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厂】
——潼关——
无数大车正在潼关外崎岖的山路上缓慢前行,由于道路阻塞,大量的车马在山路上蜿蜒成一条长龙。
董厂:“全部通过还需要多久?”
董英:“回大公子,至少还需要三天。”
回话的校尉是新晋升的厂卫营副统领,在进入潼关地界后董厂和潼关守将樊稠派来接应的军队会师,放松警惕的董卓军在潼关山道艰难爬行,结果在前夜遭到蔡阳为首的群贼有组织的袭击,严格执行禁酒令的厂卫营反应最为迅速,可当他们赶到最近的失事地点时,发现其他营的兵马全部都还没有进入临战状态,群贼利用地形优势采取火攻,厂卫营虽英勇击退强贼,但为了保护辎重大车损失惨重,连副统领都战死了。
此次事件后,大怒的董厂下令严惩所有违反禁酒令的兵士,同时提拔了在作战中表现出色的董英,此人也是跟随董厂四处征战的百战之士,深得战友信任,身上有一半的匈奴血统。
董厂:“飞熊军中不乏能征惯战的勇士,你考察的如何?”
董英:“已经按照吩咐记录在册。”
董厂:“好,只要他们愿意服从本公子的约束,待回了郿坞,有了相父的手令就把他们补充进厂卫营。”
此次出关,董厂深感西凉系军中军纪已经荡然无存,军队在放纵的情况下闯入繁华的大汉中心,其腐化的速度令人咋舌,就连最精锐的飞熊军也不能幸免,甚至因为董卓的偏爱,飞熊军被腐化得更快更彻底。
董厂深觉再不整顿军纪,西凉系军阀的战斗力很快就会被瓦解。
董英:“大公子,咱们这样挖墙角,会不会引起李、郭二位将军的不满?”
董厂:“我是相父的长子,我带的兵必须是最好的。”
董英:“是……”
董厂不是没有尝试在关外迅速补充厂卫,只是补充进来的兵士无法适应厂卫严格的军纪,董厂认为宁缺毋滥,在没时间整顿的情况下,最后将那些新员都遣返了,与洛阳强贼交战后,厂卫经过清点还剩七百二十五人,董厂计划回到郿坞后请令抽调其他部队的精英补充进厂卫,然后严格约束军纪,为扭转西凉系军纪涣散的局面尽点力。
此时迎面数骑奔到董厂前下马,为首是潼关守将樊稠。
董厂:“樊将军何事?”
樊稠激动道:“启禀大公子,山中有吉兆现!”
董厂皱眉:“……(又是吉兆祥瑞)”
樊稠以为董厂会高兴,毕竟现在大家都在劝进,大公子不出意外就是太子了,为何听到吉兆看起来不太高兴?
董厂:“带本公子去看看。”
几人一起来到关楼之上俯瞰关内,发现远处深山之中云雾缭绕,似有五彩金光闪耀。
樊稠:“大公子你看!”
樊稠以为董厂亲眼见到以后总一定会高兴了吧,然而董厂似乎还是皱着眉。
董厂:“派人过去探探。(二弟来信说此时称帝不是好时机,不如先封秦公,那河东郡的祥瑞被他说得很有问题,没想到这里也出祥瑞,难不成这樊稠也……)”
过了一天,派去的探子带回几个山民回禀,他们接近了那里,但要再继续靠近却是不行,那里面断崖峭壁,人迹已绝,连常年在此的猎人也从未踏足过。
斥候:“回禀大公子,小人听到了龙吟!”
董厂:“什么,你再说一遍?”
斥候:“是龙吟!”
董厂:“等等,你怎么知道是龙吟,你以前听过?”
斥候:“小人以前从未听过此等吼啸之声,哪怕是万兽之王的大虎,也不及其万分之一!”
山民:“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群山之中,先祖一直有流传此山中有龙穴,因此那断崖之后也叫龙隐山,只有神器更替、天命下许之时,才会有神龙现世!”
樊稠:“大公子!大汉气数已尽,唯董相力扶大厦于倒悬,此必是天授祥瑞以示人也!”
董厂:“……(樊稠!可恶这个时候真想让这群人统统闭嘴!)”
董英见董厂脸色不好,只得暗中提醒董厂不能明着表现出不快,否则传到董卓耳朵里免不了有小人挑拨。
董厂努力正了正色道:“祥瑞的事本公子会带回郿坞,樊将军还是想想办法剿灭关外那群山贼的好。”
樊稠:“……末、末将知晓。”
车队三天后终于全部通过,离开潼关前,董厂暗中吩咐调查那几个山民,还有那个虚无缥缈的祖先流传的话本,结果竟然都没查出问题。
董厂:“那种话还真的一直有流传?”
董英其实不明白为什么董厂对出现祥瑞的事那么不高兴,这明明是大好事呀?
董英:“确实是的,潼关附近的村庄和老人都有证实过,并不是最近才有的。”
董厂:“……”
董英:“……大公子?”
董厂:“罢了,也许是樊稠打听到有这种传言,于是就顺大流制造了这么个祥瑞来讨好相父。”
董英:“哦……(可是那龙吟还有五彩金光要怎么伪造,那里面可是连附近经验最丰富的猎人都不敢去的地方)”
二十天后,董厂的大军押着车队到了郿坞,李傕郭汜也受到嘉奖,所有财货都被锁进了相府巨大的私库仓禀。
董厂骑马过街,行人纷纷逃命,动作十分熟练。身后却有一辆马车匆匆追来,车里有人大喊“大公子留步!”
董厂回头看去,原来是李儒。
李儒:“大公子可是要去见董相?”
董厂:“不错。”
李儒:“可否带在下一程?”
董厂不明所以。
李儒:“大公子有所不知,在下已经半个月没见到董相了,每次去皆被董相打发,可朝廷里的事,还需要董相决断……”
董厂不能在李儒面前对董卓的行为说什么,只能答应带上李儒去见董卓。
不一会儿,董厂和李儒就到了郿坞相府外,发现等在门外的人还不少,大多数人董厂都不怎么认识,看来董卓到郿坞后还启用了一批新人。
李儒:“唉……”
董厂:“先生何故叹气?”
李儒:“董相现在身边……不提也罢。”
董厂:“……”
自董卓迁至郿坞后,当地和附近的官员为了讨好董卓,想尽办法打造人间极乐,董卓现在身边围了一群超级马屁精,吃喝玩乐水平一流,其他本事完全没有,听说他们给董卓在郿坞相府打造了一座酒池肉林,天天美色环绕。
董厂:“先生为何不劝劝相父?”
李儒:“孤掌难鸣啊,别说是那群人,就连李肃、董旻他们这些旧臣也都同流合污。这也不能怪他们,谁让董相现在吃这套呢。”
董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金钱美女甚于刀斧啊)”
董厂他们在外面等到日上三竿,董卓终于见他们了。董厂心里沉甸甸的,如果董卓本人被腐化了,那西凉系未来堪忧啊。
转进前庭,董厂再次见到了董达,心中又有一丝安慰,总算自己这个弟弟还很清醒,不像云叔父,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为了一个美妾亲自向董卓讨要,关键最后董卓还没给!这事传出去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里笑话。
这两人一番操作真是把董家脸都丢尽了。不过这也说明董卓现在的状态很糟糕,他已经完全目空一切自我放飞了。
趁现在董达和董厂的话他还听得进去,董厂觉得有必要重新稳固一下董家的根基——军队,以免将来出事连自保的手段都没有。
董厂:“二弟,此何人?”董厂指着正在认义父的马元问道。
董达:“此乃马腾长子马元,此次凉州之行幸得他相助才能顺利消灭武都这个隐患,是以举荐。”
董厂:“嗯……只是如此一来韩遂必定认为朝廷已经完全站到了马腾一边,凉州平衡被打破,马、韩之间必有一场大战。(相父连认义子的事都允了,却拒绝了云叔父要一个小妾,看来事情比我所了解的更棘手)”
董达:“韩遂也确实该修理修理。(马元在场不好讲,二虎竞食,未必对我不利)”
不一会儿,董卓开始议事。
董厂首先汇报了此次出关所得和与朱儁交战的经过,又把在洛阳遇袭的事讲了一遍,董卓对董厂的表现非常满意,大手一挥同意了董厂要从其他部众里挖墙角的请求,拿了朝廷大印当场封了董厂一个右将军、羽林中郎将,代掌羽林卫,顺便还赏了无数金银财宝,让董厂拿去挥霍。
董卓:“应嗣,再去挑二十个美人,送到厂儿府邸。”
应嗣:“相国放心,包大公子满意!”
董厂瞥了那个满脸谄媚的官员一眼,没说什么。
李肃:“知道大公子今日到郿坞,太师已经在西苑准备好了一座宅邸,本想先让大公子休息一番,倒是大公子不敢耽误军事,先来相府了。”
应嗣:“相国拳拳爱子之心、二位公子迫不及待欲见相父之情,实在让属下等感动不已。”
众人附和,董卓哈哈大笑看起来很高兴,也不知道是真信了这话,还是因为这些人对他的畏惧。
董厂:“相父,听说河东郡出了祥瑞,必是我大军为民平定贼寇感动上天,孩儿想亲自去嘉奖前线将士,顺便带兵剿灭了白波贼。那河东太守进献有功,不妨调入中央。”
董卓:“嗯,既是祥瑞之地,自不可让贼寇横行。”
牛辅紧张地跪下:“属下、属下无能……(大公子为何会为那王邑说话?)”
原本独吞进献祥瑞功劳的牛辅被董厂打脸,不得不分一波功劳给王邑,心里非常不爽。
董卓:“飞熊军也回来了,赶紧去把那些白波贼打发了。”
牛辅:“是是、是。”
在场其他官员都在心里暗暗笑话牛辅,原本牛辅献祥瑞有实物,比其他人的功劳更大,现在好了,从首功差点变成剿匪不力。牛辅看着其他人幸灾乐祸的样子心里更气了。
而董厂此时也了解到,不但河东郡和潼关在献祥瑞,其他各地都有报出现祥瑞吉兆。
董达本想说献祥瑞的别有用心,但他没想到献祥瑞的可不止一两家。这下好了,别有用心的人遍地都是,连四方统兵大将都牵涉其中,董卓会信他一个人的才怪。
也是因为如此,对于暂缓称帝这件事,董卓并没有同意,不过他也很疑惑两个儿子都不赞成他继承皇位,只得表示再考虑考虑。
——郿坞城门——
牛辅:“大公子这么快就要出发?(连给我个在太师面前补救的机会都不给?)”
董厂:“牛将军与我也是一家人,若牛将军有事,亦可暂留郿坞,我先率厂卫前往河东了解一下白波军的情况。”
董厂也看出牛辅似乎不太高兴见到他,大概是因为献祥瑞的事被他搅合了的关系。见牛辅认为出发太仓促,于是并不坚持牛辅同行。
牛辅:“哼。(说起厂卫就来气,飞熊军精锐被挖走,李傕郭汜这两怂货就只敢在老子这里抱怨,有胆找董相去诉冤啊!不过毕竟他们都是我的人,人说带走就带走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果然这才是亲儿子)”
董厂本想和牛辅先打好关系,没想到几次下来反而关系变差了,只好把此次关东之行收获的一樽宫人青灯拿出来送给牛辅,牛辅见大公子割爱送宝,脸色稍好。
过了一会儿,董达来给董厂送行。
董达:“大哥,弟弟给你带来一个人,也许你用得着。”
董厂:“哦?”
董达身后走出一个身形魁梧的大汉,手持一柄月牙戟,威风凛凛。
董厂:“二弟,此何人也?”
董达:“此人姓张名辽,字文远,原是吕布家中护卫队长,我找相父要了过来。”
张辽:“……”
董厂:“是个勇士,替吕布看家护院岂非可惜,汝可愿跟着我上阵杀敌、血染疆场?”
张辽:“……”
董厂:“嗯?不愿意?”
董达:“大哥,这个张辽自到了我这里便几乎一语不发,不过只要是吩咐他都听从,你带着他就是了。”
董厂:“……好吧。(真是个怪人)”
小半个月后,董厂率厂卫先到了河东郡边境附近的临晋城,牛辅没有跟着董厂一起出发,而是多留了一日,经过上下疏通,在李肃的舌辩下功劳又大半归在了牛辅身上,王邑依旧会被升官调入京师,但并不会从相府发敕令,而是走朝廷正常的流程,只是现在朝廷行政处于半瘫痪状态,王邑的调令如果没人用钱疏通只怕一辈子都发不下来。
——临晋董厂军厂卫营——
董英:“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新加入的士兵总算有点样子了,目前厂卫数量已达两千之众,说我们是大汉最精锐的军队一点也不夸张。”
董英满满的自豪感,不过董厂知道,要改变新入兵士彻底崩坏的军纪还需要时间,他们口服身服心未必服。
董厂:“本想借雪天掩护小股奇袭白波军,没想到天气转暖了。”
董英:“都快六月了,这春天来得实在太晚。”
董厂:“是啊……(麻烦啊,今年北地寒流如此猛烈,已经不是倒春寒的级别了,地里的苗子冻死无数,北方各地的饥荒只怕又要加剧)”
董厂:“我让你查的河东郡的祥瑞有结果了吗?”
董英:“没查到什么可疑的,除了一些刁民外,大家都在赞颂牛将军和董相。”
董厂:“刁民?”
董英:“敢编排董相的刁民,自然是就地正法。”
董厂:“……(民心已失,这白波军久剿不灭,只怕除了对方占有地利,还因为有人和)”
属性调整
统帅+0.6
魅力+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