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8,171贴子:73,677,596

回复: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朱、彭的挽联是:
贵军由西而东,我军由南而北,正期会合进攻,遽报沉星丧战友;
W国虽生何乐,殉国虽死犹荣,伫看最后胜利,待收失地奠忠魂。
《西安日报》、《国民日报》、《新华日报》都连续报道了刘桂五牺牲的消息和生前事迹。
遗骸未全
当时因为战况紧急,只能着部下暂时将刘桂五遗体仓促掩埋在河岸附近的乱石中。不久后返回,准备运回遗体,遗体的头颅已被日寇割去运回东京,泡在福尔马林溶液的玻璃瓶里做战利品在日本展示。
1942年,马占山在驻地哈拉寨修建“忠烈祠”。刘桂五的灵牌最大且安置于数百灵牌的正中。全国解放后,刘桂五的事迹一度被湮没。
1961年7月25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下发民字074号文件,追认刘桂五为革命烈士。其灵柩也迁入西安南郊的革命烈士陵园。
成就
黄油干子一役,粉碎了日寇全歼马占山部的企图,“东北挺进军”在伊盟站稳了脚跟,使保卫大西北、拒敌于黄河以北成为现实。
八年抗战中,东北挺进军的有效坚守和伺机主动出击,使日寇始终未能渡过黄河一步,为保卫大西北,保卫陕甘宁作出巨大贡献。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加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刘震东中将
将星陨落(十九):高致嵩中将
将星陨落(十八):王铭章上将
将星陨落(十七):萧山令中将
将星陨落(十六):饶国华上将
将星陨落(十五):空军战神--高志航少将
将星陨落(十四):官惠民少将
将星陨落(十三):庞汉祯少将
将星陨落(十二):郝梦龄上将
将星陨落(十一):郑廷珍中将
将星陨落(十):刘家麒中将
将星陨落(九):姜玉贞中将
将星陨落(八):夏子明少将
将星陨落(七):蔡炳炎中将
将星陨落(六):张树桢少将
将星陨落(五):淞沪会战牺牲第一将领--黄梅兴中将
将星陨落(四):八一三上海淞沪会战牺牲的将领
将星陨落(三):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打虎将军赵登禹上将
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将星陨落(一):抗日殉国第一将-韩家麟少将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87楼2019-10-12 12:31
回复
    将星陨落(二十二):陈锺书中将
    陈锺书(1892一1938年4月), 字树藩,云南安宁人,云南讲武堂毕业,以英勇著称,年轻时随云南都督蔡锷于护国、护法、反复辟等历次战争中,屡建战功。
    1938年徐州会战展开,陈锺书任183师542旅少将团长,陈锺书率20万滇军前往参战,4月发起山东会战,然遭日军以陆空合围,陈锺书将军孤军奋战,不幸于此役壮烈成仁,年46岁。
    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个人简介

    陈锺书(1892一1938年4月),国民党陆军少将。字树藩,云南安宁八街月照屯村人,故居现址八街何家营村。
    陈锺书有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二,因家境贫寒,读了两年私塾后,11岁时即辍学帮人放牛。
    为替父母分担家庭重担,16岁就独自到大石洞开荒,栽种荞麦。1908年,为帮家中还债,陈锺书愤然以十二吊铜钱的代价将自身抵大里屯的户籍兵,编入滇军十九镇(师)七十四标(团)。
    1911年随军参加"重九"起义,后参加北伐。在护国、靖国、护法、反对张勋复闢等历次战争中,锺书作战勇敢,屡建奇功,由士兵升至排长、连长。
    后又被保送到云南讲武堂深造。毕业后分到龙云部队近卫团任营副。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少将团长、麻傈坡特别区少将衔边防督办(署行政,监司法、军事和外事,并兼麻傈坡学校督监)、第六十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
    经历
    1931年4月调任麻傈坡特别区少将衔边防督办,署行政,监司法、军事和外事,并兼麻傈坡学校督监。
    在任上他经常微服私访或派人到民间与边防了解民情。他治军严明,并积极兴办团练,巩固边防。
    经他一年多的经营,边防一带滇军军威大振,边境安宁,盗匪匿迹。连远在越南的法国人都对他敬畏三分。
    他严惩当地危害民族利益、欺诈百姓的地方恶势力,如查抄土豪劣绅宋某的家、枪毙宋母吴氏,製服马关地霸李某等。
    为使边地儿童有读书的机会,陈锺书动员当地士绅集资兴办学校,聘请有志青年到校任职。
    1932年10月17日卸任时,当地民众在街上摆香桉送别,地方父老送陈锺书一枚金质纪念章,为他立了一块德政纪念碑,勒文歌颂了陈锺书的德泽和功绩。
    陈锺书每次回乡都身穿便服,毫无将军的作派,时常和穷人蹲狗肉摊共饮攀谈,每到一处人们也喜欢和他接近,老人当众直唤他的小名。
    陈锺书亦常借此时机给乡亲们讲目睹的一些爱国故事。当他知道家乡受灾时,便拿出准备建房的积蓄,三次在街子天施米。
    他不顾门当户对之传统和贫穷的杨老五拜亲家。对自己的亲人要求非常严格。
    其族中有一兄长是安宁、易门、罗次、昆阳、禄丰5县联防剿匪大队长。借"接风"之名,宴请锺书为陈办私事。
    陈锺书诚恳劝告:"大哥,我们是为百姓办事的官,应该处处为百姓着想,多为百姓办些好事"。
    陈锺书之弟叫帮工到风水林里砍柴,锺书知道后,把他叫来,沉痛地说:"如果大家都跟随你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大龙潭水必将枯竭,我们陈家就成了罪人,受到后辈的咒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锺书对家人说:"日本帝国主义欺侮我国人民实在太甚,我要上抗日前线,不打败日本鬼子决不回家"。
    9月,陈锺书调任六十军一八三师五四二旅旅长,10月5日从昆明誓师出发,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4月22日至5月14日,六十军投入了极其惨烈的第二次台儿庄血战。
    在这次会战中一八三师作为主攻部队走在最前,也打得最为惨烈。陈部奉命守卫邢家楼、五圣堂。
    22日战斗打响,陈镇静指挥。在武器装备悬殊很大的情况下,云南健儿凭着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打退了日寇多次进攻。
    日寇惊奇遇到了一支英勇顽强的中国军队,遂派出飞机在阵地上低空扫射,密集炮火狂轰滥炸。
    友军汤恩伯所属部队抵挡不住退出第一线后,滇军将士们仍在那一望无垠、无险可据的平原上,粉碎了日寇40馀次的疯狂进攻。
    日寇纠集步兵、骑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我阵地勐攻,陈锺书传令隐蔽,当日寇进入有效射程内时,一声令下,机枪、手榴弹一齐射向敌人,日军丢下无数尸体,狼狈退去。
    23日下午,日寇又发动更大规模冲锋,但我方弹葯已供运不上。陈锺书端起枪,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率领将士冲向日寇,与敌展开肉搏战,再次击溃超过我方数倍兵力的日军。
    但在肉搏战中,陈锺书面部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被运过运河后壮烈牺牲,时年47岁。
    遗体由火车运至徐州,埋葬在东关外乱葬岗中。抗战胜利后,被追赠中将衔。
    纪念
    陈锺书牺牲后,全滇各界代表在沉重的悲痛中纷纷到陈锺书家吊唁。工农商学兵在昆集会沉痛追悼,政府对陈锺书家属颁发了抚恤金。
    安宁、八街各族各界民众分别召开追悼大会哀悼民族英雄陈锺书,并把陈旅长等抗日阵亡将士灵位入祀忠烈祠,精镌匾额"功勋不朽"、"金碧生辉"悬挂于陈旅长家乡八街的关圣宫。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特颁发"金碧生辉"巨幅横锦表彰其抗日功勋,并追赠中将军衔。
    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陈锺书为革命烈士。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为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刘震东中将
    将星陨落(十九):高致嵩中将
    将星陨落(十八):王铭章上将
    将星陨落(十七):萧山令中将
    将星陨落(十六):饶国华上将
    将星陨落(十五):空军战神--高志航少将
    将星陨落(十四):官惠民少将
    将星陨落(十三):庞汉祯少将
    将星陨落(十二):郝梦龄上将
    将星陨落(十一):郑廷珍中将
    将星陨落(十):刘家麒中将
    将星陨落(九):姜玉贞中将
    将星陨落(八):夏子明少将
    将星陨落(七):蔡炳炎中将
    将星陨落(六):张树桢少将
    将星陨落(五):淞沪会战牺牲第一将领--黄梅兴中将
    将星陨落(四):八一三上海淞沪会战牺牲的将领
    将星陨落(三):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打虎将军赵登禹上将
    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将星陨落(一):抗日殉国第一将-韩家麟少将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88楼2019-10-13 14:53
    回复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黄启东(1891—1938),字霞鹤,又字礼常。1891年2月1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
      幼年时在村里读私塾,14岁考入长沙陆军小学堂,后入武昌陆军中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89楼2019-10-15 13:25
      回复
        1914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后到四川军队见X,历任四川新军巡阅官、参谋官等职。


        90楼2019-10-15 13:26
        回复
          1920年回到家乡长沙。1924年出任湘军贺贵严师教导队教育长。1927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其前身为黄埔军校)第三分校上校大队长。
          1928年,受同学李云杰之邀,在其当旅长的独立第二旅任旅参谋长。1930年,随所部参加中原大战。
          曹庄一战,黄启东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非凡,深受蒋的赏识,手令升为旅长。不久,即升任第二十三师少将参谋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启东与师长李必蕃率领部队由临潼出师抗日。
          9月开赴德州,参加沧州会战,阻击日军沿津浦路南进,多次击溃数倍于我的日军。
          沧州会战结束后,驻守河南汤阴,有效地遏制了日军的南侵中原计划,受到蒋及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的褒奖,并发给他们优厚的奖金。
          为表达全师将士的爱国抗日之心,黄启东与李必蕃将奖金全部捐赠给《大公报》,作为抗日的宣传经费。
          1938年1月,日军增兵分三路向南进犯,企图切断陇海路。徐州会战爆发,黄启东与李必蕃率领全师驻军定陶,后奉命移驻郓城、菏泽,修筑工事,防止日军南侵。


          91楼2019-10-15 13:27
          回复
            郓城和菏泽为鲁西南之咽喉要地,此处若失,中原殆尽。黄启东深知责任重大,派六十八旅驻守郓城、六十七旅守菏泽,全师沿河防守正面宽达120公里之地带,兵力严重不足。
            4月,日军窥伺黄河防线,警报频传,日军土肥原率精锐师团发起猛攻,黄启东在请求增兵未果的情况下,率领全师官兵奋起抵抗,与日军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
            5月上旬,济宁防线受到严重威胁,郓城守将贪生怕死,日军一攻即破,郓城为日军占领。
            黄启东等决计收复郓城,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反攻没有成功。随后全师奉命转移到菏泽休整,他们重新布置防务,以两个旅分置菏泽两翼,决心坚守菏泽。
            14日,准备未周,日军机械化团于濮县强渡黄河向菏泽发起猛烈攻击。很快,菏泽北面的董口即被攻陷。
            日军企图突破菏泽正面,截断陇海,侧击徐州。二十三师守备兵力极为薄弱,孤军奋战,伤亡殆尽,师长李必藩负伤后于当晚自杀殉职。
            15日,黄启东亲率余部冲锋十余次,头部中弹,仍命令卫兵背着他指挥战斗。
            虽经广大官兵顽强奋战,但在日军飞机大炮的攻击下,敌一部冲入城内,将二十三师师部包围。
            黄启东将军指挥所部奋勇冲杀,给敌人以重大打击,但二十三师的防线很快被突破,菏泽防务全线崩溃,参谋长黄启东身负重伤,壮烈牺牲。时年47岁。
            国民政府召开隆重的追悼会,明令嘉奖黄启东将军。198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92楼2019-10-15 13:27
            回复
              1938年5月14日,李必蕃、黄启东率部突围。黄启东不幸中弹,壮烈殉国于山东荷泽。时年47岁。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加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94楼2019-10-15 13:28
              回复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宋哲元上将(1885年10月30日-1940年4月5日),字明轩,山东乐陵县人。中华民国将领,他与张之江、鹿锺麟、郑金声、刘郁芬被并称为“冯玉祥五虎将”。

                宋哲元幼年家贫,刻苦读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军,入北洋陆军陆建章部武卫右军随营武备学堂。毕业后服役于冯玉祥部,任冯玉祥的第2营哨长(哨长相当于排长)。
                1913年(民国2年)他升任连长。此后,他随冯所率的第16混成旅转战中国各地,其间升任第2团少校团附。
                他因治军严谨,作战勇敢,为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统率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以“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四句评价宋哲元。
                1916年1月1日,31岁的宋哲元与绵阳籍常淑清女士结婚,由冯玉祥主婚。
                1917年(民国6年)张勋复辟,他击破张勋的辫子军有功。后他随冯玉祥移师武穴,攻克公安、石首,进至常德,击溃了南军的田应诏部、胡瑛部。冯玉祥升任第11师师长,宋哲元任该师的团长。


                95楼2019-10-16 14:25
                回复
                  1921年(民国10年)宋哲元击破陕西督军陈树藩。
                  民国11年(1922年)他随冯玉祥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支持曹锟,因击破支持张作霖的河南督军赵倜有功,升任第25混成旅旅长。
                  1924年(民国13年)10月北京Z变(首都革命),冯玉祥改组所部为国民军。宋哲元任国民军第11师师长。
                  翌年,他任热河都统。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还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20响驳壳枪。
                  1926年,宋哲元部撤离承德时,市民含泪夹道相送。
                  1926年(民国15年)1月冯玉祥被迫下野(3月访问苏联)。此后张之江、鹿锺麟领导国民军,在北方各派环伺下艰难求生。
                  当时宋哲元任西路总司令,辅佐张、鹿在前线作战。4月,国民军从北京撤到南口,同北方各派激战。8月,国民军放弃南口,撤往绥远。
                  同年9月,冯玉祥复归,其后举行五原誓师,国民军改组为国民联军,全军加入中国国民党。


                  96楼2019-10-16 14:26
                  回复
                    长城抗战
                    北伐后,冯玉祥同蒋矛盾激化。宋哲元参加冯的反蒋战争。1930年(民国19年),反蒋军最终败北。
                    战败后,冯玉祥余部退居晋南地区,由宋哲元负责。蒋令张学良主持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张学良将冯玉祥余部整编,缩编为陆军第3军,下辖3个师,归东北军序列,驻山西省阳泉。
                    1931年1月,宋哲元被正式任命为该军军长。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编为第29军,宋任军长。因枪支缺乏遂成立大刀队,并配教练进行指导操练,人人均练就一手高超的大刀术。


                    98楼2019-10-16 14:27
                    回复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宋哲元即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表示:“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谨率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W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国耻。”
                      1932年(民国21年)7月,宋哲元兼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3年1月2日,日军攻占山海关。10日,宋哲元奉张学良令,率29军由山西阳泉移驻北平以东的三河、宝坻、蓟县、玉田、香河一带驻防训练。第二十九军部队在宋哲元指挥下,在平东驻地准备抵抗日军入侵,迅速构筑工事,进行战前训练。
                      2月18日,张学良发表抗日电文,宋哲元名列其中。
                      1933年2月22日,日本关东军调集4个师团,纠合满洲国军队总计10万余人,向热河分三路进攻。长城战役爆发。宋哲元将军时任第三军团总指挥,见状立即通电全国,决心抗击日军,奉命开赴北平附近参加长城抗战。
                      3月4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逃脱,日军进占热河省会承德城。万福麟指挥东北军在喜峰口作战失利。


                      99楼2019-10-16 14:30
                      回复
                        3月8日,宋哲元奉张学良电令接防长城线喜峰口到宽城附近阵地。随后,宋哲元亲率二十九军紧急增援喜峰口,与赵登禹、张自忠将军率大刀队夜袭日军,共砍死砍伤日军五千多人,并烧毁了大部日军之后勤鲻重设施,是为著名之“喜峰口大捷”。(1937年,以喜峰口血战为背景创作的《大刀进行曲》的歌曲唱遍了全中国。)
                        当时宋哲元受到中国国内舆论大力赞扬。此后冯玉祥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始在华北活动。
                        此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一威武雄壮的歌声唱遍中华大江南北,宋哲元将军并于战后手书“甯为战死鬼,不做W国奴”标语,激励全国人民之抗日决心。
                        1933年中,他因支持冯玉祥组建民众抗日同盟军并反对何应钦武力攻打同盟军部队,被撤去察哈尔省主席职务,由庞炳勋继任。
                        1935年他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


                        100楼2019-10-16 14:33
                        回复
                          平津卫戌司令时代
                          1935年6月20日,宋哲元自张家口抵达天津,语记者称:对中央命令绝寺遵从,第二十九军已交师长张自忠统率,外交由秦德纯秉承中央意见办理。
                          张北事件事后处理中,宋哲元心腹秦德纯代表中国方面同日本方面代表土肥原贤二交涉。结果秦土协定缔结。根据协定,宋哲元的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一职被罢免,宋哲元深表反感。
                          7月,何梅协定签订,国民政府的主力军从河北省撤退。结果,非中央系的宋哲元被任命为平津卫戌司令。
                          10月19日,宋哲元公开发表谈话,说他就职后即奉中央睦邻令努力进行,在互不侵犯、平等原则下与日本交涉,决无文字或口头上之任何秘密条件。
                          土肥原乃商妥关东军出兵威胁,并于11月11日向宋哲元提出限令11月20日前宣布“自治”,否则日军将5个师团兵力攻取河北,6个师团兵力攻取山东。
                          11月19日晚,蒋得悉“日本内阁与元老等恐惹起国际纠纷,不准行使武力”之情报后,立即电示宋哲元,告以土肥原并无资格代表日本政府,令立即停止与土肥原谈判。
                          11月20日,蒋还针对宋在11月19日给何应钦电报中提出拟在拥护中央系统下与日妥协之主张覆电宋,严厉予以斥责说;“来电所称,拟在中央系统之下,以不干涉内政,不侵犯领土主权及平等互为限度”,是中了日本“诱陷之毒计”,“已超越地方官吏之地位”。
                          这时,北平各大学校长、教务长等50余人,当面向宋哲元表示,他们一致反对“自治”运动,要求宋力撑危局,勿使国家领土主权招致分裂。
                          在此形势下,宋哲元让萧振瀛向北平报界宣布“华北事件停止谈判”,并通知土肥原“不能于二十日宣布自治”。


                          101楼2019-10-16 14:38
                          回复
                            冀察政务委员会W员长时代
                            1935年12月5日,宋哲元在北平发表谈话称:华北大局自何应钦来北平统筹大计,已有转危为安希望,“此后一切困难问题,当悉听命何部长负责处理”。
                            12月14日,宋哲元邀冀察政务W员会在北平委员讨论筹备冀察政务委员会事,除刘哲请辞,程克养病外,余均出席。
                            12月18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在北平正式成立,W员长宋哲元暨在北平各委员就职,推秦德纯、刘哲、王辑唐为常务委员。宋哲元并任由平津卫戌司令改称的冀察绥靖公署主任。


                            102楼2019-10-16 14:39
                            回复
                              1937年1月19日,宋哲元由北平至天津晤田代皖一郎,谈判华北问题。1月20日,宋哲元发表《告冀察同志书》,表示:
                              一、不参加内战;二、保卫主权;三、剿匪,剿G;并针对日本驻华北各地领武官会议,在天津发表政策声明称:“国家三大要素,即主权、土地、人民,誓尽军人天职,尽力保卫之。”
                              1月26日,宋哲元访田代皖一郎,交换开发华北经济意见。
                              1937年2月,宋哲元不顾日本激烈反对与阻挠,派秦德纯参加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并宣布“冀察外交今后将严格遵守中央政府的政策”。
                              2月14日,秦德纯代表宋哲元,重申冀察一切政务悉秉承中央命令处理。
                              2月20日,田代皖一郎宴宋哲元,商谈有关沧石铁路与龙烟铁矿事宜。
                              3月,日本方面华北“经济提携”问题再次向冀察政务委员会提出要求,宋哲元明确表,“我无权与日方谈这样重大的问题,他们应当向中央政府外交部门去交涉”。
                              4月,日本再度提出兴建津石铁路与开采龙烟铁矿,宋哲元则提出反要求称:“要谈中日华北经济合作,必须先撤销冀东伪组织。”。
                              5月11日,宋哲元以对日问题难以解决,回山东乐陵原籍暂避。
                              5月22日,宋哲元为避开日本人无理要求,与韩复榘在山东省商河县毛家寺会晤后,返原簎乐陵休养,决定暂不回北平;所有冀察军政事务,交由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分别处理。
                              1937年7月8日,军事委员会W员长蒋以芦沟桥事变爆发,电令冀察政务委员会固守“宛平待援”;令宋哲元速回保定指挥军事,指示宋哲元:一、不得签定任何条约;二、不得后退一步;三、准备牺牲;并称“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要求宋哲元以“不屈服、不扩大之方针,就地抵抗”。
                              7月9日,蒋电宋哲元,“已派孙仿鲁(孙连仲)两师石家庄或保定集中及庞炳勋部与高桂滋部先向石家庄集中”,命宋哲元速回保定指挥;
                              宋哲元覆电蒋称,决遵照“‘不丧权、不失土’之意旨,誓与周旋”。
                              7月10日,蒋密电宋哲元称:“守土应具决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须防其奸狡之惯技,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
                              复电宋哲元称:务望在此期间,从速构筑预定之国防工事,星夜赶筑。如限完成为要。”
                              宋哲元试图通过在日本军方面的人脉达到停战。7月11日,日本陆相任命香月清司中将为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接替病危的田代皖一郎,并限当日到达驻地天津。
                              7月12日,宋哲元阻中央军止于河北南境,谓“中央大军北上,必致激怒日人。”
                              7月13日,蒋电宋哲元称:“此次胜败全在兄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战,万物单独进行,不稍与敌方以各个击破之隙。”
                              7月14日,Z央政府以宋哲元不依令前往保定,仍滞留天津,致平、津形势愈形紧张,特派参谋本部次长熊斌北上保定,宋哲元密电何应钦称:“因兵力大部在平、津附近,且平、津地当冲要,故先到津布置,俟稍有头绪,即行赴保。”
                              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专田盛寿又向宋哲元提出北平城内不驻、取缔排日宣传和运、罢免排日要人、彻底镇压GC党等七项要求。
                              7月15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晤宋哲元[1]:5488。7月16日,宋哲元在香月清司要求和谈条款最后期限下,派天津市长张自忠与桥本群商谈,声称是作为面折冲,并电请中央政府准备待变,表示愿有限度接受日方所提道欺及撤兵要求。
                              7月17日,蒋密电宋哲元:“调商震部原驻黄河以北之四个团,开赴石家庄集中待命。”
                              7月18日下午,宋哲元参加日本华北驻屯军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葬礼,并偕张自忠、张允荣、陈觉生、陈中孚、邓哲熙等5人前往天津日租界明石街日军偕行社拜访香月清司,下午2时辞出,和平声浪转高,然此实为日方缓兵之计。
                              宋哲元表示对此次事变甚感遗憾,但拒绝签订解决事变之书面协定。
                              7月19日,宋哲元由天津返抵北平,对新闻记者发表谈话称,“本人决本国家立场、人民立场及中央意志三原则,以期芦沟桥事件早日解决”;
                              并下令打开封锁之城门,拆除市内防御设施;驻西苑之第三十七师南撤保定,改由第一三二师担任原防;


                              104楼2019-10-16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