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17贴子:613,394

回复:淮阳演义(2.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早期西游故事里,“传授《心经》”也是一个必选剧情,但把故事安排在了取到真经之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师徒取到真经,一查发现唯独没有《心经》。返程时云中现出一位僧人,自称是定光佛,以《多心经》授给法师,说:“授汝《心经》归朝,切须护惜。此经上达天宫,下管地府,阴阳莫测,慎勿轻传;薄福众生,故难承受。”


IP属地:河南16楼2025-01-15 08:05
回复
    作为孙悟空原型之一的猴行者,他在早期西游故事里,更多的是向导而不是护法,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就可以看出来。法师每到一处,猴行者都要讲解一番这里的情况。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妖怪。


    IP属地:河南17楼2025-01-15 08:08
    回复
      孙悟空代表的是心智,猪八戒代表的是本能,唐僧代表的是修行者。所以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一瞬间就能到灵山,但他不能背着唐僧飞过去。这暗示着我们要做什么事情,虽然心能到,但身体不能到,想得到和做得到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


      IP属地:河南19楼2025-01-15 08:12
      回复
        要是和本能对话,肯定就是:“师父咱不走了”“师父咱歇歇吧”“师父咱散伙吧”。而心智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害怕!不要忧愁!不要退缩!你一定能到的,一定能坚持的!要相信心念的力量!”修行的人,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提醒、鼓励下,才终于修成正果。


        IP属地:河南20楼2025-01-15 08:13
        回复
          《西游记》的剧情,在四大名著里可以说是最程式化的了。唐僧取经一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不计其数,看剧情无非是“刚擒住了几个妖,又遇见了几个魔”,不停地重复,就像陷入了一个循环程序。


          IP属地:河南21楼2025-01-15 08:15
          回复
            唐僧师徒三人到一个农户家借过宿,老农害怕孙悟空的长相,孙悟空说:“倘若府上有什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老孙便能安镇。”
            有一个《乌君山》的民间故事,里面讲了一群乌鸦精,他们就靠穿上乌鸦皮变身,平时不用的时候,一家子的乌鸦皮就像晾衣服似的,一件件挂在衣撑上。


            IP属地:河南22楼2025-01-15 08:20
            回复
              在民间宝卷里,是太白金星亲手送唐僧去东土托生的。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太白星,指引路,救了唐僧。若不是,众徒弟,神通广大。谁敢往,佛国里,去取真经。”(《佛门取经道场》)


              IP属地:河南23楼2025-01-15 08:26
              回复
                新疆哈密市东南与甘肃的交界处,今天叫哈顺戈壁,在唐代叫莫贺延碛。莫贺延碛还有个名字,叫“沙河”。《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IP属地:河南24楼2025-01-15 08:34
                回复
                  东晋竺昙无兰译的《佛说摩尼罗亶经》里说:有两个恶鬼,一个叫深沙,一个叫浮丘。这两个鬼,跑得很快,善于找人麻烦。假如有头痛、目眩、寒热、伤心,就是这两个鬼在作祟,这时就应该念《摩尼罗亶经》,所有恶鬼无不破碎。这个深沙神或深沙鬼,来头不小:一个说法是他是毗沙门天王的夜叉之首;另一个说法他是佛的弟子央掘摩罗,受邪师的诱惑大肆杀人,受佛力感化才改邪归正。


                  IP属地:河南25楼2025-01-15 08:36
                  回复
                    民间传说玄奘法师取经的时候,路过沙漠,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发现路边有一口新开的井水,甘甜可口,旁边放着饭。玄奘法师很奇怪,就向天发问:“这里荒无人烟,饮食从哪里来?”空中就有人说:“我是您的护法神,专为您布置饮食的。”玄奘法师吃完后,井水就消失了,只见流沙浩渺,荒无人烟,于是人们管这位护法叫深沙神。


                    IP属地:河南26楼2025-01-15 08:38
                    回复
                      流沙河本来是沙漠的另一个名字。但是中原人没有见过沙漠,“沙河”或“流沙河”传来传去,就变成了一条河。日本也没有沙漠,在日本动画片里,沙僧的样子变成了河童。日本传说中,河童是住在江河里的一种奇怪动物,它头上有一个圆盘子,只要里面有水,它就有无穷的力量。


                      IP属地:河南27楼2025-01-15 08:55
                      回复
                        《唐三藏记》里有这样一则故事:827年,有一个女商人在长江上做买卖,平时画深沙神的像,在船里供奉。有一天,她要到江陵去,忽然遇到一阵大风,船眼看要沉了,她赶紧念诵深沙神的名号,祈求帮助。只见水中深沙神忽然现身,用手托着船底,将她送到了彼岸。于是她在江陵开觉寺塑像供养。


                        IP属地:河南28楼2025-01-15 08:56
                        回复
                          镇元大仙的这座山叫“万寿山”,门上有一副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处处提醒:长生不老、与天同寿,是观主的特征。“五庄”其实就是“五脏”的改写。
                          《钟吕传道集》里有这么一句话:“下元者,五脏之主,三田之本。”既然“下元”是五脏之主,《钟吕传道集》又说地仙已经“镇压下田”,那么这位地仙之祖当然更是五脏之主了!给他设计一座“五脏观”是合理的。


                          IP属地:河南29楼2025-01-15 09:08
                          回复
                            但是“五脏观”这个名字实在太难听了,民间“五脏庙”是对贪吃的人肚子的讽刺,《金瓶梅》就说:“正是珍馐百味片时休,果然都送入五脏庙。”还有人写过一篇《募修五脏庙疏》,是说要大吃大喝,满足五脏的需求。


                            IP属地:河南30楼2025-01-15 09:09
                            回复
                              “五脏”,又写作“五藏”。世德堂本《西游记》,“藏”和“莊(庄)”经常混用。例如,第十九回:“行过了乌斯庄界。”第五十四回:“八戒是西牛贺洲乌斯庄人氏。”“乌斯庄”其实都应该是“乌斯藏”。


                              IP属地:河南31楼2025-01-15 0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