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鱼吧 关注:211,684贴子:3,456,361

回复:讲讲外来入侵的淡水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习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10-20 18:51
回复
    插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1-10-20 18:53
    回复
      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

      提起池沼公鱼,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池沼公鱼是一种冷水鱼,原产于北太平洋两岸和北冰洋沿岸。在我国,它们仅局限于东北的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图们江下游有自然分布。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池沼公鱼(以下简称公鱼)一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产地也一直局限在东北三省,属于当地比较小众的特色冷水鱼。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小鱼便被人为引流至北方地区的许多水库、湖泊中,如今,在很多地方,它们已经安家落户。
      和大家所熟知的银鱼一样,公鱼也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繁殖速度也非常快。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鱼的个头儿虽说不大,但都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过移植引种的热潮,银鱼的移植从1979年就开始了,而池沼公鱼的移植则是从1984年开始的。
      在我国的自然水域,池沼公鱼的分布仅限于图们江、黑龙江以及鸭绿江的中下游。鸭绿江支流修建水库之后,大坝阻碍了池沼公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原本留在库区内的池沼公鱼就独立演化成了陆封种群。因此,现在国内的池沼公鱼可以分为两种生态类型:陆封型和洄游型。

      海公鱼(上)与池沼公鱼(下)
      先简单说说银鱼的移植。1979年,太湖流域的银鱼首次被移植到了云南的滇池,这次的移植试验非常成功,仅仅是银鱼一个品种就形成了相当可观的捕捞产量(最高产量为3500吨)。到了90年代,云南省将近90%的湖泊和水库都移植了银鱼,洱海、星云湖、抚仙湖等都在移植之列。
      银鱼移植成功的案例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池沼公鱼身上。1989年以来,公鱼不仅被移植到了博斯腾湖、乌伦古湖以及天池,就连新疆的赛里木湖、甘肃的刘家峡水库、青海的龙羊峡水库也都有移植,总体效果还挺不错。

      池沼公鱼的移植:有成功也有失败
      从生态习性上来看,公鱼和银鱼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繁殖能力也特别强悍。再者,这两种鱼味道都很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整条鱼都是可以食用的,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公鱼和银鱼的寿命也都很短。我国的银鱼种类有15种,绝大多数都只有一年的寿命,雌鱼产卵后就会死亡。相比而言,公鱼一般会在第2年的春季繁殖,繁殖期过后,大部分公鱼也会陆续死亡。针对公鱼的资源调查也表明,一龄鱼(体长7~9公分)所占的比例约为90%左右,2龄鱼(体长11公分左右)占比仅为8%~10%,3龄鱼(体长能达到15公分)就更加罕见了。
      即便公鱼的个体小、寿命短,但种群的繁殖率却很高。一条发育成熟的雌性公鱼平均能产下1200~4300枚卵,而且个头越大产卵量就越高。此外,在水温为10~18℃的条件下,受精卵在14天内就能孵化出鱼苗,这也进一步提高了该种群的存活率。
      需要注意的是,公鱼的移植试验并不能100%保证成功,移植失败的案例也有很多。对大多数地区而言,公鱼都是一个新物种,在刚开始的“定居”阶段很容易被其他肉食性鱼类捕食(比如乌鳢、鳜鱼、翘嘴鲌等等),这是移植成功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近几年的移植试验来看,甘肃省的刘家峡水库移植效果相当不错,经济效益颇为可观。2016年,刘家峡水库的公鱼产量就达到了45.6万公斤,2017年进一步增加到51.2万公斤,平均每亩的产值是之前的12.3倍。
      “刘家峡经验”表明,受精卵的投入密度控制在2000~4000粒/亩即可,如果移植顺利,那么2~3年之后就能产生一定的渔业效应。在移植种群稳定下来之后,繁殖群体的密度至少要保持在50尾/亩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来年获得稳定的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公鱼的移植能大获成功,但几年之后还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近亲繁殖导致的种质衰退。
      还是以刘家峡水库为例。在刚开始移植的前几年,公鱼的平均体长都在10公分以上,但之后个体就开始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公鱼的生长速度越来越慢,商品规格明显变小,经济价值也会随之变低。
      总体来看,公鱼和银鱼一样,每次移植尝试都有一定风险。很多水库连续好几年引种都接连失败,赛里木湖和达乌松湖就是典型的案例。相似的大水面水体还有很多,比如伊利塔尔基水库、阿克苏黄公湖、巴州大西海子水库等等。

      赛里木湖周边地形图
      即便如此,很多人对公鱼的移植还是乐此不疲——毕竟,公鱼本身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都很诱人,即便有风险也值得一试。
      在国际市场上,公鱼是非常吃香的。比如在韩国,公鱼被视为儿童和老年人的高端营养品,每年的需求量都在2000吨以上,市场供不应求。在2000年,国内加工的公鱼产品只有400吨左右,全部都销往了韩国和日本市场,创造的总产值多达800多万元,总盈利106万元。由此可见,这条鱼带来的“生意”是多么暴利!
      可能有些人会问了,盲目追求经济价值而大肆移植,这会不会使公鱼成为下一条“银鱼”呢?公鱼的移植会不会使某些土著鱼类陷入生存危机呢?
      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从食性上来看,公鱼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水生昆虫以及水生寡毛类,看起来似乎并不会对其他鱼类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可别忘了,银鱼同样也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结果差点导致抚仙湖的抗浪鱼灭绝,云南的滇池金线鲃、银白鱼也是相似的命运。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媒体方面并没有出现过池沼公鱼使土著鱼陷入濒危的负面报道,反倒是公鱼和银鱼的竞争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人们发现,在公鱼越多的湖泊和水库中,大银鱼的移植越不容易成功,两者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除了抢占底层资源,大规格的公鱼还会直接吞食大银鱼的受精卵,这对银鱼的种群生存产生了致命影响。研究人员曾对153尾公鱼的消化道进行过解剖,结果发现银鱼受精卵的出现率为12.4%,平均每尾公鱼吃掉了6.3枚卵,最多的一条吃掉了57枚卵。

      公鱼鱼苗
      公鱼“后来居上”,成为河鲈“杀手”
      原本以为河鲈的“反客为主”,扁吻鱼只能靠人工增殖放流的时候,能够使人们意识到盲目引种的严重后果,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河鲈成为博斯腾湖的绝对优势种之后,此时,池沼公鱼就“粉墨登场”了!
      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人又向博斯腾湖中投放了池沼公鱼。
      这种外表上看着柔弱的小鱼,竟然又成了河鲈的杀手!

      别看它们体型小,却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大量繁殖,采用“蚁群”战术,将河鲈逼上绝路。
      池沼公鱼正式移植到博斯腾湖的时间则是1991年。就在同一年,新疆移植公鱼的湖泊还有乌伦古湖、天池以及赛里木湖。
      上面的四大湖泊中,除了赛里木湖以外,其他三个湖泊的公鱼移植都获得了成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博斯腾湖,当年引入了1,000万枚公鱼的受精卵,最终收获的产量高达89万公斤。
      由于繁殖周期短,池沼公鱼的种群扩张能力很强,表现出明显的“排他性”。很快,公鱼便成功取代了河鲈,成为了博斯腾湖新的优势种,这并非偶然现象——吞食鱼卵,快速繁殖正是公鱼的“杀手锏”。
      因此,河鲈虽然能吃掉它们,奈何其数量太多,繁殖速度太快,就像蚂蚁一样,蜂拥而至,大量吞食河鲈的鱼卵,造成它们的数量直线下降。
      有资料称,仅仅用了10年时间,博斯腾湖河鲈的年产量就从高峰时的1750吨减少到10吨了。

      因此,池沼公鱼绝对可以称为鱼类杀手、湖中霸主,采用“蚁群”战术让其所向无敌!称为可怕的“鱼类杀手”,让人不可轻视!
      虽然它们在博斯腾湖打败了外来入侵者“河鲈”,但同样,它们也是一群外来入侵者,让湖里面其它本土鱼类都陷入绝境。至少有两种主要经济鱼类已经面临绝迹。
      喜欢吞食其它鱼类的鱼卵,让其无法成功繁殖,最终数量锐减甚至消失。有人称,“公鱼”就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
      如今,池沼公鱼已成为博斯腾湖的主要经济鱼种,不知道这到底该喜还是该忧?

      池沼公鱼入侵云南多年,在昆明,有大妈专门从滇池里面捞出池沼公鱼,拿来摆卖。池沼公鱼跟银鱼一样,也成为了云南的经济鱼种之一。
      不可否认,公鱼产生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公鱼肉质鲜美,深受日本、韩国市场的欢迎,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品种。现在我国每年出口到日本的公鱼就有2000吨,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正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刺激,公鱼才在国内掀起了一阵阵移植热潮。
      不过好在它们是一种冷水鱼,在南方的很多水域都无法生存。这与另一种外来物种——罗非鱼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北方的许多水库,每当湖面结冰的时候,冰钓“小公鱼”成了很多钓鱼人的乐趣。有时候一副串钩抛下去,一拉就是一连串小公鱼。
      这种现象让冬季的钓鱼人不再感到寂寞,但同时,也似乎孕育着一种危机。


      它们会不会吃光其它鱼类的鱼卵,然后取而代之?谁也不清楚,也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21-10-20 22:01
      收起回复
        火钳刘明!


        逆鳞
        关注逆鳞小说吧,并且捧场5000及以上T豆,支持柳大~,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1-10-20 22:03
        回复
          留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10-20 22:23
          回复
            好贴,顶一波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10-20 22:30
            回复
              大佬博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10-20 23:02
              回复
                黄河生态危机
                黄河水变清,但水量变少等这些就不细说了,简单讲讲黄河土著鱼类面临的问题
                外来鱼水下骚动,黄河或已“失守”?
                通过了解黄河鱼类的群落变化,我们同样可以窥探黄河背后的生态问题。
                首先是土著鱼的危机。据资料记载,1998年时黄河上游只有3种濒危鱼类,2004年增加到9种,2016年进一步增加到14种。到了2020年,存在生存危机的黄河鱼类已经发展到了29种。这一连串的数字意味着,“黄河生态”已经到了关键的转折时期。

                再看看外来鱼类。外来鱼类大多在上世纪70年代后进入中国,黄河沿岸九个省份全部都有引种记录,先后引入的鱼类多达34种。其中,从国外引进的鱼类有20种,从国内其他水域引入的鱼类有14种。要命的是,有17种外来鱼类已经在黄河流域自然繁殖,土著鱼明显处于竞争劣势,黄河雅罗鱼、黄河裸裂尻、拟鲶高原鳅等土著鱼或已局部消亡。
                那么,外来鱼类是如何进入黄河的呢?
                第一,是作为养殖品种引进的。这类鱼通常个体小、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很容易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实现增殖渔业,池沼公鱼、大银鱼都属于此类。其中,池沼公鱼在龙羊峡、刘家峡以及陕西汾河等水域已经成为优势种群,在龙羊峡水库资源量曾达到600~1000吨。

                龙羊峡水库
                第二,在引入经济鱼类时无意间掺杂带入了其他杂鱼的鱼卵,比如麦穗鱼、青鳉、小黄黝鱼等。
                第三,在养殖阶段意外逃逸并与本土鱼发生杂交,引发基因污染。1984年,我国从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引入了德国镜鲤。没想到,德国镜鲤和野生黄河鲤鱼发生了杂交,其后代已遍布黄河的干流和支流,严重威胁到了纯种黄河鲤鱼的种质存续。
                第四就是人为放生。民间的放生现象并不少见,往往以宗教信仰或者慈善活动为由。

                放生神教正在非法放生
                和本土鱼相比,很多外来物种都经过了人为选育,在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方面都“技高一筹”。从繁殖力、适合度(后代存活能力)等角度来看,外来物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很容易抢占生态位,掠夺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把本土鱼排挤在外,最终引发生存危机。
                总之,相比于黄河的水、沙问题,外来鱼类更容易被忽视,也更难被“制服”。对于那些濒危的黄河土著鱼,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水产种质资源库,设立原种场和良种场,通过人工繁育的手段增加一道“防护墙”。


                IP属地:广西27楼2021-10-20 23:30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10-20 23:37
                  回复
                    好贴


                    IP属地:山东29楼2021-10-21 08:32
                    回复
                      催更,看的不过瘾!!!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1-10-21 09:42
                      收起回复
                        随喜赞叹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1-10-21 13:44
                        回复
                          淦,又被死度表怼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1-10-22 23:29
                          回复
                            好帖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1-10-23 13: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