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664贴子:6,157,064

回复:【书痴】自己的读书记录,书评+摘抄+书讯,愿意结交每一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好认真,我读书只是为了读书,好的句子会勾一下,但是没你这么认真


IP属地:贵州来自手机贴吧684楼2017-07-04 15:13
回复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书评
    《Medieval China and Foreign Civilizations》是一本非常出色的学术论文集。以至于我用一周多时间看完,不觉得累,反而感到智识上的快乐。
    书评之前先插入一段小故事,陈寅恪曾经说过“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话。1975年那一年荣新江在北大历史系读大二,听唐长孺老先生讲西域史讲敦煌学。讲台上的老师讲着讲着就唏嘘不已“中国学者曾在1950年代编写《敦煌资料》,许多敦煌卷子收藏在欧洲,他们无从看到,一些细节只能通过考证来判断。后来,日本学者池田温前往欧洲,对照敦煌原卷,挑出了300多处错误。那些年,许多中国学者读着池田温发表在《东方学报》上的文章,痛哭流涕。”那一年的荣新江也确定自己一生的学术抱负—夺回敦煌学的中心地位。而同样是在大二,荣新江写出了一篇质量非常高的关于于阗的学术论文,并被迅速翻译成法文,引介到欧洲,于是成为那一年季羡林“西域研究读书班”的最年轻的学员。至于之后他在荷兰莱顿大学(欧洲汉学中心之一)师从许理和(Erik Zürcher)遍访欧洲各国收藏的于阗、敦煌、吐鲁番卷宗。则是另外的故事。
    荣新江对中西文献、考古资料的熟悉不用多说。有关敦煌学、吐鲁番学、隋唐史、西域史、民族史、宗教史的论文写了两百多篇。而《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所收的论文则主要集中在中古时期粟特人方面。而粟特研究领域非专业人士不能。西域史的研究在前期非常注重塔里木盆地上的绿洲与中原或草原游牧民族的交涉问题。但是近年的考古发现,促进了粟特这个长期被学界搁置的问题的探讨(乌兹别克境内的粟特城邦遗址、中原地区的粟特后裔墓葬等等)。而粟特人是东方的犹太人,富有经商才能,具有高度组织性(聚落非常多)。所以在丝绸之路最发达的时期隋唐扮演了国际中转的作用。荣新江的两篇论文—《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考》与《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从外部考察粟特(昭武九姓胡)的网状分布(利用的资料是各地的考古成果)。具体路线(从疏勒开始北道据史德、龟兹、焉耆、高昌、伊州。南道于阗、且末、石城镇两道在河西走廊汇合,经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东南进入原州,入长安、洛阳。东北走灵州、并州、云州到达幽州、营州,或者从洛阳经卫、相、魏、邢、恒、定州到达幽州、营州)上述地方全有考古发现,这些资料组合成最后的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粟特人的迁徙不一定伴随商业行为,比如并州那一路,多是粟特并入漠北突厥的过程,而东南走长安则以经商为主(各地墓主的墓志铭是最好的说明)。而《北朝隋唐粟特粟特聚落的内部形态》则从内部说明粟特人的聚落形态、结构。这里可以看出西方考古学对中国的影响。荣新江运用的方法是文化人类学,西方考古学系往往和人类学系是合并的。(西方的人类考古学系研究生一般要经历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社会人类学、语言学四门课)。荣新江运用的方法也是如此。比如在《北朝隋唐粟特聚落的内部形态》中,作者分别讨论了【1】粟特首领—萨宝(萨保、萨甫)制度(也是唐朝唯一外来官职制度)的形成演变,荣新江非常重视演变,这在他的很多论文中可以看到,也可以说是他治学的风格。在这里荣新江主要运用考古资料,因为史书中没有系统的记录。这里的考古资料,我总结为三种【A】墓主墓志铭【2】账簿(本篇文章版权所有兰陵笑笑生水瓶)
    【3】敦煌地志。由于粟特人分布的非常广泛,加上考古发掘的成果可观,这方面资料非常多。比如《安万通墓志》、《康阿达墓志》,运用账簿则是由于粟特人经商的习惯,这一方面当属阿斯塔纳出土的账簿信息最多。敦煌写本似乎不必我多说,治西北史的好像没有人不用这资料的。正史中我认为对于萨宝最好的总结的就是《元和姓纂》中“姑臧凉州”安氏条。【2】粟特聚落的种族构成。【3】粟特聚落的婚姻形态(这一部分墓志铭是主要参考资料),作者在书中列了一份有唐一代粟特种姓婚姻表,非常直观。【4】粟特聚落的日常生活。【5】粟特聚落的丧葬形式。以及我认为荣新江最具有原创的部分【6】粟特聚落的祆教信仰。可以看出这篇论文运用人类学的方法之多,我想这跟作者接受西方汉学训练有关系。
    荣新江的论文往往是先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篇幅一般不长),然后具体论证自己的创见。“《历代法宝记》中的末曼尼和弥师诃”一文写的令人击节赞叹,荣新江基本论证了,吐蕃文献中摩尼教与景教的来源,而这段文化传播史背后则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境内各种宗教此消彼长(禅宗的南派逐渐上升、摩尼教、景教地位下降)以及它们与朔方军的关系。至少在我阅读范围内,作者是最先提出假说,并且证明的人。我觉得这篇文章在今后是汉藏文化交流研究家必看的文章。
    本书虽然题目宏大《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但是研究范围非常的专。主要围绕粟特人展开。有8篇论文直接关于粟特,其他各篇也都属于伊朗系统(粟特同样也是)的文明。比如《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庭》等等。所以这里的外来文明实指以伊朗语系或宗教信仰为主的文明。而没有提到罗马与印度。我想阅读这本书之前应该知道这一点为好,作者做的是专题研究,而不是讲历史故事。在深入了解粟特、波斯等伊朗文明对中国中古的影响、发掘前人忽视的材料、填补旧有学说的不足三点上作者都做到了极致。以至于外国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必须引用作者的论文,荣新江也实现他早年的抱负。我想对这方面有积累的读者,阅读这本书当收获很大。


    IP属地:辽宁686楼2017-07-06 23:19
    收起回复
      图为吐鲁番出土《武周康居士写经功德记碑》唯一录文。是罗振玉1914年在日本发现的,录文基本正确,史料价值非常高。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87楼2017-07-06 23:27
      收起回复
        大萌神。。
        你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8楼2017-07-07 07:52
        收起回复
          我好奇的是你的性别
             --天还很暗,以鬼脸示之,天空亮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9楼2017-07-07 16:17
          收起回复
            兰陵笑笑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90楼2017-07-07 16:22
            回复
              最近读的一篇文章,介绍国内有关李商隐最好的传记。其中提到四本书刘维崇《李商隐评传》、杨柳《李商隐评传》、董乃斌《李商隐传》、梁锡华《李商隐哀传》。
              刘杨属于评传,其中杨柳那本书是60年代写成的,80年代才出版。属于我国研究李商隐的开路之作。刘著的写法把李商隐一生方方面面的写出来,然后进行评论,属于横切面写法。董与梁写的传记摒弃评传的考证欲分析。属于个人化的李商隐传记,而且梁那本书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接近历史小说。我的评价是前两本可以互补,但是更推崇刘的那本,因为刘是在杨的基础上写的,深入了。后两本可以互补,当作文学性传记来看。这要看你喜欢学术方面的考证欲分析,还是喜欢文学色彩更浓的传记。


              IP属地:辽宁691楼2017-07-12 22:28
              回复
                更新了,好阔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92楼2017-07-13 07:20
                收起回复
                  真羡慕,有文化就是好


                  693楼2017-07-13 16:03
                  收起回复
                    大将军出征,欲择先锋,乃张榜通衢,约期于校场角胜负,大力者任之。
                      及期,少长咸集,豪俊毕至,皆欲一试身手。
                      锣鸣三声,传大将军令:“有大力者,必有大言。今日较言不较力。”众皆惶惑,不知其意。
                      俄倾,有少年登场,曰:“吾能舞百斤刀,开百石弓。”大将军微颔其首。少年颇得意,垂手站一旁。
                      又少倾,有武夫上前,拱手曰:“吾力能扛鼎。”睨少年,有不屑意。大将军赞曰:“勇哉!”
                      忽有壮士出场,扬声曰:“扛鼎何奇,吾能拔树。”言毕,以双手抱树,作拔状。大将军亟止之,曰:“较言不较力。”
                      于是,一绯袍者上前,朗声道:“吾力能拔山。”复作楚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歌未毕,一泼皮跃前止之,曰:“拔山,雕虫技耳。吾头顶苍穹,足登八极,肩担日月,手提五岳。捉长江之尾,泻其水于东海;按昆仑之颠,伏其首于大泽。六合之中,唯我力大。”言毕,面不改色,从容而退,且作歌曰:“盘古老儿信手揉,揉出日月两个球。我看两球都不圆,将来抛掷东海边。莲呀莲花落……”
                      大将军咋舌曰:“真神人也!”急命追回,拜将登坛,执先锋印。全场哗然。
                      大将军曰:“大言炎炎,谁能御之!小言詹詹,何足道之。彼有大言,必有大力。”
                      或谓:“大言而无实,虚名不适于用。”
                      大将军怒曰:“我亦大言者也。”
                      众皆缄口。
                      征,败绩,而大将军以大胜上闻。上褒赏有加,先锋官亦加官晋爵矣。
                      史官赞曰:“言不在实,唯求其大。上行下效,粲舌生华。虚花难久,终必遭杀。”
                      未几,史官之言竟成谶语。


                    IP属地:辽宁694楼2017-07-15 22:47
                    收起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95楼2017-07-16 12:19
                      收起回复
                        怕怕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96楼2017-07-16 15:57
                        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7楼2017-07-16 16:27
                          回复
                            逛楼顶贴


                            来自iPhone客户端698楼2017-07-16 18:18
                            收起回复
                              2017年7月17日
                              开始阅读理查德.格里格与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
                              我注意到这一版格里格的名字放在津巴多的前面作为第一著者。格里格的专长是认知心理学,津巴多的专长是社会心理学。可以说这本书新增的内容跟认知心理学有关系,而认知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本身可以互补。认知心理学的基础认知神经科学属于21世纪前言学科,社会心理学在方法上属于上一个世纪的产物。我想这本书理论视角看中未来不会有错。以下将要整理一些笔记,辅助阅读。欢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或者专家切磋讨论。
                              【关于心理学历史上的两大根基】一个是【1】结构主义。一个是【2】机能主义。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精神过程的科学。现代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威廉.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室。我简称为实验室科学,冯特这一支在20世纪在美国发扬光大,理论先驱者就是铁钦纳。结构主义则导源于铁钦纳。简单说就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本身的。结构主义的前提是【认为人类的所有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我以后会说这种假设的弱点。结构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魏特墨开创,关注把许多体验作为完型(格式塔)有组织的整体,被精神所理解的方式,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整体的总和。这是对铁钦纳理论的深化。格式塔心理学在20世纪将对知觉研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版权所有兰陵笑笑生水瓶)
                              机能主义与结构主义相反,如果说结构主义研究行为本身,机能主义则要研究行为的目的。威廉.詹姆斯与约翰.杜威开创并发展可机能主义。杜威更是将机能主义运用到美国教育改革上。
                              当代心理学观点,我总结为7点,它们或多或少来自于上述两大传统,或者各取所需。这7中观点分别是
                              【A】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B】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比如弗洛伊德的本能、生物驱力理论。
                              【C】行为主义观点:研究特定环境的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D】人本主义观点:是对于【B】【C】的思考产生的理论,既不认同弗洛伊德式的人受本能的驱使,也不是有行为主义者的环境因素控制。人天生拥有良好的选择能力是该理论的特色。
                              【E】认知的观点:认为人们行动是因为他们思考,而人们思考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已经被精细地构造好去这样做。
                              【F】进化论观点:选择把当代心理学与生命科学中的一个中心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心理学中的进化观点认为心理能力与身体能力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已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
                              【G】文化观点:在跨文化中研究行为的原因与结果。


                              IP属地:辽宁699楼2017-07-17 23: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