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38贴子:657,949

回复:玄同·宁远大捷讲座【科普补完计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宁远大战,打破了后金努尔哈赤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关外战场从一溃千里,逐渐形成了明军凭借坚城利炮与后金铁骑长期对峙的局面


IP属地:江苏81楼2021-03-23 08:59
回复
    袁督师真英雄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21-03-27 07:59
    收起回复
      已完善进入word版


      IP属地:江苏83楼2021-04-01 10:15
      回复
        定期顶起,有资料可以不断补充,,,,


        IP属地:江苏88楼2021-06-03 08:42
        收起回复
          宁远大捷,大明一次击退努尔哈赤主力的进攻,重挫后金军的斗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21-06-06 07:16
          回复
            宁远大捷,后金阵亡的2备御,2游击名单
            1-2巴雅尔图+绰纳,出自国史忠义传的第一册,席尔泰传所附,文中写的很清楚
            “天命十一年,围宁远,率士卒攻城,与防御绰纳俱殁。”
            3按《八旗通志》:新泰
            新泰,满洲正白旗人。姓觉罗察氏。父阿巴泰在十扎尔固齐之列兼管佐领事。太祖时巴雅喇部将图勒申围宁古塔。阿巴泰奉命摄本翼统领给兵符救之。撃败图勒申。阿巴泰亦被创卒。新泰其长子也。从征累功赐备御世职。天命六年从大兵攻辽阳。新泰力战㧞之。以功加授世职为轻车都尉。★★任䕶军统领。十一年攻宁逺力战殁于阵★★。子噶思海袭职。
            4吴那哈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阿敦 :镶黄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天聪时来归其子【吴那哈赖】由骑都尉取辽东有功,授为三等轻车都尉,从征【寜远】阵亡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1楼2021-07-16 14:54
            收起回复
              顶起来,宁远大战,明军第一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21-09-05 16:15
              回复
                张家玉《军中遗稿》中还有一首《谒大司马袁自如先生遗祠》
                “司马遗忠尚有祠,重来客泪洒荒碑。长城借得先生在,肯致中原昔乱离? ”


                IP属地:江苏93楼2021-10-20 08:30
                回复


                  IP属地:江苏95楼2021-12-10 13:20
                  收起回复
                    二、正月二十二日,“城中部署定”。
                    由此可见,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有很多成功因子。
                    首先,他作为宁远最高长官,能够把大家凝聚到一起,使“死守”成为集体意志(此处甚难),将无二心,统率能力较强;
                    第二,他并不独断专行,而是充分听取和采纳大家的意见,作出正确选择,决策能力较强;
                    第三,能够从实际出发,大胆采用新战术,创新意识较强。比如:放弃在城外迎敌的传统战术,一意坚守,撤大炮置于城上;堵塞城门,就算有小部队叛变或逃跑,一时打不开,城中可从容处置。(有些东西现代看来挺简单,本应如此,产生的过程很艰难,经历坎坷,且知易行难)。
                    第四,任满桂总领军事,善于授权,分四将把守四面,责权明确,防奸和保障有力,组织能力较强。
                    “宁远大捷”是集体成果,非一人之功;袁崇焕身处其位,发挥了关键作用。
                    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大兵至宁远,越城五里,横截山海大路安营”,派人招降,曰:“吾以二十万兵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袁宗焕严词拒绝,答曰:“汗何故遽加兵耶?宁锦二城乃汗所弃之地,吾恢复之,义当死守,岂有降理?乃谓来兵二十万,虚也,吾已知十三万,岂其以尔为寡乎?”(《清太祖实录》)。
                    《明熹宗实录》:“二十三日贼薄城矣。先下营西北,远可五里,大炮在城上,本道(袁崇焕)家人罗立,素习其法,先装放之,杀贼数十人,贼遂移营而西。”正月二十四日,后金“以战车覆城下进攻。时天寒土冻,凿城破坏而不堕。军士奋力攻打,宁远道袁崇焕、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婴城固守,枪炮药罐雷石齐下,死战不退,满洲兵不能进,少却。”正月二十五日,“复攻之,又不能克,乃收兵。二日攻城共折游击二员,备御二员,兵五百”。(《清太祖实录》崇德初纂本,康熙重修本改作“伤我游击二人、备御官二人、兵五百人”,我取崇德本。)
                    《明熹宗实录》:“辽东经略高第塘报:“本月二十三日,大营达子俱到宁远札营一日,至二十四日寅时攻打西南城角,城上用大炮打死无数,贼复攻南角,推板车遮盖,用斧凿城数处,被道臣袁崇焕缚柴浇油并搀火药用铁绳系下烧之,至二更方退。又选健丁五十名缒下,用棉花火药等物将达贼战车尽行烧毁。今奴贼见在西南上离城五里龙官寺一带札营,约有五万余骑。……近岛海岸冰俱凿开,达贼不能过海。袁参政于贼退后差景松与马有功从城上系下前来报信”等情。得旨:“宁远道将坚志固守,打死夷兵数多,焚其战车,贼锋稍退,深慰朕怀。还著经督总镇诸臣兼兵应援,相机进止,务收万全”。
                    ”“上谕吏户兵三部:“朕览塘报,贼攻宁远甚急,当被城中道将诸臣恊心设法,炮打火攻,贼营少退,危而得安。 且运焚寺中粮米,不为贼虏之资。遍凿近岸坚冰,潜消过河之患。袁崇焕血书誓众,将士恊心运筹,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捍御孤城,矢心奋勇。虽未尽歼逆虏,然已首挫凶锋。似此忠劳,朕心嘉悦。今特赐奖谕……其经督镇道诸臣,还要大家倍加细心料理,相机接应,以为宁远声援,以固山海保障。务在万全,期奏肤功”。”
                    “又谕户兵二部:“朕廑念东事,从前皆因守之不固,更何言战。昨闻设奇应变,贼且退避。此足明固守之验矣,朕嘉其劳。……犹恐贼谋叵测,以退为进,而宁远固守在内,关门援兵在外,两不相顾,单弱不前。今督臣既已在关,当与经臣镇臣恊心并力,以图歼贼,毋坐视宁远为孤注也”。”
                    “兵部尚书王永光奏:“据山海关主事陈祖苞塘报:二十四、五两日,虏众五六万人,力攻宁远。城中用红夷大炮及一应火器诸物,奋勇焚击,前后伤虏数千,内有头目数人,酋子一人,遗弃车械钩梯无数” 。”
                    “蓟辽总督王之臣查报:……二十四日,马步车牌,勾梯炮箭,一拥而至。箭上城如两,悬牌间如猬。城上铳炮迭发,每用西洋炮,则牌车如拉朽。当其至城,则门角两台攒对横击。然止小炮也,不能远及,故门角两台之间,贼遂凿城高二丈余者三四处。於是火毬,火把争乱发下,更以铁索垂火烧之牌,始焚穴城之人,始毙贼稍郤。而金通判手放大炮,尧以此殒,城下贼尸堆积。次日又战,如昨攻打,至未申时,贼无一敢近城。其酋长持刀驱兵,仅至城下而返,贼死伤视前日更多。俱抢尸於西门外各甎窑,拆民房烧之,黄烟蔽野。是夜又攻一夜,而攻具器械,俱被我兵夺而拾之,且割得首级如昨。”
                    正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闻大明关军所需粮草俱屯于觉华岛,离宁远南十六里,遂命兀内革率八固山蒙古,又益兵八百往取之。见大明守粮参将姚抚民、胡一宁、金冠、游击李善、张国青、吴游击,于冰上安营,凿冰十五里,以战车为卫。我兵寻未凿处杀入,遂败其兵,尽杀之。又见二营兵立于岛山之上,遂冲入,亦尽杀之,焚其船二千余,及粮草千余堆,复回大营。”(《清太祖实录》)
                    《三朝辽事实录》:“经略高第报称:“……二十六日辰时奴众数万,分列十二头子酋首冲中道转攻东山,至已时并攻西山,一涌冲杀。彼时各兵凿水寒苦若既无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战,且以寡不敌众,故四营尽溃。都司王锡斧、季士登、……姚与(禹)贤,……俱已阵亡。又据同知程维莫报:奴酋于二十四、五日连功宁城,共札七营以缀我军,不知其渡海也。二十六日向午,见龙宫寺一阵黄雾弥天,始知觉华被焚矣。窃谓觉华隔水,且闻凿沟为壕,不虞新雪频飞,冻口复合。夷兵阑干入乱斫,阵脚遂乱,虏骑既至,逢人立碎。可怜七八千之将卒,七八千之商民,无一不颠越靡烂者。王鳌新到之将,骨碎身分,金冠既死之衬俱经剖割,囤积粮料实已尽焚”。”
                    《明熹宗实录》:“蓟辽总督王之臣查报:……二十六日,仍将城围定,每近则西洋炮击之,贼计无施,见觉华岛有烟火,而坚可渡,遂率众攻,觉华兵将俱死以殉,粮料八万二千余及营房民舍俱被焚,次日贼引去。”
                    “兵部尚书王永光奏:……(敌)已於二十六日拔营,从兴水县、白塔峪、灰山、菁处遯去,三十里外扎营,李卑援兵尚在中后,李平胡援兵不满六七百人,已退在中前,竝无进援。虏退未远,尚宜戒严,逗遛诸将,亟当正法”。得旨:“宁远以孤城固守,击退大虏,厥功可嘉。贼势进退,尚属叵测。援兵不集,孤城安能壮胆,且兵少不济事,还著经督镇臣,星夜亟发重兵,出关直趋宁远,以为后劲,相机追截,务收万全 ”。”
                    正月二十七日,努尔哈赤“回至右屯卫,将粮草尽焚之。”(《清太祖实录》)
                    《明熹宗实录》:“经略高第报:“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分兵一枝攻觉华岛,焚掠粮货。二十八日总兵满桂开南门追剿去讫”。”
                    “经略高第塘报:“东夷兵在右屯卫,哨马在大凌河,千总曹恭诚,於子章突遇之,稍有斩获”。”
                    “经略高第塘报:“奴贼初九日分三枝,一枝繇傅家庄,二枝繇西宁堡、三岔河渡口过河,初十日尽数过□”。上命亟修战守,实事以备将来,不得以贼退怠缓”。”
                    《清太祖实录》:“二月初九日(努尔哈赤)至沈阳。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岔恨而回。”
                    “宁远会战”结束。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楼2022-03-16 12:49
                    收起回复
                      终于找到了,不容易


                      IP属地:江苏99楼2022-06-24 13:10
                      回复
                        好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2-06-24 23:50
                        收起回复
                          袁督师真不容易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2-08-07 08:51
                          回复
                            以前的帖子里,资料应该更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2-08-17 1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