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7,417贴子:73,671,287

回复: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42年2月2日,中华民国政府特以1445号褒扬令明令褒扬。
1986年,唐淮源诞生一百周年时,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


122楼2019-10-20 14:14
回复
    1989年9月28日,江川县民政局派员赴山西夏县寻获唐淮源遗骸,于10月17日火化后将骨灰护送回江川。


    123楼2019-10-20 14:14
    回复
      1990年,江川县人民政府在江川革命烈士陵园建成了唐淮源墓,墓碑刻着“抗日英烈陆军上将唐淮源之墓”。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24楼2019-10-20 14:14
      回复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寸性奇中将(1895年-1941年5月13日)云南腾冲人,幼聪颖有大志,早年于云南讲武堂毕业先后任职参谋、参谋处长、参军、宪兵司令、副旅长、旅长等职。
        曾追随国父与诸先烈参加革命,于护法讨袁、北伐迭建殊勋,于抗战时期由第三军参谋长调充三十四旅旅长率部北上与日军血战井俓、阳泉问,因战功升任升第十二师师长驻守中条山,于此地坚守四年,日军均无法越雷池一步。
        1938年夏,唐淮源和寸性奇奉令率第三军转入中条山,与友军一起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以屏蔽陇海路和陕甘门户潼关,牵制华北日军,保卫黄河要塞,以扼日军南犯的咽喉。
        中条山地处吕梁山区,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十几万大军在此处驻扎,当地无法提供粮食补给。粮食需要用木筏木船从黄河南岸运送过黄河,再由防守中条山的士兵用人力扛上山。一趟往返就要2到4天时间。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者日军袭击,山上就会断粮。
        中条山缺水,不足的水只能去几十里外的泉水和黄河去挑。中条山上寒冷,士兵在高山放哨,冻手裂足,只有一套棉衣,日夜不脱,夜间睡草铺,遍身生跳蚤。
        由于缺医少药,大量士兵感染传染病,最常见的就是霍乱、痢疾。至于普通的腹泻,胃病和夜盲症,几乎人人都有。中条山野战医院每天都有士兵病死。
        中条山是岩石山,以我军的当时技术,只能修建一些简单的土木工事,这种工事防御日军步兵也许足够,面对日军大量重炮和飞机的打击,是以鸡蛋防御石头。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1938年7月到1941年4月,唐淮源和寸性奇率部坚守中条山近三年。大小百余战,与友军一道粉碎日军13次大规模进攻,成为保卫潼洛、巩固陕甘的劲旅。负责中条山防务的第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曾自豪地把中条山称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125楼2019-10-21 07:31
        回复
          1941年5月日军率精锐五个师团二十余万兵力猛扑中条山。时值久雨,道阻援拒四面皆敌,7日傍晚,天气突变,风沙大作。日军由东、西、北三线“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四面进犯中条山。
          日军选择中方防御的短板——各军阵地的结合部进攻。撕开缺口后,大军蜂拥而入,穿插分割。
          日军事先潜伏的便衣队和空降特种兵攻击我军各级指挥部,瘫痪我军指挥系统。
          我军的战区长官部、集团军部与各军各师都失去联络。部队只能各自为战,被敌各个击破,最后只得分散拼死突围。
          5月8日,面对优势敌军,为避免损失,我战区司令长官部下令撤退。但唐淮源没接到撤退命令,仍在指挥第三军将士孤军苦战。
          5月10日,唐淮源接到撤退命令时,已陷入日军重围。他率第三军向东撤退至温峪一带,被日军挡住南去之路,遂与敌激战。遭受重大伤亡后,再向东北、西北方向退去。
          5月11日,第三军四面受敌,粮尽援绝。唐淮源召集手下三位师长,决然言道:“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唐淮源下令以团为单位,化整为零,分头突围。
          夜里寸性奇将军召集营以上各级干部会议并宣布绝心“兴中条山共存亡”,激昂慷慨闻者动容,将军乃首先举手呼曰:“诚如军长言,吾侪今日惟奋力杀敌耳!枪在手,剑在腰,不令为贼服也。济则为国争光,不济以死继之。”
          5月12日,唐淮源率三十五团及三十六团之一部,在阴雨中与日寇鏖战了一天,并展开了肉搏,伤亡惨重。唐淮源身边仅剩几名通信兵和报务员,三次突围未果,退入樊家沟悬山顶土屋内。
          13日凌晨,阴风怒号,大雨滂沱。唐淮源遣去左右,掏出手枪对着自己心脏扣响扳机,壮烈殉国。
          将军率部冲杀,于血战中胸部受重创,但听闻唐淮源军长殉国消息后情绪激愤裹伤再战,向胡家谷猛攻,副师长杨玉崐见状便命李振邦营长守护之,然寸性奇将军厉声曰:“不成功,便成仁耳,毋以我为累”。

          13日晚将军于毛家沟作战时右腿遭日军炮火炸断,一时血如泉涌,此时将军命所属离去后拔剑自裁!年46岁,在场官兵见状无不泪如雨下,虽强敌即至,但无一离开,全部陪伴寸性奇将军一同壮烈牺牲。


          126楼2019-10-21 07:31
          回复
            中条山战役历时约一个月,于6月初结束。此役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6名将军阵亡。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蒋说它是“抗战最大耻辱”。



            127楼2019-10-21 07:33
            回复
              将军牺牲后4个当地村民为寸守坟48年。1989年寸性奇后人去迁骨骸时,只余75岁的守坟人卢世友。
              见到寸后人,卢潸然泪下,说:“终于等到将军后人,我死可以瞑目了。”一个月后老人溘然离世。


              128楼2019-10-21 07:33
              回复
                后迁葬于腾冲国殇墓园。其壮烈事绩经中华民国政府特以1454号褒扬令明令褒扬,并追授寸性奇将军中将军阶。
                听闻唐淮源和寸性奇壮烈殉国后,他们的老师、国民党元老、云南讲武堂校长李根源含泪悲歌:“百战捐躯寸与唐,中条山色暗无光。伤心最是黄河水,日夜奔腾吊国殇。”腾冲国殇墓园由此得名。


                129楼2019-10-21 07:34
                回复
                  生平
                  1909年考入云南昆明讲武堂并立志从军。在讲武堂他学绩优秀,思想进步,深受同学的拥护,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1910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11年10月30日,云南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发动事变,性奇奉令率新军中革命党人秘密潜入昆明城内,杀死守城人员,砸开城门,使起义军大队入城,他又跟部队向五华山进军,消灭顽抗的清军。
                  1917年,积极投身护法运动,由于屡立战功,历任川边镇守使少校参谋,南溪县长等职。
                  1923年因讨伐陈炯明有功,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少将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等要职。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他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军参谋处长职务随部队挥师北上。
                  1927年,被提升为陆军第三十四旅少将副旅长,并任过陆军第三军参谋长。
                  国军抗日阵亡《荣哀录》载:寸性奇虽为师长,却无官架,常一身蓝布衣,食只二三小菜一汤,乐访士兵疾苦,士兵反映问题,立即解决。
                  并特别强调,他的师“经理情形与他师不同,财政公开,一文不贪。”所到之处喜与百姓往来,主动解决百姓困难,士兵有骚扰群众则严加惩处。在驻守中条山的4年中,守必固,攻必克,为第三军主力。


                  130楼2019-10-21 07:34
                  回复
                    11日晚,被日军重兵合围,我第三军军长唐淮源深知危局难挽,鼓励官兵与中条山共存亡,战斗到底。
                    他听后,厉声对其部下说:“诚如军长言,吾侪今日惟奋力杀敌耳!枪在手,剑在腰,不令为贼服也。济则为国争光,不济以死继之。”
                    12日,日军攻陷我军左翼水谷朵高地,他亲率奋勇队与敌人搏杀,不幸胸部中弹,这时他已得知军长唐淮源壮烈殉国的消息,悲痛万分,仍强忍伤痛,大呼杀贼,率军冲向敌阵。
                    13日晚,他的右腿被日军炮火炸断。寸性奇以重伤之躯,率余众数十人突击至毛家湾,再次遭遇日军重重拦截,在交战中,寸性奇左腿被炸断,血如泉涌。
                    此时,寸性奇却要求团长黄仙谷等突围快走,“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人格。”言毕,用最后的力气拔剑自杀!在场官兵无不泪如雨下,虽强敌即至,但无一离开,全部陪伴寸性奇壮烈牺牲。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132楼2019-10-21 07:34
                    回复
                      将星陨落(三十二):李汉卿中将
                      李汉卿中将(1905年-1941年9月30日)字墨林,山东濮县人。

                      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年轻时投入福建随营军校就读,毕业后官入行伍。
                      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分三路推进。在当时革命高潮的影响下,李汉卿脱离旧军队,率部加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斗行列,以战功逐步招升为营长、团长、副旅长诸职。
                      一九三七年秋,日寇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全国抗日军民奋起抵抗日军的入侵。李汉卿作为一个爱国军人,对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了仇恨,当他听到日寇入侵的消息,义愤填膺,立即请缨上阵,要求杀敌立功,报效国家。
                      八一三上海淞沪会战时将军任团长,担负扼守兵工路一线的任务。在残酷的战斗中,李汉卿作战勇敢,身先士卒,率部冒着日军猛烈的陆、海、空火力,与日军血战四昼夜,因众寡悬殊,所属伤亡殆尽,但将军沉着应战,最后转危为安,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之后1938年武汉会战开始,李汉卿奉令率部坚守田家镇要塞侧翼,阻止敌人沿江向武汉推进。
                      日军精锐的第六师团绕攻田家镇要塞侧背,李汉卿率部前去抵御,双方短兵相接,血染沙场。他亲率部队冲击,逆袭日军最精锐之第六师团,成功击溃日军之攻势,终于稳定了战局,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之后李汉卿将军参加反攻高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李汉卿均以勇敢善战而著称。后参加湘鄂赣区扫荡战、南昌外围战役,再建战功,于秋季被晋升为陆军第五十七师少将步兵指挥官。
                      一九四一年四月,在著名的上高会战中,李将军仅率两个团固守上高城,他鼓励士兵奋勇杀敌,誓与阵地共存亡。李部与敌血战九昼夜,打退了日军多次疯狂的进攻。每当战况危险时,李将军都亲率预备队上阵杀敌,血肉相搏,击溃日军的进攻,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歼灭日军万人的上高大捷奠定了基础。
                      9月初日军再次集结10余万大军进犯长沙,将军奉命驰援,于9月25日行至上高县春华山一带时与日军于春华山遭遇,双方战斗激烈。翌日,李部又向路口、舍麻、林桥之敌进攻,与日军第三、四十师团在春华山枫林港之间发生战斗。
                      27日晨间日军采取迂回战术意图,第六师团及四十师团一部迂回李部两翼,局势相当危急。李将军临危不乱奉令率军预备队,由郭公渡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日军背部,日军损伤数千人后立即增援反攻,李部也被增援日军团团围住。双方拼死冲杀,死伤惨重。
                      我将士气高昂,在李将军率领下战斗到底,宁死不屈。但终因敌众我寡,数夜血战,给养断绝,渐成颓势。
                      李将军深知局势危急,但他还是镇定如常,鼓励部下坚持到底。他激动他说:“我军自八一三浴血抗战,五载于兹,深知敌之伎俩,亦不过如此,最后胜利终必属我。望我同胞,鼓其余勇,奋力前冲……”
                      将士们听后,个个勇气倍增,杀向日军。裹伤再战,刀锋所指,敌众披靡,在激战中,一颗子弹击中李将军的要害,年46岁。
                      弥留之际仍高呼“杀、杀”不已,第二次长沙大捷因将军所部之奋勇牺牲始能促成,国府闻讯,以将军之英勇追赠为陆军中将。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133楼2019-10-22 04:54
                      回复
                        将星陨落(三十三):武士敏中将
                        武士敏中将(1893年-1941年9月29日)察省怀安人。幼年读私塾,1908年考入宣化中学堂,毕业后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学生时代加入同盟会。曾参加护国讨袁战争。
                        1918年参加陕西靖国军,反对北洋军阀。
                        1925年任国民军第3军骑兵支队长。
                        1926年赴苏联考察军事。
                        1927年回国后,任西北军第1师2旅旅长、第42师124旅旅长兼潼关警备司令等职。
                        1936年西安事变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9师师长。
                        武士敏将军治军严明,又能与士卒共甘苦,每战必定一马当先,所向披靡。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武士敏率部开赴河北、山西抗日前线。
                        77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将军时任九十八军军长,闻讯立即请战,首先于娘子关重创日军,而后布防于白晋路击退日军九路之围攻,收复沁源、沁县…等地。
                        又进行大迂回作战击溃日军攻势,使友军部队能安渡沁水,奠定太岳山后方政权之跟据地。
                        1940年5月奉命布防于中条山,此时听闻友军告急,将军义无反顾立即率部救援,九十八军兵分多路绕敌侧背,日军不敌败逃。
                        1941年5月,中国军队中条山战役失利。武士敏率领第98军转入敌后,与八路军一起在山西抗击日军。
                        日军于溃败后于同年9月集结2万5千兵力挟40余门大砲对将军所部发起进攻,将军率所部立即投入作战,双方伤亡惨重。
                        时又遇友军部队配合日军攻势袭击,九十八军逐渐陷入包围,遂向外线转移,武士敏将军已身负重伤仍率步兵两营力争要地,浴血作战,日军久攻不下。
                        9月下旬,日军集中主力将第98军合围在山西沁水县东峪、西峪。日军多次派人劝武士敏投降,但均遭拒绝。
                        之后日军再度增援十余架飞机、大砲十余门向九十八军发起猛攻,武士敏将军于战中腿部遭砲火炸伤,伤势加剧但仍奋勇抵抗,所属步兵营毙敌三百余人。
                        9月23日,日军向第98军发起攻击,武士敏指挥部队顽强抵抗,多次组织突围。
                        9月29日,武士敏在突围战斗中头部中弹,因失血过多牺牲,时年49岁。

                        最后弹药用尽遂进行白刃战,于血战数十回后见所属官兵已伤亡殆尽,大呼“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随后以手枪毙敌数名后力尽成仁,年48岁。
                        武士敏牺牲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全区举行追悼大会,并决定将他的牺牲地沁水县改为士敏县。1983年怀安县政府重新修葺了武士敏故居,陈列他生前遗物。
                        武士敏故居已成为怀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士敏的爱国精神和浩然正气,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而且被发扬光大,永留人间。”。

                        2014年9月,武士敏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9月,武士敏铜雕在怀安县柴沟堡镇落成。每年清明、烈士纪念日,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纷纷来到铜雕前祭奠,缅怀英雄。
                        生平
                        武士敏(1893年-1941年),字勉之,中国察哈尔人,中华民国军人,官至中将。他为中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
                        1917年,武士敏自组河东军,于晋陕边界,
                        1924年转投国民二军,1928年任杨虎城部第一师一旅旅长,
                        因于第一阶段内战有战功,1935年晋升少将。中日战争爆发后,仍投入战局,主要镇守山西省,晋陕边境中条山防卫。
                        1939年因有战功,升任第98军军长官拜中将。
                        1941年9月29日,日军进攻中条山,国军腹背受敌,最后弹尽援绝,死伤枕藉,武士敏在率领209团与日军作战时阵亡于山西东峪。军长武士敏自杀殉国。
                        1942年6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特以1479号褒扬令明令褒扬。
                        备注
                        《铁梨花》,2011年中国电视公司制播的电视剧中梁飞虎参考原型。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请关注!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三十二):李汉卿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一):寸性奇中将
                        将星陨落(三十):唐淮源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九):谢晋元少将
                        将星陨落(二十八):张自忠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七):钟毅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六):宋哲元上将
                        将星陨落(二十五):黄启东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四):李必藩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三):陈锺书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二):刘桂五中将
                        将星陨落(二十一):赵渭宾少将
                        将星陨落系列:(一~二十)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134楼2019-10-23 15:23
                        回复
                          将星陨落(三十五):王凤山少将
                          王凤山少将,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字鸣岐,应是取“凤鸣岐山”之义,事实上,他堪称出自贫寒之家的一只雏凤。他出身贫寒之家,个性敦厚,好学不倦。因为他天资聪颖,乡亲们一起掏钱供他上学,直到考入太原的国民师范学校。
                          后来,他抱着救国理想投笔从戎,考入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后,历任连、营、团长等职。
                          北方军官学校的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山西学兵团,是阎锡山为培养嫡系特意建立的学校,曾称山西军官学校,阎锡山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后,改为北方军官学校。
                          到1930年中原大战后学校停办时,已经培养了5000多名毕业生,晋绥军后期骨干军官大部分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
                          王凤山和阎锡山是老乡。“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是当时的民谣,但对王凤山来说,“挎洋刀”并没有那么容易。
                          王凤山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直接被留校任职,任工兵科2分队上尉分队长。
                          北伐时,加入了于镇河率领的军官学生队,再后来参加中原大战,渐渐升至连、营长,全面抗日战争开始时,任203旅427团3营营长,其时,旅长是梁鉴堂。
                          1937年9月,梁鉴堂战死在茹越口,当时,王凤山在梁鉴堂已战死,主阵地失陷,相邻阵地也告突破,局势再难挽回的情况下,依然不肯撤离,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守。
                          最后,是他的警卫强行抱着他跳下山崖,因有酸枣丛阻挡,才未有大碍。返回忻州途经家乡探望亲人时,王凤山身上的大衣上还留着几个弹孔。
                          茹越口战斗后,王凤山因作战英勇被升为副团长、团长。之后虽然也参加过其他战役,但他所属的34军伤亡较大,参战人员被并入其他部队后,其实已经成了空架子,仅仅剩下个番号。
                          1941年,两三年间,王凤山担任了军事突击团团长、军事教导队上校大队长、整训处少将副处长等职,虽然在每个岗位上,他都恪尽职守,有所建树,但对于像他这样矢志救国的军人而言,无异于被闲置,他的人生,到底在战火中才能现出光彩。


                          136楼2019-10-25 14:49
                          回复
                            抗战军兴,率部参加茹越口及方离各战役,立下战功,1940年调任第二战区长官部整理处副处长,对于部队训练,颇多建树。
                            1941年初,王凤山终于得到新的任命,任34军218旅旅长。很快,218旅扩编成暂编45师,王凤山任师长,驻扎在汾河以南万泉、荣河、河津一带。
                            这一带素来是山西的粮棉产区,对保障晋南抗战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同样,这一带也是日寇控制特别严密的地区,碉堡五里十里就是一个。
                            王凤山到任后,展开游击战,拔据点,击日寇,掩护行政人员征集公粮,立下不少战功,自己的名字也在日寇那儿挂了号,鬼子曾悬赏一万大洋要他的人头。
                            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军代理军长。
                            晋绥军究其实质,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队,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和全国大部分武装力量一道,走上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42年五六月间,又是一年夏熟的时候,每到这时,晋南一带麦浪滚滚,如同金色的海洋,若非战争,这是能让农民从睡梦中笑醒的景象。但因为战争,日寇要抢粮食,我们要保粮食,战斗反而是一年中最激烈的时候。
                            就在5月初,阎锡山和日寇在吉县安平村召开安平会议。尽管日寇给阎锡山画了一个“华北王”的大饼,阎锡山也有些心动,但当汉奸,阎锡山无论如何是不愿、不敢的,虚与委蛇一番,趁中午休会就偷偷跑了。日寇大为光火,于是将正在晋南抢征夏粮的34军作为报复对象。
                            同时,安平会议被日寇有意曝光后,阎锡山也承受着全国的舆论压力,就算是做姿态,也要和日寇打一仗不可。
                            阎锡山命34军渡过汾河作战,王凤山所在的师正是先头部队。王凤山带领部队一面掩护征粮,一面与日军作战,而日寇纠集日伪部队共两万人分七路向该军围攻。此时34军军长王乾元负伤返回汾北医治,由王凤山代理军长。
                            在日寇猛烈的进攻下,34军43师全军覆没,师长刘谦逃回汾北被撤职。44师被敌击溃后,化整为零,部分官兵撤回晋西山区,师长赵恭只身逃回。
                            只有王凤山所在的师仍转战万泉、荣河(今万荣县)一带,与敌周旋,相机击敌。


                            137楼2019-10-25 14:50
                            回复
                              据当时战报及阵中日记记载,王凤山当时骑一匹白色战马纵横驰骋200里,率部无日不战,连战28天,死伤敌寇近九百人,获大德庄、望嘱村、乔村等战斗的胜利。
                              6月17日,万泉、荣河、临晋、猗氏、河津等县日军千余人,挟坦克六、七辆,分七路向将军所部第二团阵地张翁村进犯,将45师师部及第2团包围于万泉张瓮村。
                              王凤山率部坚守阵地,与敌人殊死搏斗。战至当日中午,河津日寇两千余人赶来增援。
                              敌众我寡,形势更加不利。为挽回颓势,王凤山率预备队反攻,战况异常激烈,特务连连长王士新及全连官兵全部牺牲。王凤山左胯负伤,但坚不言退。
                              因张瓮村北地势平坦,麦收刚过,缺少掩护物,王凤山的指挥所暴露在敌人面前。拉锯战中,王凤山右腹又连中敌重机枪弹,肠流腹外。
                              王凤山裹伤忍痛抱腹不下火线,坚持指挥。王凤山被卫士畅炎海、参谋王悦来等扶背至平原村,下午五时许殉国,年仅36岁。



                              138楼2019-10-25 14: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