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构造一个单调的成像函数,这时候病人对应的y'是不连续的,要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否有病,只需要让他自行判断成像函数y是否连续,正常人是连续的,病人是不连续的函数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就色盲检测本身来说,我们构造一个连续的横向光谱条,对于正常人来说,光谱是连续的,

对于病人来说,光谱中间会在视觉上有两道竖线,这正是因为他在心理颜色上把蓝色和绿色对调了。名义颜色上虽然是连续的,但是视觉的心理颜色却有断点,

或许横向光谱条视觉上不明显,我们可以更巧妙的构造这样一个光谱圆,圆心是黑色,最外圈是红色,圆的任意一条半径都是连续光谱。这样对于普通人来说,将看到一个圆,而病人会看到中间有2个圆圈——因为蓝绿对调了,如果要做色盲测试,我们可以在光谱中间跳跃的放上一个红色圈,这样的图提问就是图案上有几个圈?这样正常人会说一个,而病人将看到3个。
接下的情况就更有趣了,我们考虑这2个圈——或者说圆环——的粗细。在极限的情况下,病人只有纯绿和纯蓝对调,其他颜色都能正确区分。那么在图案上,这个环就将无限趋近一个无限细的圆圈,当检测精度或者说我们肉眼视觉有限的情况下, 我们甚至无法发现。反之,当环很粗——就是病人色盲区域很大,混淆度很高的时候——你会发现,蓝环和绿环将部分交叉甚至大部分重合,这时候,病人将无法区分2个颜色。事实上某些色盲比如红绿色盲就是这样。(圈的构造我懒得再画图了,自己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