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书屋如如吧 关注:4,165贴子:286,660

回复:<道德經>八十一章 * 談玄重整。編序。解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36 章 @@
原文 : 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5楼2017-01-14 08:27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2 7 章.........................
    ......................................................****** 鍊劍妙方 ******
    要讓人懂得磨練
    先要收斂自己
    往往要讓他人擴張
    張揚彼方
    想讓對方的勢力減弱
    往往先讓他形象堅強
    誰想廢棄他的存在
    往往引他聲望亮劍
    你想重用他
    你先貼切又深層的認知他
    你得全面的認識他
    你對他深入知見
    讓他從柔弱中豎立起來
    剛強抵抗
    戰勝一切
    他就像魚,
    不能離開你的水
    他成了國家精銳的建國利器
    等待時機!
    時機未到
    是不能隨意將他亮相出手的。
    且記! 切記!


    86楼2017-01-14 08:33
    回复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08 章 @@
      原文 : 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 故無尤。


      87楼2017-01-14 08:37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28 章.........................
        ..................................................****** < 從水 >如流 ******
        <從水>如流
        天下最高德行人的表現
        就如同『水』一樣
        他, 滋養大地萬物
        懂得從善如流
        卻從不為自己著想
        他, 能安然處於大家都無法忍受的環境中
        他, 能從醜陋裡看見他隱藏的善良
        他的這種『德行』表現
        就接近了人世間的真『相』
        聖人始終能將自己堅持在『善』的境界裡
        心胸卻能包容善惡
        就像深谷裡的水一樣
        他既仁心又愛物,為人處事
        卻從善入流, 不偏不倚
        像正人君子
        說起話來
        能讓人感到深信不疑
        工作起來
        能表現出有條又有理
        處理事務來更是能有效率
        該有所作為的時候
        絕對當仁不讓的掌握時機
        由於無意不爭功名,不求個人私利
        所以無怨無尤! 無為無有
        就從來都不會感覺有所------
        失去!


        88楼2017-01-14 08:45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57 章 @ @
          原文 : 治 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泫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89楼2017-01-14 08:48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29 章.........................
            .....................................................****** 治國至要 ******
            我們要用正大光明的方法來治國
            用奇招詭異的方法用兵
            更要以不擾民來掌握天下
            我怎麼知道我該怎樣做呢?
            就因為
            天下禁令越多
            人民就會越貧困
            民間也會有許多<武器>
            用到武器, 國家就會混亂
            人們的技術越高超精細
            奇奇怪怪的現象就越來越多越張狂
            所以聖人說:
            我如果無所作為
            人民自然富裕!
            願意接受潛移默化
            如果我好靜
            人民自然端正
            如果我不干擾百姓
            人民自然會富裕
            我如果不表現貪的慾望
            人民也自然的跟著過著
            簡樸安穩的生活


            90楼2017-01-14 08:54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62 章 @ @
              原文 : 道 奧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93楼2017-01-14 08:59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0 章.........................
                .....................................................****** 獻大道 ******
                大道
                是萬事 萬物 萬人 萬理 的
                城堡
                是一心 從善之人 追尋 的
                法寶
                連惡人也都會受到 大道的
                提高
                給予百姓美妙正向的言詞
                就會得到百姓的尊重
                領導百姓行善
                表示看重人民
                不懂善行之人
                又怎能拋棄他呢?
                淳淳善誘 身體力行
                要以大道行天下為公
                天子之下
                設立大臣
                縱然百姓要送美玉 或車輛
                倒不如你把<道>先獻上
                古代人之所以重有求即得
                那可是有罪惡纏身之人
                一心妄想只要有求就能免去罪刑?
                這個問題呀!
                真值得讓大家來思考跟討論的。


                94楼2017-01-14 09:09
                收起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11 章 @ @
                  原文: 虛 中
                  三十輻 共一轂 (轂 : 唸 谷 音)
                  當其無 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 (埏埴 : 唸 言直 音)
                  當其無 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 (牖 : 唸 有 音 )
                  當其無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轂(車輪,音:古)。埏埴(水拌陶土,音:山直)。牖(窗,音:有)


                  95楼2017-01-14 09:12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1 章.........................
                    .....................................................****** <有><無>共生 ******
                    <有><無>共生
                    車輪要靠三十根直木來支撐
                    集中在中央空心的軸承上
                    才能有力的形成了運轉的車輪
                    車子從此發揮載運的功能
                    卻必須空了車身才能用。
                    正如搓揉陶土來製造器皿
                    切記要保留空間,才有盛物的可能。
                    想要開鑿門窗來蓋棟房子
                    房中也要保留適當空間
                    才有居住的作用。
                    所以
                    「有」帶來便利
                    「無」帶來功用。
                    這正是<無>爲體
                    <有>爲用
                    <有無>共生有
                    大用。


                    96楼2017-01-14 09:25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37 章 @ @
                      原文 : 無 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97楼2017-01-14 09:28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2 章.........................
                        .................................................****** 無為, 無所不為 ******
                        無為, 無所不為
                        <大道>看來就是無為的
                        其實他真的無所不為嗎?
                        原來世上一切人 事 物 理
                        樣樣都是
                        他 所為
                        君王之下
                        人人都抱著無為之心
                        連萬物都會自動的向他歸一
                        歸順之後
                        往往貪欲又會發作
                        就要用無名來鎮服
                        除絕他貪婪的慾念
                        沒有了過分慾望
                        自然得到了清靜
                        人心安定了
                        天下成一家
                        世界自然就穩定
                        滅了------亂象。


                        98楼2017-01-14 09:34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33 章 @ @
                          原文 : 盡 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99楼2017-01-14 09:37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3 章.........................
                            .................................................****** 智 者 < 壽 > ******
                            智 者<壽>
                            能認知他人的人
                            這人有智慧屬於 智者
                            能認識自己的人
                            這人有自知之明
                            當屬於明者
                            能戰勝別人的人
                            這人處世很剛強
                            應屬於有力量的強盛者
                            能戰勝自己缺點的人
                            就稱做莊敬自強
                            懂得知足的人
                            就是幸福 屬於富有的人
                            堅持力行實踐的人
                            必然志氣高昂
                            不迷失自己本性的
                            就能長長久久永恆的活著
                            這些人縱然死了
                            都不會被人遺忘
                            都可稱他們是------
                            智 者 壽。


                            100楼2017-01-14 09:42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26 章 @ @
                              原文: 輜 重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01楼2017-01-14 0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