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饯别
决定了外放之后,林易就忙着各项的交接事宜,同时亲近的同僚和同窗好友也设宴饯别,盛情难却,他也就只好天天往来于酒楼茶社之间了,似乎又回到了刚刚高中的那时候,每天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宴散后又是醉得一塌糊涂。
和之前不同的是,现在再晚回去,房里也会留着一盏灯,一碗温度适宜的醒酒茶,就算醉迷糊了也会有人处理后续事宜,给他擦手擦脸,和以前苏夫人的絮絮叨叨不同,章浅语在这方面从来都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会温婉地照顾他,苏夫人的絮絮叨叨让他感受到母亲的关怀,章浅语无声的温柔却又是另一种感动,像是细雨,无声却慢慢侵润到他心中。
这一日,难得没有乱七八糟的宴会,林易下了朝之后想着能早些回府,却在出宫门的时候看见杨知禹一个人在宫门口处晃来晃去,神思不属,连他走近了也没发现。
他伸出手拍了一下他肩膀:“杨大哥?”
“啊?”杨知禹被突如其来的触碰吓了一跳。
林易见他似乎有话要说,问道:“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杨知禹迟疑了下,才道:“其实,我是在等你的!”
“嗯?”林易看着他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样,不由问道,“有什么事儿吗?”
杨知禹几次张嘴,却又把话吞了回去,最后只道:“愚兄听说不久之后你就要离开京城了,今日是想请苏贤弟喝两杯,就当是为兄为你饯别吧!”
林易想想也觉得应该在离开前和杨知禹正式告别一下,他毕竟是认识了多年的朋友,又有一起读书的经历,比之旁人关系更亲近些,所以也就同意了。
“喝酒就不必了,杨大哥不介意的话就一起喝两杯茶吧,这些天我可是喝酒喝到怕了,杨大哥就当体谅一下小弟吧!”
“好。”杨知禹连忙应了,“喝茶也好,喝茶也好。”
两个人找了个茶楼,要了间雅间。
虽然是茶楼,不过也一样提供点心和饭菜,点了茶水点心,两人各自落座。
杨知禹给他倒了茶,起了话头:“听说贤弟这次是到福建辖区上任,不知定了地方没有?”
说起这个,林易情绪也不高:“已经定下了,是福建永定!”
要命的是,永定是什么地方,在哪里?他完全不知,这样一来对要去上任的地方当真是一点概念也没有。
“永定?”
林易见杨知禹脸色似乎不太好,好奇问道:“莫非杨大哥知道这个地方?”
杨知禹迟疑了下还是如实道来:“确实知道,只是没想到贤弟是去这么个地方,永定路远,通信不便,贤弟到那边要好好保重身体才好。”
想了一下,杨知禹又道:“我有个同年,也曾在永定任职,只是那里的情况似乎是不太理想,据他来信说,那里民风有些不开化,且穷乡僻壤的,农耕商贾都不太发达,对朝廷命官也没有多少敬畏之心,贤弟若是到了那边要多加小心,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千万莫要与那些地方乡绅为难,凡事需多思量一下。”
林易见他这么认真的交代这些,也是为他好,感激道:“多谢杨大哥告诫,我一定会保重自己的。”
杨知禹从身上取下一枚玉佩,递给他:“这是我在福建龙岩的一个好友所赠,他家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你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拿着这枚玉佩去找他,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会帮你的,晚些我会写封信给你带在身上,你若是去找他的时候可以将信给他。”
林易知道永定是在龙岩的辖下,所以对杨知禹这一举动也有些感动,端起桌前的茶杯,对他道:“博艺在此先谢过杨大哥了,今日就以茶代酒,敬杨大哥一杯。”
两人互敬过了,皆端了茶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杨知禹看着林易比之前些年越发清俊的容颜,忽而笑道:“贤弟,不怕你笑话,以前愚兄曾一度以为你是女子,还想着等你再大些便到你家提亲,娶你为妻,谁知你竟是个七尺男儿,到现在都成亲了。”
林易认真地看着他,道:“我知道!”
杨知禹诧异的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而有些无措,平日里的镇定似乎都消失了。
林易却又转了话题,问道:“嫂子和侄子最近如何了,时间匆忙,原谅博艺不能亲自和他们话别了,杨大哥就替我转达一下关怀之意吧!”
“哦,好!”杨知禹愣愣地应道。
不管当时如何,如今各自都娶妻成家了,该有的不该有的情愫都应该割舍了。
和杨知禹分别之后,林易在大街上转了一圈,路过一个糕点铺,想起章浅语和卷碧两人对这个地方的桂花糕似乎情有独钟,就进去买了些提回家。
因为比前些天提前回来,回到院子里的时候还没什么人。
快到房间的时候听到卷碧的声音。
“小姐,药已经熬好了,要现在端过来给你吗?”
林易奇怪,章浅语什么时候生病了?
“端过来吧!”是章浅语淡淡的声音。
“这药要吃到什么时候啊?这么一直吃下去的也没用啊!”卷碧的声音似乎有些忿忿不平。
林易推了门进去,看见章浅语正皱着眉头喝药:“这是喝的什么药?身子不舒服吗?”
看见他,她似乎有些意外,端着药碗的手微微一顿,眼里似乎闪过心虚,林易觉得她的反应似乎有些怪异。
“是……”卷碧看见他想要开口却被章浅语一个眼色给制止了。
她浅笑着回道:“是些滋补的药物,妾身一直有些气血不足,大夫就开了些滋补的方子,没什么大碍的。”
“这药喝了很久了吗?”林易眉头微皱,难怪她身上一直有些淡淡的中药味。
“没多久,只是近来几天而已。”章浅语答道,想要转移他的注意力,遂问道:“夫君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没什么事就回来了!”林易却不是那么容易敷衍的,道,“是药三分毒,就算滋补的药物也不要喝那么多。”
想着中药里有太多杂质成分和某些有害元素,又道:“气血不足的也可以用食物治疗,到时候让大夫开些药膳方子,慢慢调养就好,至于这些补药就少吃些。”
章浅语浅笑着答应:“就听夫君的。”
林易拿出在街上买的桂花糕给她们,却发现以往早就高兴得跳起来的卷碧似乎兴致不高,反而是神色复杂的看着他,欲言又止的。
林易想要问她却又被章浅语缠着说话,过了一会儿也忘了要说的话了。
晚间的时候,林易被告知要到正堂赴家宴,其实也就是和爹娘、大哥大嫂以及几个侄子侄女一起吃顿饭而已。
和章浅语两人来到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到了,男女老少的坐了两桌,小一辈的另开一桌,他们就和苏明杰几个坐在一起,告了罪他们二人也入了席。
期间吃着饭,苏夫人忽然来了句:“老大家的,你房里的虹月也有七八个月了吧,叫大夫来看过没有,可别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儿!”
闻言李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林易好半会儿才想起来虹月是大哥房里的一个妾室,好像之前有见过几次,挺着大大的肚子。
李氏这会儿脸色可不好看,在家宴上苏夫人却偏偏提起这茬,不是在打她脸吗?
“娘亲放心好了,已经请了稳婆在府里了,不会出事的。”
“那就好,可别再想像上一次那样闹出人命来了,造孽的事还是少做些的好。”
苏夫人会这样说其实也有警告李氏的意思,原来苏博文上一个妾室就是在分娩的时候一尸两命,母子皆亡的,这之中到底有没有猫腻谁也不好说。
古代的女人似乎都是那样,做媳妇的时候想着丈夫心里眼里只有自己,妾室通房的越少越好,要是能只有自己一个就更好了,可是做了婆婆之后,就巴不得儿子的房里多些人,多些子孙,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若是儿子被媳妇管束得厉害了,她们也会不高兴,觉得儿媳不够贤惠。
苏夫人年纪渐大,无可例外的也落入了这个俗套,有时和儿媳起了争执了,也会张罗着要给儿子纳妾。完全忘了她年轻时候是有多讨厌这些妾室通房的。
林易默默地吃饭,不发一词,免得战火波及到了自己这里。
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避开就能避开的。
苏夫人数落完了李氏,话锋一转对章浅语道:“三儿媳妇,吃了那么久的药有效果没有,有没有叫大夫来诊过脉?”
什么药?
林易一阵茫然。
他感觉到苏夫人话一出口,旁边的人握着筷子的手明显一顿,下意识地看向他这边。
想起今天回到院子里看到的和苏夫人现在说的,电光火石之间他已经明白过来。
心猛地一沉,胸口闷闷的,他觉得有些呼吸不畅。
“娘,我们还年轻,这些事不用那么急。”
他能感觉到他说了这句话后,章浅语表情有些不自然,有些惴惴地看着他,大概没想到她前不久的话会那么快就被拆穿。
“子嗣大事,怎么能不急?”苏夫人声音忽的提高,“这都成亲好半年了,还没有消息,你们年纪小不知道这里面的事,若是等到年纪大了,就是想急也急不来了。”
章浅语在一旁神色尴尬,又不好说什么。
林易知道最好不要反驳她,笑着给她夹了菜,安抚道:“瞧您说的,儿子的意思是说这些事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况且灵隐寺的方丈不是也说了,儿子的子嗣缘较之常人要迟些,您就不要太过担心了,伤了心神那可就是儿子的罪过了。”
想起一年前求的那支签,上面那句“结子稀疏勿怨迟”,苏夫人也没再多说,反而因为儿子的举动满心欣慰:“还是三儿心疼娘!”
决定了外放之后,林易就忙着各项的交接事宜,同时亲近的同僚和同窗好友也设宴饯别,盛情难却,他也就只好天天往来于酒楼茶社之间了,似乎又回到了刚刚高中的那时候,每天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宴散后又是醉得一塌糊涂。
和之前不同的是,现在再晚回去,房里也会留着一盏灯,一碗温度适宜的醒酒茶,就算醉迷糊了也会有人处理后续事宜,给他擦手擦脸,和以前苏夫人的絮絮叨叨不同,章浅语在这方面从来都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会温婉地照顾他,苏夫人的絮絮叨叨让他感受到母亲的关怀,章浅语无声的温柔却又是另一种感动,像是细雨,无声却慢慢侵润到他心中。
这一日,难得没有乱七八糟的宴会,林易下了朝之后想着能早些回府,却在出宫门的时候看见杨知禹一个人在宫门口处晃来晃去,神思不属,连他走近了也没发现。
他伸出手拍了一下他肩膀:“杨大哥?”
“啊?”杨知禹被突如其来的触碰吓了一跳。
林易见他似乎有话要说,问道:“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杨知禹迟疑了下,才道:“其实,我是在等你的!”
“嗯?”林易看着他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样,不由问道,“有什么事儿吗?”
杨知禹几次张嘴,却又把话吞了回去,最后只道:“愚兄听说不久之后你就要离开京城了,今日是想请苏贤弟喝两杯,就当是为兄为你饯别吧!”
林易想想也觉得应该在离开前和杨知禹正式告别一下,他毕竟是认识了多年的朋友,又有一起读书的经历,比之旁人关系更亲近些,所以也就同意了。
“喝酒就不必了,杨大哥不介意的话就一起喝两杯茶吧,这些天我可是喝酒喝到怕了,杨大哥就当体谅一下小弟吧!”
“好。”杨知禹连忙应了,“喝茶也好,喝茶也好。”
两个人找了个茶楼,要了间雅间。
虽然是茶楼,不过也一样提供点心和饭菜,点了茶水点心,两人各自落座。
杨知禹给他倒了茶,起了话头:“听说贤弟这次是到福建辖区上任,不知定了地方没有?”
说起这个,林易情绪也不高:“已经定下了,是福建永定!”
要命的是,永定是什么地方,在哪里?他完全不知,这样一来对要去上任的地方当真是一点概念也没有。
“永定?”
林易见杨知禹脸色似乎不太好,好奇问道:“莫非杨大哥知道这个地方?”
杨知禹迟疑了下还是如实道来:“确实知道,只是没想到贤弟是去这么个地方,永定路远,通信不便,贤弟到那边要好好保重身体才好。”
想了一下,杨知禹又道:“我有个同年,也曾在永定任职,只是那里的情况似乎是不太理想,据他来信说,那里民风有些不开化,且穷乡僻壤的,农耕商贾都不太发达,对朝廷命官也没有多少敬畏之心,贤弟若是到了那边要多加小心,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千万莫要与那些地方乡绅为难,凡事需多思量一下。”
林易见他这么认真的交代这些,也是为他好,感激道:“多谢杨大哥告诫,我一定会保重自己的。”
杨知禹从身上取下一枚玉佩,递给他:“这是我在福建龙岩的一个好友所赠,他家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你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拿着这枚玉佩去找他,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会帮你的,晚些我会写封信给你带在身上,你若是去找他的时候可以将信给他。”
林易知道永定是在龙岩的辖下,所以对杨知禹这一举动也有些感动,端起桌前的茶杯,对他道:“博艺在此先谢过杨大哥了,今日就以茶代酒,敬杨大哥一杯。”
两人互敬过了,皆端了茶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杨知禹看着林易比之前些年越发清俊的容颜,忽而笑道:“贤弟,不怕你笑话,以前愚兄曾一度以为你是女子,还想着等你再大些便到你家提亲,娶你为妻,谁知你竟是个七尺男儿,到现在都成亲了。”
林易认真地看着他,道:“我知道!”
杨知禹诧异的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而有些无措,平日里的镇定似乎都消失了。
林易却又转了话题,问道:“嫂子和侄子最近如何了,时间匆忙,原谅博艺不能亲自和他们话别了,杨大哥就替我转达一下关怀之意吧!”
“哦,好!”杨知禹愣愣地应道。
不管当时如何,如今各自都娶妻成家了,该有的不该有的情愫都应该割舍了。
和杨知禹分别之后,林易在大街上转了一圈,路过一个糕点铺,想起章浅语和卷碧两人对这个地方的桂花糕似乎情有独钟,就进去买了些提回家。
因为比前些天提前回来,回到院子里的时候还没什么人。
快到房间的时候听到卷碧的声音。
“小姐,药已经熬好了,要现在端过来给你吗?”
林易奇怪,章浅语什么时候生病了?
“端过来吧!”是章浅语淡淡的声音。
“这药要吃到什么时候啊?这么一直吃下去的也没用啊!”卷碧的声音似乎有些忿忿不平。
林易推了门进去,看见章浅语正皱着眉头喝药:“这是喝的什么药?身子不舒服吗?”
看见他,她似乎有些意外,端着药碗的手微微一顿,眼里似乎闪过心虚,林易觉得她的反应似乎有些怪异。
“是……”卷碧看见他想要开口却被章浅语一个眼色给制止了。
她浅笑着回道:“是些滋补的药物,妾身一直有些气血不足,大夫就开了些滋补的方子,没什么大碍的。”
“这药喝了很久了吗?”林易眉头微皱,难怪她身上一直有些淡淡的中药味。
“没多久,只是近来几天而已。”章浅语答道,想要转移他的注意力,遂问道:“夫君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没什么事就回来了!”林易却不是那么容易敷衍的,道,“是药三分毒,就算滋补的药物也不要喝那么多。”
想着中药里有太多杂质成分和某些有害元素,又道:“气血不足的也可以用食物治疗,到时候让大夫开些药膳方子,慢慢调养就好,至于这些补药就少吃些。”
章浅语浅笑着答应:“就听夫君的。”
林易拿出在街上买的桂花糕给她们,却发现以往早就高兴得跳起来的卷碧似乎兴致不高,反而是神色复杂的看着他,欲言又止的。
林易想要问她却又被章浅语缠着说话,过了一会儿也忘了要说的话了。
晚间的时候,林易被告知要到正堂赴家宴,其实也就是和爹娘、大哥大嫂以及几个侄子侄女一起吃顿饭而已。
和章浅语两人来到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到了,男女老少的坐了两桌,小一辈的另开一桌,他们就和苏明杰几个坐在一起,告了罪他们二人也入了席。
期间吃着饭,苏夫人忽然来了句:“老大家的,你房里的虹月也有七八个月了吧,叫大夫来看过没有,可别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儿!”
闻言李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林易好半会儿才想起来虹月是大哥房里的一个妾室,好像之前有见过几次,挺着大大的肚子。
李氏这会儿脸色可不好看,在家宴上苏夫人却偏偏提起这茬,不是在打她脸吗?
“娘亲放心好了,已经请了稳婆在府里了,不会出事的。”
“那就好,可别再想像上一次那样闹出人命来了,造孽的事还是少做些的好。”
苏夫人会这样说其实也有警告李氏的意思,原来苏博文上一个妾室就是在分娩的时候一尸两命,母子皆亡的,这之中到底有没有猫腻谁也不好说。
古代的女人似乎都是那样,做媳妇的时候想着丈夫心里眼里只有自己,妾室通房的越少越好,要是能只有自己一个就更好了,可是做了婆婆之后,就巴不得儿子的房里多些人,多些子孙,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若是儿子被媳妇管束得厉害了,她们也会不高兴,觉得儿媳不够贤惠。
苏夫人年纪渐大,无可例外的也落入了这个俗套,有时和儿媳起了争执了,也会张罗着要给儿子纳妾。完全忘了她年轻时候是有多讨厌这些妾室通房的。
林易默默地吃饭,不发一词,免得战火波及到了自己这里。
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避开就能避开的。
苏夫人数落完了李氏,话锋一转对章浅语道:“三儿媳妇,吃了那么久的药有效果没有,有没有叫大夫来诊过脉?”
什么药?
林易一阵茫然。
他感觉到苏夫人话一出口,旁边的人握着筷子的手明显一顿,下意识地看向他这边。
想起今天回到院子里看到的和苏夫人现在说的,电光火石之间他已经明白过来。
心猛地一沉,胸口闷闷的,他觉得有些呼吸不畅。
“娘,我们还年轻,这些事不用那么急。”
他能感觉到他说了这句话后,章浅语表情有些不自然,有些惴惴地看着他,大概没想到她前不久的话会那么快就被拆穿。
“子嗣大事,怎么能不急?”苏夫人声音忽的提高,“这都成亲好半年了,还没有消息,你们年纪小不知道这里面的事,若是等到年纪大了,就是想急也急不来了。”
章浅语在一旁神色尴尬,又不好说什么。
林易知道最好不要反驳她,笑着给她夹了菜,安抚道:“瞧您说的,儿子的意思是说这些事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况且灵隐寺的方丈不是也说了,儿子的子嗣缘较之常人要迟些,您就不要太过担心了,伤了心神那可就是儿子的罪过了。”
想起一年前求的那支签,上面那句“结子稀疏勿怨迟”,苏夫人也没再多说,反而因为儿子的举动满心欣慰:“还是三儿心疼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