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称“跳索”、明称“白索”、清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 南宋以来,每逢佳节都跳绳,称为“ 跳白索”,原属于庭院游戏类,后发展成民间竞技运动。跳绳是一种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游戏。清人潘荣陆《帝京岁时纪胜》记录清代 北京 元宵节民间娱乐活动时,称跳绳为“跳白索”。《松风阁诗抄》有诗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中国陕西是跳绳的故乡,多次掀起跳绳热。
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为健身运动,而且对女性尤为适宜。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