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楼上:
(字数太多单开一楼。一写就多,我怎么老是这么啰嗦……)
伏笔什么的是以故事整体为分析主体论断的,故事里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啊。抽象地来说,作者是个覆雨翻云手,书中人物只能在其笔下尽其所能地挣扎。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在我们的习惯中,管那只手叫“命运”。你试试把你自己当个故事客体来分析,足够理性、足够宏观的话,你就会发现你这半生错过了无数个机会和无数种人生,这曾经都是你人生的伏笔。但让我们把命运当成一些不太喜欢填伏笔的作者,多数的伏笔都只是烂在了地下而已。你能搭上哪条线,全看缘分。身处其间,你真的有能力改变什么吗?也许几年或几十年后,你意识到某时某刻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可那都是享受了时间的利息,你从主体变成了客体,从而可以冷眼旁观。老话说当局者迷,在经历某时某刻的时候,你只能在你的认知里做出最好的选择。所以一个人过不出绝对完美的人生,却也不必求全责备,因为这是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见怪不怪,必错不错)。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希望生活真是一本小说,小说外的世界里真有这么一位作者在操控他的人生,并且格外关照他,而给他安排一个完美的命运。将自己不能操控的部分寄托在一个远高于自己的存在,这会给人安全感,是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不过相应地,这也使人永远无法独当一面。有一个说法是人生这本书要靠自己来写,这话不全错,也不全对。你可以根据你有的资源来改变自己的故事支线,但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你手上。原因很简单: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生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就算你控制得了自己,你还控制得了世界吗?故此人生不必完美,只要无悔就够了。(当然,别看我说的轻巧,这其实挺难做到的。)做到这二字的人,足以成为别人的信仰,就如本文里的嬴政。
话题再往下延伸难免离题万里,咱们有缘再聊。接下来回复你134楼:
王平的意义是铺垫,而不是伏笔,所以正剧里他不会再出现了。我是个政粉,安排此人一为了衔接剧情,二为了突出嬴政孤绝一世绝不低头的性格。如果说聂蓉文里嬴政是盖聂的配角(虽然我其实是把政哥当主角来写的),那么王平就是嬴政这个配角的配角。青龙启动时,王平是在劝他急流勇退(王平的玉璧上,“阿政”与“匡”一同消失,这是个隐藏剧情,说实话我没想到你能挖出来……又好像是我自己说漏嘴了?),而嬴政最终没退,他为自己选好了结局。王道也是孤道,他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离他而去,有的站到他的对立面,有的想拉他一把,而他一个也没有理睬。他在自己选好的孤道上渐行渐远,无人并肩,终成就了千古一帝。
从此以后山河永寂,而他与山河同在。与天地而共久,共三光而永光,大秦明月永照中土,留千秋万世的后人去仰望。
……我好像又跑题了?

dbq我就是个话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