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296贴子:73,674,296

回复: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处于连年征战的军队生涯里,但他仍极其好学,家中有大量的藏经碑铭、以及康熙字典、辞源等工具书籍。除了精通兵法之外,更是熟读二十四史。
他深深了解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在为人处事上极为严谨,他除了严格要求自己不喝酒、不吸烟、不近女色外,更是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的历史故事教育部下及儿女。
同时他对于当时军阀部队中所流行的吸烟、酗酒、赌博、嫖妓...等恶习更是深恶痛绝!他曾免职一个抽鸦片烟的旅长,即使是如长辈且官拜处长的叔父,也因为纳妾也被要求解职返乡。
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军队必须要有严整的纪律才能作战:他以南宋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精神为榜样,对于违纪犯民行为,决不宽贷。
部队在乡间宿营,决不轻易打扰百姓,常以草秸雨天宿营,并一定将借得的草秸等物送还百姓。
他对将士要求十分严格,另一方面又极为关心爱护。兵士生病,他常常亲自慰问关怀;上级赏给他的财物,一概分配给部下,自己丝毫不留。
他在1932-1934年任边防第5区清乡司令期间修筑川黔、滇黔公路,及贵杨、遵义两机场,发展当地的经济,更大力举办慈善事业,抚辑因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郝梦麟将军对四川当地的百姓而言就如同慈爱父亲之名,深受爱戴。
报国为民 请缨抗日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将军此时正准备前往四川陆军大学接受进修教育的途中。
在得知消息后二话不说,立即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
他在请求报告中写到:
“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
关心国家生死存亡的心情跃然纸上,要求当局允许他率部出征。军事当局见其报国心切,加之日军沿平汉路、平绥路长驱直入,华北前线吃紧,批准他由贵阳率部北上。


37楼2019-10-02 15:12
回复
    当部队途经武汉,郝梦龄将军利用队伍休息的时间回家与家人告别。如今郝将军已高龄85岁的大女儿郝慧英感伤的回忆道:“那一天,一起床,母亲就告诉我:你父亲一夜没睡,不知在写什么东西,写了撕,撕了写,折腾了一个晚上。”
    “我就拉开抽屉,发现一封信,封着口,信上还写着‘1938年拆阅’。父亲一回来,我就拿着信问他,为什么要到明年看?父亲就和我夺信,撕碎了抛进痰盂里。”
    “我和母亲觉得蹊跷,从痰盂里把碎纸片捞出,最后拼出了这样的字句:‘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要听母亲的教诲,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
    当时全家老老少少30多人,哭成一片,不让他走。他说,“我爱你们,也爱国家”,郝梦龄第二天就走了。
    郝慧英说:当时她们家人到车站送父亲,只见到处是穿灰衣服的兵,由于送行的人很多,也没来得及说什么话,没想到从此成了永别。
    忻口之战 奋勇抗敌
    1937年7月28日,日军陷南苑,守军将领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奋战20余日后壮烈牺牲,之后日军一路挺进,10月已兵临太原门户忻口。
    忻口位于忻县盆地北端,是五台山、云中山两山峡谷中的一个隘口,地势险要,自古即军事要地,两千多年前汉高祖曾在此地与匈奴大军激战,并被围困四十余昼夜,今日的忻口已不可避免的成了山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线。
    郝梦龄将军任忻口中间地区前线总指挥率领第九军和晋绥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与板垣征四郎的主力军遥遥相望,此时他心里或许想着:
    昔日的历史即将再度于今日在这块土地上重演,只是今日来犯的日军实力比之匈奴却是十倍、甚至百倍。


    38楼2019-10-02 15:12
    回复
      当时的战略部署是由将重兵设置于各地形要点阻滞日军,山炮则置于工事之内,并以机动性较强之骑兵运用游击、侧击之方式袭击日军,另一方面他亲临第一线,亲身与官兵一起于各地形要点修筑工事,囤积弹药并一直激励官兵之士气。
      他了解面对军力比自己强上数倍之日军,除了充分的是前准备外,还必须有着高昂的斗志──军人魂。
      10月11日,日军开始发动攻击,当时曾参战的老兵严忠发回忆道:“当时太惨烈了,我攻山头攻了7次,满山遍野都是尸体及掉落的武器,独立第5旅跟我所属部队换防,我刚吃完饭,独立第5旅就全都阵亡了。”
      12日,主阵地被日军攻破,而后敌不断增派飞机、山炮猛攻,攻击愈演愈烈,双方伤亡人数已达十万之众。第25旅少将旅长郑廷侦近身与日军肉搏,牺牲成仁,85师少将团长刘眉生于南怀化前线与日军激战,身重数弹阵亡。
      郝梦麟将军的战地日记或许可以对这激烈的战况做个注解:
      10月13日 星期3 气候晴 温度52度
      “昨日正在前方督战,归来见有受伤官兵,始悉南怀化某团镇地已遭突破,即令李师派兵一团由金川铺往援,另将界排河之豫备队增援,陪同李师长督战,将该团收容训话,仍继续抗战,员将阵地稍向后撤,归来向余报告,想设法补救,(请先拨一旅,以利明晨拂晓攻击),是夜陈军长来此间会商此事,派于旅同往,直至夜时三时始到,即向西方高第布置。至五时到,即向南怀化出击。连日昼夜炮战甚烈,五日来已伤团长1员,营长5员,连长20员,士兵数百名。”
      10月14日 星期4 气候晴 温度50度
      “早上3时上山,5时开始向南怀化、新陈庄出击。限3小时攻下,1时候即到达目的地,因伤亡过重,两翼未动,故仍在原阵地。
      1300高地,亦有敌人,今日督战,李团长和戴团长负伤,官兵受伤过多。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午后4时返部,与陈军长商定晋军4团明日出击。
      闻1300高地有失去说。右翼刘书霖亦有战事。今日亦见敌机10余架。3时将阵地分配完毕下山。


      39楼2019-10-02 15:13
      回复
        坚守阵地 壮烈牺牲
        15日战事已渐进入最后阶段,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火力下郝梦麟将军所属的部队只剩130余人。
        他在这个已成焦土的阵地上对他们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
        “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随后他又大声问了一句:“你们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所有官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
        司令官卫立煌将第七旅交由郝梦龄指挥,准备集中最后的兵力对日军发动逆袭,郝将军命令第七旅向南怀化、新陈庄侧边逆袭,他率本部及第54师出击。
        而后因为伤亡过重,逆袭无法成功,还是停留在原阵地上,日军猛攻数日之后,也仍无法越雷池一步。
        至此郝梦麟将军的战地日记至此也做了最后一天的记载:
        “1夜炮声未止,我晋均由前进阵地出击,亦未成功,又退回阵地,兵有溃样。1300高地之情况,仍如昨日,早饭后仍在第1线督战”
        最后板垣征四郎恼羞成怒,枉顾国际公约,使用毒气攻击使得国军伤亡惨重,终至无以为继。
        16日,日军连番炮击第九军军部指挥所,并且集中所有机枪火力猛烈扫射,郝梦麟亲自督战作最后之努力,最后于清晨四点遭敌机枪扫射身中数弹!
        在中弹后仍要求部属尽力杀敌,最后力尽而亡,第54师在与日军激战后,只剩100多人,师长刘家麒也壮烈殉国。


        40楼2019-10-02 15:13
        回复
          儒将典范 永存神州
          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山西运到武汉。武汉各界共4000多人迎接将军忠骸,之后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卓刀泉。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勋,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
          在他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他留给妻子的信,这是在忻口会战正式开始的前一天,他给妻子剧纫秋写下了最后的遗嘱:
          “余自武汉出发之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
          “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别无所念......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顾。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
          这些慷慨悲壮的话语,表明了郝梦龄为国捐躯、抗战到底的决心。
          郝梦麟将军一生以儒将自居,毕生以效法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之不计生死、坚持到底之大无畏精神为志,并且以极高之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远离酒、色、财、气,可谓是军人之典范。他继承了传统中国军人武德之智、仁、勇。
          即使是60多年后的今天在山西省忻州忻口村,人们谈起郝梦龄,就像谈论古传奇中的英雄一般。
          在这几乎人人都知道:郝梦龄将军,率领大军和日军名将板垣征四郎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力战而死。即使当年侵华日军老兵都时常会到这古战场向郝梦龄将军致意!
          中华民族历史渊远流长,一代的风流人物造就了一代的历史,川流不息,而中国历朝历代的武灵们其实一直保卫着这片神州大地,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将永远留存着,永远的守卫着这片大地!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十一):郑廷珍中将
          将星陨落(十):刘家麒中将
          将星陨落(九):姜玉贞中将
          将星陨落(八):夏子明少将
          将星陨落(七):蔡炳炎中将
          将星陨落(六):张树桢少将
          将星陨落(五):淞沪会战牺牲第一将领--黄梅兴中将
          将星陨落(四):八一三上海淞沪会战牺牲的将领
          将星陨落(三):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打虎将军赵登禹上将
          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将星陨落(一):抗日殉国第一将-韩家麟少将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往期文章(一)


          41楼2019-10-02 15:14
          回复
            将星陨落(十四):官惠民少将
            官惠民(1906-1937),字剑豪,广东曲江人。官惠民在幼年时失去父亲;他由母亲抚养,后来跟随祖父移居至深圳(一说为香港)。幼年的官惠民念书勤奋,尤其喜欢读史书,曾经就读私塾;
            他在青年时受孙中山思想影响,对帝国主义很反感,又不满T腐无能、军阀乱Z的北洋政府,支持M煮和革命的理念。
            在青少年时期,因有感于外有强敌日本,内有军阀混战,国家情势岌岌可危,官惠民决心参军入伍,以报效祖国;他考进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效力,任排长。
            日后随军北伐,于岳州、武昌等著名战役立下战功,晋升连、营长、上校参谋等职。


            43楼2019-10-04 14:37
            回复
              当时国家局势初定,官惠民将军于历经诸战后深知所学有限,遂考入陆军大学学习,对军事学术颇具心得。
              1930年,官惠民到日本接受治疗,其后在当地的学校留学;后来,九一八事变爆发,官惠民决定停止在日本学习,回到自己的祖国。
              他在1932年考进另一所军校,研究如何指挥军队,得到校方的赏识。
              1935年夏毕业,分发为第4军科长同年调任第4军90师团长,驻防于四川和贵州参与追击红军之任务。
              813淞沪会战爆发后,第4军奉命由黔移往上海前线。第4军90师抵达上海后随即投入罗店争夺战。
              官惠民将军率全团与进犯日军作殊死战,在面对其优势兵力及火力的攻击下,全团只剩余300余人,然而官惠民将军仍毫不畏惧,持续率领残部300余人同日军展开肉搏战,最后终于守住阵地。
              10月中,官惠民将军升任第九十师二七○旅少将旅长,旋奉调到嘉定县属之清水显一带布防,当时日军因屡攻陈家行不下遂改变主力前进方向,开始向清水显一带疯狂进攻。


              44楼2019-10-04 14:37
              回复
                官惠民将军率部沉着抵抗,日军虽恃优势之兵力及火力,但仍无法夺取清水显阵地,并且损失惨重,之后日军持续不断增援,官惠民将军持续与日军进行肉搏战,在紧要关头中不幸中弹,时左右劝至医院治疗,将军微笑曰:“敌我胜负,已取决于顷刻,何能因余受伤而败全局”。
                遂继续指挥军队指挥冲杀如故,最后于10月28日午后3时不幸遭日军炮火击中,壮烈殉国于清水。
                官惠民生前曾被擢升为少将,死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中将;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把官惠民追认为“革命烈士”。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十三):庞汉祯少将
                将星陨落(十二):郝梦龄上将
                将星陨落(十一):郑廷珍中将
                将星陨落(十):刘家麒中将
                将星陨落(九):姜玉贞中将
                将星陨落(八):夏子明少将
                将星陨落(七):蔡炳炎中将
                将星陨落(六):张树桢少将
                将星陨落(五):淞沪会战牺牲第一将领--黄梅兴中将
                将星陨落(四):八一三上海淞沪会战牺牲的将领
                将星陨落(三):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打虎将军赵登禹上将
                将星陨落(二):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佟麟阁上将
                将星陨落(一):抗日殉国第一将-韩家麟少将
                中国抗战大事记:1937-1945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下)
                抗战之最和不朽历史经典画面(上)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四)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三)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二)
                近代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一)
                往期文章 武汉会战纪实
                往期文章 日本关东军的覆灭
                往期文章 钢军军长李本一传奇
                往期文章 土木系名将:陈诚
                国军王牌军系列
                国民革命军军长系列
                北伐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大败退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韩战系列
                蒋介石日记秘闻之权斗系列
                往期文章:蒋公介石系列


                45楼2019-10-04 14:38
                回复
                  将星陨落(十五):空军战神--高志航少将
                  “身为空军,怎可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
                  这是高志航将军于牺牲前的最后遗言,这句话也永远成为中国空军的信条。

                  高志航(1907-1937)字子恒,生于吉林通化县三棵榆树村一个务农家庭,九岁时进入县立城乡小学堂就读。
                  在学期间因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嘉许,所以特别帮他取字为“子恒”,并无时不刻勉励他“持之以恒、坚忍不拔”。
                  小学毕业后被推荐进入沈阳中法中学就读,以第三名优异成绩毕业。
                  在沈阳上学期间,适逢国内军阀割据,日军势力进入东北时期,他每当看到日本军机从头顶呼啸而过便会感到闷闷不乐:“为何日军驻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何他们的飞机可以任意在我们的天空中?”.......他时常这样问自己。
                  1920年进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此时的他见东北人民受敌人压迫已久,因此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学习。


                  46楼2019-10-05 12:56
                  回复
                    求学期间,东北正扩建空军,他立志去法国学空军。虽然在阴错阳差的情况下,报名日期已截止,但是他仍极力争取。最后亲见教育长郭松龄将军并陈言:“每看到日本飞机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我就恨不得架飞机飞上天空将他们赶走!把他们赶回东京去,不许他们在中国上空耀武扬威...。”
                    这几句话重重的击在郭松龄的胸口,他被眼前这位十几岁青年的爱国心所感动,因此决定让他于法国学习2年航空。
                    在学期间,高志航优异的技术是所有学员之冠,并代表中国学员在法国空军23团机场参加年度飞行表演。
                    在表演中以近乎人机极限的技术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当时在场的西方各国航空界人士争相以高薪聘请他去该国担任飞行教练,但他已国难当前为由婉拒,并于1926年回国。
                    回国后,他以19岁之龄被任命为东北航空处少校驾驶员。当时他每天心里所想的就是在技术方面刻苦锻炼,精益求精,并培养下一代飞行员。
                    然而在一次演习中,因机械发生故障,不得不紧急迫降,造成脚骨折断。
                    在手术后打断另接,发现腿比原来短一分,但他仍不屈不挠的进行复建,最后更集合同僚做飞行训练,证明对驾驶飞机毫无影响,而且技术上比以前更有进步。
                    鉴于日军已逐渐进犯东北,他认为军阀不足以救中国,于是他在1931年6月1日时加入国民政府,并改名为高志航,表明此生力志航空,报效国家。
                    之后国内发生九一八事变,东北航校遭日军占领,并发出告示,抓拿他这位“东北之鹰”,于是他将家属打发回原籍,只身一人化装进山海关,并经挚友邢铲非之介绍,加入中央航空署所属之航空队任队员。


                    47楼2019-10-05 12:57
                    回复
                      同年,中央政府于浙江笕桥成立“中央航空学校”,并派高志航前往受训,当然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结业,直接留校担任教官,一年后升任驱逐队长。
                      他深知保卫领空必须分秒必争,因为谁能抢快升空,谁就等于掌握胜算;因此他带兵特别严格,并要求队员的动作要快上加快,要随机应变。
                      并且亲身力行,自己达不到的;绝不要求部下。他一直秉持着:睡得晚、起得早、吃得快;走得冲、做得多、说得少,他的长官及同僚给他的评语: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忠诚爱国、勇敢坚强、不甘落后。
                      当时与高志航同乡的队友回忆了这一段:有一天在与高志航谈话中,我劝他对部下别太严厉,没想到他却含着眼泪说:“空军作战瞬息万变,假如飞行技术不好、射击不准,随时都会丧命,今天我严厉训练他们,是为了救他们的命啊!”...原来大家只知道高志航特别严格,却不了解他真正的用心。
                      1935年9月,蒋召见高志航,并命令他去意大利考察空军并购买飞机。他到意大利,会见首相墨索里尼。
                      这期间意大利军火商用大批的金钱行贿希望他能买下意大利的旧飞机,但他拒不受贿。
                      在向墨索里尼辞行时他说:“贵国飞机已经太落后了,并且贵国用行贿方式出售飞机,我们中国人决不接受,请原谅。我们将去美国,再见。”
                      当时墨索里尼非常钦佩他的行为,即将身上自带的钢笔式手枪送给他作为纪念,同时又来电赞美高志航,不辱使节称号。
                      之后高志航到美国购回霍克式驱逐机一百架回国,回国后,立即成立5个大队,高志航任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在杭州笕桥开始训练新的飞行员。
                      1937年813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当时空军第四大对驻防周家口,高志航认为日军即将攻打南京,因此向上级报告要将部队移防至笕桥备战。
                      临走前,叫来身边的传令只交代说:“请转告军需官:我说不定哪天死,请先把大队的收支帐目整理好,随移准备移交!”
                      此时夫人及家属在南昌,且夫人有孕在身,眼看着大战已经爆发,高志航忙于军务以身许国,自己的家都无法照顾。只答了一个军礼,便上了机,没有第二句话。
                      高志航才刚到笕桥,空袭警报便已响起,于是他紧急下令起飞,拦住敌机厮杀。
                      笕桥空中可说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刻。他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接着与李桂丹中队长及各分队长在四面出击,在一番激战后,击落敌机6架,击伤2 架,而国军飞机无一损失,此6:0的辉煌战果,轰动了全国,空军在抗战史上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纪录。
                      第二天,日军又调来大批战机前来寻仇,高志航率先出阵将来犯之敌机予以击退,然却因此身受重伤。
                      但他仍亲自爬下机舱,毫不在乎,之后被送进杭州广济医院,而后转至庐山休养。蒋亲自致电慰问,并亲赠“吾引为荣”表彰他的功绩。
                      此时,因为他无法看着日军在中国的烧杀掳掠,以及一个个牺牲的同伴,所以他旧伤未愈就赶着返回部队,在部队中他又别出心裁改装霍克三型战机,希望能以轻装取胜。
                      之后他又在负伤的情况下带着部属一同捍卫领空,有多次伤口裂开,降落地面已呈现昏迷状态的纪录,但他都无怨无悔的坚持下去,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初他对郭松龄将军说的:“每看到日本飞机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我就恨不得驾飞机飞上天空将他们赶走!把他们赶回东京去,不许他们在中国上空耀武扬威!”
                      1937 年10月国民政府向苏俄采购得一批飞机,高志航以空军上校第四大队长的身份,到兰州机场与苏联空军少将专使会商接机事宜。
                      起初俄国飞行员不知他的本领,有点小看它,认为必须待飞几趟后才能试飞,但是高志航一上飞机检查一下仪表后随即飞上天空,在空中倒飞三分钟,又作了各种特技才回到机场,苏俄少将立即握他双手,称他是天神,从此不敢小看中国。
                      10月15日高志航率着队员驾着俄制飞机来到周家口,但天气恶劣只得在周家口机场待命,此时日军一队轰炸机来袭,高志航见状立即下令全体队员紧急上机作战,但是此时由于俄制飞机遇上连日来的潮湿已发生了机件故障,无论如何也发不动。
                      此时他身边的士兵不断呼喊:“敌机投弹啦!大队长赶快下飞机躲一躲吧!”
                      高志航回说:“身为空军,怎可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但是飞机仍发不动,最后日军弹如雨下,他的座机被日军炸毁,高志航大队长被震摔在左机翼后边,全身血肉模糊,几个医务人员立即跑来抢救,但仍回天乏术,空军战神就此与世长辞,时年31岁。


                      48楼2019-10-05 12:58
                      回复
                        不久,国民政府追授高志航为空军少将驱逐司令,军委会在汉口商务会大礼堂为高志航举行了追悼会,由蒋亲自主持并亲自献花圈致哀。
                        蒋W员长说:“中国宁愿损失百架飞机,也不愿失去一位高志航。”
                        当高志航殉国的消息传开之后,中国空军健儿不但不气馁,反而个个在他的感召下,誓歼倭寇;缔造了许许多多的“八一四”。
                        高志航的精神在他死后持续流传下去,他的遗言:“身为空军,怎可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日后这句话成了中国空军的信条,直至今日。
                        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
                        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材料就比较敏感,不知哪天就毙掉。所以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防止失联!
                        (张老师海外聊史 :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将星陨落(十四):官惠民少将
                        将星陨落(十三):庞汉祯少将
                        将星陨落(十二):郝梦龄上将
                        将星陨落(十一):郑廷珍中将
                        将星陨落(十):刘家麒中将
                        将星陨落(九):姜玉贞中将
                        将星陨落(八):夏子明少将
                        将星陨落(七):蔡炳炎中将
                        将星陨落(六):张树桢少将


                        49楼2019-10-05 12:58
                        回复
                          将星陨落(十六):饶国华上将
                          饶国华(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字弼臣,出生于四川资阳一户农民家庭,自幼在村中读私塾。由于他天资聪颖,在求学期间成绩名列前矛,所以十三岁时被他被母亲送到县城向前清举人伍钧求学。
                          在这对期间他博览群书,并且对中国古代先贤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等的高风亮节极为崇敬。
                          生平
                          1911年辛亥革命中,饶国华加入新军从伙夫,不久升为班长、排长;在排长任内他仍好学不倦,并且特地请一位士兵每日跟在他身边,如见他稍有倦怠便立即向他大呼:“国华,国华,国家颠危至此,汝不淬砺精神,由懵懵乃尔乎?”
                          1917年升至连长,先在川军刘存厚部服役,后转隶于川军第二师刘湘部任连长。
                          在该师军官传习所受训期间,成绩优异,为师长刘湘所倚重。后逐次以战功升任营长、团长。


                          51楼2019-10-06 14:51
                          回复
                            他在军旅十余年的期间由排、连、营、团、旅长直到升为师长但是始终日日勤学,不敢稍有懈怠,他说:“英雄彪炳之事功,基于圣贤诚实之学问,我虽不敏,也有那个志向。”
                            然而在蔡鄂发起护国战争之后四川便陷入了军阀混战之势,再抗战爆发之前共发生四百七十多次的军阀混战,饶国华也卷入其中。
                            连年的军阀混战带给了他极大的痛苦,甚至到河南嵩山皈依佛门,落发为僧,从此不问世事。
                            1923年,川军第三军第四师师长蓝世钲见其深具将材,便有心延揽,饶国华难据其盛情便还俗到该师任上校参谋,翌年调任团长。
                            3年后饶国华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第七师副师长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此后数年间,因其英勇作战履立战功,成为闻名一时的川军名将。
                            1931年前后,率部驻防重庆地区。1935年10月,饶国华从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升任为第一师师长,后又改任陆军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国难将至,此时他立即上书请缨,要求出川抗日,如同为川军的抗日英雄王铭章将军一般:在各界民众举行的隆重欢送大会上,他豪壮地表示:“此次奉命出川抗战,誓竭股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
                            随后他返回家中将家事打点,并遍扫祖墓,临走前告诉夫人:“我这次为国而战,义无反顾。自古忠孝难两全,老母年高,望尽心奉养。”
                            当时他们已有五个孩子,怀有身孕的夫人忍泪止哭,点头答应。饶国华返队后,加紧训练士兵,每有集会,必慷慨陈词:“不驱逐倭寇出境,誓不还乡!”此时的他或许已经预言到了:此行一去再无归途!!


                            52楼2019-10-06 14:52
                            回复
                              9月21日,第21军奉令出川抗日。10月,率部步行2000里,11月中旬到达前线。
                              此时,上海苏州、常州业已失守,日军兵分四路大举进攻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直趋安徽芜湖,威胁首都南京侧背。
                              国民政府军事W员会蒋W员长立即下令刘湘派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进攻南京的日军。唐式遵遂委派饶国华镇守广德。
                              不久,无锡、江阴、武进相继失守,11月22日,日军牛岛师团由飞机大炮掩护,由太湖分乘百余艘汽轮,橡皮艇侵入宜兴、长兴,尔后分兵两路准备抢占泗安,直扑广德。
                              日军采取用重火器猛烈破坏中方工事,出动27架飞机轮番轰炸。步兵在重炮、机枪掩护下发动进攻。
                              饶国华指挥第433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于11月27日与日军展开战斗。
                              日军依靠装备优势于30日攻陷泗安。与此同时,日军主力沿吴嘉公路直奔广德,饶国华得知后率领第433旅奔赴广德前方约五里的界牌,阻击日军,饶国华到前线督战。
                              日军不断从东洞庭山、西洞庭山调部队增援。在激战中双方均损失惨重,不久,中方从宣城至广德的铁路干线被日机炸毁,补给中断,饶所部被日军三面合围,11月30日,日军占领广德。
                              饶国华受命组织反攻,但其手中只剩下一营士兵,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日军派使劝降,饶国华在给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将军写了绝命书后举枪自戕,以死殉国。
                              临终遗言
                              “我从七七事变发生之日起,就渴望能到前线杀敌,洗雪国耻,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我幸能如愿以偿,奉令出川抗战,引为生平快事。诸君还记得吧,我们离川时,蜀中父老兄弟姐妹曾举行盛大仪式欢送,潘文华军长代表我们川军将士致答词,表示我们一定要血战到底,收复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做到胜则生,败必死,不成功便成仁。我们要牢记当时的誓言,绝不能在敌人面前屈膝示弱,给中国人丢脸呀!”


                              53楼2019-10-06 14: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