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4贴子:181,924

回复:《【紅樓夢】觀義覺迷論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回,【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IP属地:上海217楼2022-05-01 11:12
回复
    曹雪芹为他这位朋友空空道人作了前言铺陈,用离奇的情节衔接女娲补天石的缘由。此段内容应该是最终定稿前加上去的,曹雪芹根据张岱的《石匮书后集》历历在目的一段历史内容文字创作出了《石头记》,因为是处在经历了几世几劫的后世,隐去了到底过了多少年,实际应该是过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几世,三十年为一世;几劫,明亡之后有大顺劫、大西劫、弘光劫、隆武劫、永历劫、大周劫、明郑劫。此时只是初步成文,空空道人抄录了去。终章第一百二十回,空空道人又路过曹雪芹住处,见他写的《石头记》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这就是不同人不同时间段抄录不一的原因,有的版本甚至只有十六回。收缘结果的话头,就说明空空道人最后看到了完整的一百二十回。石头经由两位神仙带入人间,经历那历史上的分分合合,世态炎凉悲痛欲绝的末世。诗云:张岱自比石头无才补明朝的天,枉入人间生活这些年,那张岱写作的明朝灭亡前后史《石匮书后集》,让谁去作奇传,就是谁来写成历史演绎小说。那我曹雪芹就来担当此任吧,将这段历史改写成传奇。对于无材补天还是无才补天?没有必要争论。对于张岱来说,自认无才补天,就是无才;对于补天石这件器物来说,就是无材补天,两者分开理解都对。


    IP属地:上海218楼2022-05-01 11:12
    回复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此句不要混淆了是谁投了胎,石头是在神瑛侍者口中一起下凡,神瑛侍者投胎为李自成(贾宝玉)。朝代年纪地舆邦国无考,此归隐的话头。曹雪芹写空空道人设问张岱:石头兄,你写的历史有些意义,故编写入册,欲流传后世。据我空空道人看来这红楼梦,一没有实写朝代年纪,二并无大贤大忠治理明末政治的人扭转败局,其中只有几个不同于以往历代的历史人物,有的专情有的痴嗔,有的小有才华有的小有善举,也无班昭、蔡文姬之德能(女对女男对男,无管仲、苏秦、商鞅的德能)。我空空道人抄了去,恐治理国家大事的人不爱看呢。假借张岱笑道:我师(老师傅)何必强求,假借汉唐年纪添缀,敷衍一下又有何难。但我曹雪芹想,历来野史都同出一辙,不如我这创新之法,反倒更新奇别致,书中历史只取事体情理罢了,何必针对某某某如此伤人,何必拘泥于朝代。历史的事体情理是重点,这也是作者无法按常法来写的无奈之举,明末历史按以往野史写法会更加让人难以下咽。再说了,平民百姓喜爱看理治之书者很少,这是作者再次强调他写作的初衷是为了天下治理、国家政治。历来野史胡说八道毁谤君相,讪谤贬损奸淫凶残历史人物的言词数不胜数。更有一种也令曹雪芹痛恶的是,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比如诽谤苏东坡偷儿媳,比如《金瓶梅》《玉蒲团》的淫秽污臭。之后作者又大力揭露世界上烂书种种,写出的内容竟不如张岱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人物的真情实意。虽不敢说我曹雪芹写得比《三国演义》《水浒传》强,但事迹原委,也略可破愁解闷、喷饭供酒。至若历史兴衰的命运,不敢妄言,多加穿凿。如果只为表面赏心悦目而改写,则反失去了历史的本意。今之人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哪里有心思去看那政治之书?所以此完成的《红楼梦》一书只为那些醉淫饱卧、避世去愁之人做一玩物,省去费那个脑筋去学政治之理,省去求功名者追名逐利必经的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也让世人眼目一新,难道还不比那些胡掰乱扯的垃圾书强些?


      IP属地:上海219楼2022-05-01 11:13
      回复
        另外几处要点,“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永昼这永字,按现代观念只有在高纬度上六十度地区才会出现的现象。就算作者稍微夸张一下,也可以包括蒙古及东北三省吧。但后文又说“芭蕉冉冉”,显然这环境只有南方才有的芭蕉,北方是没有的。这就很让精于逻辑的现代人纠结了。所以,有些古人常说:读书不求甚解。


        IP属地:上海220楼2022-05-01 11:14
        回复
          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北邙山,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用词。邙山又名北邙,海拔二百五十米左右,地势起伏平缓,土厚水深,对于洛阳城来说属于上风上水的风水宝地。因此邙山在古人看来是理想的“营茔之所”,民间形成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谚语。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浩歌行》中写道: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根据统计如今洛阳邙山上,古代墓葬有数十万之多,其中包括已经探明的二十四座帝王陵寝。所以这对明末历史人物的生死是何种意味,就不再难解了。当然,不是说所有朝代的历史人物必须葬在北邙山,作者用此只是一种文化,让你能感受到其滋味。


          IP属地:上海221楼2022-05-01 11:14
          回复
            甄士隐伏案做梦,梦见身在太虚幻境之中遇见一僧一道,听那僧人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此时朱由检还没继位,但重点是在说贾宝玉一干人等尚未出生,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还没开始起义。“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千古未闻,说明这是千古少有的一段孽缘。唐代(618年-907年),明代(1368年―1644年),相差大约一千年。西方,方向直指长安,灵河就是黄河,灵魂之河,是中原地区的母亲河。三生,就是已经历了唐宋元三代。这句就是木石前盟这概念的来源,带有风水学的意解。畔,有背叛的含义,指将来石头背叛了草木,李自成反叛了明朝。绛珠,即血泪也。神瑛侍者所住的赤瑕宫,就是唐代大明宫。“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离恨,觅情,灌愁,所以苦海中泡大的林黛玉能唱出【葬花吟】那一千古绝唱。神瑛侍者和绛珠草下凡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就是围绕在李自成和朱由检身边的众多风流冤家,陪着他们了结这段情缘。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故事中,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还泪之说,实属稀罕,自红楼梦开始,便有了此新奇的说法。


            IP属地:上海222楼2022-05-01 11:23
            回复
              "僧人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对联就是太虚幻境一词的释义,相当高深的一幅对联。广义上意思是:把假的做成真的,那个真实的幻象还是假的;当虚无浮现在表面时,那个表面上的真实终归还是要归入虚无的。狭义上来讲就是看懂此书的秘诀了,意思是:当清朝从原先的从属地位成就真正帝王的时候,明朝这个帝王就由原先的真变成了假;当清朝取代了明朝成帝业,明朝就失去了一切。第七十一回,庚辰本双行夹批中写道“真事欲显,假事将尽”,现在就很容易理解了,意思是贾家的事,明朝的历史将要走到尽头;而甄家的事,清朝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IP属地:上海223楼2022-05-01 11:23
              回复
                后文书又写道:“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古人观察斗转星移的天象和西高东陷的地貌,用来形容天下有不好的大事发生,因而归结为“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出自《淮南子·天文训》。红楼梦这段情节中,写霹雳一声巨响,山崩地陷,就是在说天启皇帝明熹宗驾崩。甄士隐惊醒后“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八月份属于夏季。


                IP属地:上海224楼2022-05-01 11:24
                回复
                  此书从贾雨村和甄士隐的中秋夜开始,一共写了好几次中秋节,真是特别中意中秋,秋意绵绵的红楼梦,最后彻底进入隆冬。“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解读红楼梦,需再三斟酌诸葛亮的另一句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元宵节(1628年),家仆霍启带小姐英莲外出观灯,不幸丢失英莲,霍启不敢回,径直逃往他乡。霍启,祸起之时也,是整部书内容的祸起之时,爆发农民战争。1629年,李自成开始参加起义,于是贾宝玉便如此诞生了。


                  IP属地:上海226楼2022-05-01 11:25
                  回复
                    此回最后甄士隐对破足道人作的《好了歌》做出了回应,解注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IP属地:上海227楼2022-05-01 11:25
                    回复
                      书中《好了歌》虽然有道家言辞上的玄机,但作者并非为传道而写。注意了,任何作家写书,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书中核心思想服务的。虽然用的花样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但只要记住这一点就好。下面我就继续对甄士隐的解注作深解。这是作者对自己时代环境的感伤,重点是在影射明末那段悲伤的历史。第一句:当年做官多风光,如今寒室衰微,经历了战争洗劫,废墟上到处是衰草枯树,这里曾经是一片歌舞欢乐之地。第二句:经历浩荡之后,衰败的气象又恢复了往日面貌,蓬窗之上又挂起了绿纱帘。第三句:说什么情色欢愉,歌舞升平,为何如今两鬓又斑白,老态显龙钟?第四句:昨天还在黄土上埋葬死去的亲人,今夜又在婚典的洞房里行夫妻之和。第五句:从前是金山银山堆满箱,而如今转眼成为乞丐,人人诽谤。这就是指那些昔日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比如明皇室成员和贵族。第六句:说别人的命不长,哪知道自己的命不久矣!这说的是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多尔衮、朱由校、朱由检、朱由崧、朱聿键、朱由榔、朱以海、李岩、红娘子、刘宗敏、史可法、郑成功等等一群历史人物。乱世之中,这些人的寿命基本上都没有超过四十岁。第七句,即使有方寸的进行严格教导,也不能担保日后不会走上强匪的道路。这很明显说的就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李岩之类的人。第八句:择夫婿选富贵之家,谁又希望自己流落在烟花之地呢!这里就是写陈圆圆、董小宛、柳如是等一群不幸的人。第九句,说的是那些谄佞之臣,贪官污吏。第十句,乱烘烘,这明末历史如同唱戏的大舞台,如走马灯似的轮番上演。乱世之中,人口流动是最大的时期。最重要的是这最后一句,真荒唐,李自成继高闯王之后花了十多年灭掉了明朝,却让满清一年内坐收渔翁之利,坐享其成。曾经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历史上从来没见过如清朝这般夺天下来的如此容易的。再次请大家感受那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IP属地:上海228楼2022-05-01 11:26
                      回复
                        直接帮助清朝打天下的从农民起义之初有王二,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吴三桂,以及象洪承畴,祖大寿这样的贰臣,以及元老级的范文程等。至于流寇三十六营中人物就太多了,如王自用、老回回,混天龙,闯塌天,紫金梁、乱世王、破甲锥、混天星、独行狼、蝎子块、屠毒汉等等数不胜数。然后是间接帮助清朝打天下的阉党群奸,以及无党派奸臣。以下列出清史《贰臣传》中的人物:
                        贰臣传甲,卷七十八
                        刘良臣,刘泽洪,孙定辽,孔有德,王鳌久(王鳌永),王正志,徐一范,徐勇,郝效忠,马得功,李永芳,孟乔芳,张存仁,刘武元祖可法,尚可喜,洪承畴,刘芳名,李国英,张勇,祝世昌鲍承先,王世选,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邓常春,耿仲明,全节,吴汝玠,宋权,王宏祚,李化熙,任浚曹溶,卫周允(避雍正名讳,本名应为卫周胤),李鉴,胡茂祯,高第,孔希贵,张烜徐起元,贾汉复,张天禄,张天福,马宁,常进功,卢光祖高进库,霍达,吴六奇,陈世凯,田雄。
                        贰臣传乙,卷七十九
                        孙得功,马光远,沈志祥,谢升,金之俊,胡世安,田维嘉,沈维炳,房可壮,刘汉儒,黄图安,高斗光,王永吉,王铎,王无党,左梦庚,许定国,赵之龙,梁云构,刘良佐,刘应宾,苗胙土,张凤翔,吴伟业,夏成德,冯铨,李若琳,谢启光,孙之獬,李鲁生,吴惟华,土国宝,鲁国男,陈之遴,刘正宗,周亮工,钱谦益,魏琯,潘士良,李犹龙,王之纲,任珍,梁清标,党崇雅,卫周祚,戴明说,刘余佑,龚鼎孳,刘昌,孙承泽,熊文举,薛所蕴,李元鼎,傅景星,叶初春,张若麟,唐通,董学礼,骆养性,陈之龙,柳寅东,方大猷,陈名夏,高尔俨,张忻,张端,白广恩,南一魁,张缙彦,孙可望,白文选共 157 人。


                        IP属地:上海229楼2022-05-01 11:26
                        回复
                          此改朝换代的历史简直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典范。吴三桂没有入贰臣传,乾隆认为“此等形同狗彘,靦颜无耻之人,并不得谓之贰臣”,连贰臣都不如,吴三桂被编入清史《逆臣传》。《贰臣传》《逆臣传》是清朝的首创,本人认为有些过激了。维护天下太平政治稳定是大德,无可厚非。但从人本角度而言,不符合历史唯物观。清朝一直在面对民族情绪问题,不得不为之。红楼梦作者也一直在否定情绪化的人间,读者也不要混淆情感和情绪之间的概念。如果儒家汉人不去清朝做官,那就真的从此无华夏矣。为了一己之名声,而毁文化之大义,实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IP属地:上海230楼2022-05-01 11:27
                          回复
                            第二回,【子兴叹道:“......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贾珠,朱由校,十四岁才进学,这么晚入学不好学,专搞木匠嗜好,大权落入奸臣之手,二十二岁病逝。又生一位公子,作者把朱由检换成李自成,口衔假玉玺而生,上面伪造“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冒充玉玺,遂取名贾宝玉,假做稀世之宝玉也。【雨村笑道:“果然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人。’你道好笑不好笑?...... ”】


                            IP属地:上海231楼2022-05-01 11:27
                            回复
                              然后,又大论历史人物中的许多大仁大恶之人,余者皆无大异。成王败寇一词的出处,查了一下,没有找到。《庄子·盗跖》中只提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 “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以此看来,成王败寇一词应该算是曹雪芹的首创。【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你还不知,我自革职以来,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两个异样孩子。所以,方才你一说这宝玉,我就猜着了八九亦是这一派人物。不用远说,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你可知么?"子兴道:“谁人不知!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便在下也和他家来往非止一日了。”】这成王败寇主要指的就是这三个孩子之间的角逐,林黛玉、贾宝玉、甄宝玉。贾雨村接触的两个异样孩子,指的就是金陵京师的朱由检(林黛玉),此时的贾雨村正在林家给黛玉做家教,另一个是金陵盛京的多尔衮(甄宝玉)。前面冷子兴在讲述金陵西安的贾宝玉,下面轮到贾雨村谈论甄宝玉了,看以下对多尔衮是怎么写的。


                              IP属地:上海232楼2022-05-01 1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