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永年杨氏太极吧
关注: 24 贴子: 140

传统杨式太极拳

  • 目录:
  • 综合体育
全部
  • 12
    当年的无敌拳,如今的老人拳,太极拳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经历了无数大宗师的传承,传到了现代,连能不能打人都已经成为了问题!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认为太极拳的作用与广播体操类似,或者效果要差一些,只是老了不能做剧烈运动了,就拿太极拳来凑个数,也算是锻炼身体了!究竟是杨露禅的无敌只是传说还是真正的太极拳失传了呢?本人不才,斗胆在这里讲一讲太极拳的事儿! 我知道的东西不多,纯粹的太极拳菜鸟一只,但是人无知才能无
  • 10
    孙存周先生简介 生于1893年2月, 河北完县东任家疃(今属望都县)人,逝于1963年8月。是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的次子,讳焕文,号二可,他自幼秉承家教,又敏而好学,深得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之精髓,尤以武术击技闻名于世。文武兼修,16岁始发奋苦修,三年得家学大要。19岁与钱氏完婚,遂黄袱独杖,游历南北数省,交流武艺,所过之处,声誉鹊起。1924年,孙存周先生不慎被盟兄误伤左目,遂闭门用功,数年后,孙存周先生竟臻不闻
  • 6
    学练任何一家太极拳都须按程序进 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 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 髓越来越远。 由于太极拳之理既与传 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 所以,实际学练的过程中,往往“失之毫 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士穷毕生 精力仍不解其中奥秘。”也因之与太极拳 奥妙无穷的风采、魅力无限的境界失之交 臂,从而徒留悲伤和叹息在心头。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原则。 这里的“序”字,
  • 1
    太极拳以柔为主,但柔中寓刚,这叫棉里藏针,经常使肌筋骨节处于放松状态,在节节放松的同时还要保持节节贯串,形成整体力。心静才能放松,临敌要沉着,镇静,即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当然这里边不单是心理素质问题也有拳艺水平问题,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顺势借力说着容易做起难,人的本能就是见力就去顶抗,结果还是力大打力小,手快打手慢。太极拳则要求顺势借力,对方推我,我不向前顶抗,借其推我之力向后采引。如对方
  • 1
    孙式太极散手含有形意色彩,如起也打落也打,以我为主快攻直取,贴身靠打以短制长,打得远脸对脸,打得美咀对咀,制梢不如打根,打根不如打身,攻守合一以中为主,手防肘攻、膝攻、脚攻,混元一体综合应用。 手见手向里走,五指张开,转手时大指与小指意念相连方向一致。虎扑向敌侧上步,要注意步随身走,两手顺自己中心线起向敌中心线落。沉气时意想丹田有一圆球向小缩向下落,此时发力万夫不挡。 一个方向,一个劲。 不论练拳还是
  • 0
    八卦拳拾遗 我老师张玉书教八卦拳时说过一句话:“肩松开气贯全身,前手推,后手坠,前肘对后脚跟,后肘对后脚尖”。 我对推手八法中捋采挒的理解。 (1)捋是向心力,顺水牵羊向后外捋。 (2)挒是离心力,用伸掌用掤劲先横捋再向敌中心线推去。 如敌右手推我左臂,我右手推其左臂两力相等方向相反,对方旋转着跌出。敌伸手打我,搂住敌臂撤步转圈,产生离心力敌亦旋转跌出。挒劲好似机器飞轮,任何东西触到轮上便立即被抛出。挒劲
  • 0
    随笔 肘不含劲上肢空,膝不含劲下肢松,腰不含劲全身空。我体会所谓腰含劲主要是气沉丹田脊柱竖起头向上顶,腰隙下塌住劲,带脉鼓荡、胯松下,发劲脚蹬住劲,两胯里根向下按弹簧一样把人发出。 三体式中手臂诀: 前臂斜度与肱同,腕骨高低与肩平、井池双穴离一寸,尺桡,尺桡二骨须相交,前推后缩顺中冷子管,催发劲气到神门。 呼吸。先呼后吸后“吐故”为补。 先吸后呼为“纳新”为泻。 肋如鱼腮,肋开气充,肋提气升,肋沉气降。
  • 0
    理解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在这里简介形意拳的几个劲路: (1)明劲。合而刚,整而发。刚有僵刚,有柔刚。僵刚是初学者未换过劲来,是本身原有僵力。要换
  • 1
    (七)孙式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本内家拳,不用拙力意当先。虚灵顶劲神贯注,下颏内收即自然。含胸自然能拔背,切莫形成“罗锅肩”。练时沉肩又附肘,肩耸肘悬不是拳。塌腰能使全身力,腰不塌住灵活难。两腿弯曲分虚实,太极要义在里边。呼吸下沉丹田穴,纯任自然莫强牵。上下相随成一体,动作绵绵永相连。动中求静静中动,练时神气务周全。切记要点莫遗忘,持久习练益自显。 上边歌诀是对练拳的要求,在练习推手时除遵守一般规矩还应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社员

目录: 综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