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5,992贴子:21,192,430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5 黄缘闭壳龟 Cuora flavomarginata
1863年被格雷命名,又名夹板龟。成龟背甲呈圆形,中央隆起,绛红色,中央具淡黄色脊棱;腹甲黑色,无斑点,边缘黄色;头顶淡橄榄绿色,眼眶上有一条金黄色条纹,由细变粗延伸至颈部,左右条纹在头顶部相遇后连接形成U形条纹,侧面淡黄色,下颌淡黄色或橘红色;四肢黑褐色,有较大鳞片,指、趾间具半蹼;尾褐色且短。因背甲缘盾腹面为黄色而得名。
在自然界中,黄缘闭壳龟栖息于丘陵山区的林缘、杂草、灌木之中,喜群居,白天多隐匿于安静、阴暗潮湿的树根下及石头缝中,常可见多只龟在同一洞穴中,活动地阴暗,但离清洁水源不远。生存温度为0~43℃,其昼夜活动节律随季节而异。4~5月和9~10月气温在18~24℃时早晚活动少,中午前后活动较多;6~8月气温在25~34℃,龟以夜间、清晨或傍晚活动为主,白天隐蔽在洞穴、树木或沙土中;若遇雨季,则喜到洞外淋雨。
分布于中国、日本(九洲岛)、琉球群岛。在中国分布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台湾等中南部山区,在安徽的分布主要限于皖南和大别山区以及丘陵地带。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和比较少见的琉球亚种。濒危级别,而黄缘的栖息地在广阔的华南地区已经高度碎片化,许多野外种群都面临着严重威胁,前景很不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缘极为成功的人工繁育,使其早早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龟之一,400元就能买到一只黄缘,是亲民程度仅次于安布的闭壳龟。不似安布的羞涩,黄缘活泼好动,互动性极强,颜值更高,且更加皮实耐养,饲养难度很低,十分适合新手入门。种种都导致了黄缘在国内宠物市场上始终是极受欢迎的明星品种,完全没必要去捕捉野生种了。
饲养方面,和安布相反,黄缘是偏陆栖型的半水龟,需要充足的陆地空间活动,它们很喜欢挖土。其实养黄缘的体验基本抵得上养陆龟了。当然要求环境还是要潮湿的,且需要浅水池。国内对黄缘的饲养经验极为成熟,无必要在此一一列出。


黄缘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的介绍基本就是各种文章的大杂烩...


IP属地:河南31楼2024-09-14 20:14
回复
    2.6 黄额闭壳龟 Cuora galbinifrons
    1939年被命名,又称梅花箱龟、梅花盒龟。头背淡黄色至棕色,具不规则黑斑点;眼后侧黑褐色,夹杂黄色或黄褐色斑;颈部背面色深近灰黑色,腹面色浅近浅黄色;背甲降起,拥有比黄缘更高耸的背甲。背甲中央具脊棱,背甲中央脊线黄褐色;腹甲黑色或略带黄斑。因其背甲很花,个体差异又很大,每一只黄额的背甲花纹都有很大差别,故又称“花闭壳”。
    黄额闭壳龟喜栖息于丘陵山区溪流及浅水区域,常隐藏在林下的落叶内。昼行性,旱季有长达近4个月的冬眠期:雨季的活动也具有明显的间歇期,雨季的活动范围大于旱季。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适应能力差,环境改变一般不进食,陆生倾向强,也常在水边出没并能在浅水中活动,不善游泳。
    自从2021年黄额三亚种正式分家后,目前黄额闭壳龟仅指黑腹黄额闭壳龟这一种,也是当年三兄弟中唯一一种在国内有分布的,云南、广西和海南岛均有分布,国外的越南、老挝北部也有分布。极危级别,二三十年前在两广的菜市场上还随处可见,随着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野外种群岌岌可危。宠物市场方面,早年间黄额基本被用于食用或被制成龟苓膏,近十几年才逐渐被爱好者饲养,其绚丽的外表和高度的个体色差异使得市场前景一片光明,而黄额的饲养难度明显大于黄缘,因此人工繁育困难重重,价格目前无法压下来,几千到上万都有。黄额的栖息习性(阴暗、湿度极大的东南亚落叶密林中)和生活习性(食谱多样,说明摄入的元素极为丰富,目前市场上没有很适合的黄额龟粮)决定了其对环境要求极高,适应性很差,饲养难度极大,是龟类中公认最难饲养的一类,被称为“美丽的毒药”。目前国内仅有少部分养殖户成功培育出子一代黄额,子二代则还未见成功报道。饲养黄额是世界性的难题,最难办的是其十分容易因为不适应环境而拒食,几个月甚至近一年不开食的例子比比皆是。
    黄额三兄弟中,黑腹的外壳色彩多样且界限鲜明,很好地模拟了枯叶,且皮肤色也非常多变不定,橘黄到鲜红都有,且后天因素影响很大,看起来最花哨;布氏的色块界限没有那么鲜明,更多是平缓的颜色过渡,虽然体色同样多变,但相对变化固定;图画则整体颜色更为素雅,更淡一些,且拥有最为高耸的背部。此外,黄额的栖息地与许多闭壳龟或亲缘关系更远的龟重叠,产生广泛的杂交现象,所谓琼崖闭壳龟就是一个例子。之前有人提议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物种,并于1997年正式成为独立种,名字就叫琼崖闭壳龟。但后面经学者研究发现,这种龟不过是黄额+锯缘闭壳龟的杂交,遂取消独立种身份。
    总的来说,饲养难度比较低的是黑腹(适应性相对较好),其他两种难度均较高。


    IP属地:河南32楼2024-09-14 20:18
    回复
      楼主家在广西中西部,听奶奶讲六七十年代黄额是十分常见的龟,几十年后已经变成极危了


      IP属地:河南33楼2024-09-14 20:19
      回复

        今年在郑州动物园拍到的黄额,动物园把黄额与斑点还有娃娃鱼混养在一起,这环境叹为观止。这个爬行馆建成于1987年,至今仍在使用,倒是让人感受到近四十年前的动物园是什么样子。


        IP属地:河南34楼2024-09-14 20:23
        收起回复
          2.7 百色闭壳龟 Cuora mccordi
          1988年被命名,拉丁学名来自美国龟类专家威廉·麦考德(William P. McCord)。中国广西独有种,仅分布于广西百色一带。麦氏于1988年在百色地区靠近云南的边界地带购得了这种龟的标本。头顶淡绿色;眼中等大,眼眶至颈后有一镶边的黄色条纹;背甲略隆起,棕黄色或棕红色,背甲上有一条脊棱;腹甲黑色,边缘黄色,腹甲与背甲能完全闭合;四肢橘黄色,上有硬质鳞片,趾间具蹼;尾短,淡橘黄色。
          仅分布在中国广西西部百色地区。喜栖息山区溪流及水质清澈的山塘。性情较温顺。人工饲养下寿命为30年。
          极危级别,很可能已经野外灭绝,自2010年后再无野生百色闭壳龟的观察记录。因为其无比名贵的特点,现在市场上有一定数量的百色闭壳龟在流通,均为人工养殖,价格也逐渐走低,目前苗子的价格是一只3-6万元,成体几十万元不等,属于国内最贵的一类龟,和金头闭壳龟不相上下。饲养难度大,表现为不轻易开食,对环境要求高等。


          IP属地:河南35楼2024-09-14 20:29
          回复
            闭壳龟的许多内容来自这篇文章:闭壳龟亲缘关系研究_遗传基因 (sohu.com),里面提到百色闭壳龟已经野外灭绝,不过IUCN上还是评为CR极危。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提到百色:
            “周婷等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野外考察百色闭壳龟的文章,但百色闭壳龟(Cuora mccordi)在野外早已灭绝,无法再收集到野生个体以做到更精准的研究,现在对百色闭壳龟的分布区域、生存环境和野外生活习性等,只能根据人们的描述并结合人工饲养个体的研究来推测。广西百色附近也只是根据一些人描述的捕捉地点,因此只是理论分布区域。”
            看来这龟野外是真没了,只能寄希望于人工繁育成熟后逐渐恢复野外种群吧


            IP属地:河南36楼2024-09-14 20:38
            回复
              2.8 锯缘闭壳龟 Cuoramouhotii
              1862年被格雷命名,拉丁学名来自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此人在19世纪中叶多次深入东南亚丛林进行探险,是发现吴哥窟的重要人物。穆奥于一年前去世,格雷为了纪念他,就取了这个拉丁学名。
              锯缘闭壳龟又名锯缘摄龟、锯缘龟、八角龟、方龟、平背龟。顾名思义,盾缘呈锯齿分布。头较宽大,眼也较大,鼓膜明显;吻端平截,上喙略微具钩;成体背甲长15厘米左右,方形,较高,其上具3道嵴棱,中央1道最为明显,三条棱使得这种龟的龟壳看起来棱角分明,方方正正,又被誉为八角灵龟。背甲前缘略具锯齿,背甲后缘锯齿明显;背甲与腹甲之间,以及腹甲前叶与后叶之间以韧带相连,腹甲不能完全与背甲闭合,不是完全的“闭壳”。眼呈棕红色;背甲呈棕黄色、棕红色等;腹面淡黄色,头部棕黄色或棕红色等,头侧具镶黑边的黄色虫纹;四肢背面、尾深褐色。


              IP属地:河南37楼2024-09-14 20:44
              收起回复
                事实上,就外观来说,锯缘闭壳龟与其他闭壳龟差别甚大,最初格雷是单独给他建立了一个属,直到后世分子生物学兴起,才证明了锯缘与闭壳龟家族的关系密切,遂被并入闭壳龟属。
                分布于中国、印度(阿扎尔邦、阿萨姆邦、梅加拉亚、米佐拉姆)、老挝、缅甸、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云南等地区,濒危级别,在中国被列入极危级别。
                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锯缘闭壳龟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形象霸气,生性活泼,互动性不错的锯缘在国内也有养殖,不过数量和黄额一样不算太多,人工繁育技术并不成熟。目前市场上主要还是以下山锯缘为主,数百元一只(一般是500-近千左右)。作为一种比较凶悍、攀爬能力强的龟类,下山锯缘更是野性难驯,龟圈内号称“爆头王”,脾气爆烈的它不适合混养,很容易将混养的其他龟给爆头,这得益于其大头带来的强大咬合力,蜗牛是锯缘喜爱的美食。


                IP属地:河南38楼2024-09-14 20:45
                回复
                  2.9 潘氏闭壳龟 Cuora pani
                  1984年被命名,由宋鸣涛于1981在陕西省平利县徐家坝海拔420米的稻田旁的水沟中发现,并在1984年为纪念陕西动物研究所潘忠国教授,取其姓氏来命名该物种。 美国C.H. Ernst和W.P. McCord(1987)依据动物商说在云南南部金平县与Ta Lau山采集的标本发表克卡安闭壳龟(Cuora chriskarannarum)。赵尔宓(1989)指出后者应是潘氏闭壳龟的同物异名。因此,潘氏闭壳龟在中国的分布仅知有陕西平利和云南南部的一个可疑记录,而且呈不连续分布,两地距离大得离谱。此龟数量稀少,虽然以后也曾听说有个别标本被采到,但并无确切产地的正式报道,因而其分布范围的记载也未见扩大。潘氏闭壳龟与闭壳属其他种的分布关系是一个谜,潘氏闭壳龟本身分布间断如此之大更是一个谜。2000年,李东等在四川广元县先后发现3只。2009年前后在河南省信阳发现野生潘氏闭壳龟6只。这种神秘的龟分布地之广,令人震惊。


                  IP属地:河南39楼2024-09-14 20:49
                  回复
                    龟头较长,淡黄色;眼后有两条黄褐色条纹;背甲较低平,淡褐色,有明显的嵴棱;腹甲很平,淡黄色;盾片相连处有黑色宽条纹;背甲与腹甲间、胸盾与腹盾间韧带相连;四肢褐色,较扁平,无斑纹。总体颜色淡雅,很符合国龟审美,又被誉为“潘美人”。
                    极危级别,有可能已经野外灭绝。在八十年代最初发现这种龟时,因相貌平平,一直未受到人们的关注。1995年左右,潘氏闭壳龟才有极少部分人饲养。1998年前后,国内外的龟类市场刮起一股收集、养殖稀有闭壳龟类的热潮,因潘氏闭壳龟稀有程度仅次于金头闭壳龟和周氏闭壳龟,号称“龟中贵族”,其市场价格一路攀升。2005年15克左右的龟苗价高达1万元。好在人工繁育还算成功,技术不断进步,潘氏的价格也在逐年下降。目前价格还在上万元,和百色、金头差不了太多。

                    苏州动物园近几年似乎引入了潘氏,但楼主今年春天去苏州上方山动物园的时候,展览潘氏的展区里已经啥都没了...不会短短一年就养死了吧


                    IP属地:河南40楼2024-09-14 20:52
                    回复
                      2.10 图画闭壳龟 Cuorapicturata
                      1998年被命名,又称图纹闭壳龟。原先是黄额闭壳龟的图画亚种,2021年升级为独立种。在黄额大家族中,图画闭壳龟是比较罕见的一类,仅分布于越南南部庆和省和富安省,也可能出现在东达乐省和北宁省。背甲呈橙棕色至深棕色,每条肋骨的乳突带沿侧面延伸。它有一个奶油色或黄色的头部,带有细微的灰色网状结构,以及一个奶油色的腹部,每个鳞片上都有一个大的黑点。越南中南部朗比高原的热带常绿森林中,海拔300-600米。栖息温度24-30℃,相对湿度65-80%。杂食,生肉、小鱼、虾、水果、蔬菜均食,也可投喂人工饵料。
                      图画虽然总体颜色较淡雅,不过它们一个特点还是身上不规则的斑点,尤其是背甲侧面。一些个体的花纹像水墨画一样,而另一些却呈现出豹纹的效果。而且图画的眼睛为齿轮状,是其最大一个特点,其他两种黄额的瞳孔都是圆形的。极危级别,据说是三兄弟中饲养难度最高的。国内只有少量流通,数量低于黄额和布氏,价格也非常高,5000-大几千左右。


                      IP属地:河南41楼2024-09-14 20:55
                      收起回复
                        2.11 三线闭壳龟 Cuora trifasciata
                        1825年被命名,在越南种被独立为丽圆闭壳龟后,三线闭壳龟就成了中国独有龟种。又名金钱龟,是国内人尽皆知的一种龟。背甲红棕色,有黑色纵纹,其名由此而来。腹甲黑色,边缘为黄色;头较细长,头背部蜡黄,顶部光滑无鳞;头侧眼后有棱形褐斑块;喉、颈部浅橘红色;尾长而尖细;四肢较扁,指、趾具爪,全蹼。
                        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在广西主要分布在南宁崇左地区各县、百色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等山区。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广东种、广西种)和海南亚种,原先的越南种独立为丽圆闭壳龟。特征上,指名亚种壳色和头部颜色较黯淡,海南亚种头部呈更多黄色条纹,是“海南大黄头”。

                        三线指名亚种


                        IP属地:河南42楼2024-09-14 20:58
                        回复
                          极危级别,野外种群不乐观。最初金钱龟在两广地区基本都是用于食用,金钱龟养殖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仅局限于广东和广西两地极少数人饲养,人们养殖金钱龟仅为获取利润,并没有保护野生动物之意识;此阶段是金钱龟养殖业的萌芽阶段。上世纪90年代早期,金钱龟养殖业受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需求量逐年递增的影响,广东和广西掀起养殖金钱龟的第一个热潮,但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此阶段是金钱龟养殖业的初级阶段。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金钱龟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繁殖量仍然很低,但早期养殖金钱龟的人获得了可观利润,使热衷养殖金钱龟的人越来越多,加之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引起龟苗价格再次上涨,1995年每只龟苗为1800元,身价可与黄金媲美,金钱龟成为龟类中的贵族;虽然1996年金钱龟龟苗下跌至1200元,但高额的利润与良好的销售市场,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加入金钱龟养殖业。因此1997年龟苗立即恢复到每只1800元。到2004年,龟苗已高达12000~13000元,此阶段是金钱龟养殖业的发展阶段。金钱龟龟苗曾于1989年和1996年出现下跌,但每次恢复后价格都上涨50%~70%。2005年 6月始金钱龟龟苗再次出现下跌,每只8000元,金钱龟养殖业进入调整阶段。到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养殖户饲养的三线闭壳龟出壳,这一龟种价格已经下降到最低2000元左右,是目前唯一一种价格被攻克的高端闭壳龟。

                          海南亚种,头确实黄。


                          IP属地:河南43楼2024-09-14 20:59
                          回复
                            2.12 云南闭壳龟 Cuora yunnanensis
                            1906年被命名。是最为珍稀神秘的一种闭壳龟。1906年,一名在中国云南地区活动的传教士G.A.Boulenger在当时云南的昆明府和东川府地区收集到了几只疑似新物种的龟类,将其带回了英国,并命名中文名为云南闭壳龟,但却将属名定为Cyclemys,也就是齿缘摄龟属,完整学名为Cyclemys yunnanensis。直至1931年,M.A.Smith将云南闭壳龟改到了Cuora属,也就是闭壳龟属之下。又过了十几年,直到1946年才由当时动物学研究所的张玺和成庆泰两位人员在云南西山地区采集到了一只云南闭壳龟,此后云南闭壳龟又在人类的视野中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半个多世纪未见踪迹后,2000年IUCN将其列为灭绝。
                            从1906年被发现命名,自此后的将近一个世纪里人类对于云南闭壳龟的研究就仅限存在于各大博物馆中的标本,国内完整的标本仅有三只。直到2004年,一张被上传到网络的照片引起了许多龟类爱好者和龟类研究者的注意。发帖的是云南当地的龟类爱好者杨杰,他从当地市场购得一只疑似云南闭壳龟的龟,但是自己无法确认,所以发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一起来鉴定。当看到网络上的这则求助帖后,时任南京龟鳖自然博物馆馆长周婷直接到云南当面鉴定、确认,的确为消失半个世纪之久的云南闭壳龟,且是一只雌龟。随后几年,在人们的有意寻找下,又陆续在市场发现了几只云南闭壳龟,这似乎能证明在云南的当地市场,云南闭壳龟其实一直都存在着。此后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云南闭壳龟的野生群落。也正是由于这些发现,IUCN红皮书才重新将其由灭绝划分到极危,目前也还是极危级别。2009年云南科考时发现了三雌一雄成体,之后在人工养殖下繁育了下一代,云南闭壳龟的人工繁育逐渐走向正轨。
                            这部分介绍应该是来自B站up主天使鸭的视频,和十几年前一期专门讲云闭“复活”的节目。


                            IP属地:河南44楼2024-09-14 21:03
                            回复
                              云南闭壳龟背甲较低,背腹甲以韧带相连,不能完全闭合于背甲;四肢较扁,指、趾间全璞;头中等,头背皮肤光滑。头橄榄色,头侧有黄线纹,咽及颏部有黄色对称的斑纹;背棕橄榄色或奶栗壳色,边缘及棱有时为黄白色;腹棕色或浅黄橄榄色,边缘黄白色,鳞缝暗黑色或腹黄橄榄色。总体长相很像草龟,就是头部斑纹比草龟稍微丰富一些,加之能闭壳而已,而且闭壳得也不彻底。因此,早期一直有学者质疑这种龟是不是独立种,可能只是草龟和某种龟的杂交后代,就像琼崖闭壳龟一样,不应该成为独立种。直到2004年有了新出现的云南闭壳龟供研究后,分子生物学表明其确实是独立种,才保住物种地位。
                              作为“死而复生”的最高端闭壳龟,云闭目前还没有多少人成功实现人工繁育,仅流行于骨灰级龟友中。2015年的东莞龟展上展出的一只云闭挂牌价1500万,2024年广东顺德龟展上的云闭挂出688万,云闭成为展区老牌明星。现在也有了一些人工繁育个体,但数量少,目前还是有价无市的阶段,比金头、百色和潘氏高一个档次。

                              云闭雄性的颈部会呈现亮眼的橘红色。感觉还是比草龟好看点


                              IP属地:河南45楼2024-09-14 21: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