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回到遥远的童年
刚刚白小航还寻思着回家的事情,不过现在,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水面上漂浮的鱼吸引过去。
记得小时候,每当盛夏时节,这几个小伙伴就天天泡在小河沟里捉鱼摸虾。用窗纱自制的各种捕鱼神器,也总是让他们收获颇丰。
那时候不像现在,几个顽童根本就不知道烦恼是什么东西。整天无忧无虑的,过着比神仙还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
从短暂的回忆中回过神,白小航也跟着向河岸边走去。这时大林子已经找来了一根长树枝,试图把水里被炸晕的鱼捞上来。
刚开始的两条鱼非常顺利,都被树枝带到岸边并抓上来。其它几条鱼离得有些远,就算大林子把半个身子都探出去,但还是差了一点。
不死心的他想再加一把劲,不过身体却突然失去平衡,一头向河里扎去。这个季节如果掉进冰冷的河水,后果可想而知。
幸亏站在身后的小武眼疾手快,一把就把大林子拉了回来。而河里的那几条鱼,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向下游漂去。
在大林子用树枝捞鱼的同时,白小航在河滩上找来一个塑料袋,并把扔在河岸上的两条鱼装了进去。两条都是鲫鱼,其中一条个头还不小,差不多快有巴掌大了。
看来河湾这一大片冰盖下面,应该还有很多鱼。于是几个人决定,把这些冰全部都破坏掉。
用二踢脚捆鹅卵石,可以把水里的鱼炸晕,但是却无法破坏厚厚的冰面。接着大林子尝试着,把二踢脚用胶带捆在刚才捞鱼的树枝上,点燃之后再精准地塞进冰层的下面。
这个多少有些风险的馊主意,果然奏效了。随着几声闷响,一大块一大块冰开始解体,并向下游缓缓飘去。冰层下面已经翻白的鱼,也随即露了出来。
接下来大家分工合作,有炸冰的,有拿树枝把鱼捞到岸边的,白小航则负责把一条条鱼装进塑料袋里。
几个大小伙子,在河滩上玩得兴奋不已。一直有些拘谨的白小航终于渐渐放开,脸上也露出了自从踏进社会之后,少有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直到所有的二踢脚都放完,大林子他们才住手。几乎每个人的鞋子都湿透了,在冰水里摸来摸去的手也被冻得发麻。
“嗖、嗖”刮着的小北风,让鼻涕有些无法控制地晃来晃去,力气用得大了,甚至都有可能被甩出去。
但是这几个人就好像根本感觉不到冷一样,仍然满脸傻乎乎地在那里笑着、跳着、闹着。似乎一瞬间,就回到了遥远而又美好的童年。
白小航手里的塑料袋,已经快要被鱼获装满。如果不用手托着底,估计会撑得直接爆开。用手掂量着,最少也有四、五斤重。
回来的路上,坐在副驾的白小航,开始和多多少少有些疏远的小伙伴们,热闹地开起了玩笑。小时候的感觉,也好像突然间就被找了回来,亲切而又热情。
几个人里面,就白小航的鞋没怎么湿,所以回到村头,大家便各自下车回家换鞋。那一塑料袋鱼,推来推去谁也不要,没有办法,白小航只好全部都拎回家。如果家里没有人爱吃的话,最后也只能扔掉。
回到家,爸爸问了这些鱼的来历。白小航刚简单回答完,从屋里出来的妈妈就开始了唠叨。
“你们几个,真是闲的。多冷啊,赶快上炕去暖和暖和。”
在妈妈唠叨的同时,爸爸接过了装鱼的袋子,左瞧瞧、右看看,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这可是好东西……”
爸爸小声地嘀咕着,然后拎着鱼转身去了厨房。
被冻得手脚发麻的白小航上炕之后,妈妈找来一床小被子给他围上,又倒来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水。
屁股下面暖暖的火炕,再加上喝了一杯热茶,白小航的身体慢慢缓和过来。这时爸爸也已经把所有的鱼都处理干净,刮掉鱼鳞、去除内脏。
晚上的饭桌上,除了各种油腻的肉食之外,多了一道炸小鱼。爸爸也是一边喝酒,一边吃得津津有味。
连续好多天,白小航早就已经把肉吃得够够的,于是尝试着夹起一条炸得金黄的鱼。接着在爸爸眼神的鼓励下,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
包裹了鸡蛋和面粉的鱼,表面非常的酥脆,里面的鱼肉却又很细嫩。无论口感和味道,都恰到好处。
在白小航的印象里,这种鲫鱼刺非常的多,吃着也相当麻烦。不过今天,爸爸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烹饪手法,鱼身体里面的小细刺几乎全都酥了,咀嚼的时候甚至都感觉不到。剩下中间的一根大刺,直接挑出来就可以了。
鱼肉的鲜美,一是取决于爸爸的烹饪技术,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些都是纯野生的。
没有人工饲料的各种激素,再加上水质非常好的青龙河没有任何的污染,所以才能生长出这样优质的鱼。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口渴实在找不到水,那么青龙河的水就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饮用,而且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生长在青龙河边的人,都这样解决过自己的口渴。
接着一家人一边吃饭,爸爸一边讲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在河里抓鱼的情形。可能是因为开心吧,酒也喝得格外有滋味。
对于那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们来说,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就是童年最好最棒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