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辽】(一)
——郿坞,司徒临时官邸——
王允:“明日我会在朝议上提出农祀,以我对董卓的了解他是不会反对的,但如果提议没能顺利通过,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我们的谋划被人察觉了,并且此人极有可能就是董卓的二儿子。”
钟繇:“那只能先下手为强了,不过董达是如何察觉的,这始终是个隐患。”
自荀攸受辱身死后,以为退避政治中心就能苟的钟家也坐不住了,董家人的屠刀已经明晃晃地砍在了颍川士族的身上,还是以那种极其羞辱的方式,所有颍洛名士都一下被推到了坚定反董一边。
王允:“明日计划若失败,我们也必须立刻离开郿坞准备起事,要想有一线生机,就必须办成下面三件事,这三件事事关重大,交托给各位便是将大汉交托给各位了。”
庾道:“我庾家既然人在这里,就不会立场摇摆,畏危而裹足,司徒大人不必担心父亲的立场。”
庾乘让儿子亲自参与,自然也是摆明了立场,不过双方缺乏信任,王允虽然担心庾家不尽力,但现在的形势让他离不开庾家的影响力。
何咸:“我们和那跑路的叶家不一样,董贼祸乱也有家父的责任,既然有机会弥补,我自然会不遗余力……咳咳咳……”
钟繇:“……(我是假装称病,何家人是真的身体不好,不过也真是想不到这个病秧子还有这种气概,是因为有仇吗)”
庾道:“先生保重身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底是最后的外戚,哪怕一朝崩溃,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毕竟没有何家人在这里,大概这个姓万的也不会在这里)”
万世忠:“……(早知道董卓会疯成这样,当初就该和世昌一起迁去青州,不过听说青州现在也不安宁)”
何咸咳了一阵后道:“无妨无妨。”
王允看何咸只是脸色差点并无大碍,于是继续抓紧时间进入正题。
王允:“……那么第一件要紧事就是不能让董旻活着离开长安,只要董旻不能返回郿坞,董卓身边一时找不到领兵大将可用,说不定会率军亲征,只要董卓离开郿坞,我们就有机会进行破坏。这件事长安里的各家被盯得太紧反而不好办,几位远离中心,董贼必无防范,成功的机会会大些。”
万世忠:“这件事万家可以去操办,只要你们在七天内起事,我可以保证不让董旻得到一点消息。”
王允眼神闪烁:“好、好。(这个万家还真是深藏不露,竟然能保证阻断郿坞和长安的联系七天之久?)”
钟繇:“……(万家虽然厉害,不过要做到这种事应该还是用了何家的保命底牌)”
王允:“那么第二件事,就是把董厂和牛辅分开,把董卓的精锐困在河东。前些日子董卓调王邑回京这事让我很惊讶,后来发现也是这个董达的手笔。”
庾道皱眉:“董卓已经察觉这么多了?”
王允:“王邑不能离开河东,所以这事要尽快去办,我们的计划是义军和段小将军配合,先由白波军把董厂吸引过去,然后将他困在那里。段小将军会说服段煨效忠朝廷,并且让牛辅生疑按兵不动。我们负责破坏渡口。”
钟繇:“我明白了,既然董达要动王邑,就说明他和董厂对河东早有防备。只要我们一离开郿坞董达可能马上会察觉不对劲,从而派人去通知河东驻军……那这件事可以交给我,我也学学万家,阻止他七天你们看如何?(原来如此,我大概知道为什么万家敢打那种保票了)”
王允:“好、如此甚好。”
王允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最后一件事就是救出陛下。如果陛下被董卓挟持,咱们起事就会有所顾忌。我和老侯爷被董贼的眼线盯着不好直接做什么,郿坞皇宫又有重兵把守,好在飞马军血统不纯,不管再怎么盘查背景,行宫八百多人总会百密一疏。只是我们只能把陛下弄出行宫,要想出城就必须有人接应,这件事只能靠各位出奇兵。”
庾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庾家吧。”
王允:“甚好!法家在郿坞有不少人,他们会配合你。”
庾道:“连法家的小子也参与了?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可靠吗?”
王允:“如今这情势,你大可放心。”
——万宅、密室——
法正:“董达虽然通透,但他有个很大的劣势,就是他掌权的时间太短,手上无人可用。这种机密的消息,他没办法随便找个军中的传令兵递送,能信得过的只有李儒的那些人,这就是命门所在。”
万世忠:“你当初是怎么想到把牌藏在李儒手底下的?”
法正:“我们法家不像庾家那样有名士底牌,他们有本钱可以要风骨,辞官远离中心也照样有大把的人环绕在他们周围。我没有那样的本钱,要维持势力不散就必须要抓住一定的实权。以我这个年纪,在我有能力辞官之前只能待在漩涡里,当然要做点什么防身。(而且这么做的恐怕也不止我一个,加上西凉军糜烂的组织,李儒还要每天应对朝堂里那群士大夫,他哪里忙得过来)”
万世忠:“……嗯,李儒是董卓放在朝中的耳目和鹰犬,确实没有什么比在他手底下放人更有用。(不过李儒又不是饭桶,法家小子能做到这一点绝非常人)”
法正:“……(这也是我起来反抗的原因之一,董卓自迁到郿坞后边缘化士族,全面启用新贵来收拢权力,长安朝廷逐渐被架空,这对我法家的打击可不小)”
法正:“有一件事王司徒似乎算漏了。”
万世忠:“是什么?”
法正:“河池距离郿坞虽然遥远,但西凉军马强壮,从河池往返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所以我们的眼光不能全部放在河东,还要注意马腾那边。”
万世忠:“关于这一点也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虽然陇西、安定大族也有不满,但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联络他们,再说这些陇西人也不可信。”
法正:“先生忘了,扶风孟家除了在郿坞有赌坊,还在西边有马市。”
万世忠:“孟达?他能挡住吕布和董云?”
法正:“两个不好拦,那要是拦一个呢?而且很可能还是被打残的一个……”
——安邑太守府——
段辽:“前几日董卓终于对颍川荀家动手了,这次恐怕再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估计长安那边很快便会有新的消息过来,文都兄此去郿坞不必走得太快,河东这里很快就该需要你来主持大局了。”
王邑:“即便是只走两天,河东郡的事务也会堆积如山,特别是西凉兵除了人事什么都干,不及时补救河东郡很快就会难以为继。”
段辽:“所以我们才要铲除这个毒瘤才行,一个牛辅不好对付,但加上一个董厂,说不定反而可以以毒攻毒。”
王邑:“你打算怎么做?”
段辽:“前些日子我故意频繁与家父通信,本想钓董厂监视我们的探子,没想到董厂的探子没钓出来,倒是钓出了牛辅的人。”
王邑:“你没有打草惊蛇吧?”
段辽:“这是自然。牛辅会监视我们不奇怪,倒是董厂那天来强迫你前往京城的时候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他要直接抓了你。”
王邑:“董厂并非莽撞之人,没有罪名他倒不会乱来。”
段辽:“他要安抚牛辅,自然不会乱来,他要是为所欲为,牛辅也会怕。有些扯远了,我得到消息,董卓准了董厂招安白波军的计划,他现在正打算带他的厂卫营去山里招安。”
王邑:“他要离开安邑?这确实是个机会。不过他一定是和牛辅谈得不错,否则怎么会这么放心离开。”
段辽:“本来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让牛辅动摇,不过长安出了一件事帮了我一个忙。张济的外甥,在长安被董旻打死了,他妹妹这两天可是当着他的面连董卓都骂了,张济按下不表,这就足够牛辅生疑。”
王邑:“这事我也听说了,不过牛辅和张济的关系本就不好,说不定他还偷着乐呢。”
段辽:“张济的部众离安邑不远,一旦京畿动乱,郿坞消息断绝,在各种流言蜚语面前,牛辅会相信张济的几成忠诚?所以至少我们可以把他按在原地几天,只要董厂回不来,以牛辅多疑的性格一定会陷入混乱。”
王邑:“我可以动员一部分州郡兵去阻挡董厂,但他的厂卫营战力强劲,就算加上你带来的一千多人也挡不住几天。”
段辽:“能挡几天算几天,河东不是主战场,只要长安那边动作快点解决掉董卓,以董厂现在的威望还不足以团结所有的西凉军。(其实还有一件事没说,虽然长安那边传信说白波军一部早就和朝廷里某些人有合作,但农民军和士人合作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白波军会不会好好配合我们真的不好说)”
王邑:“唉……一想到要破坏桥梁和道路,心中就甚是不忍,苦百姓也。”
——郿坞,司徒临时官邸——
王允:“明日我会在朝议上提出农祀,以我对董卓的了解他是不会反对的,但如果提议没能顺利通过,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我们的谋划被人察觉了,并且此人极有可能就是董卓的二儿子。”
钟繇:“那只能先下手为强了,不过董达是如何察觉的,这始终是个隐患。”
自荀攸受辱身死后,以为退避政治中心就能苟的钟家也坐不住了,董家人的屠刀已经明晃晃地砍在了颍川士族的身上,还是以那种极其羞辱的方式,所有颍洛名士都一下被推到了坚定反董一边。
王允:“明日计划若失败,我们也必须立刻离开郿坞准备起事,要想有一线生机,就必须办成下面三件事,这三件事事关重大,交托给各位便是将大汉交托给各位了。”
庾道:“我庾家既然人在这里,就不会立场摇摆,畏危而裹足,司徒大人不必担心父亲的立场。”
庾乘让儿子亲自参与,自然也是摆明了立场,不过双方缺乏信任,王允虽然担心庾家不尽力,但现在的形势让他离不开庾家的影响力。
何咸:“我们和那跑路的叶家不一样,董贼祸乱也有家父的责任,既然有机会弥补,我自然会不遗余力……咳咳咳……”
钟繇:“……(我是假装称病,何家人是真的身体不好,不过也真是想不到这个病秧子还有这种气概,是因为有仇吗)”
庾道:“先生保重身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底是最后的外戚,哪怕一朝崩溃,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毕竟没有何家人在这里,大概这个姓万的也不会在这里)”
万世忠:“……(早知道董卓会疯成这样,当初就该和世昌一起迁去青州,不过听说青州现在也不安宁)”
何咸咳了一阵后道:“无妨无妨。”
王允看何咸只是脸色差点并无大碍,于是继续抓紧时间进入正题。
王允:“……那么第一件要紧事就是不能让董旻活着离开长安,只要董旻不能返回郿坞,董卓身边一时找不到领兵大将可用,说不定会率军亲征,只要董卓离开郿坞,我们就有机会进行破坏。这件事长安里的各家被盯得太紧反而不好办,几位远离中心,董贼必无防范,成功的机会会大些。”
万世忠:“这件事万家可以去操办,只要你们在七天内起事,我可以保证不让董旻得到一点消息。”
王允眼神闪烁:“好、好。(这个万家还真是深藏不露,竟然能保证阻断郿坞和长安的联系七天之久?)”
钟繇:“……(万家虽然厉害,不过要做到这种事应该还是用了何家的保命底牌)”
王允:“那么第二件事,就是把董厂和牛辅分开,把董卓的精锐困在河东。前些日子董卓调王邑回京这事让我很惊讶,后来发现也是这个董达的手笔。”
庾道皱眉:“董卓已经察觉这么多了?”
王允:“王邑不能离开河东,所以这事要尽快去办,我们的计划是义军和段小将军配合,先由白波军把董厂吸引过去,然后将他困在那里。段小将军会说服段煨效忠朝廷,并且让牛辅生疑按兵不动。我们负责破坏渡口。”
钟繇:“我明白了,既然董达要动王邑,就说明他和董厂对河东早有防备。只要我们一离开郿坞董达可能马上会察觉不对劲,从而派人去通知河东驻军……那这件事可以交给我,我也学学万家,阻止他七天你们看如何?(原来如此,我大概知道为什么万家敢打那种保票了)”
王允:“好、如此甚好。”
王允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最后一件事就是救出陛下。如果陛下被董卓挟持,咱们起事就会有所顾忌。我和老侯爷被董贼的眼线盯着不好直接做什么,郿坞皇宫又有重兵把守,好在飞马军血统不纯,不管再怎么盘查背景,行宫八百多人总会百密一疏。只是我们只能把陛下弄出行宫,要想出城就必须有人接应,这件事只能靠各位出奇兵。”
庾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庾家吧。”
王允:“甚好!法家在郿坞有不少人,他们会配合你。”
庾道:“连法家的小子也参与了?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可靠吗?”
王允:“如今这情势,你大可放心。”
——万宅、密室——
法正:“董达虽然通透,但他有个很大的劣势,就是他掌权的时间太短,手上无人可用。这种机密的消息,他没办法随便找个军中的传令兵递送,能信得过的只有李儒的那些人,这就是命门所在。”
万世忠:“你当初是怎么想到把牌藏在李儒手底下的?”
法正:“我们法家不像庾家那样有名士底牌,他们有本钱可以要风骨,辞官远离中心也照样有大把的人环绕在他们周围。我没有那样的本钱,要维持势力不散就必须要抓住一定的实权。以我这个年纪,在我有能力辞官之前只能待在漩涡里,当然要做点什么防身。(而且这么做的恐怕也不止我一个,加上西凉军糜烂的组织,李儒还要每天应对朝堂里那群士大夫,他哪里忙得过来)”
万世忠:“……嗯,李儒是董卓放在朝中的耳目和鹰犬,确实没有什么比在他手底下放人更有用。(不过李儒又不是饭桶,法家小子能做到这一点绝非常人)”
法正:“……(这也是我起来反抗的原因之一,董卓自迁到郿坞后边缘化士族,全面启用新贵来收拢权力,长安朝廷逐渐被架空,这对我法家的打击可不小)”
法正:“有一件事王司徒似乎算漏了。”
万世忠:“是什么?”
法正:“河池距离郿坞虽然遥远,但西凉军马强壮,从河池往返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所以我们的眼光不能全部放在河东,还要注意马腾那边。”
万世忠:“关于这一点也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虽然陇西、安定大族也有不满,但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联络他们,再说这些陇西人也不可信。”
法正:“先生忘了,扶风孟家除了在郿坞有赌坊,还在西边有马市。”
万世忠:“孟达?他能挡住吕布和董云?”
法正:“两个不好拦,那要是拦一个呢?而且很可能还是被打残的一个……”
——安邑太守府——
段辽:“前几日董卓终于对颍川荀家动手了,这次恐怕再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估计长安那边很快便会有新的消息过来,文都兄此去郿坞不必走得太快,河东这里很快就该需要你来主持大局了。”
王邑:“即便是只走两天,河东郡的事务也会堆积如山,特别是西凉兵除了人事什么都干,不及时补救河东郡很快就会难以为继。”
段辽:“所以我们才要铲除这个毒瘤才行,一个牛辅不好对付,但加上一个董厂,说不定反而可以以毒攻毒。”
王邑:“你打算怎么做?”
段辽:“前些日子我故意频繁与家父通信,本想钓董厂监视我们的探子,没想到董厂的探子没钓出来,倒是钓出了牛辅的人。”
王邑:“你没有打草惊蛇吧?”
段辽:“这是自然。牛辅会监视我们不奇怪,倒是董厂那天来强迫你前往京城的时候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他要直接抓了你。”
王邑:“董厂并非莽撞之人,没有罪名他倒不会乱来。”
段辽:“他要安抚牛辅,自然不会乱来,他要是为所欲为,牛辅也会怕。有些扯远了,我得到消息,董卓准了董厂招安白波军的计划,他现在正打算带他的厂卫营去山里招安。”
王邑:“他要离开安邑?这确实是个机会。不过他一定是和牛辅谈得不错,否则怎么会这么放心离开。”
段辽:“本来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让牛辅动摇,不过长安出了一件事帮了我一个忙。张济的外甥,在长安被董旻打死了,他妹妹这两天可是当着他的面连董卓都骂了,张济按下不表,这就足够牛辅生疑。”
王邑:“这事我也听说了,不过牛辅和张济的关系本就不好,说不定他还偷着乐呢。”
段辽:“张济的部众离安邑不远,一旦京畿动乱,郿坞消息断绝,在各种流言蜚语面前,牛辅会相信张济的几成忠诚?所以至少我们可以把他按在原地几天,只要董厂回不来,以牛辅多疑的性格一定会陷入混乱。”
王邑:“我可以动员一部分州郡兵去阻挡董厂,但他的厂卫营战力强劲,就算加上你带来的一千多人也挡不住几天。”
段辽:“能挡几天算几天,河东不是主战场,只要长安那边动作快点解决掉董卓,以董厂现在的威望还不足以团结所有的西凉军。(其实还有一件事没说,虽然长安那边传信说白波军一部早就和朝廷里某些人有合作,但农民军和士人合作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白波军会不会好好配合我们真的不好说)”
王邑:“唉……一想到要破坏桥梁和道路,心中就甚是不忍,苦百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