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耀中华吧 关注:172贴子:14,265

回复:【文物鉴赏及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翡翠东坡夜游赤壁插屏。插屏这种装饰物也是明清特别常见的器物。这件翡翠利用自身的颜色纹理,用金丝雕琢出东坡夜游赤壁的图画来,实在巧妙,巧夺天工,这也是这件插屏价值不菲的原因,翡翠的价值本身没那么高,但是人文的理念放进去就不一样了。


48楼2014-10-12 08:44
收起回复
    说到这插屏想起了偶家的一个东西,估计就是来源这个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4-10-12 08:50
    回复
      2025-05-11 00:35:11
      广告

      佛手型玉花插。清代。这种佛手装饰看上去有很多手,手又是指,指通子,意思是多子多福的寓意。


      51楼2014-10-12 08:52
      回复

        金蝉玉叶。这是南博的镇馆之宝之一,这是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个翡翠大白菜齐名的玉器,不过我一直没见过她的真身,这也是很遗憾的事情。。。


        52楼2014-10-12 08:53
        回复

          绾发玉冠,宋代。


          53楼2014-10-12 08:53
          回复

            连珠形玉镯

            龙形玉璜,西汉中期。玉璜也是礼器之一,专门用来祭祀的。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

            玉饰,良渚文化早期

            玉人,东汉时期。卧槽,简直无法直视啊→ →


            54楼2014-10-12 08:55
            回复

              子冈款玉簪。

              龙形玉佩,西汉后期。


              55楼2014-10-12 08:55
              回复

                玉四足式炉,清代。


                56楼2014-10-12 08:56
                回复
                  2025-05-11 00:29:11
                  广告

                  北宋钧窑月白釉紫斑碗,故宫博物院藏。用个瓷器收尾,不要介意→ →发图都要发三次才能传上来,太桑心了。。。


                  57楼2014-10-12 08:56
                  回复
                    @长孙舒夜 以上内容来自长孙姑凉 感谢原帖作者分享


                    58楼2014-10-12 08:57
                    回复
                      【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不可出国展出的国宝 】

                      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59楼2014-10-12 08:58
                      回复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陶鹰鼎是仰韶文化陶器,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60楼2014-10-12 08:59
                        回复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时代。食器,口径10.6×9.2、高5.7、底径7.6×7.2厘米。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生漆。朱漆碗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61楼2014-10-12 08:59
                          回复

                            利 簋
                            西周早期。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 ,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 , 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 武成》、《淮南子  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62楼2014-10-12 09:00
                            回复
                              2025-05-11 00:23:11
                              广告

                              亦称: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有“青铜之冠”之称。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63楼2014-10-12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