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657贴子:6,156,965

回复:【书痴】自己的读书记录,书评+摘抄+书讯,愿意结交每一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8楼2016-12-24 19:31
收起回复
    米娜桑圣诞快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39楼2016-12-25 00:14
    回复
      2016年12月26日继续阅读《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
      “无声的良师”这一章主要记叙了剑桥各学院图书馆的历史,比较有意思。
      总体来看剑桥存储书籍经历了欧洲大学相似的历程,从小书箱演变到小型学院图书馆,再到莱恩图书馆、雄鸡图书馆,再到20世纪的地标型图书馆,漫漫旅途中剑桥大学网罗了许多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书籍,珍藏在优雅的建筑中。
      就像宗教激励人们建造美丽的教堂,书籍也成为人类建筑梦想的动力。15世纪古登堡的印刷术,无疑使之前藏书量很小,书籍很珍贵稀有的剑桥大学改变藏书的形式,于是在西方印刷术出现之前48年,剑桥第一座图书馆开始修建。书籍的大量出现,伴随着大量图书馆的出现。
      柯瑞思把剑桥大学120多座图书馆按照功能分成了两种类型【1】地标型【2】藏书型。前者的经典例子,莫过于三一学院的莱恩图书馆、林肯主教命人在1623年修建的圣约翰学院的旧图书馆、当然也少不了吉尔伯特.斯高设计的大学图书馆。后者的典型例子有莫德林学院的皮普斯图书馆和以菲茨威廉子爵命名的博物馆。
      莱恩图书馆是剑桥第一座地标型图书馆,设计者对光线格外重视,图书馆内部通透亮堂,室内沿墙摆满了书籍,馆楼下方是柱廊,柱廊的一侧就是著名的纳维尔庭院。馆内的光线犹如教堂般充溢,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在读书时充满了神圣感,在这里书籍是神圣的,知识让人崇敬。
      皮普斯图书馆是剑桥另一种类型——藏书型图书馆的典范,塞缪尔·皮普斯是英国著名的藏书家,至今的书痴书迷无人不去搜集他的《皮普斯日记》(汉芙心心念念的日记),皮普斯早年上了伦敦的圣保罗学校,学校与圣保罗大教堂和英国出版业的心脏地带相邻,而且校长塞缪尔·克罗勒霍姆本身就是藏书家,这些促成了皮普斯一生嗜书如命,知道进入剑桥莫德林学院,也是如此。现在图书馆的馆藏基本全部来自皮普斯,就连他的橡木书架也捐献给了母校。皮普斯的时代是英国共和时期风雷激荡的时代,从他的日记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与文学的渊源也使英国文学界瞩目这座图书馆。就像莫德林学院朴实的学风一样,走进这里的人只要潜心研究,才是对皮普斯300年前的美意最大的敬意。
      剑桥当然还有很多图书馆,有很多故事,我相信喜欢图书馆,喜欢藏书的每一个人,看着柯瑞思笔下的活生生文化标本,都会感叹,思考,然后潜心的阅读,仿佛自己也要去窥探世间承载累积的智慧。


      IP属地:辽宁341楼2016-12-26 22:14
      收起回复
        元旦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3楼2017-01-01 01:21
        收起回复
          新年快乐! 最近很懒,没能来你这里看书,见谅。


          IP属地:广西344楼2017-01-01 11:12
          收起回复
            才看到这个帖子,跟楼主看书范围交叉不是很多,来打开新世界


            来自iPhone客户端345楼2017-01-01 11:20
            收起回复
              2017年1月1日
              今年看的第一本书—钟芳玲的《四季访书》。这本书是钟的第四本书,前三本估计在这个吧经常混的人都看。而四季对于作者自己来说又意义重大,吉辛的《四季随笔》是她年少时的枕边书,济慈的十四行诗《人生四季》也照应了书中的内容,四季让人想起温暖的事物与过往,与这本几十年访书旅程的小小总结也若合符契。当然我们读钟芳玲的书,看重的是她丰富的经历与故事,这里包含的故事性更吸引读者,毕竟她的文笔中规中矩,如果放在随笔作家之列,算不上上乘之作。但是历经西方藏书知识洗礼,用她自己的话说能选择古登堡放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天性亲近阅读,这种人写出的书也不会差。自己很早读过她的那三本书,多少了解作者。如果说这第四本书有什么不同,首先作者无疑眼界放的更宽了,以前她只专注古旧书店,顶多谈谈拍卖展之类的掌故,有趣是有趣,但是免不了单调之嫌。这次的访书,钟芳玲打破唯书店主义,开篇的四张讲的是文人住宅(济慈之屋、杰克伦敦美丽牧场、尤金奥尼尔大道别墅、斯坦贝克之乡)将人物、书、景物有机串联到一起。让人感觉钟芳玲的笔力确实越来越老道了,没有写到书的地方仿佛也生出书来。接下来的四章,作者也挑选了自己之前没有写到的书店介绍。这样《四季访书》避免了文章内容重复这种随笔集经常出现的问题。最后书中的插图确实做得美,老照片、初版本书、肖像画、藏书票、与作家有关的周边都提到了,这些珍贵的照片对于阅读的帮助可以说是倍增。如果不是如此热爱书的人,不论春夏秋冬都处于访书状态的钟芳玲精心设计的这本书,给读书人一种踏实感。无论四季如何流转,阅读都将生生不息到永远。
              新的一年,我来了。借用伦敦的话
              我宁愿化为灰烬,也不愿仅是尘土;
              我宁愿我的火花,像是灿烂的焰火般燃尽,也不愿被干腐的木材给熄灭;
              我宁愿是一颗超级流星,每个原子都是华丽的光芒,而非一颗沉寂不变的恒星。
              人类当有的作为应该是去生活,而非仅仅是生存,
              我将不会为了延长生命而浪费岁月,
              我将善用我的时间。


              IP属地:辽宁346楼2017-01-01 22:56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47楼2017-01-01 23:47
                收起回复
                  你这文笔可以写小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8楼2017-01-02 12:53
                  收起回复
                    上一些书中插图,有人喜欢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49楼2017-01-02 14:30
                    收起回复
                      谁能教我怎么玩贴吧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0楼2017-01-02 19:01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51楼2017-01-03 00:42
                        收起回复
                          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2楼2017-01-03 12:52
                          收起回复
                            看楼主这是比较喜欢现代的书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3楼2017-01-03 18:13
                            收起回复
                              天呐,我前面读,后面忘,怎么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4楼2017-01-03 21: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