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来聊聊猫神吧。
《礼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猫乘》引《文苑英华》:牛僧孺谴猫云,亦祈氏季春迎猫。
《礼记正义》: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猫神的祭祀早而有之,在周时就已经有了记载。那么,是什么促使人们祭祀猫神?是田鼠。
由于田鼠对于农业的危害,导致了猫神的祭祀一路走红。
《旧唐书•礼仪志》:祭五方之猫、於菟,各用少牢一。
可是,祭祀兽类终究难归正道。为了解释先民如此祭祀,大家就给猫神安排了一个合理的身世,让其合情合理的做为从属神并入祭祀里面。
《猫乘》:然则,猫虎所主者何神,曰当属田祖。
《礼记正义》:“**”者,即下文云猫虎之属,言**者,猫虎之外,但有助田除害者,皆悉包之。下特云猫虎,举其除害甚者。
因为猫对于农业有帮助,所以君子要报答其恩,即祭祀了猫。并且把猫神配给田祖,做为他的从属神存在。
但是猫神就甘心于这个位置吗?做为神话的延展,在仙话中,猫的身影依旧隐约可见——那是猫独立性的体现。
《续夷坚记》:天坛中岩有仙猫洞。世传燕真人丹成,鸡犬亦升仙,而猫独不去,在洞已数百年。游人至洞前呼“仙哥”,间有应者。王屋令临漳薛鼎臣呼之而应,亲为予言。己亥夏四月,予自阳台宫将之上方。过洞前,命儿子叔仪呼之。随呼而应,声殊清远也。因作诗云:“仙猫声在洞中闻,凭仗儿童一问君。同向燕家舐丹灶,不随鸡犬上青云。”
纵使被给予了从属神的地位,但是在延展的仙话中,猫的独立性依旧在活跃着,不曾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