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刘秀对郭圣通的感情。
刘秀是一个君子,君子不为利害人,他一开始肯定并不想取郭,因为他有自己深爱的人,取郭为的是那十万大军,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谋得利益,他和郭素未蒙面,不知道长啥样,什么性格,有什么人生理想,爱好什么,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便要别人葬送一生的幸福在自己身上,对于阴来说是不忠,对于郭来说是不义,不忠不义之事君子是绝对不为的。
但是形式所迫,这十万大军非友即敌,他与王郎早已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自己死了,就会连阴的面都见不到了。
这里就再次出现了两个选项:
1、取郭,然后灭王郎,想办法灭刘扬,然后征伐天下。
2、不取郭,放弃起义,连夜溜走和阴丽华团聚,不过要躲王郎的追捕,躲更始的追捕,整天在兵荒马乱的世间东躲西藏。
他不可能让阴一直过举国通缉,提心吊胆的生活,所以不得不取郭,所以就算仅仅是政治联姻,他也必须要尽到丈夫的责任,即使郭有一些缺点也要忍受,毕竟是自己招来的……可能他一开始是这样想的,或者说建国初期是这样想的,所以史书记载郭一开始是有宠的。
到了立皇后的时候,刘秀肯定一心想立阴为皇后,一开始可能没意识到阻力居然这么大,周围的将士,河北的豪强,帐下的将军,包括阴自己都让他立郭为皇后,这时也让他下定了尽快除掉刘扬的决心。
即使阻力重重,刘秀还是想立阴为皇后,笑话,自己最爱的人,自己的原配,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陪伴着自己,开导着自己,在河北漂泊期间作为自己精神支柱的人居然不能成为自己的正妻,只能作为妾室,什么玩意儿!
上天跟刘秀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但刘秀知道这个苦果是自己招来的,所以他就只能一直拖着,拖得越久对阴越有利,另一边眼巴巴的指望郭能说句“谦虚”的话,只要郭能自愿退出,他自然就能让河北豪强集团闭嘴,然后无论郭什么脾气,他都会善待,但是一直等到刘扬谋反都没等来这句谦虚的话。
各方压力,实在没有办法,刘秀只能妥协,但阴必须要成为皇后,现在不行,就以后吧,等以后帝权稳固,和平演变,可惜皇后贬为贵人是有违礼制的,只能放逐了吗……
要问废后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郭成为皇后,让刘秀彻底死心的时候。
要废后,要和平演变,必须排除各方面因素,刘扬已经灭了,那就还有郭家,不能让郭家做大,郭家的势力和废后的阻力是可以划上等号的,所以即使郭家有刘秀欣赏的人,比如郭况,他也只能给个不疼不痒的职位,到废后的时候,郭家的影响力可以说犹如小虾米。
他和郭的孩子,刘秀还是尽力教育的,毕竟养不教,父之过,教育的越好,越不会出现抵抗自己的子嗣。
后来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不了了,郭刁蛮无理,话语尖锐,如见“鹰”,越看越讨厌,相反的,看看阴,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越看越喜欢,看来废后计划要提上日程了,郭开始失宠,数怪怨怼,刘秀更不喜欢她了。
郭被废,迁出洛阳,阴终于得立为皇后,和平演变成功,没有带来任何不利因素,给郭家提官位作为安抚,也开始任用郭况。
可能刘秀数年之后还在思考,是不是自己的一时贪念,导致了这样的悲剧,从头至尾的害惨了一个人,郭自己一直都没得选,要取的是刘秀,要废的也是刘秀,虽然郭脾气不好,但她并没有做什么实际的错事,她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一个完全不爱她的人,到头来其实还是利用而已。
实在是有违君子之风,将来肯定会遭天谴的吧……
刘秀是一个君子,君子不为利害人,他一开始肯定并不想取郭,因为他有自己深爱的人,取郭为的是那十万大军,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谋得利益,他和郭素未蒙面,不知道长啥样,什么性格,有什么人生理想,爱好什么,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便要别人葬送一生的幸福在自己身上,对于阴来说是不忠,对于郭来说是不义,不忠不义之事君子是绝对不为的。
但是形式所迫,这十万大军非友即敌,他与王郎早已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自己死了,就会连阴的面都见不到了。
这里就再次出现了两个选项:
1、取郭,然后灭王郎,想办法灭刘扬,然后征伐天下。
2、不取郭,放弃起义,连夜溜走和阴丽华团聚,不过要躲王郎的追捕,躲更始的追捕,整天在兵荒马乱的世间东躲西藏。
他不可能让阴一直过举国通缉,提心吊胆的生活,所以不得不取郭,所以就算仅仅是政治联姻,他也必须要尽到丈夫的责任,即使郭有一些缺点也要忍受,毕竟是自己招来的……可能他一开始是这样想的,或者说建国初期是这样想的,所以史书记载郭一开始是有宠的。
到了立皇后的时候,刘秀肯定一心想立阴为皇后,一开始可能没意识到阻力居然这么大,周围的将士,河北的豪强,帐下的将军,包括阴自己都让他立郭为皇后,这时也让他下定了尽快除掉刘扬的决心。
即使阻力重重,刘秀还是想立阴为皇后,笑话,自己最爱的人,自己的原配,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陪伴着自己,开导着自己,在河北漂泊期间作为自己精神支柱的人居然不能成为自己的正妻,只能作为妾室,什么玩意儿!
上天跟刘秀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但刘秀知道这个苦果是自己招来的,所以他就只能一直拖着,拖得越久对阴越有利,另一边眼巴巴的指望郭能说句“谦虚”的话,只要郭能自愿退出,他自然就能让河北豪强集团闭嘴,然后无论郭什么脾气,他都会善待,但是一直等到刘扬谋反都没等来这句谦虚的话。
各方压力,实在没有办法,刘秀只能妥协,但阴必须要成为皇后,现在不行,就以后吧,等以后帝权稳固,和平演变,可惜皇后贬为贵人是有违礼制的,只能放逐了吗……
要问废后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郭成为皇后,让刘秀彻底死心的时候。
要废后,要和平演变,必须排除各方面因素,刘扬已经灭了,那就还有郭家,不能让郭家做大,郭家的势力和废后的阻力是可以划上等号的,所以即使郭家有刘秀欣赏的人,比如郭况,他也只能给个不疼不痒的职位,到废后的时候,郭家的影响力可以说犹如小虾米。
他和郭的孩子,刘秀还是尽力教育的,毕竟养不教,父之过,教育的越好,越不会出现抵抗自己的子嗣。
后来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不了了,郭刁蛮无理,话语尖锐,如见“鹰”,越看越讨厌,相反的,看看阴,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越看越喜欢,看来废后计划要提上日程了,郭开始失宠,数怪怨怼,刘秀更不喜欢她了。
郭被废,迁出洛阳,阴终于得立为皇后,和平演变成功,没有带来任何不利因素,给郭家提官位作为安抚,也开始任用郭况。
可能刘秀数年之后还在思考,是不是自己的一时贪念,导致了这样的悲剧,从头至尾的害惨了一个人,郭自己一直都没得选,要取的是刘秀,要废的也是刘秀,虽然郭脾气不好,但她并没有做什么实际的错事,她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一个完全不爱她的人,到头来其实还是利用而已。
实在是有违君子之风,将来肯定会遭天谴的吧……