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吧 关注:7,375贴子:79,459

回复:文字日记思考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期五记# 很多计划没有进展,而不知是因果循环还是偶发必然的,更大的或者说是因重复而变得似乎更加难以接受的打击的阴影,就这么随之笼罩下来了。比起不堪重负好像受不了受不起“重复”才是最令我焦虑的东西,经不起验证的建筑公式原来才是我本来的样子。这样的真相无疑是在镜子里能看到的最恐怖的事物:丑陋的自己。
不过再可怕的东西相处久了总是会产生接近于习惯的习以为常,无论好坏自然的规律就是如此。并且面对打击的威胁与其说是习惯它不如说在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直接解决它的那一刻,放弃抵抗只做好自己能做之事的想法就已经让我可以暂时的消除焦虑了。
的确不管怎么说之前该改的错误和之后能做的弥补都是很多的,包括把最坏的结果挪动到提前发生,是一定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但未此要牺牲削去的一切看起来和就以现在的方式来应对所得到的最坏的结果没什么不同。于是积极折腾为的仅仅是用“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提前死”方式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我看来还不如按原本的节奏来维持不堪一击的日常。而既然是有着自己坚持底线的维持,就不会是彻底没有反抗的缴械投降。这场“攘外必先安内”的个人抗战到底是否作出了正确的决定现在来看只能是前途未卜,但相信自己的行动是有意义的是能走好每一步的前提。对也许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事未雨绸缪当然是好的,可超额的打击总会出现,承认自己就是有受不了没办法的时刻,同样是某种莫大的勇敢面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0楼2024-08-09 18:19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的回绝其实是比此前的必须有“一个了断”有“一个报应”的更彻底的真正释怀放下了这段感情。
    不过的确就算没有这些细节上的呈现出现,印象里主角站起身来是崛起也是平等的选择抛下眼前的场景离去和就那么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的走开,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一样的潇洒表达。并且也许在这一场景里不安排那么多的可解读戏份,只是为了在把所有力量都放到最终的一点上来释放爆发。
    当然说是爆发可能既对也不够全面,因为在那一刻内心燃烧后所点燃的不是刹那的烟火而是如恒星般持久被点亮的光明。它的爆发不是简单的小小火花,是天体物理级别的超新星爆炸。
    可以说无论是否有之前想的那些细节做铺垫,这个离开的动作过后基本就是意料之中能“堪称完美”的水准以上的结局了。但没想到本来缓慢的脚步在一小段路过后突然自然而然本能反应一般轻快起来变成了出拳之前的小碎步练习,然后紧接着就是顺理成章的转身、挥拳,一次次的闪转腾挪不断向街道向夜空向空气向世界出拳。像初次的练习和进阶的修炼一样,这次更是三位一体的永不停歇地向命运不自量力的还手,直至死方休。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1楼2024-08-10 20:24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说起来好像只是一句歌词的表达,可将其放在这样的一段旅程的结尾,它所代表贯彻在接下来人生中的信念感则是真的如一首歌十几二十倍一般的坚定强大的。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原歌的不低水准(到底会不会值得单拿出来说一下现在还不能确定,比起其作者那些更早期作品,这一首的整体品质是相形见绌的,但也许正是如此其中残留下来的才是那些不得不说出的超越了歌曲本身的只言片语)之下,能另我记住的仅仅是这句几乎在整体旋律之外的嘶吼,甚至在记忆中把它当作是另一首更值得反复聆听的整体质量更高的作品的歌词,这其实说明这句词本身的超脱与游离的属性。
      而至于为何没有把这首放入到热烫之中,我想除了可能是如此具象的解读也许仅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之外,不愿使用太过有名的“流俗”曲目也的确是一种很巧妙的避免让人产生反感或走神联想的做法。
      试想要是这无形中领会的真意就那么被歌声喊叫出口的话,说不定是会有一种更加炸裂的直抒胸臆的通天彻地的热血喷溅之感,但另一方面过犹不及让这种感觉一时的强烈胜过了细水长流回味绵长的持久,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2楼2024-08-11 20:37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于是在不停的挥拳中逐渐跑远的身影,是比任何时候都渺小而又比所有往昔都坚定的存在。在天地之间远去消失的无愧于心的精神永存的大写的人。
        这样的结尾画面也许最接近的黄金镖客最后那一刻的“事了拂袖去,天地任我行”的余味悠远。不过不同的除了是现实情绪上的沉重让观感没有一飞冲天而是脚踏实地之外,以“此时无声”的寂静作为最高表达的热烫此时更是将其贯彻到了一个最后也是最强的巅峰。
        此前两个时刻在让音乐的作用被模糊到几乎消失以外,的确对于视觉上的“套路”化的煽情手段的隐去效果也是达到返璞归真极高境界。可这次的最终“虚化”之中本来就没有多么强烈的配乐和炫技过火的特别手法,远远观察轻声响起的淡然感受已经是不需要被去除的与情绪融为一体的视听蓝调了,那么真正被掩盖修饰掉的其实就是那个作为最终画面的自拍了。
        也许严格说来如此对热烫后半段推崇备至奉为经典的我也说不上对这个情节有什么反感或指摘,但的确在几次观看时都忽略这部分从伏笔到挑明的戏份的存在,这可能说明在潜意识里我是对它具有一定的抗拒抵触心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3楼2024-08-12 18:38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存在的。
          可以说必须要用一句具体的话和画面来作为全片的结尾,这样的选择肯定是更多人来看会更合理舒服的。但就像说的非要踩在某一个点上来“戛然而止”是并不完美的一样,这里过于具象的作结无疑是阻碍了那“生命无尽,战斗不止”的无限延伸感。那个不能被一句话一块伤疤或成绩定义的,才是无可阻挡的热辣滚烫的人生。
          当然一张自拍和感慨不是什么应该被苛求指责的错误,在那不短也不长的闪现过后,镜头之外看不到的那些漫漫长路是不会被掩盖住的真正重要的未来。注定遥远、模糊、未知的旅程,是通往自由的人生的必经之路。踏上永远没人能说清讲完的影像之后的人生,是与终结者2相通的穿透了屏幕渗透到每个观者身上的终极意义所在。
          而在正片结束之后的延伸部分,曾经我以为是更加重要的,可现在看来很多的事确实已经在片里说尽。这不代表这些延伸的意义价值就被降低了,只是可能以我的角度来说,它们不断重复验证的东西到底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强化还是消解,目前是难以确定的有待验证。
          其实花絮或彩蛋的出现大概是源于喜剧片里有时口误的笑果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4楼2024-08-13 18:31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存在的。
            可以说必须要用一句具体的话和画面来作为全片的结尾,这样的选择肯定是更多人来看会更合理舒服的。但就像说的非要踩在某一个点上来“戛然而止”是并不完美的一样,这里过于具象的作结无疑是阻碍了那“生命无尽,战斗不止”的无限延伸感。那个不能被一句话一块伤疤或成绩定义的,才是无可阻挡的热辣滚烫的人生。
            当然一张自拍和感慨不是什么应该被苛求指责的错误,在那不短也不长的闪现过后,镜头之外看不到的那些漫漫长路是不会被掩盖住的真正重要的未来。注定遥远、模糊、未知的旅程,是通往自由的人生的必经之路。踏上永远没人能说清讲完的影像之后的人生,是与终结者2相通的穿透了屏幕渗透到每个观者身上的终极意义所在。
            而在正片结束之后的延伸部分,曾经我以为是更加重要的,可现在看来很多的事确实已经在片里说尽。这不代表这些延伸的意义价值就被降低了,只是可能以我的角度来说,它们不断重复验证的东西到底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强化还是消解,目前是难以确定的有待验证。
            其实花絮或彩蛋的出现大概是源于喜剧片里有时口误的笑果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5楼2024-08-13 18:32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甚至优于原本的设计。至于更为大众认知被当作了固定环节的当然是成龙的那些真摔实打的血泪幕后呈现。
              可热烫的花絮严格来说又是不同于二者的,因为它的本质不是寻找正片所缺失的“爆点”的要再度挑起什么新的情绪,它更像是纯粹的回顾与记录,是必须要给观众也给自己的一个总结与交代。
              于是在琐碎日常的只言片语浮光掠影里,观者所看到的是和贩卖苦难营销痛苦截然相反的,甚至是与后面我活都不相同的一种以平淡对痛苦的消解。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反成龙”做法无疑是产生了某种超越了类型抵达了现实又拒绝了同情的首创出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
              当然这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力透纸背,没有丝毫遮掩只是几笔勾勒完的轻描淡写,似乎是为了安慰已经看到了那么苦难的观众,可这里面所包含的饱经风霜后带着温柔的坚强,才是让人不必落泪平稳接受所以更容易时常回想的能握在手里的感动。
              不过另一方面在影像的没有过多展示之外,用长到可能很多人(比如我)不会去细看的滚动的日记文字来把这段过程用也许比我活还个人化具体化的方式来展示出来,可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6楼2024-08-14 18:43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以说是最彻底的给了创作者自己一个不需要任何别人来评价的交代。
                相比于展示个人的艰难困苦,在这不多的镜头中对创作意识觉醒的描绘倒是几乎能视作是诞生了这一切的先觉态度。完全区别于此前的认真——或者说之前也不是多么不真诚,但选对了方向和点位的用力才有作用——让用心打造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内容产生了说不定超出创作初始想法的无尽意味,这就是艺术的本源本质。
                而回归到了这一点作为终点,等于是完成了由始至终周而复始的完美循环闭环。作品的结束与态度的开启,是以后不可限量的无限期待和可能。
                正片本身的内容其实到此就算完整终结了,不过既部分游离于全片之外,却在和影像并行的同时唯一具有着独立乃至超越画面意义的结尾曲,还是要特别单独谈谈。因为毫无疑问从歌名到歌词,这首歌就是把全片主题直接点透说清的最清晰的表达。
                首先歌本身的质量无论是从创作者还是在全片配乐当中来看,都是少有的能够单独拿出来重复聆听的品质之作。撇开其它音乐大多是在和影像匹配时作出过一定的调整所以才比原曲好听不说,单就词曲作者本身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7楼2024-08-15 18:44
                回复
                  #星期五记# “要学会拒绝很多“好”的东西”,这句话是上次就想好了一定要记得这次要记下的。这里面的“好”当然其实更多指的是那些自己无法负担的欲望与诱惑,渴望美好自然是人之常情,客观上的需求也不是说就是纯粹让人堕落的邪恶,只是不把握一个适当的剂量与刻度的话,比起外在的压力侵袭,自我膨胀的内爆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不过此前以为的内部危机也许现在看来是和外部冲击不分伯仲的齐头并进。也许是内部的空虚坍塌导致了外在建筑的倒塌,总之不断承认与主动选择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是下一步维持平衡保持前进的主旋律。
                  其实可能这两者从来都是一件事情,把自己认为是好的应该保持的东西不断拆除来用以拓宽接下来要走的道路,这种令人不爽的乃至绝望的拆迁行为,实际上就是把认定为“好”的东西拿来进行让渡与投资。在不知能否恢复和收回成本的情况下,其中巨大的风险会造成不安及焦虑是无法避免的必经之路。而这些如同自身器官般组件的卸下,只有在不考虑什么时候还能装回来的心态下做到相对干净利落的摘除,才能真的清理出足够暂时轻松的空间。
                  可另一方面话说回来,对重复失败的尝试进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不在乎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依然相信那微小的终于对正了点位的改变是有用的,如果不让这种希望的落空成为下坠深渊的拖累的话,那么这种对渺茫希望的笃信与践行,就势必会起到微弱但坚定的作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8楼2024-08-16 18:10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只为自己开的花 -大张伟[音乐]# 创作轨迹而言,这是一首久违了的认真的纯粹好听的作品,并且甚至它呼应的正是创作者上一次如此真诚的那首《那些都不是我》(至于那首歌到底是更好还是怎样是以后单独听过再说,此处先不讨论)。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第一句点睛之笔就是和“那些都不是我”全然相反的“那时我”。因为在这三个字唱出之时,听觉上的直观认知必然会是“那是我”。这其中对过去自我的拥抱、肯定与承认,自然是和那个镜子前的告别时刻一样让人瞬间落泪回味无穷的通透豁达。或者简直可以说正是这句词的点透了主题,才使我明晰了为何告别时刻的感动会如此厚积薄发地悠远强烈。
                    同时再回到歌者来说,就算后者是可能质量更高的音乐作品,但其中有意无意的对某些限制的否定情绪与只花的这种达到了热烫同等高度的表达大概率也是无法同日而语的。这种从热烫中引申蔓延出来的超越自己的创作态度甚至会令人觉得与其有关的创作者都会被它深深地改变,诞生出远超以往自我限制的优秀伟大作品。
                    这样的如同点燃了太阳照亮了宇宙启发了无数星辰的能量风暴,也许才是热烫最不可限量的至高价值。
                    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它是因此而无比重要不可取代的存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09楼2024-08-17 18:58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只为自己开的花 -大张伟[音乐]# 创作轨迹而言,这是一首久违了的认真的纯粹好听的作品,并且甚至它呼应的正是创作者上一次如此真诚的那首《那些都不是我》(至于那首歌到底是更好还是怎样是以后单独听过再说,此处先不讨论)。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第一句点睛之笔就是和“那些都不是我”全然相反的“那时我”。因为在这三个字唱出之时,听觉上的直观认知必然会是“那是我”。这其中对过去自我的拥抱、肯定与承认,自然是和那个镜子前的告别时刻一样让人瞬间落泪回味无穷的通透豁达。或者简直可以说正是这句词的点透了主题,才使我明晰了为何告别时刻的感动会如此厚积薄发地悠远强烈。
                      同时再回到歌者来说,就算后者是可能质量更高的音乐作品,但其中有意无意的对某些限制的否定情绪与只花的这种达到了热烫同等高度的表达大概率也是无法同日而语的。这种从热烫中引申蔓延出来的超越自己的创作态度甚至会令人觉得与其有关的创作者都会被它深深地改变,诞生出远超以往自我限制的优秀伟大作品。
                      这样的如同点燃了太阳照亮了宇宙启发了无数星辰的能量风暴,也许才是热烫最不可限量的至高价值。
                      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它是因此而无比重要不可取代的存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10楼2024-08-18 18:18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只为自己开的花 -大张伟[音乐]# 亚文化与少数群体不能明说的乃至擦边耽改化的利用,是获得巨大商业利益的关键潜规则。
                        可热烫这方面的做法却并非是有助于商业方面的增强,的确对个人隐私的猜测是绝对不应该的,何况在当时也确实出现了以此作为负面营销的事件,所以其中表达的到底是明确的指向什么,我是不打算深入详谈的。
                        而且严格来说其具象的意义于艺术层面来说是远不如模糊的泛指的,正是将它归类于和那段胖人亲密戏份一样的认知,才能让其成为纯粹的为身外者发声的伟大高尚。
                        并且二者相通的内核所指的就不仅仅是特殊的体型或取向造成的歧视,它所代表的是在一切皆可能流动改变的不确定世界上,人既是随时会脱离某些群体的事不关己也是会落入“弱势”中的“风水轮流”。所以为它人发声就等于是为别的时空、无限未来中的某个自己而战。
                        确实这只言片语间的领悟到底能激励或改善什么是很难说的,但就像影片本身就我个人而言的持续扎根心底的影响,哪怕只是那心头一震的灵魂触动,仅多一分理解更多层面的可能,这份心意就是不会被浪费的知音能懂。
                        当然离开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11楼2024-08-19 18:20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只为自己开的花 -大张伟[音乐]# 这些重要的分叉重新回到歌影共同的主题来说,在无数的“我爱我”之后,最后千言万语汇总成的那句“也要栽上一朵,
                          (其实仔细看了歌词里是没有“也”的,但是真实觉得哪怕重复,在这里有一个更口语化的“也”是会让情绪自然通顺许多的点睛之笔;而另一方面这“栽上”谐音的更通俗的“摘上”和“开上”一朵,合并于更文言的“栽上”中则是极有必要的和口语化的反差对仗以及对繁复进行的折叠了)
                          只为自己开的花”则是把一切血泪肉体的牺牲与舍弃都化作了护花春泥葬于大地一般的无尽厚重的极致温柔。
                          最终的胜利不只是对抗,更是找到了实现和平的和解方式,这才是一切丧、燃或躺平所追求的那个终极的生存、生活、生命之道。
                          而这种接受自己缺陷尤其是那些悲伤与无能的心理学落点,其实可以算是和也许是十年最佳的《头脑特工队》(当然这是一部肯定之后必须单独讨论的影史心理学第一神作,尤其是第二部的断崖式质量下降更让第一部或许成为了不可复制的永恒经典,但到底如何还是要重看过后再说)异曲同工的抵达了对个人心理剖析透彻的极限。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12楼2024-08-20 18:26
                          回复
                            #星期三记# 会这个时候开始自然是由于不想打破自己的规律,可这种为了应对被迫情况主动作出的调整,实际上就已经是必然的打破了规矩。所以纠结于这些本身就是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伪命题,要是回顾起那些被打破的现在已经做不到的事,就像要揭开所有愈合过的伤疤,任何人都会瞬间变得血肉模糊不堪入目。更不用说像我这样本就满目疮痍的状态就更禁不起如此的折腾了。
                            但明知深渊在那里人还是会看一眼然后掉下去,并且这不是我唯一的错误。
                            要一边承认自己的错误一边还能改正它,怎么看都像是不可能做到的矛盾。人要坚定的保持能够行动的状态,应该是必须要忽视一切阻力的。可认错就像挑明了眼前就是有这么一道坎,想不被磕绊是没可能的。
                            不过或者这其中真正重要的就是“磕绊”、“碰壁”个做不到的部分。错误里真正伤人的部分是来自于它导向的是无尽的无能为力的深渊,而承认它的存在和自己正身处其中的不断重复的事实,在让自己必然要承受巨大深海水压的同时,其实也是找到了一种能行走在谷底面对终极问题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是那么完美完整的毫发无损,它需要付出大量组织结构被挪动乃至摘除一般的沉痛代价,但也许和不断凝视深渊被恐惧吞噬的痛苦比起来,那些真实的撕心裂肺只要横下心不去延伸体会,其实就远不如此刻往矣自己给自己吓唬受的煎熬。真挨一刀比活在恐惧中要强得太多。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13楼2024-08-21 12:42
                            回复
                              #人影论##热辣滚烫##我只活一次# 至于再回到作品来说,一切字幕结束之后的那个终于实现了与作品无关的个人愿望,的确似乎可以算作是与热烫无关的甚至也不能算在我活里的特殊夹缝地带。
                              也许这个时刻只能看作是纯粹属于个人真正不为任何人所盛开绽放的只属于自己的花。
                              所以在那一刻的美里面线条或构图的好当然是重要的,人在经历了那么多身心的磨炼后由内到外的整体自然必然是好看的,但这一刻表达的是不同于拳台那时所需要的有其它意味的凝视,情绪和态度在此时再度以至于是更加超然的脱离了视听上的表现。
                              于是在那个背手回身的如同一代宗师亮相开马一般的动作就不只是一种前后呼应到最后还不忘的认真搞笑,它表示出的真正不在乎任何限制的随心所欲的洒脱才是超越了是否“美观”定义的关键。
                              因为在此时确实好笑幽默的“看你那个一代宗师的样儿”和“她真的在发光,很美”是并不矛盾的共存的。这就像那些疯狂爆笑和感动流泪也是可以交叉并行的一样,这最后的瞬间凝结的高度复杂的混合体,是作品是作者亦是漫长的人生,是永恒的一瞬,也是永远只能回味的一瞬间到永恒。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14楼2024-08-22 18: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