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6,047贴子:21,184,723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9 花龟 Mauremys sinensis
1834年被格雷命名,又名珍珠龟,体较大,背甲长118-246毫米这体型在拟水龟属中算比较大的。头背皮肤光滑。甲桥明显,有鲜明的黄色细线纹从吻端经眼和头侧,并沿头的背腹面向颈部延伸。四肢及尾亦满布黄色细线纹。因头部、颈部、四肢布满不同颜色条纹,故名。头及四肢背面栗色,头的侧面及腹面色较淡。腹部淡棕黄色,每块盾片的中部有一栗色大斑。四肢及尾亦饰有黄色细纵纹。
花龟喜栖息水中,受惊后即潜入水底,耐干旱,无水之地也能生存。嗜水性强,有上岸晒背的习性,性情温顺,不攻斗、不咬人,适应性广且生命力强。
分布于中国上海、江苏、浙江、福建、香港、广东等地,在越南等国也有分布。因为基本都是分布于国内,是一种典型的国龟,也有人叫它中华花龟。2018年级别从濒危升级为极危,在野外已经难觅踪迹,这也是中国诸多龟类的悲惨现状。
在中国,花龟的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养殖场存栏花龟种龟已达25万只,年繁殖量达100万只,在本土龟类养殖中仅次于乌龟,位列第二。仅海南省一家龟鳖养殖场,2012年繁殖花龟达10万只,出口欧洲达3万只。地摊三杰中,饲养难度可能较草龟更大一些,花龟是出了名的腐皮大王,极易腐皮,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龟性格胆小害羞,很容易应激,不过养定后会变得非常皮实好养。轻松长到20多厘米的特性让许多玩家称之为“花猪”,食欲旺盛,吃的很多。耐寒能力不如草龟,更怕冷。价格同样低廉,不过比草龟略贵一些,苗子也要5元左右。


IP属地:河南122楼2024-09-16 15:44
回复
    今年春天花15元购入两只花龟,感觉没网上说的那么爱腐皮,回来后水过背在小盆里放两天啥都不管,两天后移入龟缸中即可。无过滤,换水三四天一换,每次换三分之二左右,换的都是晒了三四天的水,至今没有发现腐皮现象,可能是平时比较忙,懒得折腾它们。坏处是养了四个多月还是比较怕人,见人就跑,还不太敢当着人的面吃粮,这点比不过草龟。其他的感觉还好。


    IP属地:河南123楼2024-09-16 15:48
    收起回复
      11.黑龟属 Melanochelys
      11.1三龙骨龟 Melanochelys tricarinata
      1856年被命名,又名三棱黑龟(貌似这个才是正式学名)。顾名思义,背上有三条浅色脊陵突起,由幼龟到成龟都很明显,不会消失。品相上佳的三龙骨龟三条脊棱会呈现非常漂亮的烫金色。头部与红腹侧颈龟一样有V型的斑纹由鼻尖一直延伸到颈部,斑纹通常是黄色到橘红色都有,而且到成龟也不会消失。由于数量稀少,因此此龟的繁殖信息不够明确,但是它们的繁殖习性应该与黑山龟类似。基本上雌龟每年可以生产2~3胎,每胎2~4颗蛋,约60~70天可以孵化。
      生活于沼泽地、山问溪流及水潭。杂食性,小虾小鱼,水龟饲料,面包虫,蟋蟀,蚯蚓,蔬菜水果等都吃。有关其繁殖习性报道较少。Theobala曾报道,1只雌龟产卵3枚,卵长径44.4毫米,短径25.4毫米。习性上似乎更为接近陆栖。
      分布于南亚北部的尼泊尔、印度及孟加拉国。搜狐上有文章称此龟在国内的贵州、福建有分布,感觉不实,地域上隔得太远了。此龟非常稀有罕见,对野生三龙骨龟生活状态的考察没有几个人观察过,只有少量人工饲养记录可供参考。在国内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冷门高端龟种,在日本则是极受欢迎的明星龟种。目前市场价格在数千元,且饲养难度据说较大,而以前在国内花鸟市场还是不难见到的一种煲汤龟。目前已经是附录一的物种,绝对的珍贵龟种,且能成功稳定出苗的玩家/养殖户寥寥无几,此龟的生存前景不容乐观,这也是东亚、东南亚大部分龟类的悲惨现状。


      从幼体到成体,背甲上耀眼的三条烫金色纹始终鲜明,难怪它们在印度神话中的地位很高。国内似乎有少量养殖、饲养,在抖音上见到一两次,价格是数千元。


      IP属地:河南124楼2024-09-17 11:30
      收起回复
        11.2 黑山龟 Melanochelys trijuga
        关于黑山龟的进一步介绍,参看扭屁股7的相关文章:亚洲龟“四大金刚”的饲养建议 - 知乎 (zhihu.com)
        1812年被命名,亚种很多,国内最为人所知的是缅甸黑山龟(即金边黑山龟)。缅甸黑山龟头中等大小,棕色或黑色,顶部无鳞,吻短,缘呈“^”形;颈部背面黑色,腹面淡黄色。背甲椭圆形,颜色变异较大,棕红色、黑色或棕黑色;具3条纵棱,崎棱为黄色;背甲前缘平切,后缘不呈锯齿状,腹甲椭圆形,发育良好,整体棕黑色或黑色,或有黄色镶边,就好像在黑色的腹甲中镶了金边一样,故俗称“金边黑山龟”。腹甲肛盾后缘缺刻。四肢灰色、棕黑色或黑色,前肢前部具大鳞片,前肢与后肢的指、趾间具发达的蹼。尾短,灰色或黑色。据悉最大背甲44cm,算是体型较大的龟类。而幼体的三条脊棱非常明显,显示着其与同属三龙骨龟的密切关系。CITESII、国内于2018年10月9日核准黑山龟为2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
        为半水龟,栖息在山间的水源附近。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杂食性,其食谱十分广泛,鱼虾、昆虫和植物的茎叶、果实均可成为它们的食物。生活于清澈小河、溪流及离水不远的陆地,但是水性一般,饲养上的水深在一般与背甲长度相当就可以。最适宜的饲养温度应该在18到25度,夏季不宜超过30度。冬天也可以不加温,但是要保证室温在20度左右,低于这个温度最好可以人工加温。广西、海南地区可以不加温过冬。


        IP属地:河南125楼2024-09-17 11:38
        回复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亚种个数似乎有五种和六种这两个不同的说法。在五个亚种的说法中是除去了缅甸黑山龟这一亚种的,不知道依据在哪。六个亚种分别为:印度黑山龟(半岛黑山龟,指名亚种)、珂辛黑山龟(又名皇冠黑山龟)、缅甸黑山龟、孟加拉黑山龟、派克黑山龟(帕氏黑山龟)和锡兰黑山龟。其中的缅甸黑山龟是国内最常见的一种,其次是锡兰黑山龟。缅黑价格稳定下来后大约200-300元左右。此龟早年间号称亚洲四大巨龟之一(马巨、亚巨、庙龟和黑山,后来觉得黑山不够大,逐渐被西瓜龟顶替),名头很响,但实际上极限个体40多厘米的体型在亚洲属实排不进前四。不过因为此龟性格较温和,饲养难度不算很大,一直是入巨龟坑玩家的友好选择,还是有稳定的受众者。加之此龟人工繁育已较成熟,下山龟的现象有效减少,这也保护了它们的野外种群,且这种龟是下山龟存活成功率较高的一种。

          孟加拉亚种

          拥有漂亮头纹的锡兰黑山龟,价格比缅甸黑山龟要高不少

          指名印度亚种


          IP属地:河南126楼2024-09-17 11:40
          回复
            缅甸潮 梦中情🐢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7楼2024-09-17 16:03
            收起回复
              12 沼龟属Morenia
              共两个成员,就是所谓的孔雀龟。
              12.1 缅甸沼龟 Morenia ocellata
              1835年被命名,又名眼斑沼龟、缅甸孔雀龟,腹甲淡黄色,无斑纹,背甲深褐色,每块盾片上均具一块米黄色包围的马蹄状黑斑,似眼斑又像孔雀斑,所以又名眼斑沼龟或缅甸孔雀龟,宠物市场通常上称之为孔雀龟。
              栖息于流速缓慢、水位不高的淡水河流当中。是水龟中为数不多的纯素食性龟,其习性有点近似于地图龟,平时以水生植物,绿叶蔬菜等为食。
              分布范围狭窄,只产在缅甸南部,数量稀少,属于国际一级保护动物,人工繁殖尚没有成功的实例。在所有的CITES I 保育水龟类当中,仍然遭受大量采集的就是缅甸孔雀龟。这种中小型龟类到目前为止,在大陆地区仍然有着很大量的输入做为药食用。在广州青平市场可以轻易见到成箱的个体出售(?存疑,现在还有这么多吗?)。因此,在大陆饲养的人也比较多。美国多称为Burmese Peacockturtle.但是由于这个英文名称很容易与缅甸孔雀鳖Burmese Peacock softshell turtle 混淆。此龟信息不多,目前在国内的东南亚龟种中属于较冷门品种,因为走货线的关系,缅甸孔雀龟在2015年后很少有统货交易,直到2017年才重新回归,市面上又可以看到成批的孔雀龟了。以前价格低廉,不过目前还是下山龟居多,饲养难度尚可,就是下山龟成活率不理想,据说很容易腐甲。
              以上介绍基本来自扭屁股7的一篇文章,但我找不到了。


              背甲上的大斑点还是很有特点的,但沼龟属的成员信息都奇少,市面上也搜不到售卖信息。


              IP属地:河南128楼2024-09-17 20:40
              收起回复
                12.2印度沼龟 Morenia petersi
                1879年被命名,也有人叫黄腹沼龟。印度沼龟与同属的缅甸沼龟区分最明显的在于:缅甸沼龟背甲上具明显中央棱背,且背甲各盾片中无白色围纹。而印度沼龟背甲无明显棱背,且各盾片上有白色圈纹。印度沼龟头部适中,呈三角形。头顶部为黑色,有一条黄色的细条纹,呈“v”字形。镶在头顶部的边缘,面部有二条黄色纵条纹,延伸至颈部。眼部较大,有白色圈纹包围。背甲隆起较高,无明显棱背,呈黑色或墨绿色,外缘为黄色。每块盾片的中央有白色圈纹,各盾片间接缝呈浅黄色。前、后缘均平滑,不呈锯齿状。腹甲为淡黄色,无任何斑纹。关于印度沼龟交配、产卵、孵化等情况因缺乏记录,难以详细介绍。
                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西部及孟加拉地区,濒危级别。印度沼龟饲养很难,它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活率很低,尤其是新购的龟.大多带有内伤,且许多龟会“拒食”到底,宁可将自己饿死也不吃食,对水质要求也很高,加上滞育等问题,此龟的人工繁育一直难度极大,2016年才突破繁殖大关。目前,此龟只有日本有少量人工繁育的个体,国内难觅其踪。

                印度沼龟苗子颜值超高...



                IP属地:河南129楼2024-09-17 20:43
                收起回复
                  13 果龟属 Notochelys
                  属下只有一个成员,果龟 Notochelys platynota。果龟的介绍多来自命脉的一篇介绍文章。
                  1834年被格雷命名,又名马来亚扁壳龟、扁山龟、马来果龟、六板龟,此龟最突出的特点为扁平背甲上的6或7块椎盾(所有其他的淡水龟类有5块椎盾,那些超过5块的都是变异个体,和果龟稳定6块完全不同)。有一条较低的不连续的脊棱,扁平的背甲呈橄榄色、浅黄褐色或红棕色,稚龟的背甲呈鲜绿色。头部呈褐色,幼体有2条浅黄色的纵纹。腹甲上有不完全的铰链结构,脚趾上有全蹼。
                  广泛分布在中南半岛。果龟栖息在长有丰富水生植物的浅水中,例如沼泽、湿地和森林中的溪流。它是一种食草动物,主要吃水生植物,但曾有2只攻击1条象鼻蛇的记录。关于它的繁殖方面,知道的就很少。
                  易危级别,饲养难度较大,早年间广东地区的菜市场上偶尔能见到,基本都养不活。人工繁育在2017年前都无甚进展,鲜有繁殖成功案例。果龟苗子堪称所有龟鳖中最漂亮的,鲜绿色的背甲非常梦幻,是一个潜力十足的品种。


                  鲜绿色背甲+橘红色腹甲,煞是好看。

                  成体颜值相当难顶...怪不得叫扁壳龟


                  IP属地:河南130楼2024-09-17 20:46
                  收起回复
                    14 巨龟属 Orlitia
                    该属也只有一个成员,就是大名鼎鼎的马来巨龟 Orlitia borneensis。
                    1873年被格雷命名,拉丁属名Orlitia本身就是“巨大的”之意。体型很大,是亚洲最大的淡水硬壳龟(将海龟和鳖都排除之后)。重可达50千克以上,其背甲长度可达80厘米,极限个体达到117cm(可信度不高,比较可信的另一例子是98cm),75kg。头较宽,鼻孔大,眼大,上喙呈锯齿状,头顶后部有鳞。背甲相对扁平而呈长卵形,无脊棱,每块盾片上有同心环纹,背甲后缘呈锯齿状。四肢扁平,覆有大块鳞片,趾、指均具强爪,趾指间具丰富蹼,爪发达,尾适中。马巨有一个由甲壳侧壁包裹的骨肺室,以帮助肺部承受水下压力,使其能够延长潜水,这个构造是东南亚水龟里独一无二的。寿命可达80年。
                    马来巨龟和亚洲巨龟的差异:马来西亚巨龟成体巨大之极,売成长圆形,色泽很深,基本为灰黑色腹甲基本没有什么花纹。而亚洲巨龟的体型要小很多,売相较马来西亚巨龟要宽圆,颜色为较马来西亚巨龟更鲜艳的棕褐色,还有明显的背脊线,更明显的是亚洲巨龟的売后部还有一排明显锯齿,腹甲有着很漂亮的辐射纹理。
                    是典型的水栖龟类,对水的依赖性强,多生活于江河、湖泊等大型淡水水体中。天气较好时,常在岸边晒背,喜群居,同类间有时会发生争斗。杂食动物,喜欢捕食鱼虾、蛙蟹等,喜在水中吞咽食物。此龟脾气暴躁,对不同种类的龟十分凶,不适合和其他类别的龟一起混养。


                    IP属地:河南131楼2024-09-17 20:49
                    收起回复
                      主要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大型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会在新加坡的水库和支流中发现。20世纪90年代,曾有数量较多的马来西亚巨龟流入中国南方沿海省份,以两广最多。中国国内有一定的饲养量,似乎尚未有人工繁殖成功的报道。濒危级别,且在东亚食品市场交易的各种大小动物数量巨大。尽管受到官方保护,马来西亚巨龟还是从印度尼西亚大量出口。饲养体验比亚巨要好,主要是此龟排泄量没亚巨那么夸张。当然,这种体型的巨龟饲养成本都是很高的。

                      马巨目前在国内的售卖信息不多,闲鱼上就看到过两三回,三四十厘米的马巨基本都挂牌近万元。


                      IP属地:河南132楼2024-09-17 20:51
                      收起回复
                        15 小棱背龟属 Pangshura
                        也叫泛棱背龟属,该属中成员都曾是潮龟属的,但经过研究后发现它们与潮龟属的差别是比较大的,最终被独立出来成了泛棱背龟属。而“棱背”这个名字也被遗留在了潮龟里,比如大型的红冠、三线、缅甸等,它们以前也叫巨棱背龟。该属目前有四名成员。
                        15.1 史密斯棱背龟 Pangshura smithii
                        1863年被格雷命名,史密斯棱背龟的腹甲底色为黄色,带有黑色的斑块,外侧皮肤较黑,背甲中线上带有一条黑色条纹;其亚种白足棱背龟的腹甲没有黑斑,外侧皮肤的黑色素沉淀较少,颜色较史密斯棱背更浅,在棱背龟属中,本种的体高不算很高,其背甲是略带橄榄色的褐色。寿命15岁左右。就外观上来说,此龟粉红色的脸颊是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为杂食性龟类,栖息于植被覆盖率高且流速缓慢的泥沙底的河流湖泊池塘沼泽等区域。有两个亚种,一个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北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梧桐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流域,海拔约200-500米的低地。另一个分布于印度北部恒河流域,海拔约600米的丘陵地带。
                        有关资料很少,据说饲养难度较高。


                        IP属地:河南133楼2024-09-17 20:54
                        收起回复
                          15.2 阿萨姆棱背龟 Pangshura sylhetensis
                          1870年被命名,雌性背甲可达20cm;背高,背甲呈黄褐色,第三椎盾脊棱明显突出,后缘呈锯齿状;腹甲底色为米黄色,有大量黑斑;身体皮肤呈灰黑色,眼睛后方有镰刀状的红色纹路,下颚两侧有明显的粉红色条纹,颈部下方及两侧带有九条浅黄色条纹。阿萨姆棱背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脊背上高耸的龙骨。他们的缘盾上也排列着锯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特征都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他们的背甲和皮肤均为墨绿色,眼睛后方有一条粉红色条纹,这是区别他们和其他棱背龟很重要的一点。一般成年个体最大可以达到20.5厘米,但一般平均下来也就16厘米左右。
                          非常喜欢晒背,在旱季和较冷的月份,他们几乎全天都趴在木头上,河岸上晒太阳。只有在雨季才会遁入水中寻找食物,主要是水生植物和软体动物为食。此龟很胆小,在晒被的时候稍有动静便会跳入水中,而幼体则始终躲在落叶下,防止被猎食者发现。
                          分布于孟加拉国和藏南地区的阿萨姆平原。阿萨姆棱背龟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华盛顿公约附录二,采集龟蛋,龟肉食用,宠物贸易是影响他们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再加上他们分布地区本来就比较集中,盗猎易如反掌,当地人食用也非常方便。

                          超级酷炫的阿萨姆棱背苗子

                          成体阿萨姆棱背


                          IP属地:河南134楼2024-09-17 20:57
                          回复
                            阿萨姆棱背龟的分布地包括阿萨姆平原,而这一平原位于藏南地区。理论上这一棱背龟也算是我国的国龟,但由于藏南目前复杂的背景下,想必对这一区域内的龟鳖进行调研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大概十年前周婷出版的中国龟鳖图鉴里也没有阿萨姆棱背龟。


                            IP属地:河南135楼2024-09-17 21:00
                            回复
                              15.3 印度棱背龟 Pangshura tecta
                              1831年被格雷命名,又名屋顶龟,背甲灰绿色,整个背甲最外缘有黄色细边线;脊线非常明显,呈红色,第三枚脊盾呈角刺状突出;腹甲黄色,每枚盾片上有黑色大块斑纹;头枕褐绿色,鼻后及眼杠后有大块红色斑;颈部满部白色贯通线条;四肢灰褐色,带有黄色斑点。背甲长可达25厘米,雄性略短。背甲呈“人”字形状,似房顶的屋顶,故也被称为屋顶龟。此龟雌雄体型悬殊,雌龟体长能达到雄龟的2-3倍。
                              属水栖龟类,生活于池塘、沼泽、山涧溪流及低洼地,它们也会在半咸水的海岸出没,河床柔软及有丰富水生植物的环境很适合它们居住。是小棱背龟属中在国内最为人所知的一种,已实现了成熟的人工繁育,据说饲养难度也不大。不过价格仍偏高,似乎都要千元以上。其实印度棱背龟数量不算很稀少,主要是近几年才引入国内市场,价格一时还处于比较高的阶段。

                              小棱背龟属的成员,苗子时期的颜值都非常高。闲鱼有一些卖家,基本都是1000元以上。


                              IP属地:河南136楼2024-09-17 21: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