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吧 关注:404,432贴子:1,765,101

回复:运动与营养十万个为什么【每日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enaturation不会影响蛋白价值,这谁写的?高温会使蛋白质高级结构被严重破坏,而且当蛋白质失去原有活性,其营养价值就会降低。人体中的酶,最佳工作温度为35-37度,超过此温度,酶本身就会变性或分解,从而变得一点用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长时间发烧会导致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568楼2015-06-23 01:42
收起回复
    这个帖子我会每天更新一到两个内容。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跟帖留言。
    1,蛋白粉能用沸水冲吗?
    可以。说蛋白粉不能用沸水冲,实际上是个误区。开水冲蛋白粉,只会令其结块,影响口感,但不会影响蛋白粉的营养价值。
    说蛋白质不能用开水冲的人,常提到所谓“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个词的准确含义,误以为蛋白质变性就是失去了营养价值。蛋白质变性,实际上是指蛋白质分子空间形状结构的改变,而失去了原有的生物活性。比如酶的活性,激素的活性,或免疫蛋白活性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多数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很多生物具有毒性。但加热会使其变性,失去毒性。但蛇毒蛋白,仍然是蛋白质。
    使蛋白质变性的东西不仅是热,还有紫外线、酸、碱、乙醇、重金属盐这类东西。比如汞这种重金属,人误食后的急救方法之一是喝牛奶或生鸡蛋,就是让汞作用于食物蛋白,使其变性,而不是作用于消化道蛋白质。
    有些人爱生吃鸡蛋,觉得很有营养,这也是一种类似的误区。煮熟鸡蛋,使其蛋白质变性,实际上更有利于消化。因为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分解的第一步。吃之前不变性,蛋白质到了胃里,胃酸和蛋白酶也会使其变性,把蛋白质的结构打开,分解成多肽。
    生鸡蛋里面还有3种不利于营养吸收的蛋白质,一种是结合生物素的蛋白质,一种是结合铁的蛋白质,还有一种阻碍蛋白质消化的蛋白质。煮熟鸡蛋时,这3种蛋白质也发生变性而失效,进而有利于我们吸收食物中的生物素、铁和蛋白质。
    有些人说蛋白粉不能跟酸性食物一起吃,恐怕也是因为听说酸能使蛋白质变性。但同样的道理,酸能使蛋白质变性,但并不改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完全可以和酸性食品一起吃。[图片]


    IP属地:江苏569楼2015-06-23 02:22
    回复
      156,停训后我们的运动能力上有什么变化?
      停训后身体运动能力的变化,我从这几个方面来大致说一下: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肌肉耐力、柔韧性。
      停训后,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肯定要有所下降,但下降的程度,似乎跟训练水平有关。训练水平越高的人,停训后肌肉力量下降越明显。而训练水平一般的人,停训后力量下降也不太明显。举重运动员在停训后几周,力量就会明显下降。但以前不参加系统力量训练的人,通过力量训练增长的肌肉力量,一般可以维持的更久。
      有研究报告,9个月的力量训练后,年轻组肌肉力量平均增加34%,老年组平均增加28%。停训12周后,两组人的肌肉力量都没有明显流失。停训31周后,年轻组肌肉力量流失仅8%,老年组为13%。
      力量型训练,比如举重,比起不突出力量的体育项目,比如游泳,停训后力量下降更快。但研究还发现,比起肌肉力量,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停训后肌肉爆发力下降都比较明显。
      肌肉耐力方面,停训后肌肉耐力下降较快,一般停训两周肌肉耐力就会出现下降。这种下降可能跟心肺功能的降低有关。还有研究发现,停训后肌肉耐力的下降,跟肌肉内有氧氧化酶的大量减少有关,这会降低肌肉的最大摄氧能力。
      但数周停训对肌肉内糖酵解酶活性影响不大。也就是说,耐力运动者停训后,肌肉耐力会很快下降,但肌肉的速度耐力下降较慢。
      柔韧性方面,停训后人的柔韧性下降也较快。


      570楼2015-06-25 11:55
      回复
        你好!我是前段时间那个教练!我现在有个会员!低血糖加脂肪肝!我该注意什麼?


        来自iPhone客户端571楼2015-06-26 16:17
        收起回复
          157,肌肉收缩究竟是个怎样的过程?(上)
          简单说说肌肉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拿一块肌肉为例,先看看肌肉的组成。一块肌肉是一条条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就是肌肉细胞,每一条肌纤维,就是一个完整的肌肉细胞。我们可能觉得细胞都很小,其实不是这样。人体的细胞大小差异很大,小的细胞比如红细胞,非常非常小,肉眼完全不可见。但也有大的细胞,比如贯穿整条腿的一个神经细胞,能有1米多长。
          肌肉细胞,也就是肌纤维,大小差异也很大,有些肌纤维很短,但有些能长达十几厘米。肌肉细胞的特点是多核,细胞核不止1个,多的可以有几千个。
          很多肌纤维扎成一捆,外面包裹一层结缔组织膜,就变成了一束肌纤维,叫“肌束”。肌束很大,肉眼可以看见。里的肌纤维,数量也不等。很多条肌束再扎成一捆,就组成了一块肌肉。
          肌纤维,也就是肌肉细胞,是怎么组成的?肌纤维再往下分,也是有很多条更细的纤维组成,这些纤维叫“肌原纤维”。肌纤维里面,几乎80%都是肌原纤维。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就来自于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纵贯肌纤维全长,我们可以把它想象的跟竹子差不多,由许多“节”组成。这些“节”叫“肌小节”。一个一个肌小节串联在一起,组成了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能收缩,其实是因为肌小节能收缩。肌小节,也就是肌肉收缩功能的最小单位。一条肌原纤维的所有肌小节收缩,就引起了肌原纤维的收缩,进而引起肌纤维收缩,肌肉因此而收缩。


          572楼2015-06-26 18:27
          回复
            楼主,我已经锻炼一年半了,现在想吃粉,推荐蛋白质还是增肌粉。而且我现在都不怎么敢吃,跟运动量不成正比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4楼2015-06-29 11:32
            收起回复
              早餐要摄入高蛋白和碳水还需要什么。 我这边的健身房现在二十四小时开的,我打算早上去力量训练,我是打算吃一些纯麦片 然后和碳水和蛋白粉 行不?


              IP属地:广东575楼2015-06-30 22:16
              收起回复
                体重非常轻用蛋白粉还是增肌粉,什么牌子的适合,什么途径购买安全一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6楼2015-07-01 09:05
                收起回复
                  ☆---有一种境界,叫做海阔天空。
                  有一种执着,叫做再见理想。有一种信仰永不死,叫做Beyon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7楼2015-07-01 10:05
                  回复
                    四周弥漫着发霉的空气。十五字水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8楼2015-07-01 10:50
                    回复
                      四周弥漫着发霉的空气。十五字水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9楼2015-07-01 10:51
                      回复
                        160,怎么区分各种科学研究的可信度?(上)
                        我们看书也好,看产品广告也好,经常看到一些科学实验,或所谓的科学实验。老百姓都很单纯,特别把实验当回事,认为有实验,就特正规,很有说服力。实际上,实验也分三六九等,怎么区分实验的可信度,我下面具体说一下。
                        这里要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叫“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医学证据具有不同的论证强度,也就是说,医学证据具有不同的可信等级。
                        一般来说,循证医学,或循证营养学,把研究资料的可信度,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1、系统评述或荟萃分析;2、随机对照研究;3、队列研究;4、病例-对照研究;5、病例系列研究;6、病例报告;7、专家个人想法、观点、评论;8、动物实验;9、体外实验(Blumberg-Kason,2006)
                        我下面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研究。
                        1,系统评述或荟萃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文献进行检索,综合很多研究资料,之后严格的评价,得出结论。简单讲,就是找一大堆研究文献,综合一下各方的研究结果,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系统评述和荟萃分析,都有一套严格的分析方法,这里我不细讲。总的来说,因为综合了众多研究的结论,所以这类研究具有较高的论证强度,可信度最高。当然,这类分析也有局限,比如筛选研究文献的时候,如果恰巧选取的都是研究结论类似的资料,那得出的结论可能就带有偏向性。


                        581楼2015-07-03 12:53
                        回复
                          161,怎么区分各种科学研究的可信度?(下)
                          2,随机对照试验。就是所谓RCT实验,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有对照组的随机化分组盲实验。大多数生物医学领域对防治手段或药品的效果进行的实验,都是随机对照实验。这种实验需要满足3个条件:设置对照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盲法实验。
                          当然,实验设计和样本人数也很重要。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质量高低。总的来说,一个实验设计较好的特别是双盲设计的,大样本的RCT实验,公认可信度还是很高的,仅次于系统评述或荟萃分析。
                          3,队列研究。也叫前瞻性研究或随访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营养学领域,队列研究是观察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反应,获得一个相关性的结论。比如某地区居民饱和脂肪消费量高,和心脏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就属于队列研究。
                          4,病例-对照研究。也叫回顾性研究。先选择一组病例,再选择一组不患该病的对象,比较两组人群在疾病发病之前的营养摄入情况。病例研究和病例报告,于此方法有类似的地方。
                          5,专家的观点和评论。这在医学研究领域其实可信度就很有限了,专家的水平和说话的倾向性,直接决定观点的可信度。所以这类证据公认论证强度都很低。但老百姓很喜欢信这类东西,前阵子贴吧里有个朋友,非要用北京某医院某主任的话,来否定公认的医学常识,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把论证强度很低的证据,拿来推翻众多论证强度更高的证据。
                          中国文化缺乏科学理性传统,是一种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伦常文化。所以中国人看来,信任的人嘴里所说出来的话,往往比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更有说服力,这点特别不好。我们要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必须具备客观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6,基础性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这类证据论证强度最低,一般都是在没有人体试验的情况下,用动物实验或体外试验辅助描述研究课题的倾向性。但因为这类实验最好做,容易控制,成本也低,所以这类实验的数量还最多。
                          很多营养补充剂厂家,做广告特别爱用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不明就理的老百姓,还以为有个老鼠或猴子的成功实验,结论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其实只有这类基础性研究还差的远。人体试验后来推翻了动物实验或体外试验结论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582楼2015-07-03 12:54
                          回复
                            其实就是两字,坚持,有几个能做到,能做到的都成牛掰的人了


                            来自手机贴吧583楼2015-07-03 20:36
                            回复
                              又来涨知识了,支持楼主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4楼2015-07-04 1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