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遗址坐落于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上。成都平原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人类居住;但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兴建之前,洪水经常泛滥,河流频繁改道,对当时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巨大威胁。四川盆地尽管相对封闭,但也有若干天然的通道可以利用。这些交通线路尽管艰险,却使得四川盆地与外界长期保持着联系。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多方向的交通路线,又不时给盆地内带来新的技术和艺术信息,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有这些,造就了成都平原独特的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
金沙遗址是一处青铜时代遗址,面积超5平方公里。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没有城墙,约为三星堆文化的最后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转移。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南侧,为一处大型多棺合葬的土坑竖穴墓。古蜀船棺合葬墓年代据推算为古蜀开明王朝晚期(约相当于战国早期),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墓葬构造坐东北向西南,面积约600平方米。墓葬中发掘出船棺、独木棺等17具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