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44贴子:39,750

回复:孟子全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十九)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①,犹为弃井也。”  孟子说:“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16楼2014-06-09 12:12
回复
    【注释】  ①轫(rèn):同“仞”。古代七尺(或说八尺)为一仞。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17楼2014-06-09 12:13
    回复
        (三十)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说:“尧、舜是本性具备仁义,汤王、武王是亲身实践仁义,五霸是假借仁义。假借久了而不归还,哪能知道他们本来是没有仁义的呢?”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18楼2014-06-10 19:37
      回复
          (三十一)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不遵循仁义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非常高兴;太甲变好了,又让他回来(作君主),百姓非常高兴。‘贤人作为臣,君主不好,本来就可以将他放逐的吗?“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孟子说:“有伊尹那样的意图,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意图,那就是篡位了。”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19楼2014-06-10 19:41
        回复
          (三十二)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公孙丑说:“《诗经》上说:”不白吃饭啊。‘君子不耕种,却也吃饭,是什么道理呢?“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孟子说:“君子住在这个国家,这一国的君主任用他,便能得到安定、富足、尊贵、荣耀;他的弟子跟随他,便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尽心,讲求诚信。‘不白吃饭啊’,哪样比这功劳更大?”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0楼2014-06-10 19:46
          回复
            【注释】  ①此句出自《诗经。魏风。伐檀》。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1楼2014-06-10 19:47
            回复
                (三十三)王子垫问曰①:“士何事?”  王子垫问道:“士该做什么事?”  孟子曰:“尚志。”  孟子说:“使自己志向高尚。”  曰:“何谓尚志?”  王子垫问:“什么叫使自己志向高尚?”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说:“遵行仁义罢了。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的,不该是自己的东西而取来,是不义的。该住的地方在哪里?仁就是;该行的路在哪里?义就是。能居住在仁上,行走在义上,(那就连)君子该做的事都齐全了。”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2楼2014-06-10 19:52
              回复
                【注释】  ①王子垫:齐王之子,名垫。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3楼2014-06-10 19:53
                回复
                    (三十四)孟子曰:“仲子①,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孟子说:“陈仲子,(如果)不合道理地把齐国送给他,他不会接受,人人都相信这一点,(不过)这只是拒绝一筐饭、一碗汤那样的小义罢了。人的罪过没有比不讲亲属君臣尊卑关系更大的了。因为他有小义就相信他有大义,怎么可以呢?”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4楼2014-06-11 13:17
                  回复
                    【注释】  ①仲子:即陈仲子,见本书《滕文公下》第十章注。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5楼2014-06-11 13:19
                    回复
                        (三十五)桃应问曰①:“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桃应问道:“舜是天子,皋陶是法官,(如果)瞽瞍杀了人,那该怎么办?”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孟子说:“把他捉起来罢了。”  “然则舜不禁与?”  (桃应问:)“那么,舜不阻止吗?”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孟子说:“舜哪能去阻止呢?(皋陶的权力)是有所承受的。”“然则舜如之何?”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广西■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②,乐而忘天下。”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看得如同丢弃破草鞋一样。(因此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海边住下来,一辈子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了天下。”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6楼2014-06-11 13:25
                      回复
                        【注释】  ①桃应:孟子弟子。②(xīn)然:高兴的样子。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7楼2014-06-11 13:26
                        回复
                            (三十六)孟子自范之齐①,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从范邑到齐国去,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很感慨地说:“居住环境改变人的气质,奉养改变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真是关系大极了!他和别人不都一样是做儿子的吗?”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说:“王子的住房、车马、衣服多半跟别人的相同,而王子却是那样(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居住的环境使他变得这样的;何况居住在(‘仁’这个)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中的人呢?(有一次)鲁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垤泽城门下吆喝,守门人议论说:”这个人不是我们的君主,为什么他的声音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所居住的环境相似罢了。“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8楼2014-06-11 13:31
                          回复
                            【注释】  ①范: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省范县东南。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29楼2014-06-11 13:32
                            回复
                                (三十七)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说:“只给吃而不爱抚,那就像对待猪一样;爱抚而不恭敬,那就像畜养牲口一样。恭敬之心是礼物送上之前就该具有的。只有恭敬的形式,却没有诚心实意,君子就不能徒然地受它的约束。”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30楼2014-06-11 1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