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将计就计
所谓的后手,其实就是赵邦及其带领的沛州军。他们刚到猗州不久,但已与盖聂顺利会合并充分交流过作战方针。
盖聂认为,北黎近期一定会来主动进攻,通过挑衅诱敌的方式来报之前被打败的一箭之仇。同时,他们的作战地点也不会再选择像上次的扎营地那样的空旷地带,他们不会允许自己跌倒在同一个地方两次。那么,这次他们定会选个容易隐蔽起来的地方,选择用背后放冷箭的方式来争取赢得胜利。
赵邦充分同意他的意见,他也相信这些凶悍的北方靼子断不会在同一个坑里连摔两次。
既然对手想要隐蔽自己,那选择的场地毋庸置疑会存在诸多掩体。那么针对掩体,他们便可以大作文章了。
此刻的赵邦,便带着手下的士兵们不动声色地在山中小股地焚烧着树枝、树叶。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动静,让北黎军他们没有及时发现山上已起了火。但火星是会借助风势增大的,更不用说山上的草木本就繁茂,任何一点小小的火苗都会引燃为迅猛的大火。因此,北黎军他们很快便被火光和黑烟所笼罩。山顶上的弓箭手们个个都在火焰的包围下慌了神,不再有专注力去瞄准下方的猗州兵。他们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如何逃出这漫天火海。
趁着箭矢不再向下射来的宝贵时间,盖聂指挥手下收起盾牌,提枪上山,与沛州军共击北黎。他手握铜剑在最前方冲锋,他身后则跟着手握长枪的士兵们。追随着这样一位身先士卒的将领,他们更觉此生不悔入行伍。
到达山顶后,他们迅速与赵邦率领的沛州军一起占据了上风的位置,将北黎人一个个赶到下风口去。燃烧产生的浓烟全都往下风口灌去,北黎人被冲入鼻腔的浓重烟味熏得头晕眼花,无论是手持弓箭的射箭手,还是举着杆杆长枪的步兵,他们的战斗力全都下降至低谷。他们有想要反击的心,却显然失去了能够反击的能力。
“不好,情况有变!阿茹古,你快跟着他们两个逃回去!”阿穆尔听闻外头有异动,拉开营帐看了几眼,察觉出战况对己方极为不利,当机立断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两位亲兵,命令自己的妹妹在他们的掩护之下逃回北黎皇廷。他宁愿自己孤身奋战至最后,也不能让唯一的亲妹妹随自己一同赴死。
“不行,皇兄,阿茹古不要做逃兵!我要留下来,和皇兄、和大家一起奋战到最后!”阿茹古意识到这次作战计划的失败与自己制定的兵法不够缜密脱不了干系,愧疚与自责更加让她不愿自私地逃离这片战场。她明白皇兄一定是为了她好,想保住她的安危。但这种保护,她不愿承受。
“现在不是你意气用事的时候,阿茹古!你听着,现在本汗下旨,你必须跟着他们一起从后山小路那儿逃回去。大黎不能既少了我,又少了你!听好了,回去以后,你一定要好好教导阿努扎,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汗,还要是一个强大的可汗!”此刻的阿穆尔,不仅仅是一位兄长,更是一个帝国的君主,他是在向他的臣妹颁下撤退的圣旨。
两位亲兵可谓忠心耿耿,他们在阿茹古仍说着“不”时一左一右地架住了她的胳膊,使劲控制着不断挣扎的她。无论她怎么扭动身子,都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拖出了营帐,带上了一匹马的马背。一位亲信策马在前方带路,另一位则与她共骑一马,一边挥鞭一边控制着正在挣扎的她。
后山的小路十分隐秘,除了他们三人两马外,再也没有人迹。她若肯安心配合,定能尽快回到北黎皇廷。但她要的绝不是仓皇逃生,她多想骑上飞庐与皇兄并肩作战,她还想在战场上亲眼见一见那个识破自己兵法并反将了自己一军的安远侯盖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嗒嗒嗒……”急促的马蹄声竟真的传入了她耳中,那抹白色的身影分明就是飞庐!它循着她的气味,一路追到后山来了!
“好飞庐,快,咱们这就一同去救皇兄!”阿茹古冲飞庐大声呼喊。
与她同乘一骑的亲兵显然有些被突如其来的这匹马惊着了,在恍神的区区几秒之间,让阿茹古找到间隙飞身跨上飞庐,回到了阵阵硝烟中。
“君王死社稷”,阿穆尔正用他的顽强抵抗诠释着这句话。虽然他和他手下的北黎军都处于下风口的劣势位置,但他仍不放弃战斗的希望。他不顾自己身上已有几处火苗在皮肤上肆虐地燃烧,强忍着灼热与巨痛,挥舞着长枪与敌军对战。
“皇兄,我和飞庐回来救你了!”只听一阵马蹄声和极富气势的女声从远方渐渐变得越发清晰,阿茹古骑着她的爱驹来到了阿穆尔身边。
飞庐不仅追随阿茹古至后山,背上还驮着她的弓箭,这让她如获至宝。阿茹古将箭搭到弦上,开始施展她引以为傲的射箭技艺。
她为自己顺利开出了一条搭救皇兄的路,将严重烧伤的皇兄救上马,打横躺在飞庐背上,疾速逃走了。作为一匹通人性的好马,飞庐记得刚才后山那条小路的位置,驮着他们兄妹二人向那个方向跑去。
两位亲兵没接到指令之前不敢轻举妄动,都停在原地焦急等候着。但现在,他们总算见到了返回的公主和可汗,还听到了公主的那句“事不宜迟,速回大黎!”的命令。他们自然明白接下来该干什么,策马紧跟在飞庐身后。
三匹马,四个人,一片茫茫草原,他们开启了一段逃回自己家国的路……
所谓的后手,其实就是赵邦及其带领的沛州军。他们刚到猗州不久,但已与盖聂顺利会合并充分交流过作战方针。
盖聂认为,北黎近期一定会来主动进攻,通过挑衅诱敌的方式来报之前被打败的一箭之仇。同时,他们的作战地点也不会再选择像上次的扎营地那样的空旷地带,他们不会允许自己跌倒在同一个地方两次。那么,这次他们定会选个容易隐蔽起来的地方,选择用背后放冷箭的方式来争取赢得胜利。
赵邦充分同意他的意见,他也相信这些凶悍的北方靼子断不会在同一个坑里连摔两次。
既然对手想要隐蔽自己,那选择的场地毋庸置疑会存在诸多掩体。那么针对掩体,他们便可以大作文章了。
此刻的赵邦,便带着手下的士兵们不动声色地在山中小股地焚烧着树枝、树叶。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动静,让北黎军他们没有及时发现山上已起了火。但火星是会借助风势增大的,更不用说山上的草木本就繁茂,任何一点小小的火苗都会引燃为迅猛的大火。因此,北黎军他们很快便被火光和黑烟所笼罩。山顶上的弓箭手们个个都在火焰的包围下慌了神,不再有专注力去瞄准下方的猗州兵。他们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如何逃出这漫天火海。
趁着箭矢不再向下射来的宝贵时间,盖聂指挥手下收起盾牌,提枪上山,与沛州军共击北黎。他手握铜剑在最前方冲锋,他身后则跟着手握长枪的士兵们。追随着这样一位身先士卒的将领,他们更觉此生不悔入行伍。
到达山顶后,他们迅速与赵邦率领的沛州军一起占据了上风的位置,将北黎人一个个赶到下风口去。燃烧产生的浓烟全都往下风口灌去,北黎人被冲入鼻腔的浓重烟味熏得头晕眼花,无论是手持弓箭的射箭手,还是举着杆杆长枪的步兵,他们的战斗力全都下降至低谷。他们有想要反击的心,却显然失去了能够反击的能力。
“不好,情况有变!阿茹古,你快跟着他们两个逃回去!”阿穆尔听闻外头有异动,拉开营帐看了几眼,察觉出战况对己方极为不利,当机立断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两位亲兵,命令自己的妹妹在他们的掩护之下逃回北黎皇廷。他宁愿自己孤身奋战至最后,也不能让唯一的亲妹妹随自己一同赴死。
“不行,皇兄,阿茹古不要做逃兵!我要留下来,和皇兄、和大家一起奋战到最后!”阿茹古意识到这次作战计划的失败与自己制定的兵法不够缜密脱不了干系,愧疚与自责更加让她不愿自私地逃离这片战场。她明白皇兄一定是为了她好,想保住她的安危。但这种保护,她不愿承受。
“现在不是你意气用事的时候,阿茹古!你听着,现在本汗下旨,你必须跟着他们一起从后山小路那儿逃回去。大黎不能既少了我,又少了你!听好了,回去以后,你一定要好好教导阿努扎,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汗,还要是一个强大的可汗!”此刻的阿穆尔,不仅仅是一位兄长,更是一个帝国的君主,他是在向他的臣妹颁下撤退的圣旨。
两位亲兵可谓忠心耿耿,他们在阿茹古仍说着“不”时一左一右地架住了她的胳膊,使劲控制着不断挣扎的她。无论她怎么扭动身子,都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拖出了营帐,带上了一匹马的马背。一位亲信策马在前方带路,另一位则与她共骑一马,一边挥鞭一边控制着正在挣扎的她。
后山的小路十分隐秘,除了他们三人两马外,再也没有人迹。她若肯安心配合,定能尽快回到北黎皇廷。但她要的绝不是仓皇逃生,她多想骑上飞庐与皇兄并肩作战,她还想在战场上亲眼见一见那个识破自己兵法并反将了自己一军的安远侯盖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嗒嗒嗒……”急促的马蹄声竟真的传入了她耳中,那抹白色的身影分明就是飞庐!它循着她的气味,一路追到后山来了!
“好飞庐,快,咱们这就一同去救皇兄!”阿茹古冲飞庐大声呼喊。
与她同乘一骑的亲兵显然有些被突如其来的这匹马惊着了,在恍神的区区几秒之间,让阿茹古找到间隙飞身跨上飞庐,回到了阵阵硝烟中。
“君王死社稷”,阿穆尔正用他的顽强抵抗诠释着这句话。虽然他和他手下的北黎军都处于下风口的劣势位置,但他仍不放弃战斗的希望。他不顾自己身上已有几处火苗在皮肤上肆虐地燃烧,强忍着灼热与巨痛,挥舞着长枪与敌军对战。
“皇兄,我和飞庐回来救你了!”只听一阵马蹄声和极富气势的女声从远方渐渐变得越发清晰,阿茹古骑着她的爱驹来到了阿穆尔身边。
飞庐不仅追随阿茹古至后山,背上还驮着她的弓箭,这让她如获至宝。阿茹古将箭搭到弦上,开始施展她引以为傲的射箭技艺。
她为自己顺利开出了一条搭救皇兄的路,将严重烧伤的皇兄救上马,打横躺在飞庐背上,疾速逃走了。作为一匹通人性的好马,飞庐记得刚才后山那条小路的位置,驮着他们兄妹二人向那个方向跑去。
两位亲兵没接到指令之前不敢轻举妄动,都停在原地焦急等候着。但现在,他们总算见到了返回的公主和可汗,还听到了公主的那句“事不宜迟,速回大黎!”的命令。他们自然明白接下来该干什么,策马紧跟在飞庐身后。
三匹马,四个人,一片茫茫草原,他们开启了一段逃回自己家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