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吧 关注:638贴子:29,011

回复:【小说】废立之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凌枯坐半晌,起身取出长子王广的密札。这密札除了告知太尉蒋济忧死的消息,还有许多机密之言。说:太尉蒋济前曾奉司马懿之命,亲笔作书劝曹爽归降,并立誓保留他们的爵位俸禄,唯免官而已。

可是,归降后的曹爽不但没有保住爵位,连整个宗族都被灭绝了


17楼2007-03-02 20:42
回复
    蒋济觉得司马懿食言,使他成了这场大屠杀凶险的帮凶。蒋济是个厚道人,感到无颜见老友曹真于地下。曹爽兄弟等虽然奢靡误国,但何至于三族尽灭,断根绝祀呢?至于谋反之罪,仅凭张当严刑拷打下的一纸供状,更是子虚乌有的欲加之罪


    18楼2007-03-02 20:43
    回复
      蒋济觉得太傅司马懿父子也忒狠毒了,名为社稷,实则为扫清障碍,自立门户。如今,执掌国柄的只有司马一族而已。蒋济为此忧患成疾。

      王广前去探病,蒋济摒退左右,抓住王广的手唏嘘不已,叹道:

      “我与司马仲达同朝为官,已历三世,原以为交厚谊深,引为知己,如今方知乃心不可测度也!我曾当他的面盛赞过你们父子文韬武略,一时无两,堪为国之柱石,如今想来,此言也足以灭君门户也!”


      19楼2007-03-02 20:44
      回复
        王凌读到此,陡生一股透骨的寒意。朝中老臣,大多凋零,存者唯二三而已。他和蒋济不过是泛泛之交,和司马懿更亲密一些,来往也更多一些。倒是儿子王广在京常去蒋济府上走动。蒋济一向以知人著称,此言出自他弥留之时,不由王凌不神动心惊。王广最后说:“蒋济薨逝,太尉空缺,朝中众议,将晋父亲为太尉。虽名列三公,以今度之,无非司马家臣也!”


        20楼2007-03-02 20:44
        回复
          ……紫铜香炉里依然青烟袅袅,轩窗外涌进浓烈的桂树叶子的气息,婢妾仆从皆已睡去,王凌据案而坐,把司马懿的信和儿子王广的密札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按照惯常的做法,他把儿子的密札烧掉了


          21楼2007-03-02 20:45
          回复


            楚王曹彪最喜吃野鹅肉,每到秋风萧瑟的时节,他总是要在自己封地的湖沼里猎几只野鹅来佐餐下酒。此时的野鹅一般都是刚长成的小鹅,吃了一夏一秋的鱼虾,刚刚能够远飞,肉味鲜美。

            他有一个名叫鱼藿的厨子,最善于烹制这样的小野鹅,其烹制的方法有点像现在的挂炉鸭。鱼藿有一个烹制秘方,由于史家语焉不详,所以这秘方失传了。总之鱼藿烹制的野鹅是一种特殊的美味,楚王吃了鹅肉,心情无比的好,走路轻快,还愿意唱歌,每夜可以和两个妃子寻欢,然后就做一些虚无缥缈的梦。


            22楼2007-03-02 20:46
            回复
              曹彪因为有鱼藿这样的厨子,有秋天猎杀的小野鹅,便觉得做楚王还算过得去。虽有万般不如意,但有秋天的捕猎和美味,对人生也就再无别的奢望了。 


              秋天,他坐上小船,带上三五个箭法好的士兵,驶到湖沼里去。湖岸上芦花如雪,伫立岸边,极目远望,苍黄雪白,沿着湖堤,逶迤到天际,开阔的湖面,澄澈的湖水映着天光,亮亮的一片。


              23楼2007-03-02 20:46
              回复
                一个老兵摇着橹,小船荡进湖心,水波晃漾,清风拂面,楚王坐在舱中就着鲜嫩的鱼虾,慢慢啜饮着杯中的米酒,听着舱外摇橹的老兵放开喉咙,唱着悲凉的谣曲。

                而那几个稍显年轻的射手们便跟着此起彼伏地唱和,楚王此时便有迷醉之感。他喝得有些醺然,走出舱外


                24楼2007-03-02 20:47
                回复
                  老兵们便住了声,他说,唱啊唱啊,老兵们交换一下眼色,就又唱起来。楚王听着,走到船头立定,披襟当风,物我两忘,不知身在何处矣;而那几个老兵,就唱得愈加忘情,惊起芦荡中一群群的野鸭,惊叫着飞向高空,在云水间盘旋,渐渐地落在远处的芦丛深处。楚王此时觉得做一个王侯,封在楚地,是多么好多么好的事情啊!


                  25楼2007-03-02 20:47
                  回复
                    曹彪,字朱虎,是曹操和孙姬生的儿子。曹操和十三个女人生过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当皇帝的,是魏文帝曹丕,在位七年死去,活了四十岁;其余诸兄弟,有的被杀,有的早夭,有的平庸劣钝,门户凋败,身灭而国除。

                    在这样的家族中,母亲的贵贱,决定着儿子的地位。曹彪的母亲只是曹操一妾,地位很低,曹彪能平平安安地活到今天,并且做了几十年的王侯,靠的是克己忍让,远祸保身。


                    26楼2007-03-02 20:48
                    回复
                      魏文帝黄初七年,曹彪徙封白马,世称白马王。魏明帝太和六年,改封楚,又称楚王。由白马王而楚王,听名号多么响亮多么堂皇,多么尊贵多么伟大,一般人也很难设想做一个王侯有多么风光!楚王曹彪的封地,方圆近百里,当时人烟稀少,到处是丛莽荒山,野兽比人多


                      27楼2007-03-02 20:48
                      回复
                        刚封楚王时,食邑二千五百户,后来奉旨朝京师,和几个异母弟兄在一起饮酒,朝廷严禁王侯私下相会,因此犯了法,被削去一千五百户。后遇大赦,恢复了他的户数,又增加了五百户,所以,他现在食邑三千户。就是说,他的吃穿享乐,由三千户百姓提供。这些百姓相当于他的佃户和家奴,身为王侯,他有权支配他们的财产、身体以至一切。


                        28楼2007-03-02 20:48
                        回复
                          楚王者,楚国之王也,他的食邑之地也算一个国,一个“袖珍王国”。他有他的城,征用民夫用黄土夯起的墙,围起周遭三里见方的地方,东西南北各有一门,名为王城。

                          他有他的“宫”,在这王城的中心,用烧制的土砖垒起几座房子,修好门面,便于军士站岗,这就是他的宫。他还有他的“百官”,大多由朝廷任命一些劣钝无用的下僚小吏来充数,也有想在朝廷谋个差事的,钱帛送的不够,打发到侯国来充数的鸡鸣狗盗之辈。


                          29楼2007-03-02 20:49
                          回复
                            他甚至有他的军队,是由朝廷派给的瘸子、拐子、独臂、独眼等战场上的伤员以及年过六十的老兵组成的约二百人的队伍。

                            曹彪在白马当王时,他的军队里有一个七十八岁的老兵,既扛不动矛也拉不开弓,走路得拄着棍子。他不能护卫王宫,站岗放哨,又不能打土匪,维护治安,连一只鸟也轰不飞了,曹彪只好让他去喂宫里的几匹驽马。

                            到了八十岁,这老兵用马缰绳吊死在马槽边了。那时,当兵的不能转业也不能复员,而且总是打仗,兵多民少,又讨不到老婆,所以一个人残了、老了,只要有一口气,还是留在军队里,这些老弱病残的兵就大多给派到诸侯国来了。


                            30楼2007-03-02 20:49
                            回复
                              不但楚王曹彪的军队是这样,别的王侯同样如此。所以史家陈寿记曰:“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

                              另一位王侯,和曹彪很要好的曹植在给皇帝的疏奏中说,他封王时,朝廷给了他一百五十个兵,“皆年在耳顺,或不逾矩”。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兵了。一旦有事,“顾不足以自救,况皆耄耋罢曳乎?而名为魏东藩,使屏翰王室,臣窃自羞矣!”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些年在耄耋的老兵,连兵器都拖不动了,还说是大魏之藩国,帝国之屏障,说出这种话,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


                              31楼2007-03-02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