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难以割舍的热土
张县长走到麦克风面前,一边环视了一下现场,一边用双手往下压了压,激烈的掌声也因此慢慢停了下来。
“大家从全县各地赶过来,都辛苦了。说实话,咱们县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产业,没有能源矿产,没有休闲旅游,因为交通不便,也没有大企业愿意到这里来。所以,在其他兄弟县市眼中,青龙县就是贫困的代名词。而咱们老百姓的收入,不外乎就两个方面,一是外出打工,二就是山上的栗子树。怎样增加乡亲们的收入?怎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怎样摘掉一直扣在我们头顶的贫困的帽子?这些问题,都是县政府领导班子肩上沉重的担子,都需要一点一点为老百姓解决。所以,大家要把这次培训重视起来,并把学习到的知识带回田间地头。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让板栗增产增收,以此来增加全县老百姓的收入。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大家继续吧。”
张县长声情并茂的话讲完之后,现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得不说,县长的讲话水平就是不一般,连稿子都没有,却讲得慷慨激昂,句句都能刻进人的心坎里。
县长离开之后,培训活动正式开始。负责讲课的老师,是从市里特意请来的林木业专家,对于板栗的习性、栽培、管理,有着多年的研究探索经验。
下面的学员们,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白小航对板栗树没有太多的接触,所以有些理论问题就不是很好理解。
但越是这样,他就听得越认真仔细。因为自己不仅要完成培训,还肩负着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在结业考核的时候,能拿到比较好的成绩和名次。
大部分人都学习得很认真,不过还是有几个人不把培训当回事儿,在桌子底下偷偷摆弄手机。面前假装摊开的笔记本上,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写。
白天培训,晚上的时候,白小航就拿着笔记反复的看。有实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就死记硬背,先把知识装进大脑,等回去之后再慢慢消化。
太晚怕打扰到舍友休息,白小航就来到走廊的尽头,借着有些微弱的灯光,直到把一天的学习内容都牢牢记住才回去睡觉。
这种紧张而又忙碌的状态,就好像回到了当年上高中的时候。就算宿舍已经熄灯,仍然有人打着手电筒猫在被窝里学习。因为严重缺少睡眠,几乎每个同学都有隐隐的黑眼圈。
几天的培训很快过去,因为平时下了很多功夫,所以在最后结业考试的时候,白小航显得非常轻松。卷面上所有的题,都一个不落全部答了上来。
在这次培训正式结束之前,张县长又来看望学员们,并再次苦口婆心地叮嘱了一番。希望大家回去再接再厉,把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传播到全县的每一个角落。
坐公交车回来之后,白小航第一时间找镇长汇报了工作,并传达了张县长讲话的内容和精神。
看白小航的脸色有些不太好,镇长知道这几天肯定非常辛苦,于是特意给他放了两天假,休息好之后再回来上班。之前整天浑水摸鱼,从今往后,估计他要有的忙了。
此时的白小航,已经转变了一些心态。市县各级领导,对板栗产业都非常的重视,也关系到全县老百姓的收入问题。自己去外面挣再多的钱,看起来也不如这个有意义。
之前每次从首都回来休假,只要自己的双脚踏上这片土地,那颗漂浮不定的心,就会突然一下子踏实下来。从感情方面来讲,就算自己的家乡再穷、再落后,他都深深地爱着脚下这片难以割舍的热土。
白小航也因此做出了一个决定,拿出一年的时间,如果自己确实没有让板栗增产的能力,那么再出去上班也不迟。反正还有兼职这份收入,肯定能保证不会饿死。
回到家的白小航,赶紧跟爸爸请教书本和笔记上,那些自己理解不了的知识,还跟着去栗子山干了一天活。爸爸侍弄了这么多年栗子树,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
就这样,之前不太了解的栗子树,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加持下,开始在脑海里慢慢变得立体而又形象起来。不过想要把科学管理彻彻底底的弄明白,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吃晚饭的时候,白小航无意间听爸爸讲起,前两天来了一个女技术员,在村长的陪同下,去栗子山上给村民们讲课。
从剪枝、浇水、施肥,再到防治病虫害等等,这个技术员非常有耐心地讲了两天,村民们碍于村长的面子,也耐着性子听了两天。
一边是年纪轻轻乳臭未干的小姑娘,一边是在栗子山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栗农,所以几乎没有人把这个技术员当回事儿,自己该怎么管理,照旧还怎么管理。虽然她在栗子树下面讲得口干舌燥,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和改变。
从爸爸口中的描述,白小航能确定,这个一厢情愿的技术员,就是总跟自己过不去的陈曦。
陈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再加上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所以白小航对她的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两天假期很快结束,白小航回到办公室之后,便开始整理堆放在墙角的那两摞书,并按照分类整齐地摆放到文件柜里。除了其他一些养殖种植方面的,关于板栗的书就有好几本,足够他看一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