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6,708贴子:21,196,073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某红薯搜缅甸棱背龟,绝大部分都是这张图,这配色真的太逆天了,去年第一次看到后久久不能忘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9-14 19:19
收起回复

    雌性缅潮。

    缅潮幼体,可以看到高耸的背甲,彰显着其棱背龟的身份。
    潮龟属6种龟简单介绍结束。作为极度稀有濒危的一类龟,也就西瓜龟在国内有较稳定的流通渠道,咸鱼上有不少的挂卖贴,其他五种都罕见其踪。有饲养过西瓜龟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此龟的饲养要点


    IP属地:河南21楼2024-09-14 19:27
    回复
      地龟亚科Geomydinae——2.闭壳龟属 Cuora,共13种。
      顾名思义,此属中各龟种的腹甲可以关闭,龟的前肢可以完全缩进龟壳里,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自我保护措施,令敌人无从下手。闭壳龟的腹甲前端有一条清晰可见的“韧带”,相当于起关节的作用,才使得两片甲片可以活动,开启或者关闭。在闭壳龟死亡之后,腹部的韧带很快降解消失,腹甲会完全分成两段,因此闭壳龟也被称之为“断板龟”。
      闭壳龟属成员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东亚的中国中南部,数量均非常少,大部分受到严重的灭绝威胁。闭壳龟里的许多种类都是经典的中国国龟,其中许多成员深受国人喜爱。

      各种闭壳龟头


      IP属地:河南23楼2024-09-14 19:33
      回复
        闭壳龟属 Cuora
        2.1马来闭壳龟(即安布闭壳龟)Cuora amboinensis
        1801年被命名,更为大众所知的名字是安布闭壳龟。这种龟最初在印尼发现,19世纪中叶格雷用其在印尼语中的名字“Kura”作为词源创造了Cuora闭壳龟属,安布闭壳龟是最早被科学命名的闭壳龟。安布的名字来源于其模式产地的音译,印尼安汶岛(Ambon)。
        头背棕橄榄色,头侧黑色,从吻端沿头背侧缘及眶上缘有一条黄色宽纵纹向后延伸至颈部,与黯淡的外壳成鲜明对比,具有独特的美感,这是安布的最显著特征。此外,从吻端经眶向后及口角后亦各有一条黄纵纹,后者达鼓膜,鼓膜黄色。体背为均一的棕黑色。腹部黄色。
        属半水栖龟类,但短时间内可生活于深水中。栖息在平原地区的沼泽、湿地、池塘、河流中的水荡以及水稻田等水流缓慢、底质松软的水域。虽属于高度水生的动物,但也常发现在离水域较远的陆地。幼体完全水生。事实上,安布已经是半水龟中水栖程度比较高的一位了。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印尼群岛、菲律宾群岛均有分布,我国的云南、广西地区也有分布,是地龟科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广泛的分布使得目前确定了四个亚种:扁壳(指名亚种,分布于印尼)、灰壳、黑壳和线纹,以及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特殊种群(阿萨姆线纹、菲律宾扁安)。灰壳和黑壳比较常见,而线纹是最靓丽的一种安布。特别指出,安布的多样性远远高于目前的亚种分类,学术界很可能会继续对安布的亚种进行细分或升级为独立种。(此段文字似乎总结自某位up主的视频,具体哪位忘了)
        和东南亚地区其他龟鳖一样,面临着栖息地大幅减少的窘境,濒危级别。好消息是此龟在国内已经实现了稳定繁育,下山龟数量显著减少,有利于维护野外种群的稳定。是国内价格最亲民的一种闭壳龟,小几百就能买到很不错的安布,饲养难度也尚可,就是比较胆小害羞,互动性一般。寿命30岁左右,人工最高记录38岁。
        相信安布是很多人的闭壳龟入门选择,现在咸鱼上100出头的安布一大堆。


        IP属地:河南24楼2024-09-14 19:40
        回复
          安布研究最新进展:学者们在广义安布闭壳龟的分布范围内采集了288个标本进行遗传学和形态学分析,确定了5个不同的物种以及狭义安布的2个亚种分化。具体如下:在原先安布闭壳龟的四个亚种中,灰安和黑安拆出来组成一个新物种(C. couro),模式亚种是灰安;线安独立成新物种(C. lineata);而阿萨姆线安(C. praschagi)和菲律宾扁安(C.. philippinensis)这两个特殊种群又分别升级为单独的物种。所以灰、黑、线以及菲扁就都从原本的安布闭壳龟中分出去了,并在原先的安布闭壳龟中描述了一个头纹呈现明橙色的新亚种(C. a. aurantiae),如配图。具体学名以拉丁名为准,参考资料:https://www.cuora.org/cuora-amboinensis-puzzle
          正如上述所言,安布逆天的多样性导致人们目前对其的研究还有很大延伸空间,以上成果似乎是2023年才发表,爬行动物数据库还没承认这个新的分类。


          IP属地:河南26楼2024-09-14 19:45
          回复
            2.3金头闭壳龟 Cuora aurocapitata
            1988年被中国学者罗碧涛、宗愉命名,其与潘氏闭壳龟亲缘关系较近,之前被认为是潘氏闭壳龟的亚种。顾名思义,此种闭壳龟头部呈金黄色。成龟背甲长约 15cm。头部金黄色,头侧可见三条浅黑色细纵纹;喉、颈部黄色,背甲棕黑色或红褐色,脊棱明显;腹甲黄色,有大块不规则的散射状黑斑;四肢及尾巴背面灰黑色或橄榄色,腹面黄色。
            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安徽山区的长江支流青弋江流域,包括泾县琴溪河支流漕溪河古坝段(古坝河)和汀溪河爱民至蔡村段,孤峰河孤峰至昌桥段,黟县清溪河美溪以上河段(美溪河),行政区域包括泾县蔡村镇、泾川镇、昌桥乡和黟县洪星乡、美溪乡,累计分布范围不超过120平方公里。
            极危级别,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估计野外种群不会超过300只,加上人工饲养也不会超过1000只。超高的颜值使其成为宠物市场上最为稀有名贵的一类龟,甚至被誉为国产水龟之王。保护措施方面,仅有黟县县政府已于2007年正式下文批准,在洪星乡规划建设黟县清溪自然保护区,2010年安徽省林业厅将该物种的保护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生境维护与改造”项目。该项目因缺乏相关的政策性项目资金支持而难以为继;在金头闭壳龟捕获较多的泾县却仍然没有专门的保护与管理机构。2010年后,关于野生金头闭壳龟的消息已经很少出现,2013-17年间在安徽没有观测到一只金头闭壳龟(2017年观测到一只雌性个体),此物种随时可能走向野外灭绝。作为高闭中的领军龟种,此龟还是有一定数量流通在国内宠物市场上,价格极为高昂,苗子都要数万元。不过据说饲养难度不算大。


            某红书上也有几家晒金头的,颜值确实逆天,和价格一样


            IP属地:河南27楼2024-09-14 19:51
            收起回复
              关于金头在野外的情况,可参照这篇论文: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知网能下载到。此文发表于2016年,当时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野生金头了,文中罗列的数据有些触目惊心。好在2017年又目击到了一只雌性,说明金头仍在安徽艰难生存着,又过了7年,不知道这七年中有没有再出现野生金头。这也是很多国龟的处境,人工繁育的可能有一定数量,但野外基本都处于半灭绝状态。


              IP属地:河南28楼2024-09-14 20:00
              回复
                2.3 布氏闭壳龟 Cuora bourreti
                1994年被命名,之前是黄额闭壳龟的布氏亚种,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学者认可其为独立种。背甲长15-20厘米左右,重约800-1200克。背甲有浅黄色脊线,但花纹没有黄额闭壳龟清晰明朗。腹甲浅黄色,具有大块的黑色斑块。腹甲胸盾与腹盾间具关节缝,前、后半部均可自由活动,并可与背甲完全闭合。头枕黄色,带深色斑点。喉部橘红色,相较于其他黄额种,整体头部色彩较为鲜艳、复杂,红橙黄都可能有。四肢深褐色,带有鲜艳的红、黄色斑。雄性和雌性的大小大致相同。雄性的腹略凹,爪较大,尾巴较粗长。
                分布于东南亚的老挝和越南中部,栖息于海拔300-700米的高地、潮湿、封闭的常绿常绿森林中。杂食:生肉、小鱼、虾、水果蔬菜均食,也可投喂人工饵料。布氏是黄额三兄弟中适应能力最强的。也是处境相对较好的,当然也只是相对而已。
                极危级别,栖息地不断被破坏,基于宠物贸易的捕猎活动加剧是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绝大部分布氏闭壳龟都来自越南,在运输过程中的条件极为恶劣粗暴,死亡率极高。在1980-1990年代,估计有1500-2000只进入了国际宠物贸易。该物种的人工饲养相当脆弱,成功的育种很少见。截止2016年,据信全世界有不到1000只被圈养。布氏闭壳龟的大部分栖息地都被以国家公园、特殊保护区和其他保护区的形式进行保护,布氏闭壳龟的一些记录来自保护区。然而,保护区并不能完全限制捕猎者,而且其本身不足以保障布氏闭壳龟在其自然栖息地中的生存种群。
                黄额闭壳龟一类都很难养,主要体现在开食难度大上面,布氏又是三兄弟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此龟生性较胆小,比较畏光,对湿度要求大。



                当年的黄额家族现在已被拆成三个独立种:黑腹黄额、布氏和图画。


                IP属地:河南29楼2024-09-14 20:06
                收起回复
                  2.4 丽圆闭壳龟 Cuora cyclornata
                  2006年被命名,之前作为三线闭壳龟的越南亚种存在,被称为“越南金钱龟”,于2006年才被升为独立种。体型比三线闭壳龟大些,背甲形状偏圆,更平坦;头部是较为暗淡的橄榄色,而四肢、尾部以及其它肉体部位则更呈橘红色,是其一显著特点。与三线闭壳龟相比,脖子和下巴脸颊是它的一大亮点。不像三线闭壳龟脖子中部分开往上黄色往下红色,丽圆的整个脖子都是红色的。
                  丽圆闭壳龟的分布以越南为主,从越南中南部到我国广西南部,以及老挝中东部都有分布。体中等,全长94-157毫米。头大小适中,头背皮肤光滑,后部皮肤有细裂纹,眼大,鼓膜清晰。背甲较低平,卵圆形。背具3棱,脊棱明显。有两种亚种指名亚种和梅式亚种,据说梅式只分布于中国广西西部。
                  极危级别,国内饲养者不多,价格也较高昂。据说比三线闭壳龟更加抗寒。咸鱼倒是能搜出很多越南金钱龟的售卖贴,不知道是不是都指丽圆闭壳龟?


                  头部没有三线那么金黄,但体色更红艳。


                  IP属地:河南30楼2024-09-14 20:11
                  回复
                    2.5 黄缘闭壳龟 Cuora flavomarginata
                    1863年被格雷命名,又名夹板龟。成龟背甲呈圆形,中央隆起,绛红色,中央具淡黄色脊棱;腹甲黑色,无斑点,边缘黄色;头顶淡橄榄绿色,眼眶上有一条金黄色条纹,由细变粗延伸至颈部,左右条纹在头顶部相遇后连接形成U形条纹,侧面淡黄色,下颌淡黄色或橘红色;四肢黑褐色,有较大鳞片,指、趾间具半蹼;尾褐色且短。因背甲缘盾腹面为黄色而得名。
                    在自然界中,黄缘闭壳龟栖息于丘陵山区的林缘、杂草、灌木之中,喜群居,白天多隐匿于安静、阴暗潮湿的树根下及石头缝中,常可见多只龟在同一洞穴中,活动地阴暗,但离清洁水源不远。生存温度为0~43℃,其昼夜活动节律随季节而异。4~5月和9~10月气温在18~24℃时早晚活动少,中午前后活动较多;6~8月气温在25~34℃,龟以夜间、清晨或傍晚活动为主,白天隐蔽在洞穴、树木或沙土中;若遇雨季,则喜到洞外淋雨。
                    分布于中国、日本(九洲岛)、琉球群岛。在中国分布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台湾等中南部山区,在安徽的分布主要限于皖南和大别山区以及丘陵地带。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和比较少见的琉球亚种。濒危级别,而黄缘的栖息地在广阔的华南地区已经高度碎片化,许多野外种群都面临着严重威胁,前景很不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缘极为成功的人工繁育,使其早早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龟之一,400元就能买到一只黄缘,是亲民程度仅次于安布的闭壳龟。不似安布的羞涩,黄缘活泼好动,互动性极强,颜值更高,且更加皮实耐养,饲养难度很低,十分适合新手入门。种种都导致了黄缘在国内宠物市场上始终是极受欢迎的明星品种,完全没必要去捕捉野生种了。
                    饲养方面,和安布相反,黄缘是偏陆栖型的半水龟,需要充足的陆地空间活动,它们很喜欢挖土。其实养黄缘的体验基本抵得上养陆龟了。当然要求环境还是要潮湿的,且需要浅水池。国内对黄缘的饲养经验极为成熟,无必要在此一一列出。


                    黄缘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的介绍基本就是各种文章的大杂烩...


                    IP属地:河南31楼2024-09-14 20:14
                    回复
                      2.6 黄额闭壳龟 Cuora galbinifrons
                      1939年被命名,又称梅花箱龟、梅花盒龟。头背淡黄色至棕色,具不规则黑斑点;眼后侧黑褐色,夹杂黄色或黄褐色斑;颈部背面色深近灰黑色,腹面色浅近浅黄色;背甲降起,拥有比黄缘更高耸的背甲。背甲中央具脊棱,背甲中央脊线黄褐色;腹甲黑色或略带黄斑。因其背甲很花,个体差异又很大,每一只黄额的背甲花纹都有很大差别,故又称“花闭壳”。
                      黄额闭壳龟喜栖息于丘陵山区溪流及浅水区域,常隐藏在林下的落叶内。昼行性,旱季有长达近4个月的冬眠期:雨季的活动也具有明显的间歇期,雨季的活动范围大于旱季。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适应能力差,环境改变一般不进食,陆生倾向强,也常在水边出没并能在浅水中活动,不善游泳。
                      自从2021年黄额三亚种正式分家后,目前黄额闭壳龟仅指黑腹黄额闭壳龟这一种,也是当年三兄弟中唯一一种在国内有分布的,云南、广西和海南岛均有分布,国外的越南、老挝北部也有分布。极危级别,二三十年前在两广的菜市场上还随处可见,随着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野外种群岌岌可危。宠物市场方面,早年间黄额基本被用于食用或被制成龟苓膏,近十几年才逐渐被爱好者饲养,其绚丽的外表和高度的个体色差异使得市场前景一片光明,而黄额的饲养难度明显大于黄缘,因此人工繁育困难重重,价格目前无法压下来,几千到上万都有。黄额的栖息习性(阴暗、湿度极大的东南亚落叶密林中)和生活习性(食谱多样,说明摄入的元素极为丰富,目前市场上没有很适合的黄额龟粮)决定了其对环境要求极高,适应性很差,饲养难度极大,是龟类中公认最难饲养的一类,被称为“美丽的毒药”。目前国内仅有少部分养殖户成功培育出子一代黄额,子二代则还未见成功报道。饲养黄额是世界性的难题,最难办的是其十分容易因为不适应环境而拒食,几个月甚至近一年不开食的例子比比皆是。
                      黄额三兄弟中,黑腹的外壳色彩多样且界限鲜明,很好地模拟了枯叶,且皮肤色也非常多变不定,橘黄到鲜红都有,且后天因素影响很大,看起来最花哨;布氏的色块界限没有那么鲜明,更多是平缓的颜色过渡,虽然体色同样多变,但相对变化固定;图画则整体颜色更为素雅,更淡一些,且拥有最为高耸的背部。此外,黄额的栖息地与许多闭壳龟或亲缘关系更远的龟重叠,产生广泛的杂交现象,所谓琼崖闭壳龟就是一个例子。之前有人提议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物种,并于1997年正式成为独立种,名字就叫琼崖闭壳龟。但后面经学者研究发现,这种龟不过是黄额+锯缘闭壳龟的杂交,遂取消独立种身份。
                      总的来说,饲养难度比较低的是黑腹(适应性相对较好),其他两种难度均较高。


                      IP属地:河南32楼2024-09-14 20:18
                      回复
                        楼主家在广西中西部,听奶奶讲六七十年代黄额是十分常见的龟,几十年后已经变成极危了


                        IP属地:河南33楼2024-09-14 20:19
                        回复

                          今年在郑州动物园拍到的黄额,动物园把黄额与斑点还有娃娃鱼混养在一起,这环境叹为观止。这个爬行馆建成于1987年,至今仍在使用,倒是让人感受到近四十年前的动物园是什么样子。


                          IP属地:河南34楼2024-09-14 20:23
                          收起回复
                            2.7 百色闭壳龟 Cuora mccordi
                            1988年被命名,拉丁学名来自美国龟类专家威廉·麦考德(William P. McCord)。中国广西独有种,仅分布于广西百色一带。麦氏于1988年在百色地区靠近云南的边界地带购得了这种龟的标本。头顶淡绿色;眼中等大,眼眶至颈后有一镶边的黄色条纹;背甲略隆起,棕黄色或棕红色,背甲上有一条脊棱;腹甲黑色,边缘黄色,腹甲与背甲能完全闭合;四肢橘黄色,上有硬质鳞片,趾间具蹼;尾短,淡橘黄色。
                            仅分布在中国广西西部百色地区。喜栖息山区溪流及水质清澈的山塘。性情较温顺。人工饲养下寿命为30年。
                            极危级别,很可能已经野外灭绝,自2010年后再无野生百色闭壳龟的观察记录。因为其无比名贵的特点,现在市场上有一定数量的百色闭壳龟在流通,均为人工养殖,价格也逐渐走低,目前苗子的价格是一只3-6万元,成体几十万元不等,属于国内最贵的一类龟,和金头闭壳龟不相上下。饲养难度大,表现为不轻易开食,对环境要求高等。


                            IP属地:河南35楼2024-09-14 20:29
                            回复
                              闭壳龟的许多内容来自这篇文章:闭壳龟亲缘关系研究_遗传基因 (sohu.com),里面提到百色闭壳龟已经野外灭绝,不过IUCN上还是评为CR极危。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提到百色:
                              “周婷等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野外考察百色闭壳龟的文章,但百色闭壳龟(Cuora mccordi)在野外早已灭绝,无法再收集到野生个体以做到更精准的研究,现在对百色闭壳龟的分布区域、生存环境和野外生活习性等,只能根据人们的描述并结合人工饲养个体的研究来推测。广西百色附近也只是根据一些人描述的捕捉地点,因此只是理论分布区域。”
                              看来这龟野外是真没了,只能寄希望于人工繁育成熟后逐渐恢复野外种群吧


                              IP属地:河南36楼2024-09-14 2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