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躲了躲张绣喷的那口茶,不慌不忙的为他分析了适合投靠曹操的三个理由。
贾诩的这三个理由非常透析精辟,不只可以用于风云乱世,现代人要找工作的,或者已找到工作打算抄抄股的,都可以拿来通读一下。
原文如下。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
就他的三个点来说一下。
第一,曹操政治牌打的好,品牌打的好。
现在曹操奉汉帝,那是名正言顺的正统。本来汉帝都不成回事儿了,让曹操这一“奉”,奉出个独一无二来。
什么叫独一无二?其他势力骂曹操,清一色骂“曹贼”“挟天子”,而可以拿汉帝招牌去骂其他诸侯的呢?只曹操一家,别无分号。
这就叫独一无二。
第二,曹操家业不如袁绍大。
这似乎很有悖常理,怎么势力小反而成为优势了?
其实只要换一下角度,就可以明白其中原由了。
现假设,你有资产20万,曹操有资200万,袁绍有资产1000万。
这时,你入股曹操,那你就拥有了1/11的股权。而入股袁绍呢? 你只有1/51的股权。
这不就很明显了么。
有句话叫,宁为凤尾,不为鸡头。这是指的个人的人生战略方向,是要往高处走。但在其中的战术阶段时,很多时候,当鸡头,是更好的选择。
不同的环境就要有不同的做法,摘出一句话去作为一切的标准,说好听点,叫“腐儒”。
第三,这也是当下的重点。估计前两个张绣也不太有兴趣听,听了也不一定懂,但第三个,他是再懂不过了。
你杀了曹操这么多爱人(喜爱的人),再去投曹操,会有事么?
答:不会有事。
为什么?
因为曹操是要做大事的,正因为张绣杀曹操爱人杀的天下皆知,所以,才最安全。
张绣这时应该又犯晕了,贾大师也太玄乎了,经常是对一个问题得出和一般人正好相反的结论。幸好贾大师不是生到现代去参加考试或当主考官,不然不是他0分,就是大多数人0分。
但贾诩这并非是好以怪论惊天下,故弄玄虚。他讲的这条道理,是有过一个扎扎实实案例的。
贾诩的这三个理由非常透析精辟,不只可以用于风云乱世,现代人要找工作的,或者已找到工作打算抄抄股的,都可以拿来通读一下。
原文如下。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
就他的三个点来说一下。
第一,曹操政治牌打的好,品牌打的好。
现在曹操奉汉帝,那是名正言顺的正统。本来汉帝都不成回事儿了,让曹操这一“奉”,奉出个独一无二来。
什么叫独一无二?其他势力骂曹操,清一色骂“曹贼”“挟天子”,而可以拿汉帝招牌去骂其他诸侯的呢?只曹操一家,别无分号。
这就叫独一无二。
第二,曹操家业不如袁绍大。
这似乎很有悖常理,怎么势力小反而成为优势了?
其实只要换一下角度,就可以明白其中原由了。
现假设,你有资产20万,曹操有资200万,袁绍有资产1000万。
这时,你入股曹操,那你就拥有了1/11的股权。而入股袁绍呢? 你只有1/51的股权。
这不就很明显了么。
有句话叫,宁为凤尾,不为鸡头。这是指的个人的人生战略方向,是要往高处走。但在其中的战术阶段时,很多时候,当鸡头,是更好的选择。
不同的环境就要有不同的做法,摘出一句话去作为一切的标准,说好听点,叫“腐儒”。
第三,这也是当下的重点。估计前两个张绣也不太有兴趣听,听了也不一定懂,但第三个,他是再懂不过了。
你杀了曹操这么多爱人(喜爱的人),再去投曹操,会有事么?
答:不会有事。
为什么?
因为曹操是要做大事的,正因为张绣杀曹操爱人杀的天下皆知,所以,才最安全。
张绣这时应该又犯晕了,贾大师也太玄乎了,经常是对一个问题得出和一般人正好相反的结论。幸好贾大师不是生到现代去参加考试或当主考官,不然不是他0分,就是大多数人0分。
但贾诩这并非是好以怪论惊天下,故弄玄虚。他讲的这条道理,是有过一个扎扎实实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