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吧 关注:101,924贴子:2,815,841

回复:现代西欧亚人群的终极祖源——高加索古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基底欧亚人的滞留地可能是阿拉伯半岛东部和伊朗,也就是西南亚,尤其是波斯湾,波斯湾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曾经是盆地,地势低洼,河流汇聚,可能为早期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论文《New Light on Human Prehistory in the Arabo-Persian Gulf Oasis》认为史前波斯湾在早期人类的扩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下为波斯湾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的地形变化:

根据《Projecting ancient ancestry in modern-day Arabians and Iranians: a key role of the past exposed Arabo-Persian Gulf on human migrations》的qpAdm结果,阿拉伯半岛东部的基底欧亚人成分最高(45%左右),其次是阿拉伯半岛西部和伊朗(38%左右)。
根据《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farming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伊朗中石器和伊朗新石器的基底欧亚人成分最高,在qpAdm的各种模型拟构中,都能得出60%甚至以上的比例。


IP属地:美国23楼2022-09-02 17:17
收起回复
    这几组高加索古人目前只公布了母系,要推测高加索古人的父系构成的话,第一种可能是IJ*(不排除K1*,比如LT),因为高加索古人与格拉维特的Fst(群体分化系数)接近,而格拉维特文化正是I父系登场欧洲的时期,比如意大利31210-34580年前的古人父系为I,母系为U8c,捷克30350年前的古人父系I,母系U5。除此以外,高加索狩猎采集者的两个标杆:格鲁吉亚13300年前的Satsurblia洞古人父系J1,母系K3;格鲁吉亚9700年前的Kotias Klde洞古人父系J2,母系H13c,伊朗中石器:伊朗9480年前的Hotu洞古人父系J2a。说明高加索古人向西向北扩张代表着I父系人群,向东向南扩张代表着J父系人群。IJ父系古人都有明显的高加索古人遗传特性。
    第二种可能是是C1a2(不排除其他一些C1下游,比如C1b),C1a2作为早期西欧亚人群父系,在时空上贯穿西欧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欧洲地区。除此以外,15000年前的安纳托尼亚狩猎采集者已经与安纳托尼亚农夫的遗传结构没有明显差异,其父系C1a2,母系K2b。
    我个人认为IJ*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从遗传特性上来说,45000年前的西伯利亚古人Ust'-Ishim(父系K2a*,母系R*)已经非常接近西欧亚和东欧亚分化的节点,而父系IJ*和K*从父系IJK*的分化时间窗口在50000-45000年前,母系B,U,R0(HV的上游),JT从母系R的分化时间点也在50000年前左右。早期从安纳托尼亚和高加索地区进入欧洲的父系IJK*和母系R*可能是一伙人。


    IP属地:美国26楼2022-09-03 21:36
    回复
      有能力威胁IJ的现代西欧亚奠基父系可能性的只有C1a2,R还是算了吧,ANE的西欧亚特性相当接近Sunghir和Kostenki-14,很可能是父系K2b或者P做了C1的上门女婿得来的。并且不应该区别对待早期RQ,因为这俩诞生的时候可能就是ANS-ANE谱系,不能因为R往西跑混了西欧亚,Q往东跑混了东欧亚就把这二者分割。


      IP属地:美国28楼2022-09-19 06:16
      回复
        早期基底欧亚人的父系可能包括各种CF下游(比如GH),母系可能包括各种N下游。黎凡特古人可能并非安纳托尼亚农夫和伊朗新石器的基底欧亚成分源头。不仅如此,纳图夫古人反而有部分古北非成分,颅面特征与艺术品也反映了这种流动性,这可能也解释了纳图夫古人E父系的来源。
        古北非(Ancestral North African)是一种比基底欧亚人更早分离的人群,qpGraph将北非古人Taforalt拟构成Dzudzuana与古北非的混合,而不是纳图夫古人与撒哈拉以南的混合。并且西非人(比如Yoruba)混入了Taforalt成分,这可能也解释了西非人存在和欧亚人群少量的亲缘关系,并导致西非人有少量尼安德特成分,因此现在撒哈拉以南通常选用Mbuti。


        IP属地:美国30楼2022-09-23 20:01
        回复
          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是古遗传学创始人之一,破解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时任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研究所所长。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苏恩·伯格斯特龙(Sune Bergström)也是198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
          下为斯万特·帕博:

          斯万特·帕博也是付巧妹的导师,下图右下为付巧妹:


          IP属地:美国35楼2022-10-06 18:16
          回复
            美籍犹太人大卫·赖克(David Emil Reich)是哈佛医学院古遗传学家,他为群体遗传学和现代人群的全基因组分析做出了突出贡献。
            下为大卫·赖克:

            大卫·赖克也是付巧妹的导师,下图右边为付巧妹:


            IP属地:美国36楼2022-10-06 18:57
            回复
              斯万特·帕博父系可能是I(瑞典I父系最高频),大卫·赖克父系可能是J(犹太人J父系最高频)。下图为两位大佬2017年出席会议:


              IP属地:美国37楼2022-10-06 20:42
              收起回复
                很好的材料,回头慢慢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2-12-04 04:22
                回复
                  阿拉善地区其实有很多万年前后的细石器遗址,但都没有检测到人骨,很可惜。宁夏有个鸽子山遗址,好像也没有人骨。只有大地湾有人骨,但渭河平原还是偏南。
                  目前国内考古界,在大西北地区没有发现年代较早的人骨化石,这是最大的遗憾,这与考古界不够重视,发掘工作严重滞后有关。黄河上游的汉藏人群其源头肯定来至西北高原,如果说黄河下游的东夷农民和裕民人群扩散相关,那么黄河上游的汉藏农民就是直接从戈壁南下,这样推测很合理。


                  IP属地:重庆52楼2023-10-01 21:20
                  回复
                    这不是什么新东西了,这篇论文没出来来的时候就可以用qpadm拟合东北欧一半地中海就是anf加chg,这里onge这种南方成分也是用来平衡basal的。出处是eurogenesblog上的qpAdm tour of Europe: Mesolithic to Neolithic transition。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3-10-08 16:29
                    回复
                      说实话有些新时期颅骨是和现代聚类的,这可能是因为后期whg的dzudzuana属性更强,whg并不是同质的人群。早期可能携带更多的格拉维特成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3-10-08 17: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