表着要时刻警惕着机器的邪恶化进程可能,乐观来说则是承认有着以邪破邪用进步来对抗更危险世界的全新选择的存在。
                        至于用更为引申的角度继续延续这种意向的话,它直接勾连就是本届那首影响力最大也似乎已经被相当程度解读过的世界增予了。
                        以歌本身的质量而言曲唱词三方面它都是不值一提的,但从歌词的“一场病,一场空”开始它所指向的就无法不让人想到这几年间那百年不遇的大病冲击。
                        当然结合最后的“远去者”和歌者自身的经历,它可以被极度个人化视作是对亲人的思念缅怀。可这些个人的伤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49楼2025-03-01 19:08
                        回复
                          #速时评##春晚##人工智能# 放到人民既国家的体系之内来看的话,无论是在大浪中被吞没还是被余波所湮灭,个体的痛苦何尝不是全人类的疼痛,一个人的悲伤又怎么能被一个国家所忽视。
                          于是于这个视角之下,那造梦的“值得称颂”就必然是隐去部分前缀必须打上引号的不可言说了。而“雷霆”“莫打听”才是只能遵守的常态。
                          至于最后那“远去者的安心”当作是对逝者的祝福当然没错,可从对生者更有意义的角度来说说,它其实是肯定着那些逃离者的勇气,希望运气会永远眷顾勇敢的人。
                          不过由头至尾最有价值的一句话还是那句“一场病一场空”。在应该喜庆的时刻提起难过的事情好像是不合时宜也没什么作用的,但很多时候悲伤就是客观的存在,只有正式面对并接受它,人才可以去做下一步的进步的事情。
                          人不能忘却历史,不沉湎其中不受困于过往是必要的,可错了就是错了,不为此抱憾终身也不能以此为傲。承认和体验那些不完美的部分,是为了追求完美而完成完善自我所必需的先决条件。
                          清楚得认识到了某些仪式的不必要,祛魅了童年或任何欲望期待的加成,回归到现实的坚硬当中,这才是一年又一年一关又一关,让年轮不断徘徊生长的意义。总是原地兜圈,也不停螺旋向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50楼2025-03-02 17:48
                          回复
                            #半烂片单##好运来# 至于最后要谈到的的好运来其实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序列,该归纳到另一个庞大的体系当中,也就是那些实际上质量不是那么差又不是多么好却背负了不该有的骂名真正的“不如正道”的邪典。
                            的确无论是从立项开始顶着《甲方乙方》续集的天雷(确实按这个标准来看它不可能达到同一水准,有一半的差评是情有可原)还是改了个又大又承担不起的名号,都是足够引人批评并劝退大众的。
                            可实际上正是其沿用了经典架构的这种“过时”之举,让新加入的馅料质量参差不齐
                            (尤其是中段的整个单元是令人发指的不堪忍受,而倒数第二段的半程也极其低级无趣甚至已经让人决定放弃,可后半程却出现了有些化腐朽为神奇意味的转变,这种几乎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标准的情况,才是觉得它必须值得一提的最重要原因)
                            的情况之下,在头尾的正常部分当中,它不至于像大多数某花喜剧那样达到纯粹的为了“创新”而决定反人类的思“便”高度。
                            甚至如果就按现有的情形进行一定的剪裁,剪掉中段哪怕保留的情况下把部分细节缩短将片长控制在九十以至七八十分钟的篇幅之内的话,它完全可以达到一个整体及格乃至优秀的水平。
                            其中尤其是头尾部分大概能够看出原本的剧本结构也许是有着更高质量剧作当中残留的真正经典手笔的。
                            开头的讽刺娱乐圈虽然是不够新意,但安排的每个笑点都算没有太尴尬的保持着应有的戏剧节奏,比如养老院的那句“要是护工不来,能搁这儿坐一天”就是典型的把残忍转化为幽默的戏剧性反讽。将其引申为制度问题当然也可以无限解读,可当时那个时刻瞬间可笑的点就在于它立足于意义之上产生的瞬间的背弃与间离效果。
                            并且这种极度反差的矛盾制造方式,正是在倒二的段落中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绝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51楼2025-03-03 14:20
                            回复
                              #半烂片单##好运来# 巅峰。
                              而回到这个段落里,在前面及格以上的表现铺垫过后,结尾的演唱部分如果忽略那些强行悲情(可以说甲方乙方也有同样的缺点,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它可能做到了等级逆反的艺术效果)部分不谈的话。确实必须承认还是有足够的热血燃点存在的。
                              以至或许从纯粹热爱的角度来说,这段里表现出的对音乐本身的热情,是一定程度来说将前面的讽刺和后面煽情化作了虚妄的可以被容忍的障碍的。
                              于是连“不用护工来了也坐不住了”的这个本来比较流俗超现实的视觉笑话被抛出来时,它那种简单到幼稚的喜感却带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天真。在这个虚假的情景当中,只有快乐是真实的,所以这才是最悲又可笑的关键。
                              至于离开这个最完整的开头部分直接跳到结尾来看,将整个故事以某种时空套娃的方式来完成打破与闭环,确实是指向了《我爱我家》式的喜剧最高层级格式。
                              当然无法否认在最后的执行上它是失败的落入了自我满足的尴尬当中,可失败的尝试总好过成功的重复。
                              而在平庸的优缺点都说完之后,最终要谈论的就是那段近乎有点不可思议的颠覆瞬间了。
                              说起来在这段倒二的戏份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52楼2025-03-04 14: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