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44贴子:39,750

回复:孟子全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释】  ①丘民:众民。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64楼2014-06-16 12:48
回复
      (十五)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的师表,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听说过伯夷的道德风范的,贪婪的人会变廉洁,懦弱的人会有立志的决心;听说过柳下惠的道德风范的,刻薄的人变得厚道,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广。百代之前(奋发有为),百代之后,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没有不振作奋发的。不是圣人能像这样吗?(百代以后的影响尚且这样,)更何况当时亲身受过他们熏陶的人呢?”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65楼2014-06-17 11:11
    回复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的师表,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听说过伯夷的道德风范的,贪婪的人会变廉洁,懦弱的人会有立志的决心;听说过柳下惠的道德风范的,刻薄的人变得厚道,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广。百代之前(奋发有为),百代之后,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没有不振作奋发的。不是圣人能像这样吗?(百代以后的影响尚且这样,)更何况当时亲身受过他们熏陶的人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66楼2014-06-17 11:12
      回复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的师表,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听说过伯夷的道德风范的,贪婪的人会变廉洁,懦弱的人会有立志的决心;听说过柳下惠的道德风范的,刻薄的人变得厚道,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广。百代之前(奋发有为),百代之后,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没有不振作奋发的。不是圣人能像这样吗?(百代以后的影响尚且这样,)更何况当时亲身受过他们熏陶的人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67楼2014-06-17 11:13
        回复
            (十六)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说:“所谓仁,意思就是人。人和仁结合起来,就是所说的道。”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68楼2014-06-17 11:13
          回复
              (十七)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孟子说:“孔子离开鲁国时,说道:”我要慢慢地走啊,这是离开祖国的态度。‘离开齐国时,将淘好了的米捞起来就走,这是离开别的国家时的态度。“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69楼2014-06-17 11:15
            回复
              (十八)孟子曰:”君子之■于陈蔡之间①,无上下之交也。“孟子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围困,是由于跟这两国的君臣没有交往的缘故。“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0楼2014-06-17 11:16
              回复
                【注释】  ①君子之■于陈蔡之间:君子,指孔子。■,同“厄”,穷困,灾难。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哀公四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而陈、蔡两国大夫担心孔子被楚任用后对他们不利,于是派徒役包围孔子,致使孔子和他的弟子断粮多日,饿得爬不起来。“■于陈蔡之间”即指此事。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1楼2014-06-17 11:17
                回复
                    (十九)貉稽曰①:“稽大不理于口。”  貉稽说:“我貉稽被人家说了很多坏话。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②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③文王也。“孟子说:没关系的。士人总会受到七嘴八舌非议的。《诗经》上说:“忧心忡忡排遣不了,小人对我又恨又恼。’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又说:)”不消除别人的怨恨,也不丧失自己的名声。‘说的就是文王。“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2楼2014-06-18 13:15
                  回复
                    【注释】  ①貉稽:人名,生世不详。②以上两句出自《诗经。邶风。柏舟》。③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大雅。绵》。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3楼2014-06-18 13:16
                    回复
                        (二十)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说:“贤人用自己清楚明白的道理使别人也清楚明白,现在的人却要用连他自己都糊里糊涂的道理去使人清楚明白。”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4楼2014-06-18 13:17
                      回复
                          (二十一)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的小路,一段时间内经常去走才能成为路;只要一个时候不走,茅草就会堵塞住它。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5楼2014-06-18 13:18
                        回复
                            (二十二)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  高子说:“禹的音乐胜过文王的音乐。  孟子曰:“何以言之?”  孟子问:“凭什么这么说?”  曰:“以追蠡①。”  高子说:“因为(禹传下来的钟上的)钟钮都快断了。(可见人们喜欢演奏它。)”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孟子说:“这哪足以说明问题呢?城门下的车迹很深,是一二匹马的力量造成的吗?(那是年深月久车马过得多了造成的。禹传下的钟钮快要断了,也正是年代久远的缘故。)”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6楼2014-06-18 13:21
                          回复
                            【注释】  ①追(duī)蠡:追,钟钮;蠡,要断的样子。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7楼2014-06-18 13:22
                            回复
                              (二十三)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齐国饥荒。陈臻说:国都里的人都认为老师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粮仓(救济百姓),恐怕不会再这么做了吧?”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说:“这样就成冯妇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虎,后来行善不打虎了,士人都效法他。(有一次)野外有许多人在追逐一只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没有人敢靠近它。(人们)远远看见了冯妇,便跑上去迎接他。冯妇便捋起袖子下车(去打虎)。大家都喜欢他,可是那些称为士的人却讥笑他。”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8楼2014-06-19 1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