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之城吧 关注:237,592贴子:6,353,124

回复:这是一个比较老的悖论,测试下大家多智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something是假象,本质是通过眼睛,在脑内出现了特定刺激 颜色的概念是从大脑形成的,所以看到绿色认为是蓝色是自相矛盾的命题= =


IP属地:北京171楼2012-04-13 11:57
回复
    自否命题是无法证明的


    IP属地:北京172楼2012-04-13 11:58
    回复
      其实是很简单的 他既然能够区分天空和小草 那就不是色盲 如果他理解意义上的所有的蓝色都是绿色 绿色都是蓝色 那其实对于他就构不成任何困扰 何必深究


      来自手机贴吧173楼2012-04-13 12:01
      回复
        人家根本没色盲


        来自手机贴吧174楼2012-04-13 14:11
        回复
          因为事物本身是相同的,各人的称谓也是相同的,而且称谓跟事物本身是直接相对应的,所以借由称谓的外部测试方法都是无法辨别的。不同之处只存在于各人脑中,所以只能靠色温等这些内部感知来判断的。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75楼2012-04-14 12:43
          回复
            因为事物本身是相同的,各人的称谓也是相同的,而且称谓跟事物本身是直接相对应的,所以借由称谓的外部测试方法都是无法辨别的。不同之处只存在于各人脑中,所以只能靠色温等这些内部感知来判断的。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76楼2012-04-14 12:47
            回复
              其实,谁又知道谁是正常人?谁是正确的标准?在这个题目里面,其实没有正常人。。


              177楼2012-04-14 13:28
              回复
                56楼的测试方法是正确的吗?


                179楼2012-04-14 17:00
                回复
                  问题一
                  通过交流,和别人交换意见,进入社会语境,学会社会规则。主人公为了能够融入社会体系,为了自身得到他人的承认,就必须会改变自己的看法。按精神分析的说法讲,每个人在婴儿期都有这样的一面,就是所谓“创伤的内核”或叫“真实界”。等慢慢长大了,经过社会的规训,教育,他为了得到社会承认,必须把自己不同的看法隐匿起来,而进入社会体系(象征界)。更具体的办法,让他从桌子上挑出绿色和蓝色的球,他与别人的分歧马上就出现了。这就是交流,这种挑出就是一种社会规范方式。如果他错了,必须要救被纠正。
                  问题二
                  我不能证明我不是主人公。对于我来说,我对世界的一切认识只能从我所看到的和感知到的东西开始。这是我的一切认识起点。当没有社会话语标准的时候,我只能相信我看到的“绿”是什么“蓝”是什么。但我们同时不是自己认识世界,我们的感官经验从小就被社会教育。所以我知道我不是主人公


                  IP属地:英国180楼2012-04-14 17:24
                  回复
                    如果楼主的意思是“你要他拿蓝色他就会拿蓝色,你要他拿绿色就会那绿色 ”,但实际上他看到的蓝色是绿色,他所看到的绿色是蓝色的话。那这问题不过是出题人自己脑子中的一种空想。就好像让你画出“圆的方”一样的东西。这个词有能指但没有所指。它的一切意义都在字面上和逻辑上,与外界现实无关。主人公也是这个状况,既然他的内在判断不会干扰他的现实世界,不会干扰和别人交流,那不论他把绿看作红、黄、紫...whatever..都无所谓。我们是否赞同一个人主要看他意见是否和自己一致。如果主人公(病人)的意见和你一致的话,就不会认为他是错误的,也不会当他是病人一样的检验他。所以所谓的真实一定是建立在大众的话语标准上。而不是建立在意识里,真是一定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
                    所谓绿色,当然有各种方法检验,什么波长之类的。但我们认识世界不是靠波长,而是靠眼睛,靠感官。给你个波长你会认为那是曲线,而不是颜色。正因为我们大家都是靠同样的器官去认识世界,我的感觉说出来别人也会认同,我们都知道冷、热、明、暗是什么感觉,所以这些感觉才能形成字面概念。所以我们相信我能感觉到的就是别人感觉的到的。所以只要在交流上无碍,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和别人看的世界不一样。你才能和你爸妈坐一个桌子上吃饭,能和同学交流那个妞性感,老师给你个零蛋,你不会觉得是夸你。否者的话,你就在精神病院呆着了


                    IP属地:英国181楼2012-04-14 17:59
                    回复
                      第二问,lz戴了顶蓝帽子,你说我是不是正常的?


                      来自手机贴吧182楼2012-04-16 11:41
                      收起回复
                        我们很容易构造一个单调的成像函数,这时候病人对应的y'是不连续的,要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否有病,只需要让他自行判断成像函数y是否连续,正常人是连续的,病人是不连续的函数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就色盲检测本身来说,我们构造一个连续的横向光谱条,对于正常人来说,光谱是连续的,

                        对于病人来说,光谱中间会在视觉上有两道竖线,这正是因为他在心理颜色上把蓝色和绿色对调了。名义颜色上虽然是连续的,但是视觉的心理颜色却有断点,

                        或许横向光谱条视觉上不明显,我们可以更巧妙的构造这样一个光谱圆,圆心是黑色,最外圈是红色,圆的任意一条半径都是连续光谱。这样对于普通人来说,将看到一个圆,而病人会看到中间有2个圆圈——因为蓝绿对调了,如果要做色盲测试,我们可以在光谱中间跳跃的放上一个红色圈,这样的图提问就是图案上有几个圈?这样正常人会说一个,而病人将看到3个。
                        接下的情况就更有趣了,我们考虑这2个圈——或者说圆环——的粗细。在极限的情况下,病人只有纯绿和纯蓝对调,其他颜色都能正确区分。那么在图案上,这个环就将无限趋近一个无限细的圆圈,当检测精度或者说我们肉眼视觉有限的情况下, 我们甚至无法发现。反之,当环很粗——就是病人色盲区域很大,混淆度很高的时候——你会发现,蓝环和绿环将部分交叉甚至大部分重合,这时候,病人将无法区分2个颜色。事实上某些色盲比如红绿色盲就是这样。(圈的构造我懒得再画图了,自己想象吧)
                        


                        IP属地:北京183楼2012-04-16 1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