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如何看待质量问题
如此说来,这似乎成了一个比烂的时代
但实际上,大家理智地想一想,我们身边出现的交付质量问题,是大面积的,还是偶尔的?
熟悉我们号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不会因为价格特别便宜就去推荐某个小开发商
你想想,大开发商和小开发商融资成本不一样,大开发商能拿到的贷款利息更低,他在建筑材料采购等方面也有这样的优势,你大批量地常年地采购,肯定拿货成本更低嘛,就是从拿地到销售到交付这整个流程,大开发商的成本都比小开发商低,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弥补建筑成本的抬高,但是小开发商呢?每样成本都高、质量还好、价格还低,你信吗?
房产界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品牌开发商们对物业服务越来越重视了
基本上大开发商们都有自己的物业,也就是说,他们的服务是从销售一直延续到业主使用房屋的这几十年的
这就会倒逼他们对自己的品牌、口碑更加重视
如果你能理解这个事情,你就能理解很多品牌楼盘的质量问题,真的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如果一个楼盘同时交付1000户,其中百分之一出现了一些可以修复的质量问题,那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开发商不推诿不逃避,认真面对及时应对,快速修理就没问题
如果遇到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开发商还蛮横不讲理,不给修复,那就该曝光曝光、该索赔索赔,这是必须的
这个月靠死人挣钱的林生斌冲上热度,这里面有一节跟大家说一下
当年林生斌妻子和三个孩子死于火灾之后,林生斌利用了大家的同情心,将舆论引向自己,同时向自己所住的小区开发商绿城提出上亿赔偿,理由是绿城物业的消防设施存在问题
后来的官方调查说,绿城物业的消防设施确实存在问题,例如消防通道被改成绿化,影响消防车通行;消控室值班人员有一人是无证上岗等
林生斌由此而获利不菲
我说这件事是想告诉大家,确实是有这样的个别案例为了给自己牟取利益而把事情搞大,作为购房者,在看到物业/开发商方面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小心某些人的别有用心,如果看到一个个别事件,就认为这个楼盘认为这个开发商有问题,就此排除掉这个开发商的所有项目,那真的是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